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现代成本管理 提高企业应对金融危机能力

2009-09-23 08:46李会青
经济师 2009年8期
关键词:成本动因成本

李会青

摘 要:在金融危机冲击下,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已成定局,国内企业综合经营状况明显下滑。在这种大环境下,企业管理者要及时转变传统狭隘的成本观念,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充分运用现代的先进成本控制理论和方法,从管理的高度去挖掘成本降低和获取效益的潜力,以加强企业的竞争力,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

关键词:成本 成本效能理论 成本动因 成本避免

中图分类号:F27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9)08-141-02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一些企业的生产经营面临着重重困难,如何保证企业安全、平稳、高效,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下更好地生存,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尤其是加强成本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成本管理一直是企业日常经营管理的一项中心工作,在企业生产经营实践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许多企业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采取有助于加强成本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现代成本管理方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有一部分企业的成本管理水平比较落后,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这就要求管理者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转变传统狭隘的成本观念,从管理的高度挖掘成本降低和获取效益的潜力,以加强企业的竞争力。

一、传统成本管理存在的弊端

1.成本含义的局限性。传统的产品成本的含义一般是指产品的制造成本,即包括产品的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而将其他的费用放入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中,一律作为期间费用,视为与产品生产完全无关的支出。在企业自动化生产水平较低、其他费用占企业总成本比重较小时,这种做法是可取的。然而,现在的企业新技术、新工艺的不断创新,制造环境的变化,只注重产品的制造成本会造成企业投资、生产决策的严重失误。

2.成本管理的片面性。成本管理是企业成本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传统成本管理控制片面追求降低成本,认为产品单位成本越低越好,为了降低成本而忽视了产品的品种和质量。为了片面追求眼前利益,采取偷工减料、冒牌顶替或粗制滥造等歪门邪道来降低成本,这样不但坑害了消费者,最终也会使企业丧失信誉,甚至破产倒闭。

传统的成本管理过多地局限于生产领域,认为产品的成本只与产品的直接成本相关,企业只将成本管理的重点放在了降低产品的直接制造费用之上,以降低直接材料、直接人工费和制造费用作为成本管理的主要手段,而忽略了其他的间接费用,也忽视了对产品开发、销售和售后服务等过程发生的成本费用的控制。从而陷入了单纯为降低成本而管理成本的滞后状态,无法适应现代成本管理的需要,使企业无法立足于市场经济。

3.成本核算方法的滞后性。在成本的具体核算中,传统成本核算系统建立在“业务量是影响成本的唯一因素”这一假定基础之上,成本的核算过程过分简化。对于直接成本(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按产量进行分配,对制造费用是先归集,再按一定的标准(通常是生产工时),分配给各种产品,即制造费用的发生也是与产品的产量(工时)直接相关的,并且呈正比例关系。这种方法适用于过去高度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生产特点,在这个时期,产品品种单一,产品的生产成本集中地体现为产品的原材料成本和人工成本上,直接制造成本占产品总成本的比重很大,这部分成本的发生与产品的产量密不可分,因此对核算所作的这种简单假定(即以直接人工小时数或产量为依据来分配间接费用)是合理的。但当经济形势、制造环境发生变化时,这个缺陷就变得突出了。企业在现代化的制造环境下,直接人工成本比例大大下降,制造费用所占比例大幅度上升,使得产品的制造成本并非与产品生产数量直接相关,如机器调整准备、材料搬运、设备维修等费用。如果还按照传统方法计算产品成本,就会高估科技含量较低产品的成本,而低估科技含量较高产品的成本,会造成成本信息的严重扭曲,导致企业生产决策的失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管理的不断强化,成本核算中的问题日益暴露出来。

二、现代成本管理的丰富内涵

1.成本含义的广泛性。在现代成本管理理论中,成本的含义非常广泛。企业的任何一种产品从引进到获利,其成本绝不能仅仅理解为制造成本,而是贯穿产品生命周期的全部成本。产品生命周期是企业引入该产品概念开始,到企业放弃与该产品相关的一切业务活动为止的全过程。这个过程,既包括进行产品生产的过程,还包括产品的开发设计过程;此外,顾客使用该产品的整个消费过程也应包括在内,因为消费过程的各种情况也是产品竞争力的体现。因此,广义的成本概念,既包括产品的制造成本,还包括产品的开发设计成本,同时也包括使用成本、维护保养成本和废弃成本的一系列与产品有关的所有企业资源的耗费。

