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能《坛经》的涅槃学说

2009-09-27 06:10单正齐
江淮论坛 2009年4期
关键词:坛经涅槃

单正齐

摘要:慧能《坛经》以明心见性的方式在理论上解决了生死与涅槃、世间与出世间的矛盾,并且将这种圆融的智慧付诸实践,主张明心顿悟,行住坐卧皆是禅道,而所谓涅粲不过就是无舍无著,心无挂碍的心灵解脱之境。禅宗的解脱论宗旨即是将佛教圆融思想还归于现实,在具体的、践履的生活世界中体认佛教真理,在现实的生活世界证得涅槃。

关键词:明心见性;涅槃;解脱;顿悟成佛;无念

中图分类号:B94文献标志码:A

慧能创立的禅宗是典型的中国化佛教,它反对传统意义上的禅修方式,明确将禅宗定位为以心传心,注重心灵自觉自悟的宗派。慧能非常注重从心性角度对佛学基本问题展开讨论,其最基本理论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即是指探究如何彻见心性本原,以成就佛果。慧能主张明心见性为得涅槃,涅槃也就是心解脱的境界,并非是遥远的彼岸世界,而就在现实世间,因此实现了生死与涅槃的不二。在证涅槃的方法上,慧能主张反观内省、明心见性而得涅槃。在慧能看来,佛教涅槃问题的实质,就是人们如何实现自我觉悟,开发自己的心灵世界,解脱烦恼,超脱生死,成就理想人格;在有限、短暂、相对的现实世界中实现无限、永恒和绝对;在烦恼纷呈的现象世界中实现精神生命的自觉与超化;在短暂的感性生命中实现当下顿悟的永恒和精神生命的自由与解放。

本文研究慧能禅宗的涅槃思想,主要的根据是《坛经》。《坛经》是经过后人不断修订的,虽然不能完全代表慧能的思想,但大体上能体现慧能的直指心源、见性成佛的根本主张。《坛经》在历史上有四个版本,本文以最能体现慧能本人思想的敦煌本《坛经》为主要依据,个别之处也参考了流行最广的宗宝本《坛经》。

一、明心见性,自成佛道

禅宗自称“教外别传”、“以心传心,不立文字”,认为它自己接受了佛教经典以外的释迦牟尼直接的秘密心法的传授。照禅宗的说法,释迦牟尼所传心法,在印度经过了二十七代的传授,到梁武帝时,经过菩提达摩传到中国。达摩以后。又经慧可、僧璨、道信、弘忍,而后传到慧能。慧能应是中土禅宗第六代祖师。然而,慧能才是禅宗的实际创始者,禅宗的社会影响是经过慧能才扩大的。在慧能以前,佛教只有禅学而无禅宗。慧能使得中国禅学发生根本性的转变,真正弘扬了直指心源、见性成佛的思想。慧能所创立的禅宗,由于简捷易行、注重心悟,与中国传统哲学相近,故逐渐取代其他宗派,成为日后中国佛教的代名词。

在涅槃问题上,慧能也围绕心的解脱问题展开论述。虽然他很少提到涅粲的概念,但是所谓明心见性、顿悟成佛之说,实际上讨论的正是涅槃问题。

慧能在《坛经》中对“心”概念的规定,主要包括本心与妄心两层结构。本心,即是指众生本来的心性,也即净心、真心。《坛经》认为,人心的本来状态是清净的,而人心的当下现状往往是迷妄的,此即成众生现实无明妄心。解脱的关键即在于透过众生现实无明心,直下把握本心,即可成佛得涅槃。因此,本心乃是禅宗解脱论的核心概念,是众生超脱生死、证得涅槃的主体性根据。《坛经》说“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识心见性,即悟大意”,“我本元自性清净,识心见性,自成佛道。《维摩经》云:即时豁然,还得本心”,体现了本心在禅宗解脱论中的重要性。本心实际上就是众生自性清净心,也就是本觉、菩提般若之智。《坛经》就说:“菩提般若之知,世人本自有之,即缘心迷,不能自悟,须求大善知识示道见性。”本心与众生现实无明妄心实际上并不是两种心,而就是一种心。众生由于无始无明的遮蔽,现实心都是无明妄识心,但其本性、本质却是自性清净心。《坛经》说:“淫性本身清净因,除淫即无净性身,性中但自离五欲,见性刹那即是真”、“自心归净,一切尘劳妄念虽在自性,自性不染著,名众中尊。”就是说,无明妄心与清净本心是一体的,无明妄心本性就是净心。我们可把这种真妄和合之心称作现实心。在慧能看来,凡与佛皆同具现实心,其差别只在于迷与悟,“即烦恼是菩提,前念迷即凡,后念悟即佛”,也即是不断烦恼而得菩提,不离生死而得涅槃。

