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难”与“用工荒”成因浅析

2009-09-28 02:06胡欢欢
法制与社会 2009年14期
关键词:用工荒就业难政府

胡欢欢

摘要随着高校的扩招和社会竞争的加剧,“就业难”已不仅成为大学毕业生的代名词,更是整个社会的一个尖锐问题。而与此同时,“用工荒”现象也愈演愈烈,尤其对于中小企业,一直承受着用人难、留人难的伤痛。此“两难”境地看似相悖,但却真实客观地存在着。这背后存在怎样的原因,发人深思。

关键词就业难 用工荒 企业 政府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09)05-236-02

“就业难”这个名词在我国已不是一个新鲜词,尤其对于大学毕业生,其呼声愈喊愈烈。据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我国2008年高校毕业生数量再创新高,达559万人,比2007年增加了64万(此前2007年比2006年增加85万)。截至9月1日,全国有351万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仍有144万毕业生未能如期就业。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数据显示:全国城镇每年新增劳动力1000万人,加上需就业的下岗失业人员和其他富余和剩余转移人员,每年需安排就业的达2400万。从劳动力需求看,每年可新增800-900万个就业岗位,可安排就业1200万人左右,劳动力供求缺口仍有1200万。在农村,乡镇企业和进城务工虽转移了2亿人,但土地容纳的农业劳动力有限,农村富余劳动力还有1.2亿以上。总体来看,我们“就业难”这一难题还将长期存在。

与此同时,“用工荒”现象也正肆意蔓延。从2004年珠三角开始,如今已蔓延至长三角乃至中西部等众多地区。许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都面临着严重的用工不足问题,年后或节后这种现象尤为严重。以珠三角为例,2006年整个珠三角缺工达100万以上,其中大部分集中在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如服装纺织业,建筑业,餐饮业等。不少企业纷纷想尽办法招工,大多数企业已将基本工资上调但仍成效甚微。部分餐饮企业由过去起薪700上调至900仍招工严重不足,某些技师工资调到1500仍少人问津。中国真的出现劳动力短缺了吗?当然不是。中国农村还有高达1.2亿的剩余劳动力,而此却闹着严重的“用工荒”,其背后究竟存在怎样的原因呢?

一、“两难”成因初探

(一)劳动力供求失衡

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劳动力供求数量不均。如上所述,每年劳动力供求缺口总额约1200万是导致就业难的直接原因。其次,劳动力供求增长速度不均。从动态发展来看,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并未相应地拉动劳动力需求增长,导致供需增速逐步拉大。再次,劳动力供求结构失衡。市场上对技术工人、年轻工人,尤其是女工需求较大,需求远超过供给;而普通工人、年龄较大的工人及男工基本不存在短缺。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于2004年4月对全国40个城市技能人才状况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技师和高级技师占全部技术工人比例不到4%,而企业需求是14%以上,供求之间差距明显。最后,劳动力供求地域性失衡。“孔雀东南飞”现象在这几年并未得到切实缓解,大部分人才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一直呈现严重的用工不足。

(二)劳动者就业观存在障碍;自身能力素质不够

劳动者自我期望值过高,高校毕业生更为严重。许多毕业生就业观还未完全调整,认为自己辛苦四年读出一个大学,自己应该拥有一份有可观收入和良好福利的理想工作。就业理念存在诸多误区,如“宁到外企做职员,不到中小企业做骨干”、“就业难不如再考研”等。很多劳动者不是找不到工作,只是找不到“理想”工作,有近八成的用人单位认为大学生仍存在期望过高现象,主要表现在薪酬、地域、个人发展机会、职位要求、行业要求等方面。大学生自身能力也有待提高,很多毕业生虽成绩很好,但缺乏实践技能与动手能力。毕业生所学知识与用人单位用工需求脱节。

普通劳动者大多水平偏低,掌握相关技能劳动者数量更低。2004年二季度对全国113个城市劳动力市场监测数据分析表明,各技术等级的劳动者在市场上都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技师和高级技师严重短缺。企业对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和初级工的需求人数与应聘人数比例分别为2.4: 1、2.1:1、1.8:1、1.5:1和1.5:1,劳动者综合素质及技能急待提高。

