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开启移动信息处理新时代

2009-09-24 10:05
电子产品世界 2009年9期
关键词:移动信息信息处理低功耗

李 健

随着人们对信息获取的即时性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固定地点获取信息早已远远不够,越来越多的人需要的是随时随地获取重要的信息。移动信息处理或者说移动计算就是为帮助人们实现这一目标而出现的。

3G对移动信息的意义

随时随地,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信息的价值,而对于消费者而言,移动信息的获取离不开网络接入和终端设备两部分。虽然WLAN最新的802.11n已经将传输的带宽提升到110Mbit/s,可是随着移动通信带宽的提高,无线局域网技术正处在一个尴尬的境地,就基本的信息来说,110Mbit/s的带宽对于最具价值的移动信息而言足以让用户不会错过最有价值的信息。而无线局域网提供的上百兆的带宽似乎有些鸡肋,再怎么说无线网络的传输速度也不可能超过电缆。

更为重要的是,如果我们形象地形容用户的体验,WLAN是移动办公地点,只不过是移动信息处理终端可以从一个地方换到另一个地方工作,远没有实现真正的移动信息获取,至少在大部分交通工具上,WLAN还不能提供服务,对于越来越习惯在旅行中获取信息的商务人士,这是一个尴尬的问题:另一方面,WLAN的覆盖范围较小,更不可能覆盖风景秀丽的广袤河山,对于越来越崇尚亲近自然的人们来说,也不可能指望WLAN在这样的自然景观中提供服务。当然,这里我们并不是贬低WLAN,对于相对固定的繁华空间来说,WLAN凭借高传输带宽还是能提供给我们众多便利,如果可以把WLAN和移动通信网络有效地结合起来,就能实现更好地为客户服务的宗旨。

在3G时代谈移动信息处理,最基本的前提就是3G将移动通信的数据传输带宽提升至Mbit/s层面,对于现在绝大部分基本互联网应用来说,2Mbit/s的3G最低带宽已经可以基本满足,一些之前不可能实现的功能如手机电视、视频通话等也随着带宽瓶颈的突破而得以实现。在2G时代已经出现的手机上网服务固然获得越来越多用户的认可,但受困于最高384kbit/s的带宽限制,只有少数专门基:FWAP开发的网络资源可以被用户利用,而大部分以Web形式存在的信息很难获得实质的利用。另一方面,让习惯了PC界面的用户操作WAP浏览器也带来诸多不便。即使现在全世界新增网络访问者中已经有半数以上通过手机首次接入Internet,但短时间内我们还是看不到整个网络的信息格式有任何转变成WAP为主的可能,因此,为了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只可能提高传输的带宽,让终端产品可以以传统PC界面的格式服务用户,这就出现了一个新的名词——MID(Mobile Internet device,移动互联网设备)。之前,人们将越来越智能的移动通信终端称之为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最基本的MS产品是智能手机和超薄laptop(膝上型电脑)。随着半导体技术的进步,融合两者特点的新产品不断涌现,屏幕在4—10英寸之间的各种移动信息处理设备以各种新鲜的名词变成现实。本文中我们按照如下标准进行描述,时下热门的“上网本”、“智能本”、“UMPC”等7—10英寸屏幕产品简称为Netbook(上网本),超薄Laptop依然保持在12英寸屏幕,各种3英寸以下屏幕的智能手机以及4-7英寸屏幕的移动接入设备(MID)。

随着3G对移动信息处理的促进,未来几年,MS市场尤其是智能化接入设备市场的增长将非常迅速,根据有关机构的分析,智能手机、MID、上网本等移动上网装置从2007年至2012年的年复合成长率将达到36%,而到2012年为止,市场上将会有超过6亿部的移动终端,藉由3G移动通信和wLAN的带动,移动接入设备将实现从人手一部向人手两部甚至多部的方向迈进。

设备发展成为移动计算的前提

作为移动信息处理的核心,移动计算(Mobile Computing)一词由来已久,然而真正实现移动计算面临众多的挑战,一方面是硬件的处理能力及普及性,另一方面是足以让广大用户接受的用户体验。

36%的市场年复合增长和接近6亿的整体规模,移动计算不可能不引起一些厂商的浓厚兴趣。对于移动信息处理设备最为热衷的是PC和智能手机领域的两大处理器领导厂商:Intel和ARM。可以说,原本井水不犯河水的两家因为已经在各自领域取得根深蒂固的优势而必须寻找新的市场增长点,从而起到全新的竞争领域。ARM公司认为,随着半导体技术的进步,智能手机已经能够实现一定的移动计算能力。所以说未来的移动计算里只有两个细分市场,一个是高端智能手机并且屏幕有大型化的趋势,一个是屏幕越来越小的Laptop,这两个市场也是未来ARM架构和X86架构冲突的市场。