慧能《坛经》所说真妄和合之现实心,显然不同于早期达摩禅一系的心性说。早期禅师一般来说都主张守心看净,息灭妄念而反归真心。在方法论上,菩提达摩壁观的安心法,道信、弘忍的念佛三昧以及守真心、灭妄念的禅修方法,皆有割裂真心与妄心,执妄心外别有真心的倾向。虽然他们也强调明心见性,不离世间而得涅槃,但注重禅修渐悟的方法论,难免会产生执净心实有的倾向。从逻辑的进路来看,妄念乃是生死轮回的根源,净心则是涅槃境界的本源。既然主张息灭妄念,反归真心,这就势必会导致断生死世间而得涅槃的结论。虽然早期禅师一再强调即心即佛,即世间即出世间,但在教法上的确存在割裂妄念与净心、世间与出世间的倾向,这是教法不圆的结果。佛教史上之所以有“六祖革命”之说,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慧能将净心与妄心合二为一,提出现实心的概念,强调净心就在众生当前现实心中,也就是强调净心应在妄心之中,从而在教法上圆满地将真心与妄心融为一体,真正实现了即世间即出世间、生死与涅槃的不二。

由于将净心、真心视作妄心的本质,所以《坛经》有时也以“本性”、“自性”等概念来表述菩提般若之净心,如说:“有智惠者,自取本性般若之知”,“本性自有般若之智。”但是,净心与自性这两个概念之间的涵义还是有细微差别的。通观《坛经》全文,“自性”、“本性”的概念一般来说指称诸法的空寂性,也即诸法本性、本质,侧重于言说宇宙万物的绝对本性。净心则是指称主体自身所具有的智慧、本觉性,侧重于言说主观性的超越依据。

关于“自性”、“本性”概念,《坛经》解释说:

性本无生无灭,无去无来。

性含万法是大,万法尽是自性见。

虚空能含日月星辰,大地山河,一切草木,恶人善人,恶法善法,天堂地狱,尽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复如是。

这就是说,“自性”、“本性”即是指宇宙无生灭、无去来的绝对本性,也即性空、寂灭性(法性)。宇宙间一切事物都是这性空寂灭性(法性)的体现,所以说“虚空能含日月”,“自性含万法”。性这个概念在慧能禅学体系中是指称宇宙本性的终极性概念,在概念的逻辑层次上处在净心概念之上,《坛经》就说:“心即是地,性即是王。性在王在,性去王无。性在身心存,性去身心坏。”性与净心的关系是自性上能起现般若净心,其中,自性是体,般若净心是用。《坛经》说:

但于自心,令自本性常起正见,烦恼尘劳众生,当时尽悟。犹如大海,纳于众流,小水大水,合为一体,即是见性。

真如是念之体,念是真如之用。自性起念,虽即见闻觉知,不染万境而常自在。

般若常在不离自性,悟此法者,即是无念无忆无著,莫去谁妄,即是真如自性用。知慧观照,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见性成佛道。

其中,“正见”,“自性起念”等皆是指般若智

无所执),就能亲证宇宙实相,获证无限妙有的涅槃。而在圣者所证无限妙有的生命境界中,实无能所的区分,之所以有能所之分,也只是“随义立名,法无定相”。

三、行住坐卧,皆是禅道

慧能《坛经》安立现实心来统一世间与涅槃,认为世间与涅槃别无二致,差别只在于主体的迷、悟不同。自性迷则是世间,自性悟则得涅粱,所以涅槃不在世间之外,而就在众生现实自心。《坛经》就强调:“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世间非,自非却是左。……法元在世间,于世出世间,勿离世间上,外求出世间。”就是说,涅槃不在遥远的彼岸,不可于世间之外求取涅槃。众生只要识取自心,证见自性(明心见性),此身即成佛身,现实世间即是涅槃境界。

