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的“参与—发展”性

2009-09-25 09:46
教苑荟萃 2009年25期
关键词:新课程活动教师

赵 杰

为落实新课程标准,实施“参与—发展”教学模式,在实践中我们坚持以下原则。第一,一切从学生的发展出发,创设情景和机会并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在学习中的经历和感受,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对自己搜集到的素材信息做出自己的解释。第二,自己积极倾听并引导学生倾听交流,尊重学生的表达,而且尽可能帮助学生学会流畅地表达,使他们不断树立信心,增强与他人沟通的能力。第三,在交流中尊重差异、鼓励合作,引导学生寻找共同点,继续深化讨论。第四,在学生的各种参与活动中,培养他们的各种能力。以此为指导,我们探索和尝试了一些新的初见成效的使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方式。

(一)学生参与备课

1.确定研究的课题

教学活动绝不仅仅是教师按照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按部就班地完成一本本教材的教学任务,还有许多方面的学生个人问题、社会实际问题亟需我们在教学中研究。新课程要求把正确的价值引导蕴涵在鲜活的生活主题之中,倡导“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学习即生活”等观念,向我们提出了发现这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应该是教学的任务。学生可以结合学习的新概念和新目标,针对自身生活或社会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调查研究,设计相关问题,紧扣而不能死扣教材,要多关注学生的社会现实生活问题。如在初二政治教学中,我们曾在学生建议下确定《广州青少年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为研究课题,很好地结合了实际问题。

2.小组合作共同活动或研究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把在调查研究后确定的问题作为研究目标,或按学习目标和内容的分类,把这些问题转化为学生有能力解决的并有一定挑战性的具体问题,可以独立尝试完成任务,但更希望和鼓励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自愿参与任何一方面的专题研究学习,力求每一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如在进行《守护我们共有的家园》活动课准备过程中,要调查了解本区的环境问题,学生结成小组,又按小组自主选择了各自的途径,有的去饭店,有的去工厂,有的去河边,有的通过报纸、互联网间接了解情况。

学生这样备课,可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也符合本课程要引领学生在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感受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应用知识的价值和理性思考的意义。

(二)学生参与讲课

言传不如身教,身教不如自己教。新课程鼓励学生在实践的矛盾冲突中积极探究和体验。学生对学习更全面深入地参与,适当进行讲课,就可获得丰富深刻的体验。

我们要鼓励推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尝试做小老师、小主持人、小演员的体验活动,学生参与讲课的形式主要有下列几种:(1)学生呈现和说明已准备就绪的内容。如新闻速递、时事开讲、演示幻灯片、讲解题目、音像资料、照片图案,讲故事等。(2)学生担当课堂活动的角色。如节目表演、互动游戏、小组竞赛、互相给分等。(3)学生互相问答、师生互相问答。

通过这样的教学实践,我们就能实现新课程所要求的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充满教学民主的过程中,勇于创新,提高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能力。

(三)学生参与活动课、专题研究和研究性学习

活动课是近年来新开设的课型,它是为指导学生主要获得直接经验和即时信息而设计的一系列以教育性交往为中介的学生主体性活动项目及方式。此活动是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由学生自主参与的活动,明确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角,活动的内容、形式、环节、场合等都可由学生来确定。整个过程应做到既“活”又“动”,学生参与面广,生生交流密切。

专题复习是在毕业班政治课总复习中的必要形式,它能使学生全面而系统地掌握一系列的专题知识。在确定专题复习内容后,我们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以某一方面内容为中心,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自己找出相关知识点,然后形成点、线、面的知识结构。如在高三《构建和谐社会》的专题复习时,各组学生分别从经济、政治、文化不同角度寻找和分析问题,在课堂教学上教师只要引导他们对知识进行综合就可以形成知识体系了。

政治课教学一直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实践性和开放性。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学生的选题有《广州开发区国有企业现状和发展前景》《从城乡之间居民家庭消费的差异看共同富裕》《中学生对日韩文化态度的调查与思考》。在这样的学习活动中,学生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参与活动的主体,获得了亲身参与的体验,培养了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学生参与考试命题和给出答案

学生参与命题也是适应新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的新措施,教师通过学生的命题可以了解学生想考什么,怎样考。我们应该给学生自我检验、自我评价、自我发展的权利,让考试也成为学生自己的尺度,自己的法宝。这不是为教师代劳,而是在教师指导下分别思考和选择问题的过程。命题的过程就是全面深入系统地理解教学大纲、把握教材内容的过程,是完整的复习过程,试题要求覆盖面宽,重点突出,联系实际,难易适当,实用性强。学生初步完成命题后,教师要进行挑选和修改,才能决定最终的试题。。

在遇到某些主观性较强的题目情况下,学生甚至可以参与答案的设计,这样可以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教育能力。

猜你喜欢
新课程活动教师
“活动随手拍”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第五届手操报系列活动优秀作品展示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师
“四会合一”活动安排一览表
2009年语文新课程《考试大纲》修订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