对于移动设备而言,一方面是要尽可能降低功耗,另一方面的则是竭力提升处理能力,人们满意智能手机的便携性与低功耗,人们同样欣赏Laptop的卓越信息处理能力。在3G时代,人们需要的是便携性、低功耗与卓越信息处理能力相结合的设备。市场上使用者的力量、使用习惯及其需求是决定移动互联网终端产品功能的主要推动力,对于移动终端来说,消费者只关注两个基本性能,一个是要有计算(处理)功能,另一个是网络互联也即需要支持email,网络浏览,Office,Flash等。ARM认为这类设备的基本配置应该是具有600MHz以上主频,而待机时间毫无疑问至少需要8小时到一天,即每天的工作时间(all-day use)。此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该终端产品是否永远在线(always,on)。智能手机的用户很少关机,基本上是永远在线。同时还要考虑,它的网络互联功能是不是也永远保持连接?所以无论是laptop还是智能手机所要关注的问题都是:基本配置不仅要满足应用,还要实现always-on,always-connected和all-dayuse。

在移动计算领域,Intel一直是市场的另一个领导者和积极参与者,在2008年IDF上Intel就提出了MID的发展蓝图,在下一阶段社群网络(SocialNetworking)、UMPC以及具备LBS服务的导航功能成为Intel2009年移动计算核心架构的三大要素。除了继续完善Atom产品的功耗与性能平衡点之外,全新Moorestown平台将在多种便携装置上大幅增加电池寿命,该平台将45nm处理器、绘图技术、存储控制器以及多媒体编解码功能整合在单个芯片上,并且将支持3G各种标准(包括WiMax)、Wi-Fi、GPS、蓝牙和移动电视标准。

当然,除了Intel和ARM之外,几年前淡出桌面处理器市场的VIA凭

借先一步的预见,在处理器产品的功耗和性能的平衡点上率先取得突破,最早期的MID产品基本都是基于VIA nano处理器的杰作。当然,我们同样不能忽略的是另一个处理器厂商MIPS,目前全世界最畅销的手持娱乐设备PSP就是基于MIP处理器架构实现的,如果给PSP加上简单的网络接入模块就等于一个标准的MID。MIPS处理器业务战略经理YakovLevy介绍,基于MIPS32架构,MIPS处理器针对包括MID和Netbook的移动设备进行了优化,采用低功耗、高性能可合成32位内核,满足了这些应用的特殊需求。74K内核是一个单线程处理器,可提供超标量体系结构性能:而1004K内核可通过多线程多处理技术提供实现高性能的另一种方法。另外,MIPS科技提供的64位架构有助于进一步实现有更高性能需求的嵌入式设备的可扩展性。最让人琢磨不透的竞争者是AMD,收购ATi之初将桌面处理器和图像处理器整合到单芯片中的构想如果实现,那足以改变移动设备市场的整体走势。

关于移动接入市场的未来,TI亚洲无线终端市场总监宋国璋坦言,决定市场的力量在于用户,不管是哪种移动接入设备,用户追求的是两点:一是用户体验,即对于多媒体和上网浏览来说,用户在使用方便性方面的某些需求是一致的:另外一点就是怎样用最低功耗为用户创造最佳体验。未来的移动装置,包括智能手机在内,将不但能结合所有消费电子产品的功能,更能提供更加丰富的用户体验,为此TI不断完善自己的OMAP平台,使其能支持将更多的功能集成到便携设备中,全新的OMAP4在高性能及低功耗方面实现理想平衡,同时与连接(connectivity)技术进一步融合,不断满足客户的开发需求。

当然。随着手机几乎取代了随身的全部电子产品,智能手机在竞争中已经占据了一个极其有利的位置,另一方面,Laptop的强大处理能力也不可替代,未来的市场趋势毫无疑问是智能手机和Laptop的,但是我们看到还有另外一个现象,很可能像最近DELL推出的基于ARM系统的Latitude,on混合型电脑(Hybrid PC),趋势将是很多消费者会用的混合型的Laptop和智能手机的组合方案以实现对信息的各种获取需求。

猜你喜欢
移动信息信息处理低功耗
东营市智能信息处理实验室
一种高速低功耗比较器设计
地震烈度信息处理平台研究
CTCS-3级列控系统RBC与ATP结合部异常信息处理
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高职院校移动信息门户发展模式及应用技术研究
基于情境感知的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研究
基于泛在理念下的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研究
ADI推出三款超低功耗多通道ADC
IDT针对下一代无线通信推出低功耗IQ调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