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在《海关商品归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09-09-23 08:46温朝柱
经济师 2009年8期
关键词:案例教学应用研究

温朝柱

摘 要:《海关商品归类》是一门专业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在了解协调制度的分类体系后,掌握进出口商品的实际归类方法和归类技能,而案例教学可以弥补传统教学中的不足,能较好地提高学生实际的商品归类技能。文章对案例教学的重要性、组织实施及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商品归类 案例教学 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9)08-122-02

案例教学始创于上世纪80年代初的美国哈佛大学,是一种与传统教学方式完全不同的教学方法。它以案例为素材,将学生引入含有问题的具体教育情境中,师生通过对特定案例的学习分析与研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它是一种开放式、互动式的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中重传授、重系统、重秩序的特点相比,更注重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案例的分析研究,使学生能够加深所学的理论知识,掌握如何利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它不仅仅是一种良好的教学方法,更是一种教育思想和观念的更新,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涵,使教学充满活力。实践与研究表明,案例教学法是实现学生理论与实际联系的桥梁,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良好手段。

—、《海关商品归类》教学采用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海关商品归类》是一门专业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协调制度的归类总规则、协调制度分类目录的结构特点和规律、各类或各章所含商品的归类原则和方法。学习该课程的主要目的就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进出口商品的归类方法和归类技巧,能够根据商品的特性和归类原则,将每一项进出口商品归入《进出口税则》中的正确编码中,能够很好地利用所学的归类原则和归类技巧解决实际进出口商品的商品归类问题。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基本上是由教师在课堂上传授商品归类的基本知识、归类技巧,学生被动地接收这些知识与技巧,参与实践学习的机会很少,其结果是:学生容易掌握一些简单的商品或《进出口税则》中列名商品的归类,而对稍许复杂的商品或末列名的商品则无从下手,不知所措。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不足,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而案例教学可以弥补上述不足。案例教学是理论与实践联系的纽带,它使得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中的商品归类案例,引导学生把案例与所学归类方法相结合,运用有关的知识和理论对案例进行分析和探讨,从中得出相应的归类思路和同种类型商品的归类方法,从而加深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有利于调动学生或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可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案例教学在《海关商品归类》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根据《海关商品归类》的内容和结构,案例教学在《海关商品归类》教学中—般经历以下几个环节:

1.案例的选用与讨论前的准备。选择好的案例是案例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案例选择要具有真实性、典型性、广泛性、针对性。真实性要求所选案例要来自于实际进出口的商品或在日常生活中实际存在的商品;典型性要求所选案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通过这一个案例的归类讨论可以解决相似商品案例的归类;广泛性要求所选案例要包括目前进出口业务中不同种类的商品,例如机电类商品、纺织类商品、化工类商品等;针对性要求所选案例必须与课堂讲授的内容有关,易于使学生将所讨论的案例与所学的知识结合起来,所选不同类型的案例适合于不同的对象。

目前上海海关学院先在机电商品的归类教学中进行案例教学试点,所以所选用的案例均为机电商品归类的案例。选择机电商品的案例时应注意:(1)所选机电商品案例的相关资料与背景知识要齐全。机电商品在归类时除了要掌握税则中机电类商品分类特点、相关的类注释和章注释的基本含义外,还要了解机电类商品的工作原理、结构及功能,这些要素是决定商品归类的关键因素。因此所选案例要配有商品的实物图片、结构原理图和与案例相关的背景知识(例如,与商品相关的使用说明书、工作原理等商品知识)。对于简单的商品知识也可告知学生或学员去互联网搜索查找。(2)所选机电商品案例的类型要多样化。所选案例中既要包括机电商品整机的归类,又要包括零件的归类,在整机中既要包括组合机器、多功能机器的归类,又要包括功能机组的门类。(3)所选案例要有较强的争议性。要尽量选用有争议的案例,归类模棱两可的案例,要把当前商品归类实际中的一些热点商品作为选用对象,对于难度较大的案例要指出商品归类争议的焦点,使讨论更具有针对性,综合运用机电商品归类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广泛讨论和争议,提高学生应用理论的实践能力。

案例选好后要在讨论前一周下发给大家,以便学生先熟悉讨论的商品案例或准备的相关资料,为案例的讨论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对于有实物的机电商品,如方便展示的话,也应在讨论前准备好,以增强学生或学员对商品的感性认识。

