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距离说与审美活动的主体素质

2009-09-24 03:43杨利华
文学教育 2009年7期
关键词:美感对象距离

作为西方一种审美理论的“心理距离说”是由心理学家、美学家布洛于1912年在《作为艺术因素与审美原则的“心理距离说”》一文中提出来的,他将审美活动从心理距离这一角度进行了全新的阐释与概括,正式提出了审美的“心理距离”原则,从此,距离审美原则得到较为普遍的认同。

布洛认为,“心理距离”是“美感的一种显著特征”,是“一切艺术的共同因素”,也是“审美价值的特殊标准”。那么,所谓“心理距离”概念的含义是什么呢?布洛用了“海上遇雾”的事例来加以说明,人们乘船在茫茫的大海上航行,突然遇到了弥天大雾,天地间一片混沌。这时,乘客担心延误旅程,害怕有撞船和触礁的危险,不由感到忧虑、惊慌,甚至恐怖。但如果在此时,倘若你暂时忘记航程的辛劳及大难将至的惊恐,而把注意力集中于眼前的美好景象,并为它所吸引,就会看到大雾的美,从而产生美感。原因就是由于“海雾是你的实用世界中一片段,它和你的知觉、情感、希望以及一切实际生活的需要都连瓜带葛地固结在一块,把你围在里面,使你只看得见它的危险性。换句话说,你和海雾的关系太密切了,距离太接近了,所以不能用处之泰然的态度去欣赏它。”当海雾成为“你的实际世界以外的东西,它和你中间有一种距离,所以变成你的欣赏的对象。”据此,布洛指出:“距离是通过把客体及其吸引力与人的本身分离开来而获得的,也是通过使客体摆脱了人本身的实际需要与目的而取得的。”

由此可见,适当的心理距离,可以把人与物之间由实用的关系转变为审美的关系。从人的一方面说,距离是对现实世界的“超脱”,从物的一方面说,距离是将其“孤立”出实用关系之外。这样,人们虽然置身于实用世界里,却可以用非实用的眼光,把现实生活当作审美世界去欣赏。

那么怎样才能使审美主客体之间由实用的关系转变为审美的关系呢?这就需要使主体的心理与对象的“正常视象”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正如布洛所说:“无论是在艺术欣赏的领域,还是在艺术生产之中,最受欢迎的境界乃是把距离最大限度地缩小,而又不至于使其消失的境界。”朱光潜先生在《美学译文》中对布洛提出的“距离极限”,作了这样的解释:“创造和欣赏的成功与否,就看能否把‘距离的矛盾安排妥当,‘距离太远了,结果是不可了解;‘距离太近了,结果又不免让实用的动机压倒美感。‘不即不离是艺术的一个最好的理想。”同样,艺术欣赏中的心理距离,也是既不能太近,也不能太远。太近或太远,都会因丧失一定的心理距离而感到索然无味或不知所云。

审美活动是审美主体与客体相互选择的过程,然而不即不离的“度”的理想心理距离,并不是任何欣赏者都能获得的,这其中主体的修养素质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以下就从审美主体修养素质的三个方面来谈一谈,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是怎样通过自身素质修养与审美对象保持不即不离的理想审美距离的。

1.心态气质。中国古典美学中的“虚静”、“静观”理论,就是要人们心灵净化,抛开尘世的实用功利思想,以“心斋”、“坐忘”的方式顿悟宇宙、人生的本质,去探求生活的真谛。只有这种心态,才能真正体会到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平淡自然的心理状态,体会到作者自然主义的艺术追求和纯自然的人生态度。同样的,如果我们站在岳阳楼上,看洞庭湖烟波浩淼,潮水汹涌,一叶扁舟穿梭于雾中,时隐时现……我们则会荡胸生层云。一首富于魅力的诗歌,致使主体达到全新的境界,获得的是一独立的世界,这种自足之乐体验要排除一切干扰,主体是从混整得悠久的流动的人生世相中摄取来的那一霎那,一片断中心领神会,从而获得一种超时空的独立自足的天地。所以欣赏诗歌时所产生的共鸣和激荡同样是主体自身心态气质在制造心理距离上的表现。

