现场新闻之“现场”浅议

2009-09-22 08:04高晓艳
新西部下半月 2009年8期
关键词:现场电视新闻

【摘 要】 现场新闻最大可能地展示新闻现场,强化了传播的时效性、真实性和现场感。但是,现场新闻的采访、报道一定要多些人文关怀,多些判断质疑,多些社会责任感。以更好地发挥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优势,彰显现场报道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 电视新闻;现场新闻;新闻规律

伴随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趋势,充分利用传播的自身优势,强化传播的时效性、真实性和现场感,满足受众在较高层面上的期望值、探求欲,已成为各大电视媒体提高节目尤其是新闻节目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电视新闻以画面的现场感取胜,有人形容“一个画面,胜过千言万语。”因此,最大可能地展示新闻现场、“用镜头说话”,是电视新闻有别于其他媒体的个性所在,也是电视新闻本身的要求。

基于这一特点,如今各电视台的新闻节目都在刻意加强现场的分量,并且着力推出了诸如“记者报道”之类的小板块,带观众身临其境体验新闻现场,这些努力都被观众认可、收视率一路飚红,因此各个新闻栏目也乐此不疲。然而有些现场新闻却过分追求现场、或者过多考虑到对观众的吸引力而忽略了其他一些重要的东西,甚至影响到了新闻报道的本质,违背了一些新闻规律。

目前,现场新闻中还存在着一些值得我们反思的问题。

一、过分注重现场而缺乏人文关怀

现场报道就是电视记者在新闻事件现场,面对摄像机(观众),手持话筒对新闻当事人、有关人士进行采访,在现场就新闻事件的发生、发展进行及时报道,向观众做口头叙述,同时通过镜头展示现场动态和环境。

现场报道虽然有它的优势,但并不是所有新闻题材都适合于搞现场报道。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则新闻报道,一个十几岁的女孩因为背部长了巨大肿瘤到医院接受治疗。画面很有冲击力:女孩拖着可怕的肿瘤在病房走来走去,记者甚至还让女孩褪去一部分衣服专门拍到了肿瘤的近景(画面没有经过任何后期处理)。是的,这则新闻的主体就是这个巨大的肿瘤,从理论上讲似乎怎么展示都不过分,可是制作者却忽视了两个人的感受,一是观众,二是女孩本身。

对于大多数观众来说,刺激的画面会引起身体的不适反应,很多人在观看这条新闻时,在惊叹之余都不约而同地侧过头、或者闭上了眼睛,足可见这种看似客观的细致展示其实已经超出了一个普通观众看电视时的心理承受能力,缺乏对观众善意的关怀。而对于这个十几岁的女孩来说,赤裸裸地展示伤痛其实也是对她内心的刺痛,医生检查的时候可以脱了衣服,但是如果为了取镜头也让她宽衣解带的话,换位思考,如果是您,您愿意吗?再别说是个十几岁的女孩子了。如果我们在采访拍摄的时候巧妙选取角度,或者在后期制作的时候采用技术手段对画面进行处理,我想这种问题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如今像这样展示正常状态的消息信手拈来,推而广之,像凶案现场的血腥场景也属于这种范畴,如果制作人员仅仅从吸引观众眼光的角度来选取镜头的话,很可能最终的效果适得其反,没有了善意的出发点,只会让人感受到不适和冰冷。

二、过分依赖现场而缺乏判断质疑的能力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中,记者出境与观众面对面,构成的关系是人与人的交流。这种交流是语气的交流、情感的交流、心灵的交流,观众比较容易接受,有利于对新闻信息的接受与消化,使观众产生心理参与感与现场参与感。记者出境向观众当场讲述所发生的一切,仿佛将事件现场和新闻人物一起带到观众面前,让观众自然而然地参与其中,既真实又亲切,符合现在观众的收视心理。

