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提高德育实效性

2009-09-22 08:04朴香兰
新西部下半月 2009年8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教学德育功能途径

朴香兰

【摘 要】 思想政治课堂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阵地。要在政治课教学中提高德育实效性,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理论联系实际、创设情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德育资源。

【关键词】 思想政治课教学;德育功能;途径

思想政治课通过较系统地灌输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知识和有关科学基础知识,帮助学生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它是一门智育与德育内在统一的课程。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的决定了政治教师必须重视提高德育实效性。

可是,当前由于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在实际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往往出现教师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德育教育的现象。这种现象影响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的实现。

那么如何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提高德育实效性?我们试从四个方面来探讨这一问题。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就是学生在心理上对学习活动产生爱好、追求和向往的倾向,是学生求知的原动力。由于政治课抽象的概念很多,学生常常觉得枯燥无味。如果教师只是把政治课变成单纯的知识识记,会大大地削弱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没有一点愉悦的情感,这样会严重影响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和思想觉悟的提高。所以,教师必须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培养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根据不同的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运用一些歌曲、科学家传奇、寓言故事、诗歌、漫画等形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述“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这一课时,先把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及其核心内容传授给学生之后,讲我国著名火箭专家钱学森从美国返回中国的艰辛航程。新中国成立以后,他放弃国外优厚条件,毅然决定返回中国。他准备回国时,受到美国政府千方百计的阻挠。美国政府派特务监视他的一举一动,严禁他离开美国。美方的蓄意阻挠,不仅没有削弱钱学森返回信心,反而更加坚定了他的报国信念。1955年9月17日,与美国当局整整进行了五年艰苦抗争的钱学森终于踏上了回国的航程。钱学森回国后,为我国的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创建与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我讲完上述故事后,提出了一下问题:钱学森为什么不计个人得失,义无反顾到祖国?我们在钱学森身上可以看到中华民族的什么精神?假如你是钱学森,或者你是今日在海外学有所成的学者,你会作何选择,理由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把爱国主义精神落实在日常行动上?钱学森的回国故事和一系列的设问,引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刚才还沉浸在故事中的学生顿时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经过相互议论学生达成了共识——钱学森之所以回国参加祖国建设就是他有着对祖国、对人民最赤诚的爱、最无私的精神。传奇故事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兴趣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把握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进而帮助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培育爱国情怀,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1、联系时事,结合热点

用学生关心的、感兴趣的社会热点或身边的生活事件来阐述课文内容,可以帮助学生消除一些思想困惑,澄清他们在思想中存在的一些对人生和社会的模糊认识。如讲“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一内容时,有的学生提出质疑,虽然在教科书上写到,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但现实生活中不少的党政领导干部以权谋私,权钱交易,学生认为书上的内容与现实相背离,从而怀疑党的领导和党的宗旨。面对学生的质疑,教师既不能回避,也不能敷衍了事,而应引导学生客观地、辩证地加以分析。通过一些事例使学生感到绝大多数党员干部是好的,党内存在的腐败现象是极少数的,社会的主流是好的。从而坚信党的领导和党的宗旨,进一步理解反腐败斗争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2、联系学生实际

联系学生实际,主要是联系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实际,只有联系学生的思想、行为实际,思想教育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如在讲“在文化生活中选择”这一课时,针对学生迷惑网络耽误学习,损伤身心健康的实际情况,设计这样几个问题;你是如何看待网络文化?在网络环境中各种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表现方式是如何?消极的不健康的网络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和危害是什么?在探究过程中有的说,网络文化给我们带来大量的有益的信息,同时还带来不少的文化“垃圾”;有的说,在现实生活中电脑算命、现代风水、网络中的色情、暴力文化是属于落后的腐朽文化,这种文化往往通过各种现代手段迷惑人、欺骗人;有的说,国家应加强网络管理,禁止传播“文化垃圾”的行为,在这种畅所欲言中学生不仅了解了相关知识,而且明确了怎样对待网络文化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我要求学生自觉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认清是非,选择健全、有益的文化。

三、注重创设情景

创设情景,可以激发和促进学生的情感活动,若忽视情感的创设因素,那么势必难以调动学生的情感,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必然是空洞的说教。因此,教师应根据新课程生活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创造各种德育情景,使学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心灵受到感化。例如在进行“弘扬民族精神”教学中,联系去年学生看到过的、听到过的“抗震救灾”这一典型事例进行教学。通过议论共同认识到:自强不息、顽强拼搏、万众一心、同舟共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抗震救灾精神。我强调,这种精神是改革开放时代中华民族精神的一次伟大升华,伟大的民族精神将激励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共同创造幸福美好的明天。运用这样的典型的事例可以使学生从中体会到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增强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精神的责任感。同时也使学生受到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教育。

四、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德育资源

思想政治课教材中有着丰富的资源,设有“专家点评”、“相关链接”、“名人名言”、“探索活动”等栏目,里面有大量的具有鲜明的、德育性的材料。因此,我们应该努力挖掘教材中涉及到的德育因素,提高德育实效性。

例如,在讲授《文化生活的‘喜与‘忧》这内容时,利用探究活动给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探究活动的内容是,结合对一些青年学生在生日、节日互赠高档礼物,到饭店请客吃喝看成时尚等现象发表的不同看法,引导学生进行辨析。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围绕教材所列举的观点进行讨论,并阐述其理由,我做了总结归纳。但没有简单地加以肯定或否定,而引导学生对同学之间礼尚往来、到饭店请客吃喝等现象进行具体分析。大多数青年学生喜欢追求时尚,这是青年学生求新、求异、求变的反映,有进步性的一面。但是不能盲目地追求时尚,如果盲目地追求时尚,甚至达到狂热的地步,会造成消极影响,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崇尚时尚不等于崇尚新文化,礼尚往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不论同学们赞同哪种观点,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对于社会文化生活不能放任自流,一定要积极管理和正确引导。通过这种辨析,使学生增强在价值冲突中确认观点的能力,从而达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目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价值观。

总之,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我们应该把传授知识和开展德育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多种教学形式,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达到知、行、意相统一的德育目的。

【参考文献】

[1] 祝祥泰.活跃课堂气氛的几点做法.思想政治课教学,2007.9.

[2] 陆瑛.开展民族精神教育的实践与研究.思想政治课教学,2007.5.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课教学德育功能途径
求解含参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三种途径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人本主义思想关照下的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
谈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发挥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的五个转变
浅析充分发挥中学党建的德育功能
浅析乡镇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现存在问题的原因
用“分拆”法探索数列不等式放缩裂项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