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儒家文化对预防大学生犯罪的积极作用

2009-09-28 02:06胡淼淼肖祥忠
法制与社会 2009年14期
关键词:儒家文化犯罪大学生

胡淼淼 肖祥忠

摘要儒家文化崇尚伦理规范、提倡自强不息、注重修身养性、强调和谐诚信、主张贵公贱私。这些核心理念有利于使大学生形成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从而对预防大学生犯罪产生积极作用。因此,在高校进行儒家文化教育具有现实意义。将儒家文化寓于教育中主要包括两方面:课程设置和校园文化建设。

关键词儒家文化 大学生 犯罪

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09)05-297-03

近年来,大学生违法犯罪案件时有发生。马加爵杀人案;薛荣华杀人案;周一超刺杀公务员案;史辉杀人纵火毁尸案;刘海洋浓硫酸泼熊案;马忠义仿真枪绑架案;吉林省首宗大学生网络卖淫案中,组织并参与卖淫的莫某系长春市某大学计算机系学生;北京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殷兆辉掐死女友并将尸体扔到宿舍楼下……“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我国大学生犯罪率已占在校生总数的1.26%。”

从重点大学到民办高校,从本科生到研究生,从男大学生到女大学生,从刚入学到行将毕业,大学生犯罪记录已深入到大学的各个层面。犯罪主体的日益扩大、犯罪行为的逐渐增多,已成为大学生犯罪的一个显著特征。

犯罪是个人致罪因素和社会致罪因素相结合的结果,是社会多方面消极因素的综合体现,而个体的道德修养和价值观念起着决定性作用。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是预防大学生犯罪的关键。在这一过程中,学校德育起着其它教育无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就我国目前的教育现状看,虽然大部分高校把德育课作为必修课,但是,德育教育流于形式、内容空洞枯燥、方法单一陈旧,而中国传统文化的缺失更是弱化了德育教育的作用。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的儒家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在德育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有效挖掘这些教育资源有利于德育目标的实现,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文化素质,从而有效预防大学生犯罪。

一、儒家文化对预防大学生犯罪的作用

儒家文化强调天人合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使人的内在修养和外在的经世治国达到完美的统一。儒家文化的精髓是平和中正,思无邪。它的这些核心理念有利于使大学生形成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从而对预防大学生犯罪产生积极作用。

(一)儒家文化崇尚伦理规范

儒家伦理的核心是仁爱。儒家把仁概括为人的道德的最高原则,认为其它的具体道德准则都是由仁衍生出来的,这种仁的根本含义就是爱人。孔子要求人与人之间要充满爱心,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强调对人要温、良、恭、俭、让。孟子认为人都应有恻隐之心,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早期儒家的泛爱思想到了后来就演变成了“博爱之仁”,强调仁爱的对象是天下人和万物。从儒家的仁爱思想看,其所强调的仁爱,体现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即对他人、对社会、对整个自然界都要有一种爱心。用仁这个基本范畴把其它的道德规范统帅起来,爱人的道德意识也就以不同程度、不同方式体现在具体的道德规范和礼仪中了,其代表是“仁、义、礼、智、信”这“五常”。

当大学生把 “己所不欲,勿施与人”,“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内化为行为准则时,校园偷盗等事件自然就离我们远去了。

在人类社会中,秩序从来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孔子在回答齐景公问政时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无论古代还是现代,无论西方还是东方,只要有人类社会存在,秩序就必然存在。遵守秩序是使社会和谐、安定的必要条件。个人要在有序的社会关系中,在与他人的相互依存、合作中去求取生存、发展、创造,并取得自己作为人的终极意义和价值。

因此,当人们惊讶于当今的学子说“孔融为什么让梨?因为大的梨是坏的”的时候,当人们反思竞争使得传统的道德范式正在流失的时候,当整个社会都开始认同“谦逊使人落后”这种工业文明的价值观的时候,重拾古人那种曾有过的温润如玉的人格魅力,其意义不言而喻。

(二)儒家文化提倡自强不息

自强不息是儒家文化中坚韧不拔、锲而不舍的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是儒家理想人格所提倡的自强精神的深刻写照。孔子的生活态度是“为之不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提出“刚健笃实,辉光日新”;“究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对国家民族而言,这种自强精神重视社会和他人价值,重视为国家社稷之大我而克制个人之小我,重视民族的大志大气与大德。 对个人主体而言,这种自强精神即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精神。正是刚健笃实、自强不息的精神,形成了中国人民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推动了社会的不断发展。

