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出口贸易结构转型升级研究

2009-09-23 08:46
经济师 2009年8期
关键词:贸易结构政策建议出口

吴 波

摘 要:文章针对受人民币升值、次债危机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上海市出口企业的出口成本增加,出口难度加大,出口贸易结构急需转型升级的现状,从政府和行业两个角度提出了有利于上海提升出口贸易结构的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出口 贸易结构 政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9)08-261-02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深化沿海开放,加快内地开放,提升沿边开放,实现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报告还提出,要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十七大以来,我国不断提高吸收外资质量,继续优化进出口结构,开放型经济取得重大进展。

上海作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中心城市和重要的港口城市,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抓住国家产业结构加快调整的机遇,积极优化进出口产品结构,促进对外贸易高速增长,不仅能带动上海乃至全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而且对于加快上海产业结构调整和应对对外贸易中不断出现的新挑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上海对外贸易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上海的对外贸易依存度不断上升,从1997年的59.7%上升到2006年的174.9%(表一)。上海外贸依存度的不断上升,主要是因为上海国内生产总值和外贸进出口总值的快速增长。1992年以来,上海经济已连续15年保持两位数增长,2006年上海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327.54亿美元,与此同时,上海的外贸进出口总额也不断增加,2006年上海的外贸进出口商品总额为2274.89亿美元,是上海国内生产总值的1.7倍。加工贸易大进大出的特点使进出口总额增加很多,而加工贸易的增值率低,并没有能使GDP有相应的上涨,从而导致外贸依存度虚增。

在国家着力加强宏观调控、压缩出口、扩大内需的背景下,2007年,上海对外贸易依旧保持快速增长势头,累计实现进出口5209.1亿美元。2007年前11个月累计实现进出口总值4731.8亿美元,与2006年同期相比增长21.3%,增幅已连续3年超过20%。其中,出口增长有所减缓,共出口2990.9亿美元,增长22.7%,增幅回落2.6个百分点;进口则开始逐步加速,共进口1740.9亿美元,增长18.9%,增幅提高1.5个百分点。累计实现顺差1250.1亿美元,增长28.3%,增幅回落11.2个百分点。

2007年以来,由于土地等资源和能源产品价格大幅攀升,企业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急剧增加,加上国家大范围降低或取消出口退税、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并轨等因素的影响,加剧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低附加值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承受空前的压力。

另一方面,随着次贷危机的进一步加深,美国经济衰退的风险还在上升,受美国经济减速影响,人民币对美元的持续升值,这也严重影响了出口依存度较高等企业的利润,尤其是从事农产品、低端纺织业等一些劳动密集型行业产品基本没有定价权的企业,受到的影响比较明显。因此,当务之急,应加快上海对外贸易的转型升级,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加工贸易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继续改善贸易结构,开创货物贸易、技术贸易、服务贸易“三位一体”鼎足发展的贸易格局。

二、上海出口贸易转型升级的政策建议

基于上海出口贸易发展的现状,政府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眼,采取相应措施来促进上海出口贸易转型升级。

1.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服务贸易,重视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在伦敦、纽约、东京等国际性大都市中,第三产业的比重均在90%以上,而2006年,上海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仅为50.6%。这说明,上海目前的产业结构还不合理,第三产业的比重过低,这与上海国际性大都市的地位不相吻合,也是上海对外贸易转型升级过程中的桎梏之一。因此,今后很长一段时间,上海应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努力发展服务贸易。

服务贸易是现代经济中附加值高,且最具增长潜力的行业。服务贸易的整体增长既可以优化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结构,扩展其的经济规模,提升对外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同时也可以降低外贸依存度。目前,上海的服务业占经济总量的比重处于较低水平,与发达国家的一些大中城市相比,发展还比较落后。因此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是上海经济和外贸发展的重要任务,政府应加强政策指导鼓励有优势的服务贸易出口,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

另外,加工贸易也要向上游零部件产业和服务产业转变,提高国内增加值的比率。虽然加工贸易在上海商品进出口总额中占有很大比重,但由于企业核心技术研究开发能力不足,产品科技附加值偏低,使上海的加工贸易在全球产业分工中只扮演了“组装加工”功能。因此,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提高产品加工深度,延长加工贸易的国内增值链,这些对于提升上海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地位都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些方面,政府应加强管理和引导,促使加工贸易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通过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方式,使加工贸易更家有效的促进上海经济发展。

2.加强金融扶持,以不断促进技术创新。美国次债危机以及其引发的金融危机正在波及全球,就目前情况来看,已经对实体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资金瓶颈已经成为企业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时最先遇到的困境。而在外贸企业的转型升级过程中,技术创新和升级又是关键因素之一。上海的外贸企业大多为中小企业,它们对活跃市场、提供就业机会和促进上海市的对外贸易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对于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本就存在着严重的融资困难的中小企业来说,当前金融海啸的负面影响更使其在进行技术创新和品牌开发时雪上加霜,如履薄冰。