如何才能明心见性而成佛得涅槃呢?慧能以前的禅师一般来说都主张用守本真心、住心看净的方法来息灭妄念,证见真心。这显然建立在真妄有别的理论基础之上。慧能将真心与妄心统一在现实心中,反对传统禅学中住心看净的修证方法,而提出“禅非坐卧”之说。《坛经》说:

坐禅元不著心,亦不著净,亦不言不动。若言看心,心元是妄,妄如幻故,无所看也。若言看净,人性本净,为妄念故,盖覆真如,离妄念,本性净。不见自性本净,起心看净,却生净妄,妄所处所,故知看者却是妄也。净无形相,却立净相,言是功夫,作此见者,障自本性,却被净缚。……看心看净,却是障道因缘。

这就是说,慧能以前禅师安心壁观、守本真心的做法,其特点就是将净心、本心看作实有净相,故与妄相形成对立,所以在禅修实践中,主张息灭妄念,返归真心。在此,真心与妄心都具有实体化的倾向,违背了佛法中一切皆空的原则,是一种有相的执著。慧能则以《金刚经》为悟心之经教依据。慧能创宗后,经常教导弟子净心念摩诃般若波罗蜜。他的禅学理论坚持了般若性空的原则。在慧能看来,传统禅学中安心、守心的做法有执著净心实有的倾向,违背了“自性真空”的原则,因此是错误的。他批评这种做法是“起心看净,却生净妄”。既有执著故障自本性,为净相所缚,不能证得无所执著的涅槃境界。在慧能看来,妄念无性本空故无须渐灭,只须当下体认妄念本空,见自本性,即可顿悟成佛。后来的宗密批评早期禅学住心看净之说不仅犯了执净心为实有的错误,而且也犯了执妄心为实有的错误。宗密《圆觉经略疏钞》卷二载:

但能知是幻已名为离,但得离幻即元是觉,更无阶级渐变为觉。如人梦见身疮,问医求药,寤来即知是梦,更欲作何方便?若待方便修之渐离,即是实法,何名幻化?若执实有,还是妄计,何名修行?

这就是说,既然无明妄念是幻,故无须任何方便修行以断之,而只须了知无明妄想虚幻不实,自然觉心显现,证得涅槃。就像人梦见自身有病,醒来才知不过幻梦一场,无须下药治病。如果借修行渐渐断除无明妄念,就把无明妄念也看成了实际存在,这是一种妄执,不叫修行。

六祖反对传统意义上的坐禅之说,主张禅非坐卧,实际上也是禅学史上重要的变革。所谓“六祖革命”之说,其原因也应当有此一种。当然,慧能并不是不讲禅定,但其禅定与传统所说守心静坐相去甚远。他说:

今此法门中,何名坐禅?此法门中,一切无碍,外于一切境界上念不起为坐,见本性不乱为禅。何名禅定?外离相日禅,内不乱日定。外若著相,内心即乱。外若离相,内性不乱。

在慧能看来,只要于行住坐卧的日常生活中,外不著相,内不动心,就是禅定。此也如《坛经》所说:“一行三昧者,于一切时中,行、住、坐、卧,常行直心是。净名经云:‘直心是道场,‘直心是净土。……但行直心,于一切法,无有执著,名一行三昧。”从本质上说,慧能所说禅定的内涵,所谓“一行三昧”、“于一切法无有执著”,乃是定慧一体,以通过明心见性,当下开发出自身的般若智慧来进入心无妄念的寂定之境,即由外不著相(般若智慧的运用)来达到内心不乱(心体寂静,心无散乱)的定境。慧能称这种禅修的特点是定慧一体,即定即慧,他说:“我此法门,以定慧为本,第一勿迷言定慧别。定慧体一不二。即定是慧体,即慧是定用。即慧之时定在慧,即定之时慧在定。善知识,此义即是定慧等。学道之人作意,莫言先定发慧,先慧发定,定慧各别。”这段话中的“定”字是“禅定”一词的总称,按慧能的说法,禅定就是指外不著相,内心不乱。这种禅定不是凝心人定,不接触外物的寂静状态,而是日常生活中接触外界事物而达到的心不乱的寂静状态。所谓“慧”字,就是指应对外界事物而又不起分别、执著心的智慧(般若),而不起分别、执著心,也叫做定(内心寂静不乱)。所以,禅定与慧是一体不分的。慧能的弟子关于定慧一体,作了这样的解释:“如是诸根善分别,是本慧;不随分别起,是本定”、“种种运为世间,不于事上生念,是定慧双修。”这极好地解释了慧能定慧一体的思想。按慧能禅宗定慧一体的思想来评判早期禅宗住心看净的思想,就会得出住心看净乃是析定与慧为二,割裂了二者之间联系的结论。因为住心看净之说,是先“凝心入定”(定),弃绝外物,后“起心观照”(慧),最后又“摄心内证”(定)。即是说:定时无慧,慧时无定,未能体现出定慧的一体性。这导致的结果,必然是未能于行住坐卧的日常生活中,体现般若智慧无所执取的圆融性,换句话说,就是不能于现实生活中修禅,不能于现实世间成佛证涅槃。