(三)企业用工观存在障碍,要求偏高;提供待遇较差导致招工不足

高新企业、新上项目企业及新引进的企业发展较快,对人才的专业、层次、经验要求较高,这无可厚非。但有些企业一招聘则打着本科以上、有工作经验的招牌,而很多岗位其实大专生就能胜任,这让许多毕业生绕道而走。人才高消费的观念实际也为一些民营企业带来为年轻从业人员积累实践经验的较大成本支出。

另一方面,极低的工资薪酬及不平等的福利待遇是导致中小企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企业招人难的重要原因。“工资低、工时长、工作条件差”是很多民工经常抱怨的内容。据调查显示:有的地方10多年来民工的平均月工资只涨了68元,工作时间却普遍超过12小时。另外企业用工不规范,不签劳动合同、拖欠工资、工作生活条件恶劣等使工人权益屡受侵犯。而同时政府优惠的农业政策使农民返乡务农收益增大,部分农民工开始离开城市,工资增长缓慢与城乡收入差距缩小的共同使城市劳动力市场紧张程度相对上升。

(四)用工与就业信息不对称,供需沟通渠道不畅

对于高校毕业生而言,目前就业渠道主要是学校推荐、熟人介绍、校园和社会招聘会、就业网站、公务员,服务西部等。学校推荐一般是学生干部或成绩突出者;公务员报考又受专业、是否党员等限制。对大多数人而言,网站和招聘会才是主要的就业渠道。但很多信息网站缺乏全面、具体的信息,信息迟缓远不能满足毕业生需求,异地求职成本更大。

对于农民工,其用工信息更为闭塞。国统局调查显示,农民很少有组织地外出务工。在2003年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中,有组织的仅占3.3%,41.3%的劳动力是在亲友的介绍或带领下外出务工,55.4%的劳动力是自找门路。“随大流”使他们在城市间盲目流动,为找工作浪费了大量成本。我国目前还没有专门服务农民工的公益机构,黑中介充斥市场,高昂的手续费和高度的风险让农民工望而生畏。劳动力市场信息不能充分传递到农民工手中,岗位闲置和劳动力浪费现象并存。

二、“两难”成因深层分析

(一)收入分配不均及“技术挤出”效应导致劳动力供求失衡

毋庸置疑,整体供需不均或说劳动力总量过剩是导致就业难的直接原因。劳动力总量过剩,意味着资本的数量不能满足劳动力就业的需要。在经济学上,无论土地、资源,还是生产资料都通归为资本。但中国除耕地外,其它资本并不缺。换言之,劳动力过剩与资本过剩在中国同时存在,劳动力只是相对资本的边际利润存在相对过剩,即扩大投资、雇佣新的劳动力已不能使企业家获利,甚至出现报酬递减。而企业家缺乏投资热情在于无利可图,其原因可为两个,一是政府税收过高,二是生产出来的产品无人买。前者并非主要影响因素,后者才是根本原因,而出现后者主要原因是有效需求不足。据官方最近数据显示:中国最终消费占GDP比重已由上世纪80年代超过62%下降至2005年52.1%,居民消费率也从1991年48.8%下降至38.2%,均达历史最低水平。有效需求不足,其症结在于收入差距过大。因此,收入分配失衡是造成目前中国劳动力供需失衡的一个主要原因。

所谓“技术挤出”效应,即从短期看,技术进步会提高产出效率,生产同量产品要素投入减少,技术转型带来旧部门的淘汰,由此对就业造成冲击。从1980年代中后期开始,自微观经济基础放权让利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技术进步的就业挤出效应就不断显化,如国企冗员流出、下岗人员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等,致使就业增长率总体下降,从1986年2.82%下降到2003年0.94%,GDP就业弹性也相应降低2/3。而我国目前正处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过渡期,技术进步的产业化和外溢到扩大就业之间还存在着一个转换过程,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其就业创造效应将持续小于就业挤出效应。因此依赖廉价劳动力的劳动密集型经济增长方式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的挑战。企业用工成本上升,迫使企业必须加大技术投入,优化产品结构,这样才能提升其国际竞争力,不致于轻易被淘汰。