2.成本管理的全面性。成本含义的广泛性,奠定了成本管理的全面性。成本管理控制目标首先必须是全过程的控制,不应仅是控制产品的生产成本、期间费用,而应控制的是产品寿命周期成本的全部内容。实践证明,只有当产品的寿命周期成本得到有效控制,成本才会显著降低,才能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而从全社会角度来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节约社会资源的目的。此外,企业在进行成本控制的同时还必须要兼顾产品的不断创新,特别是要保证和提高产品的质量,这样企业才能立足于市场经济,拥有强大的竞争力。

谈起成本管理,一些人认为这只是会计部门和生产部门的事情,这种认识极为片面。成本管理不仅包括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有形的物料及人力的消耗,更应包括企业的规模、市场开拓、企业内部结构调整等无形的成本动因。要对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要求企业各个部门的协调和共同努力。

3.成本管理理论的创新。现代成本管理方法重视上游供应商、下游销售商对企业成本控制的影响,产生了“零存货”概念。它要求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各环节紧密协调配合,原材料、零部件、产成品保质、保量并适时地送到后一加工(或销售)环节;其目的是使原材料、在产品及产成品等各类存贷保持在最低水平,尽可能实现“零存货”,以降低存货成本。

企业外部环境也日新月异,大多数产品供过于求,产品需求多样化,顾客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产生了“零缺陷”概念。它是一种由顾客的需要和期望驱动的、持续的改进产品质量的管理哲学即全面质量管理,其目标就是公司在生产的各个环节追求产品“零缺陷”,并由顾客最终界定质量。

从成本节省到成本避免。现代企业需要寻求新的降低成本的方法,要从根本上避免成本的发生,以“零缺陷”的形式来避免几乎所有的维修成本和因产品不合格带来的其它成本。成本避免的思想根本在于从管理的角度去探索成本降低的潜力,认为事前预防重于事后调整,避免不必要的成本发生。这是高级形态的成本降低,需要企业在产品的开发、设计阶段,通过重组生产流程,来避免不必要的成本发生,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

成本效能理论。它通过对企业的成本剖析,将成本划分为基础成本和效能成本。基础成本是企业为生产一种产品或提供某种服务,在通常的情况下耗费的成本。效能成本指企业在原来的基础上为改进产品质量,增加或调整产品功能、改进产品设计、提高服务质量、增加服务功能、扩大产品知名度所花费的成本。效能成本虽然使单位产品成本在基础成本的基础上有所增加,但它却能通过增加少量成本支出形成更大的产品价值。

4.成本核算方法的先进性。现代成本管理方法认为产品成本的发生,有的与产品数量相关,有的与生产工时相关,有的与产品定单相关等等,所以,要准确控制产品的成本,就应该从成本的多重动因入手,按与成本发生相关的因素去追溯计算成本。适时引入作业成本法,有效地控制成本,使企业的资源利用达到最大的效益。从作业入手,增加有效作业,提高有效作业的效率,同时尽量减少以消除无效作业,这是现代成本控制方法——作业成本法的基础理念。

作业成本法,就是以作业为核心,确认和计量耗用企业资源的所有作业,将耗用的资源或成本准确地计入作业,然后选择成本动因,将所有成本如质量检验、机器维修和顾客服务等分配给成本计算对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其指导思想就是:作业消耗资源,资源消耗成本。这种方法较传统成本计算方法更为精细,成本数据更加准确。作业成本法所提供的成本信息,能够促使管理人员重新设计整个价值链上的作业活动,以节省企业资源,促进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环境发生了剧变。信息技术的发展,一方面给企业提供了更好的成本控制的手段;另一方面,使得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同时,市场需求瞬息万变,竞争变得异常激烈,成本优势的取得对于一个企业的生存是至关重要的。而成本优势的取得绝对不限于成本本身,应从管理的高度去挖掘成本降低和获取效益的潜力。

在金融危机冲击下的今天,对成本控制的研究和应用更是企业迫在眉睫的任务,企业管理者要及时转变传统狭隘的成本观念,提高自身素质,顺应时代要求,适应现代成本管理的发展,树立现代成本管理理念,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现代成本管理规章制度,采用先进的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方法,实行全方位、全过程、全员管理成本,使企业决策层和所有部门、单位都重视成本,人人关心成本,提高全员成本意识和素质,充分运用现代的先进成本控制方法以加强企业成本控制,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

(作者单位:山西大学商务学院会计系 山西太原 030031)

(责编:若佳)

猜你喜欢
成本动因成本
2021年最新酒驾成本清单
温子仁,你还是适合拍小成本
乡愁的成本
“二孩补贴”难抵养娃成本
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研究
作业成本法在WLQ矿山的运用研究
独联体各国的劳动力成本
揪出“潜伏”的打印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