但是,有些现场新闻却要走出现场说现场。例如,有一天先后有两个新闻栏目对同一个事件进行了报道:西安南大街广告栏里换上了宣传半坡遗址的新广告。其中遗址的“址”写成了脚趾的“趾”。前面一个新闻栏目的记者在现场指着这个字说,有问题。随后采访了路人,大家说字是错误的,放在繁华路段影响了古城形象。没错,看完后觉得有道理。可看了另一个新闻栏目的报道之后才让人恍然大悟。也是一个记者出镜,她说这个字看着别扭,然后也采访了路人,大家觉得不对。可记者这时没有简单地下结论,而是在查阅了相关资料后发现,原来西安半坡博物馆门前“半坡遗趾”几个字确实是“半坡遗趾”,这是郭沫若先生题的字,古文里“趾”和“址”通用。而郭老当年刻意用“趾”字,是想说明半坡是从人类历史长河中“一步一个脚印走来”的。原来还有这样一段掌故。这样一对比,前一个报道显然只停留在了对现象的描述,结论部分犯了“经验主义”的错误;而后一个报道则真实客观有力,记者的功底明显技高一筹。

其实,说是“技高一筹”,也就是后一个记者多想了一步、多了一点质疑精神、少了点人云亦云,这其实也就是做优秀记者的一项基本素质,有句话讲得好,“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如果我们的新闻报道只有现场“是什么”的能力,而缺乏客观敏锐的判断,缺乏告诉观众“为什么”的能力,那么说浅了贻笑大方,说远了则很有可能在导向上出现问题。

三、过分追求现场感而缺乏媒体的社会责任

过分追求现场感而缺乏促进问题解决的诚意,其实是媒体的社会责任问题。首先要说的是,新闻媒体当然不是解决问题的机构,只能客观反映问题,但是如果只是反映,不促进问题解决,只会反映出媒体的功利(为报道而报道),让观众觉得缺乏诚意。许多媒体对批评报道过的事件一追再追,直至有个结果,其实彰显的就是媒体的责任、记者的责任。这里要说的是现场新闻中媒体的责任问题。

比如,有一则记者的现场报道说,立交桥上一辆沙石车随意抛洒沙石,致使桥面打滑,很多车走到这都不得不减慢速度,有的司机没有注意到,甚至出现了危险状况。说到这,一辆出租车就在镜头前打滑旋转差点侧翻,记者采访了惊魂不定的司机,最后说了“希望相关部门赶紧解决此事。”之类的结束语。这条新闻现场感很强烈,让所有人都捏了一把汗,报道也很完整,可是看后却让人忍不住担心:沙石还在桥上,危险依然存在,是不是还会有车辆遇“惊魂一刻”,问题到底能不能及时解决,难道记者就在旁边看着车辆“往坑里跳”?

这不是苛责记者,其实我们至少可以打一个电话给相关部门反映,督促他们采取行动,也给观众一个交待。只摆出问题、不促进解决,在观众看来就是没有诚意。其实,类似报道有很多成功的范例,最常见的比如说,井盖开了,记者给有关部门反映,等他们来之前记者在旁边做警示标志,提醒过往司机注意。观众看了,只会为记者叫好,道理不说自明。

现场报道是新闻报道在经历了演播室口播,画面加解说的传统传播方式之后,新闻报道在形式上的一种突破,它满足了受众对于新闻事件,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权威性,参与性的进一步要求,主持人在现场活动可以把观众带进画面,带进现场,一起看,一起听。但任何事情都是一分为二的,精彩的现场报道往往能收到好的传播效果,而肤浅的、形式上的现场报道往往有画蛇添足之嫌,还不如画面加解说效果好。

现场是电视新闻的生命,但是正如生命形式的给养需要血液的供应、心脏的搏动、四肢的力量等等一样,如果只要现场,而缺乏本身的内在的素养,新闻也只能是不健全的,甚至是冰冷的,没有活力的。作为一个电视新闻记者,在新闻采访报道中,更应该深入新闻现场,深入实际,深入生活,坚持“三贴近”的原则,只有更好地发挥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优势,才能彰显现场报道的独特魅力。

【作者简介】

高晓艳(1982-)女,助理讲师,现供职于陕西省榆林市农干校.

猜你喜欢
现场电视新闻
从功能语用角度解析电视新闻采访的提问策略
壮语电视新闻制作创新探析
电视新闻慎用“谐音”词
提高公路施工现场管理质量的措施
刍议住宅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重组品德课堂“现场”:从生活通达心灵
浅谈交通事故现场及事后处理方法
成功处理变压器现场局部放电量偏大的案例
试论电视新闻的娱乐化现象
电视新闻也要有可“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