审美的无功利性要求审美主体有一个空明的心境。在心理上,主体必须与实用功利拉开距离,不受实际的切身利害的牵绊,在现实境况中仍能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和良好的气度,这样自身就可跳出世外,从而摆脱“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尴尬处境。

2.道德修养。道德作为人的行为准则对人的心理状态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一个人具有什么样的道德修养与形成什么样的“心理距离”密切相关。朱光潜先生在《文艺心理学》中这样说:如果作者写性欲小说,读者看性欲小说,都是为着满足自己的性欲,那就和为着饿去吃饭,为着冷去穿衣一样,只是实用的活动而不能算是美感经验了。艺术的内容尽管有关性欲,可是我们在创造或欣赏的那一瞬间,却不能同时再受性欲冲动的驱遣,要在客位把它当作形象看。一般人看到淫秽的形象便想到淫秽的事实,拨动淫秽的念头,就不能在艺术品和实际生活中保存应有的“距离”。法国十九世纪美学家维克多·库申在《论美》中有一段话,也可以说明这个问题。他说:“美的特点并非刺激欲望,或把它点燃起来,而是使它纯洁化,高尚化。比方说一个美女,她愈是长的美丽,人们愈是见了品格如此高贵的造物,他们的肉欲,必然受到一种优美娴雅的情感的调和,有时甚至被无私的崇拜心理所替代。”很明显,他说的欣赏美女(包括其它审美对象)即是需要审美主体具备一种特别的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所以,个人道德修养的程度也能影响审美活动的效果,甚至会有相反的效果,个人的道德修养在制造审美心理距离上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正是道德修养的约束和追问使主体始终安于对象之外,保持着应有的审美距离,从而获得真正的美感。

3.文化知识。一定的历史、文化知识对审美主体的审美活动也有很大影响,广泛的历史、文化知识十分重要。一个文化修养程度低的人在认识艺术作品时往往只能顶住对象的实用功利的一面,而不能看到其审美性的一面,抹去主客体之间的距离也就领会不到其中的美感。白石老人想要画白菜,拿了幅自己的画和地里的老农换白菜而不得,这就是实用距离太近而审美距离太远的缘故。

故而,一个欣赏者文化修养的高低对理想的“心理距离”的形成也起着重大作用。欣赏者的文艺修养可以积淀为一种心理定势,转换为个人的审美感受的能力。而这种心理定势和审美感受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他在欣赏过程中能否获得理想的审美心理距离。譬如一个有戏曲修养的人和一个没有戏曲修养的人在观看同一出戏演出时所形成的心理距离是不一样的。对于前者来说,他可能对正在演出的剧目的内容早已烂熟于心,他在看戏过程中,不仅为戏曲情节所吸引,而且他能保持着较为客观的态度(即一定的心理距离)来欣赏某个演员的扮相、唱念做打等等。对于后者来说,他或者根本看不懂舞台上演的是什么(距离太远),或者看懂了,可能仅仅是被剧情所吸引,甚至为剧中人而胡乱哭叫(距离太近),却无法欣赏演员表演的特殊韵味。

通过上述分析,本文认为从布洛的审美心理距离上看,其中审美主体的素质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即审美主体通过自身素质修养使主体在审美活动中保持了与审美对象的应有的不即不离的理想审美距离,并通过注意、感知、联想、想像、情感、理解这些思维手段不断强化和深入这种审美距离,从而削弱了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实用关系,把客体对象只当作观赏的对象,实现了审美感知。主体的素质修养也调节着各种心理的活动,同样使人既能入乎审美对象之内,又能超乎其外,始终保持着理想的审美态度。由此我们认为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的修养素质在制造心理距离方面起着关键作用,也正是因为主体修养的不同才造成艺术欣赏中主体与欣赏对象距离的不同,从而产生了千差万别的审美效果。

参考文献:

[1]布洛,《作为艺术因素与审美原则的‘心理距离说》,《美学译文》,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2]朱光潜,《文艺心理学》,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3]童庆柄,《艺术与人类心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4]胡经之,《文艺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5]童庆柄,《艺术与人类心理》,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

杨利华,四川外语学院文艺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美感对象距离
晒晒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拟推荐对象
几何映射
秋冬的暗黑浪漫
距离美
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
图说车事
距离
不一样的地面美感 地砖扮靓空间
自然美感的桌子
床到马桶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