慧能的禅定与传统佛教中所说的禅定也不相同。传统佛教中的禅定,是指心定止一境而离散动,分而言之则是:一心观察一境为禅,一心静念为定。这种禅定通常是通过观想某种形象,或者调息的方式,而达到心定止一境而无散乱的状态。小乘佛教尤为注重禅定的修行实践,主张通过观想和调息的方式渐次进入四禅八定,试图达到止灭烦恼业力,产生六种神通,最终成就阿罗汉果。大乘佛教则强调智慧的解脱之途,认为人们通过修习佛法而获得般若智,以观见诸法性空的宇宙本质,就能获得解脱,证得涅槃。但是,大乘佛教并不排斥小乘佛教的禅定之法,而是吸收了小乘佛教观想、调息的方法,认为通过禅定的途径,可以使修习者产生般若智慧(因定生慧),并观见宇宙性空实相,而获证涅槃(大乘佛教也主张定慧一体,强调修习者应以般若观空智来指导禅定的实践)。此外,大乘佛教还认为,传统意义上的禅定还可以用来止灭烦恼业力,以净化自身的生命结构,成就细微的法身生命。慧能所说的禅定与小乘佛教繁琐而严密的四禅八定之说显然不同,与大乘佛教注重智慧解脱的路径虽有表面上的相似性,但彼此之间还是有差异的。这是因为,慧能禅宗根本否认实有烦恼业力须渐次断除的说法,也没有如大乘佛教那样要舍弃现实生命成就细微的法身生命的说法,而且慧能还认为传统意义上的禅定根本无法产生生命解脱的智慧(否认“因定生慧”)。在慧能禅宗看来,众生现实的生命体中本来就有自性清净心,本来就有般若智慧,只要人们对境不起心(“外不著相”),不产

生无明妄念(“内心不乱”),当下就能明心见性,开发出自身本有的般若智慧,获证涅槃。在慧能那里,所谓“禅定”,或“一行三昧”,只是明心见性的另一种表达方法而已。

慧能禅宗否定了传统佛教严格的禅法修习实践,认为修佛不必做专门修行,只须于行住坐卧,于日常生活中不产生迷执,就能做到心无挂碍,来去自由,而就这是涅槃。这样一来,慧能禅宗就使禅修生活化、世俗化,而不必据守山林,默坐澄心。这不仅充分体现了生死即涅槃的大乘佛教涅槃学的圆融旨趣,而且大大发展了佛教涅槃学的内涵。慧能禅宗涅槃解脱学说融合了中国传统哲学中圣人境界的理论,与庄子“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倪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以及儒家“极高明而道中庸”思想有相通之处,充分体现了佛教的中国化的特色,也使得禅宗成为日后中国佛教的代名词。

四、无念为宗,顿悟成佛

慧能《坛经》否定了传统禅学中住心看净的禅修实践,但并非否定一切禅修方式。慧能所说禅修,是一种当下明心见性的顿悟而非传统禅学中的渐修渐悟。慧能称后者为渐教,称本宗为顿教,并认为“法无顿渐,人有利钝,迷即渐契,悟人顿修,自识本心,自见本性,悟即元无差别,不悟即长劫轮回”。

在慧能看来,众生当下现实心其性本空,当体即清净本心,迷则妄心,悟则本心。因此,慧能注重当下顿悟妄心本空而显现清净本心,明见真如自性,获证涅槃。《坛经》就说:“自心顿现真如本性”,“言下便悟,即契本心”,“刹那间,妄念俱灭,即是自真正善知识,一悟即知佛也。”如此看来,众生与佛不异,皆具自性,其差别只在于迷与悟,“自性若悟,众生是佛;自性若迷,佛是众生”。

