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阅读的要求与方法

2009-09-24 03:43肖春林陆玲玲
文学教育 2009年7期
关键词:西游记个性化文本

肖春林 陆玲玲

一.概念解读

个性,《现代汉语词典》注:①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和教育影响下,形成的一个人的比较固定的特性。如个性强。/这个人很有个性。②事物的特性,即矛盾的特殊性。一切个性都是有条件地、暂时地存在着,所以是相对的。

心理学认为,个性既包括人类共同的心理特点,如思考、主观能动性等;也包括每个人与他人相区别的心理特点,即性格、兴趣、能力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个性差异不仅表现在人们是否有某方面的特点上,而且表现在同一特点的不同水平上。

个性化阅读与创新作文(又称个性化作文)是两个相对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概念。一个侧重阅读,一个侧重写作,阅读是一个体验、感悟、探究的过程。写作则是把阅读中的体验、感悟、解读、探究形成文章,是阅读的概括和引申,两者都离不开创新思维活动。

二.个性化阅读的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个性化行为。”这提示了阅读活动的本质: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创造性活动。

个性化阅读要求摆脱先在的群体性的文化成见和偏见,对文本产生真实的感受、体验和思考。这种感受、体验和思考,与阅读主体的生命存在和生活经验完成交融。

个性化阅读是对知识信息性阅读的深度超越。

个性化阅读是对文本共识层面的深度超越。它既承认文本共识层面存在,又不固守这一共识层面。

个性化阅读是对怡情自适性阅读的深度超越,是对文本做学术研究性纵深发掘的阅读,是人类的一项伟大事业,是阅读的最高境界。

阅读主体必须具备良好的素养,沉静的心气和卓越的识见,具备真正读书人的那种研究、探索、质疑的秉赋,并付出长时期的艰苦努力。

近代学者王国维指出读书须经过三个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对个性化阅读过程做了一个很好的注释。

通过个性化阅读,学生将由被教育对象转化为自我教育的主体。

创新作文中个性化阅读实质是立意创新的一种。“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讲的就是个性化阅读。

三.个性化阅读的方法

(1)择书。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优生择书(文)而读。选择好书,选择好文阅读是个性化阅读的先决条件。

(2)探秘。像密码破译一样,有些秘密隐藏在文章之中,需要破译。

(3)追真。阅读中,不要偏读偏信,要追寻事实的真相。例如读《说岳全传》,书中说岳飞被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害死。但真相到底是什么?毛泽东曾说“秦桧不过执行皇帝的旨意”。但赵构为什么要害死岳飞?我们还要追寻其真相。

(4)翻案,即平反昭雪。阅读中,要保持清醒的认识,写作中,要把冤案翻转来。曹操在《三国演义》中是负面形象,郭沫若一部《蔡文姬》给他平了反。武则天从前一直是红颜祸水的形象,但毛泽东给她平了反。毛主席说:“封建社会,女人没有地位。女人当皇帝,人们连想也不敢想。我看过一些野史,把她写得荒淫得很,恐怕值得商量。”还有很多冤案,需要同学们去平反、去昭雪。

(5)换角度。换一个角度,从另一个侧面阅读,会有新的发现。现列举一些题目,看看人家的阅读角度。《从水浒传看古代的单身汉现象》、《跟诸葛亮学口才——成大事必备的说话艺术》、《西游记中的自然科学》、《品三国悟管理》、《孙悟空是个好员工》等等。

(6)比较。阅读一篇文章,可以把相关文章拿来一起读读。比较之中阅读,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读《水浒传》和《西游记》,把宋江和孙悟空对照阅读,我们会发现两者是先造反后投降,投降之后无比忠诚;又联想到杨令公,我们心中就会产生疑惑:为什么投降的人更为忠诚?再找一些投降者的资料研读研读,一定会有收获。

我看到过这样两篇文章:《关公没有斩华雄》、《关公并未战长沙》,作者名叫沈忱,两文都是对比阅读《三国演义》和《三国志》之后写成的。

书店里还有一本书叫《刘邦与项羽·弱势掌控大智慧》。一看书名,就知作者把刘邦和项羽作比较阅读,而后得出经验。

(7)插底。读书不要浅尝辄止。要拂开层层迷雾,直达核心。

(8)反背。读书时不妨想想事情的背面。袁硕望读《西游记》,写了一篇《妖精的背后》。马伯庸读《三国志·蜀书·费袆传》这样一节:“(延熙)十六年岁首大会,魏降人郭循在坐。袆欢饮沈醉,为循手刃所害。”写了一篇《隐藏在正史后面的阴谋论》,认为郭循为姜维指使。“三顾茅庐”的故事是赞扬刘备求贤若渴,易中天认为诸葛亮使的是欲擒故纵手腕,上了百家讲坛。

(9)戏说。阅读中可以发挥想像,使书中人物更加丰满。这种阅读产生的电视剧和文学作品现在很多,著名的有《大话西游》、《唐僧传》、《戏说乾隆》、《至尊红颜》等。

肖春林,湖南临湘六中教师。陆玲玲,湖南临湘六中教师。

猜你喜欢
西游记个性化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为小学英语个性化合作学习单做加法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西游记
西游记
西游记
同桌宝贝
校本课程开发的个性化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