(二)教育培养机制失衡

对于大学生,长期以来我国都是重学术轻技术、重理论轻应用,导致教育结构很不合理,培养更多的是理论型、研究型人才,很少考虑到应用型、技术型人才。很多高校为了眼前利益,只顾做大,不顾做强,结构不合理,办学没特色,质量没保证。很多冲着社会热门专业大量招生,殊不知这些专业早已供过于求,导致人才配置错位。建议学校和企业联手,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调整优化,实务理论相结合,联手培养用工单位所需的专业对口人才。

对于民工,其职业教育更为缺乏。很多民工都是自发组织外出务工,缺乏专业的技能培训,从事的主要是劳动密集型行业。而急功近利的思想也一直错误地引导着大部分中小企业的用人观,使其不愿在技术和培训上投入,即便人招来了,却也很难将人留住。企业应合理转变用人观,结合自身需求,有针对性地做好员工岗前、岗中培训,提高员工素质。培训形式上可采取企校联合、企企联合、订单培训等多种形式;培训内容除专业技能培训外,还应增加综合素质培训,如就业观念、职业道德、法律法规等。政府也应健全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尤其要加强对农民工和下岗职工的职业技能培训,切实提高整个劳动力队伍的技能与素质。

(三)户藉制度及地方保护阻碍了劳动力的顺畅流通;相关法律制度不完善导致市场监督不利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大中城市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不少地区尤其大城市纷纷采取措施限制外地劳动力进入本地市场,目的是解决本地下岗职工的就业问题,这严重阻碍了劳动力市场的自由流通。严格的户籍制度使许多农民工在城市多年都一直享受着非平等待遇,在养老、医疗、最低生活保障等方面都有别于城市居民。绝大多数农民工在城市都难以扎根,最后不得不流回农村。有关部门应转变思想,对于日益增多的进城农民,不能简单地采取堵、卡、驱等限制性措施,而要认真研究农民流动的新问题,建立城乡统一开放的劳动力大市场。

政府处理农民就业问题也经验不足,相应的法律法规建设滞后,大批量的劳务输出当前还处在零散组织状态。《劳动法》虽已执行多年,却还未完善修正过一次。同时,劳动执法监督也没做到位,缺乏以权利平等为基础的制度安排。对农村劳动力市场未有进行有效的法制调控,加之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不足,信息不充分,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量及流向难以掌握,对劳动力市场出现的混乱、争议和纠纷等问题,缺乏有效的解决办法等,这些都是政府在处理农民工就业问题上存在的问题。政府应下大功夫,尽快完善农民工用工机制及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尽早将其纳入正常发展轨道。

三、总结

综上所述,“就业难”与“用工荒”此这两大顽疾归根到底还是教育和法制问题。教育是根本,人力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提高劳动者技能与素质才是硬道理。国家应大力加强全民教育的投入,提高我国劳动者的整体水平。同时也应逐步建立起一个相对完善成熟的法制社会,保证国内经济稳步均衡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谢建社,朱明,谢蓬勃.“民工荒”挑战中国用工体制——以珠江三角洲为例.学习与实践.2006(8).

[2]沈国良,朱卓瑶,毛显进.为何出现招工难与就业难并存局面——浙江民营企业用工问题研究.浙江经济.2006(2).

[3]刘文勇,李国栋.以人力资本投资角度对“大学生就业难”与“民工荒”现象的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5(6).

[4]曾湘泉,刘彩凤.我国劳动力供需形势分析及展望——对我国“民工荒”与就业难并存的思考.中国劳动.2006(1).

[5]何建雄.招工难与就业难——农民工现象的两难选择.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2006(11).

[6]阚雅玲,张强.“民工荒”与“大学生就业难”给我们的启示.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9).

[7]2008年中国就业形势预测及其对策建议.中国国情报告.www.china.com.cn.

猜你喜欢
用工荒就业难政府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关于师范类计算机专业“就业难”问题的原因探析
依靠政府,我们才能有所作为
政府手里有三种工具
完形填空三则
从就业难看大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