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安全保卫队伍建设刍议

2009-09-23 08:46李赋情
经济师 2009年8期
关键词:安全保卫队伍建设素质

李赋情

摘 要:加强安全保卫队伍建设是创建平安和谐校园的基石。要充分认识安全保卫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强安全保卫队伍的制度、思想作风、文化素质建设,加强专业培训,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增强战斗力。

关键词:高校 安全保卫 素质 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9)08-094-02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①对高校而言,构建“和谐校园”就成为自身改革发展中的重要工作和目标。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招生规模的逐步扩大,高校教育体制、管理机制、后勤服务体制、招生就业制度等各项改革日益深入,各种利益关系正经历着一场全面深刻的重大变革,这就使高校安全保卫工作形势更复杂,任务更艰巨,在构建和谐校园的过程中作用更重要,责任更重大。

加强高校安全保卫队伍建设,建立一支思想先进、专业扎实、作风过硬、战斗力强的安全保卫队伍,是维护高校安全稳定,创建平安和谐校园的基石。

一、加强高校安全保卫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复杂的安保工作形势对安全保卫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高校办学也由封闭式、半封闭式管理走向开放式管理,国际、国内复杂的形势对高校的影响无时不在,高校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也会出现各种各样复杂的安全问题。复杂的安全保卫形势,给安全保卫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它要求安全保卫人员要具备预防、解决各种安全问题的知识和能力。要创建平安和谐校园,就要建立一支高素质、强能力的安全保卫队伍。

(1)复杂的国际形势要求安保人员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分析能力。和平年代不和平。随着我国“入世”的成功和改革攻坚的不断深入,高校的国家安全工作也面临着各种新的情况:一是经济全球化、贫富差距扩大化、文化交流开放化,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二是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恐怖主义使国际间的经济利益、价值观念的碰撞摩擦增多,冲突加剧;三是国内外敌对分子仍在通过各种途径向高校渗透,“西化、分化”战略仍在继续等等。而国际间的竞争和冲突,又突出表现为经济的竞争、科技的竞争、人才的竞争。高校人才集中,是催生先进生产力的重要阵地,从来都是国际敌对势力渗透争夺的战略重点。②面对开放、竞争条件下的国际环境,高校安保人员要提高警惕,增强政治敏锐性,深刻分析来自境外的各种文化和事物,透过现象揭开本质,提高有效反渗透、反争夺、反邪教、反恐怖、反分裂、反敌对势力的破坏和分化演变的能力,预防、阻止、打击各种敌对势力的文化渗透。

(2)复杂的校园周边治安环境要求安保人员要具备较强的协调与处理各种关系的能力。开放式办学,使高校与社会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交流往来不断扩大,高校的发展刺激了校园周边的经济、文化活动,高校周边的商业、服务业发展迅速,异常活跃,经营性商业网点甚至流动性的小商小贩遍布高校周围,人员成分复杂,层次参差不齐,使高校周边地区治安环境复杂化。校园周边的经济、文化活动,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与人生观会产生相当大的影响,相互的交流活动也极易产生矛盾与冲突,同时还会对校园的安全稳定孵化不良诱因,影响校园的和谐发展。高校安保人员要随时关注校园周边治安状况,妥善处理好各种问题,解决各种突发矛盾与冲突,协调各方关系,切实保障高校的治安秩序,维护良好的育人环境。

(3)复杂的校园不稳定因素要求安保人员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与准确的判断能力。由于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而高校安保人员数量没有成比例增长,这给安全保卫工作带来了新的难度。社会的发展,网络的普及,给高校师生的价值观与人生观以冲击,宁静的校园也会滋生出各种不稳定因素。就业制度的改革,使学生的就业压力增大,由此而产生的利益摩擦、心理失衡和矛盾冲突,都可能引发一些诸如考试作弊、弄虚作假等违规乱纪现象。户籍制度的改革,不少毕业生为了考研、出国或选择更好的用人单位,而将户口、档案暂存学校,增加了辖区派出所和学校保卫部门户籍管理的工作难度。时有发生的偷盗事件由于高校安保人员的执法权限(不得不请求派出所协助)而降低破案率,较低的破案率使学生微言颇多。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校园师生,文化与综合素质相对较高,这就要求安保人员也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增强法制观念,准确判断事件的真伪,预防在先,妥善处理,维护校园的稳定与和谐。

