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纽约当苦力遭人批评

2009-09-27 11:48
环球时报 2009-09-27
关键词:苦力专栏作家大包

本报记者 任建民

前不久,我在纽约体验了一下当苦力、扛大包的生活。初到纽约,要置办家具电器。纽约物价高,早有心理准备。可没想到,买东西价格高不说,送货费也高得离谱。买一个书架送货费39美元,买一台电视送货费89美元。“小农意识”作祟,不情愿再付这笔送货费,在心里换算成人民币,更觉得不值。商店离家坐地铁不过几站地,看到过很多人搬着大件坐地铁,我也决定试一试。

从家里拿来折叠小推车,把装有书架的大纸箱子用绳子绑好,开步走。书架是密度板材,死沉死沉。过马路、下地铁、上车、下车……好不容易回到家,出了一身臭汗,胳膊上也勒出了大红印子。唉,出苦力的滋味真不好受。

坐下来喝口水、喘口气,随手翻开一份《纽约时报》,差点没跳起来。这份报纸的评论版头条是一篇专栏文章,内容就是专门针对我这种人的!文章作者说,他经常看到有人扛着重物坐地铁,大包小包,拖拖拉拉。有一次,居然有人拖台冰箱就上来了。作者愤愤不平地称,扛东西坐地铁,挤占了其他乘客空间,延迟了上下车时间,应该加收费用。“收了运货费,让你再扛大包前要三思而后行!”

看这篇文章时,眼前浮现出在北京坐公交时的情景:一个外地人扛着大包吃力地上车,售票员不耐烦地催促:要买两张票啊!

“站着说话不腰疼!”这是我看完后的感想。《纽约时报》专栏作家,高薪厚禄,不需要扛着大包坐地铁。倒找他100美元,他也不愿意扛着一台冰箱上下地铁。在网站上查了一下这位专栏作家的经历,发现这位叫克莱德·哈伯曼的作者,是一位仪表堂堂的白人男子。大学毕业后就当记者,接着在东京、罗马等世界大都市驻站,又在《纽约时报》当了13年的专栏作家,人生旅途可谓一帆风顺。

纽约寸土寸金,养车费用太高,很多家庭没有汽车,出门购物带辆手推车的现象随处可见。地铁等公共交通本来就是为用不起汽车的百姓服务的。作为一个新闻从业者,《纽约时报》是我崇拜的偶像。这份以严肃且有公信力著称的世界名报,怎么会毫不顾及低收入阶层的感受,发出这么不平衡的声音?不过,转念一想,不光哈伯曼先生没出过苦力,整个《纽约时报》的高层人士,谁有过扛大包坐地铁的经历?没有亲身经历,如何能做到设身处地,又怎知出苦力的那种感觉与无奈。

泰国首都曼谷,满大街都是小摊小贩,有人认为这对树立良好国际形象大为不利。曾有市领导决定清理街道、铲除摊贩,但被劝止。原来,泰国在1997年遭金融危机重创时,一批富商破产,沦为街头小贩。他们中有的人后来东山再起,却难忘在底层挣扎的困苦,于是利用能与市领导说上话的便利,让小贩们不至于断了生路。如若不是他们,今天曼谷的街道也许会变得整洁,但不会有现在的活力。

由此想到西方媒体对中国的报道,偏见与失衡随处可见。同样作为驻站记者,我相信西方媒体驻北京记者中,大部分人并不是刻意要歪曲事实。真正的原因是,他们的人生,与我们没有交集。▲

猜你喜欢
苦力专栏作家大包
“背篼”生存处境微探
我为工作狂
为什么撞头之后会起“大包”
撞头之后起的“大包”是什么
从《满韩漫游》“苦力”形象转变看夏目漱石的中国观
夕阳
艺术包包
成功是相对的
掷地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