因此,政府应该在这方面给企业以及时有效的帮助:建立完善对于中小企业的评估系统,为一些有发展前景的中小企业提供便利,比如通过对中小企业进行发展潜力评级,以此为根据为其提供担保,以提高其向银行贷款的能力;建立结构升级和技术升级的研发基金,通过全面考察或竟标的方式使中小企业能争取到这些基金;对于那些处于流通领域里的贸易公司,在他们参与对外承包工程需要保函时,综合参评企业的实力,为有能力参与国际工程的企业提供保函和融资的便利。

3.以税收杠杆,扶持的企业转型发展。进一步完善的税收政策可以为上海外贸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创造条件。首先,在征收所得税上,为了吸引外资而制定的对外资企业在税收上的优惠政策使国内企业在发展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育上处于劣势。在逐步减少对外资企业的税收优惠的基础上,政府可以考虑对自主创新能力较强的大型企业给予税收和财政政策上的鼓励和优惠,而对于握有新技术或科研项目的外贸小企业在项目开发阶段给予适当的税收减免。目前的政策是浦东新区的所有企业可以享受所得税减半的优惠政策,这种政策只是涉及到了部分的非外资企业,受惠面较小,可以考虑扩大受惠面或者逐步改变外资企业在税收上的“超国民待遇”,为上海市的中小外贸企业发展创造条件。

另外,在出口退税上,可以尝试通过完善退税的方式来调整上海市的贸易结构。同时,通过对一些能耗大,污染大、附加值小、价格过低商品的控制还可以做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国外对我国出口产品的反倾销控诉。

4.加大力度培育出口品牌。在上海出口的产品中国际知名的品牌的数量远低于浙江、江苏、广东、福建和山东等省市。而且从目前情况来看,上海市的品牌状况总体上处于下滑态势。上海是一个制造资源短缺的城市,区域小、商务成本高,因此,外贸出口不可能总是依靠贴牌和降低售价来维系自己的出口增长与出口竞争力,所以打造具有上海自身特色的出口品牌对于对外贸易的发展是非常关键的。在品牌打造方面虽然需要企业自身的不断努力,但是政府也要为企业创牌提供一个好的环境。

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法规支持企业创牌,积极推出一系列促进与保护上海品牌发展的相关政策与法规条例,同时制定行政措施与法规为创牌企业维权。政府各有关职能部门与机构对于出口品牌的注册、运营等常规事务要给予更多的支持与服务,同时要严厉惩治制假人员,修改有关打假维权的条例。

5.规范和加强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体系。规范和加强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可以为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提供有力保障。由于国内知识产权保护的不当,使得一些企业花大价钱和大力气研制出的成果轻而易举的被其他企业剽窃或盗用,造成极大的损失,打击了企业自主研发的积极性。因此,政府应该同时在加强保护知识产权方面制定出相应的法律法规并加大对违法企业或个人的惩罚力度,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良好的政策保障。

6.采取有效措施规避外贸壁垒风险。由于各国采取保护贸易政策趋势的不断加强,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对于对外贸易的影响愈演愈烈。针对这一情况,上海首先应在本地着手建立预警机制并不断予以完善。政府的相关部门要成立专门的机构,收集和分析历年来相关产品出口的数量和价格的走势资料,及时为企业提供相关资讯。以2005年纺织品配额的取消所引发的美国、欧盟对中国的部分纺织品采取特保和针对中国出口产品反倾销的逐年增多的这一情况为例,政府在对外贸易预警估计上不足,从而加剧了包括上海在内的全国外贸企业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所以在上海本地建立预警机制十分必要,可以规避可能出现的风险。

其次,也可以在海外建立贸易预警机制,联合与上海的出口企业有业务往来的国外进口商和由当地进口商组成的行业协会,利用他们在海外的优势及时了解相关的贸易动态和国外政府的态度等。

三、上海出口贸易转型升级应采取的其他措施

构建贸易转型升级的支撑基础除了建设有利于对外贸易转型升级的政策环境以外,实现贸易转型升级成功的条件还必须包括技术水平、人才、本地企业的配套生产能力等多个方面。如为实现加工贸易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转变,应当设立产品发展资助计划,刺激企业加强产品技术研究和开发,加强同跨国公司在研究开发方面的合作,实现了本国技术水平的提高,为高新技术加工贸易产业的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充分利用跨国公司的技术“外溢效应”,提高技术水平,发展高新产业。20世纪90年代,日本通过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进行研究开发、生产的合作,使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占制成品出口的比例达到70%以上。日本的经验很值得我们借鉴,改革开放以后,上海凭借政策支持和自身优势吸引了大量的跨国公司进入。我们可以通过与跨国公司合作以及跨国公司“技术溢出”等途径,提高技术水平,掌握核心技术,提高企业的技术自主开发能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逐步促进以加工贸易为主的对外贸易转型升级。