2.滞后的学生管理对安全保卫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招生规模的扩大,而学生教育管理的主要力量——学生辅导员的数量有限,致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出现一些教育管理真空,这就使危及学生的一些不安全苗头难以被及时发现和处理,给治安事故(案件)的发生留下隐患。学生在宿舍违规私拉乱接电线,使用大功率电器,而学生宿舍管理的薄弱为安全埋下隐患。另外,由于学习、生活、就业、竞争等压力的影响,使部分学生心理压力增大,产生消极情绪,甚至报复心理,给学校的稳定带来负面影响。高校安保人员要时时关注学生思想动态,及时排查安全隐患。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心理教育科学知识,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排忧解难,减少不稳定因素。

3.素质不高的安保队伍对安全保卫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任务。要构建平安和谐校园,建设一支高素质、强能力的安全保卫队伍是关键。目前高校的安全保卫队伍总体素质不高:一是安全保卫人员主要来自退伍军人和招聘的合同工人,文化层次普遍较低,大多是高中及以下学历。二是政治敏锐性不强,对事物本质的认识表面化,对一些事件的处理治标不治本。三是工作作风硬朗却弹性不足,处理事情方法简单,方式单一,容易引发矛盾。高校保卫干部在处理一些复杂案(事)件尤其是内外交叉的治安事件中稍有不慎,如工作态度或办事作风上的问题,往往成为学生闹事的“引爆点”或“诱动源”。③四是专业知识不足,法制观念有待进一步增强,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安全保卫工作。目前的安全保卫队伍状况,对安全保卫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任务,增加了安全保卫队伍建设的艰巨性和紧迫性。

二、加强高校安全保卫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安全保卫工作是一门学问,是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管理科学。④保卫干部担负着治安、交通、消防、政保、门卫、巡逻、综治等方面的工作,任务重,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因此,新时期的保卫干部必须要具备良好的政治品德,较高的文化素养和优秀的业务素质,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工作责任感,要善于研究安全保卫工作的新情况、新特点,能理论联系实际,富有战斗力。要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安全保卫人员素质,建设一支思想成熟、作风过硬、高素质、强能力的保卫干部队伍。只有这样一支高素质的保卫队伍,才能实现保卫工作为高等教育大发展保驾护航的光荣使命。

1.制度建设是保障。要高度认识安全保卫队伍建设对创建平安和谐校园的重要作用,加强领导,统一认识,加强安保队伍制度建设。一是要建立考核机制,实行目标管理。根据岗位职责,签订责任书,建立建立科学、合理、民主的考评体系。评价体系应该包括:工作任务量化指标、活动方案评价、活动组织实施评价、活动效果评价等方面的内容。在评价中,要注意将工作的参与度和认可度结合;工作效果的辐射度和持续性相结合。此外,还应将工作态度、责任感、合作精神等作为评价体系中的重要因素。二是要建立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保卫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激励机制是通过表扬和批评,颁发荣誉证书、奖状、奖金与扣发工资、处分等形式,运用精神和物质的奖惩手段,真正做到奖优罚劣,奖勤罚懒,以达到鼓励、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目的。有些学校由于认识上没有把安全保卫工作放在应有的位置上,行动上更是差之千里,一方面要求保卫工作者任劳任怨、无私奉献;另一方面则漠不关心、冷眼相待,甚至认为可有可无。这样的行为严重挫伤了保卫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既要倡导发扬无私奉献精神,同时也要采取适当的精神和物质手段,激励保卫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开拓进取,为学校保卫工作做出新的贡献。⑤

猜你喜欢
安全保卫队伍建设素质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论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
高校安全保卫工作的问题及对策探究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