2.案例的讨论。案例的讨论是整个案例教学中最主要和最关键的环节。讨论的过程一般按如下程序:首先根据总人数分成若干小组(每组7~10人为宜),同时指定组长或由小组成员推选的组长负责组织本组的讨论。

在讨论中,要鼓励学生或学员广开思路,多发表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对于难度较大的案例,教师要选择适当的时机进行必要的引导,不要急于把所谓的“正确答案”公布出来。虽然按照协调制度的规定,任何一个商品必须在税则中归入唯一的商品编码,但因为这些商品中大多是有争议的商品归类案例,只要能讲出一定的理由均可考虑作为“理想的答案”。对于学生或学员提出不同的归类思路,只要能讲出一定的道理和归类依据,就给予充分的肯定;要鼓励必要的争论。通过相互讨论、自由争辩,达成共识;通过讨论使学生或学员掌握同类商品的归类思路或归类方法,搞清相似商品归入不同品目的根本原因。例如,“轴承加热器”的归类案例讨论中,涉及到好几个品目(品目84.17、品目84.19、品目85.14、品目85.16),这几个品目的共性是都包含加热设备,不同点是其用途和加热方式不同。归类时要根据其用途(工业或实验室用、家用、其他用)、加热原理(电加热、非电加热等,电加热中又要区别是电阻加热、感应加热、介质损耗加热等方式)等因素归入不同的品目。

3.讨论结果的班级交流汇总与点评。小组讨论结束后,要留有一定的时间在教师的组织下进入全班的交流汇总。交流汇总时要求各小组选出一名代表负责发言,阐述本组在讨论过程中就商品归类案例所达成的共识以及尚存在的争议。全班交流也是全班学生经验与知识的共享过程。

交流汇总结束后,教师要进行必要的点评,要着重提出所选讨论案例涉及的归类思路、归类技巧,同学们在讨论过程中运用的归类方法是否恰当,要肯定一些好的归类思路与独到的见解,同时指出讨论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三、在《海关商品归类》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处理好案例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的关系。案例教学能提高学生或学员商品归类的实际能力和归类水平,能够较好地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的归类问题,但案例教学不是万能的,它不能代替传统教学方法的系统理论学习和讲授。因此案例讨论前要求同学们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要对税则的结构和分类体系有个初步的了解,只有在同学们掌握了一定的归类技巧和归类方法后,进行案例讨论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所以案例讨论一般安排在传统教学后进行。案例教学固然重要,但这种教学方法代替不了传统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必须与传统讲授方式相结合才能相得益彰。

2.要根据不同对象采用不同的案例。目前我们的教学对象主要有两种:学历教育和培训教育。《海关商品归类》学历教育的特点是:学生在学习本课程前,对商品归类的了解几乎是一片空白,没有任何现场归类的经历,商品归类的方法和思路均是由书本或课堂上学到的,实践经验匮乏。案例讨沦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讨论来进一步了解进出口税则的排列结构和规律。所以根据以上特点学历教育的讨论案例的难度要低一些。《海关商品归类》培训教育的特点是:参加培训的学员大都具备了一定的现场经验,对某些商品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对进出口税则的排列结构和规律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案例讨论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讨论来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归类水平和归类技能。所以根据以上特点学历教育的讨论案例的难度要高一些。

实践证明,在《海关商品归类》教学中开展案例教学,产生的积极效果可概括为三个方面:(1)增强了学生或学员学习《海关商品归类》这门课的兴趣。通过图文并茂、形象的案例讨论,使学生或学员们感到商品归类(特别是机电商品的归类)不再是那么抽象、枯燥,而是活生生地将商品或图片呈现在学生或学员们面前,既提高了他们对商品的感性认识,又提高了他们学习的兴趣;(2)培养了学生或学员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使得课堂教学形式新颖,气氛活跃,使学生善于思考,能够独立分析和判断在商品归类教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为他们今后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奠定一定的基础;(3)提升了任课教师的专业化水于,,案例教学对教师备课、讲课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广泛搜集案例,认真选择加工,反复推敲,以使每个案例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用得恰到好处。

参考文献:

钟波兰.案例教学法在物流管理教学中的运用[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

(作者单位:上海海关学院 上海 201204)(责编:吕尚)

猜你喜欢
案例教学应用研究
AG接入技术在固网NGN的应用研究
空域分类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
案例教学在机械创新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