众生之所以能顿悟见性,成佛证涅槃,乃是因为众生“本性自有般若之智,自用智慧观照”。就是说,众生本来就有认识自己本性的良能,故不须积累,只要一念心悟,当下呈现。《坛经》说:“善知识!菩提般若之知,世人本自有之,即缘心迷,不能自悟,须求大善知识示道见性。善知识!遇悟即成智。”慧能弟子神会从寂照一体角度对顿悟的原因作了说明:“本空寂体上,自有般若智能知,不假缘起。若立缘起,即有次第。”神会还特别强调:“不舍生死而入涅槃,是顿悟。”然而众生妄念纷纭,何以能顿断烦恼,见性成佛呢?在慧能禅宗看来,妄念无性本来是空,所以众生若得般若空性智,则可一刹那间顿,断烦恼而见性成佛。

为了宣扬顿悟的禅修方式,慧能还提出“无念为宗”的修行学说。《坛经》说:

善知识!我此法门,从上以来,顿渐皆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何名无相?无相者,于相而离相;无念者,于念而无念;无住者,为人本性,念念不住,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相续,无有断绝,若一念断绝,法身即离色身。念念时中,于一切法上无住,一念若住,念念即住,名系缚;于一切上,念念不住,即无缚也。此是以无住为本。善知识!但离一切相,是无相;但能离相,性体清净。此是以无相为体。于一切境上不染,是为无念;于自念上离境,不于法上生念。

所谓“无念”,就是指不于境上生念,不受外物的迷惑。无念又称作无住,即不起执著心。无住、不起执著是人的本性。无念并非“百物不思”,若“念尽除却,一念断即死”。无念是指在与外物接触之时,不住著于境。若对境而又不住著于境,那么虽念念不断而念念不住,不以物喜不以物忧,如雁过无痕,不存于心。“无念”、“无住”,又称作“无相”。“无相”是指“于相而离相”,外离一切相即心不著于相。慧能认为,若能做到无念,就能做到于诸境不染,虽处尘世之中却无染无著,来去自由,心无挂碍,精神上获得解脱,证得涅槃。

慧能将无念视作顿悟成佛、解脱生死的关键,认为:“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槃烦恼与菩提,生死与涅粱只存于一念之间的迷悟,一念悟,一念离境,就可当下成佛证涅槃,“悟无念法者,见诸佛境界;悟无念顿法者,至佛位地”。所以佛当于自身中求,涅槃当在世间证得。

慧能一再强调,佛并不是外在于人、具有无边法力的神,而只是人的内在本性的体现者,是现实中的理想人格。《坛经》说:“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自若无佛心,向何处求佛?”见自本性,即得出世。”众生的自心、本性就是成佛的内在根据,就是佛的本性,成佛并不是成就外在的人格化的神,众生的自心、本性就是佛。众生只要认识自我,回归本性,当体成佛。慧能认为,传统的大乘佛教中所谓三种佛身,其实就是现实的色身生命的升华,其本性即是众生人人本具的法性(自法性,心性),所以不可离色身别求佛身。而佛教所说归依三身佛,实际上就只需在众生心地上作功夫,祛除妄念而明心见性。众生若能如此,则“此三身佛,从自性上生”。

慧能将外在于人的具有无边神力的佛身落实在众生现实的生命之中,打破了长期存在于佛教界的偶像崇拜,使佛由高高在上、法力无边的神灵又重新回到了人自身。既然佛由高不可攀的神龛降到了世俗世间人的地位,那么所谓净土佛国、涅粲世界也就不在众生世间之外,而只是众生心性觉悟的结果,或者说是人的生存价值和生命意义超化的结果。慧能《坛经》中明心见性、佛法在世间的理论淡化了佛教作为宗教信仰的神圣性,实现了宗教的世俗化,这为禅宗赢得了更多的信徒与拥护者,为日后取代佛教其它各宗派而成为中国佛教的代名词打下了基础。

责任编辑吴勇

猜你喜欢
坛经涅槃
Unique New Year
“反思”中的自由践行——我排秦腔《狗儿爷涅槃》
被赋能后的企业能否涅槃重生?
明清大藏经版《坛经》源流略释
未定义
塑料瓶的涅槃
《坛经》中的判断句研究
从《坛经》看我们的生活方式
慧能哲学思想探微
涅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