2.充分利用上海丰富的人力资源,建立人才储备。上海的人力资源数量大,劳动力素质相对较高,知识资源丰富,技术市场规范,又有很多国家重点高校及科研机构,这些都为发展对外贸易转型和升级提供了有利的人力资源基础。在转型和升级的过程中,上海应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建立为科研创新等各方面服务的人才储备系统。同时还应该对外贸企业从业人员进行培训,使其充分了解本行业目前的发展状况,以及国外相关行业与本国企业的关系。提高企业的自我防范意识,强化相关知识的吸收与应用,为企业进一步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3.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行业协会作为政府与出口企业以外的“第三部门”,既是沟通政府、出口企业、国际市场的桥梁与纽带,又是各类出口企业多元利益的协调机构,也是实现行业自律、规范行业行为、开展出口服务、保障公平竞争、规划行业发展的社会组织。在国外,行业协会在一个行业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目前上海的行业协会发展还远不成熟, 许多行业协会根本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要进一步完善行业协会的职能,充分发挥其在促进上海对外贸易的升级和企业的自主创新方面的积极作用。

首先,利用行业协会对上海外贸行业进行规范,为外贸行业提供规范化的发展环境。在上海外贸出口企业数量日益增多而政府职能逐步转变其功能的条件下,应该逐步转变到依靠各类行业协会来监督协调整个行业的出口秩序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针对内部,行业协会制定相应的行业发展规则,加强行业自律,避免恶性的价格竞争。改变国内众多贸易企业只重数量,不重效益的情况,来为外贸的发展培育国内环境。

同时,行业协会应该针对外国不同的保护贸易措施制定规则,维护外贸企业的利益。行业协会应及时收集信息和提供咨询,同时针对不同的贸易壁垒,要建立贸易壁垒的应对基金(包括对反倾销、反补贴、侵犯知识产权诉讼的应诉基金等)。在上海的外贸企业遇到贸易壁垒时,行业协会应该组织企业积极应对,利用贸易壁垒应对基金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如在反倾销发生时可以鼓励受诉企业集体应诉,动用反倾销基金以减少分摊在各个企业上的费用。另外,对于应诉费用的承担,行业协会也可以争取政府的支持,由相关政府部门和外贸企业共同缴纳一定保险费用,当诉讼发生时,有保险公司来赔偿应诉费用。

其次,行业协会应该在发展外贸产业上发挥其强大的作用。行业协会对整个行业有着整体的把握,对于促进外贸产业健康、平稳、和谐发展有关键的指导作用。行业协会可以有意识地控制、调整一些产业的发展方向与速度,如上海的行业协会可以结合上海市“十一五”的发展规划,来加快服务贸易的发挥步调,在充分强调上海市作为一个口岸城市的发展机遇的同时,利用已有的优势拓宽、延伸贸易产品供应链,促进上海市外贸的升级与外贸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

最后,行业协会要努力促进服务外贸企业的发展,为外贸企业提供完善的综合服务平台。相对于发达国家的各个国际型大都市,上海的服务外贸的发展较晚,占外贸产业的比重较小,很多地方还不完善,行业协会应该从基础着手,借鉴外国经验,结合上海本地情况,逐步壮大服务外贸的规模和实力。

四、结论

受人民币升值、出口政策调整、国际贸易摩擦、技术壁垒增多,金融危机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出口企业的出口成本增加,出口难度加大。从2006年5月份起,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在突破8:1的重要心理关口后,不断攀升,人民币汇率不断创新高,对于大多数利润微薄的出口企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因此,上海出口贸易含金量提升,优化和升级出口贸易结构势在必行。以上仅从宏观分析的角度,对促进上海市出口贸易的升级与转型给予一些建议。但对于出口贸易的转型和升级这个覆盖面广、复杂耗时的过程,需要各有关方面相配合、协调。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在这个过程中应该各司其职,形成合力,只有这样,才能让上海的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更快、更多、更好地“走出去”。

参考文献:

1.张华,孙颖.上海对外贸易转型与升级的思考及对策研究[J].国际经贸,2006(5)

2.柏承城,柏杨.我国对外贸易转型相关问题研究——借鉴日本贸易成功转型的经验[J].商场现代化,2008(17)

3.经济观察报.政企协力应对“337调查”商务部拟推应诉费用保险.2007.10.22

(作者简介:吴波,上海大学经济学院国际贸易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跨国公司,国际直接投资 上海 200444)(责编:贾伟)

猜你喜欢
贸易结构政策建议出口
上半年我国农产品出口3031亿元,同比增长21.7%
一只鹰,卡在春天的出口
浅谈中韩贸易与东亚经济一体化
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状况研究
某官自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