同时,这种自强精神不仅要有发愤忘食、乐而忘忧之志与浩然之气,而且需要砥砺意志和自我磨练。儒家强调的自我磨练重视培养人的道德精神,自觉承受物质贫困和身体劳苦。 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因此,儒家在道德实践中能够摆脱小我的局限,自强不息,刚健进取,造就了中国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民族精神。在当今社会变迁日益迅速的时代,人们经历了经济的繁荣带来的物质满足和快乐,但也见证了不公平和不平等导致的种种悲哀。对有些人来说,社会责任感似乎成了生命中不堪承受的负担。所以应积极倡导儒家君子敢于承担的社会责任意识,并将其变成一持久发展的重要基础。大学生若能以此为导向来确立自己的个人理想,使个人理想服从社会理想,个人愿望服从社会需要,创业维艰,奋斗以成,就不会去追逐浮华的生活,不会被挫折所阻挠,自觉抵制物质诱惑,控制过激行为,避免犯罪行为的产生。

(三)儒家文化注重修身养性

《大学》说:“古之欲平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指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这个涉及道德理想的宣言表达了儒家的一种信仰,而且它很自然地表达了如下一系列道德推论:修身被视为齐家的基础,齐家同样又成为治国的前提,而只有治国之后才可做到平天下。所以世人不论高低贵贱,都必将通过修身这种道德方面的努力,积极投入到实现自我这一人类的共同事业中去。《大学》设计的教育方案之所以赋予修身枢纽的地位,是由于人们认识到,人类的发展壮大端赖此种社会群体的自我评判意识。促使儒家学者把修身视为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基的并非是道德理想主义或教育乐观主义,而是信仰,即相信通过每个人的不断努力可以改善提高人类总体状况,所以,他们将道德教育的大厦奠基于修身之上。

修身的基础是对自觉性的高扬,是独善其身的人格理想。孟子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以至诚明大德,这是人之标志。不明德则不能为人,不至诚则不能明德。秦简《为吏之道》首句就是:“反赦其身,止欲去恶。”孔子认为,人之为善为恶,均不由人,这是由内动力决定的。既然由己不由人,那么,时时、处处、事事为仁为善就要靠高度的自觉性。这种自觉性至今仍有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作为人,如果不遵纪守法,就会给社会、国家造成危害,自己也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孔子还提出了修身养性的方法,即 “行己有耻”,要求人们要明辨是非、善恶,行为要知耻而有所约束,闻过则改,见贤思齐。孟子也强调知耻对于做人的重要性,说“耻之于人大炙”,并提出了气节修养的最高境界,即“浩然之气”。

因此,儒家认为一个人的生命价值与道德价值、人格价值相比,道德价值和人格价值更为重要。孔子的“杀身成仁”之说和孟子的“舍生取义”之悟,就是儒家为了保全仁义道德价值而不惜牺牲个人生命的典型表述。《孟子》的“所欲有甚于生者”指出了维护人格尊严比求生更重要,而“所恶有甚于死者”则说明人格尊严超过了生命价值。

在当今市场经济冲击下,校园里的攀比之风和社会上盲目追求物质利益的不良之风也动摇了众多学子纯洁上进的思想,使他们的价值观发生了错位,为名利而舍弃人格尊严。而在儒家文化中,“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义而富贵,于我如浮云”,其舍生取义、杀身成仁、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理想人格对于重利轻义、见利忘义的不良行为具有明显的纠偏作用。

(四)儒家文化强调和谐诚信

儒家文化致力于维护人与人之间以及整个社会的和谐,向往致中和、外内和顺、群居和一、咸和万民的境界。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重点突出了和的地位和价值。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实现社会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线。从修身以实现人际和谐,到治国以实现群体和谐,至平天下以实现天人和谐,是中国传统和合文化的中心价值系统。人际和谐既是人们立身处世的根本,也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前提;群体和谐是社会和谐的核心;天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最高理想境界。

儒家文化认为要实现和谐就应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应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人与人之间要做到“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人要克制自己的利欲之心,为人处事要奉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行为准则,在生活中要不计较个人得失,宽厚待人,“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则是对宽容精神的形象概括。

儒家文化倡导的和谐精神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当前,个人主义思想在部分大学生身上表现比较突出,比如强调个人奋斗、个人价值,使个人的奋斗目标与社会的发展目标脱节;强调实现个人价值最大化,忽视他人、集体和国家利益。在人与人的关系上,过分强调竞争、排斥,甚至你争我夺,忽视合作,造成人际关系紧张。一些大学生甚至为了评上各种先进、奖学金或入党而展开不正当的竞争。紧张的人际关系和不正当的竞争引发的校园凶杀案并不鲜见。和谐观可以对市场经济诱发的过分重利等观念和风气起调节和抑制作用,有利于大学生形成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多元互补的精神风貌,避免因紧张的人际关系和不正当的竞争所引起的犯罪事件的发生。

儒家文化的另一个核心要素是信,认为人无信不立。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所以“言必信,行必果”,“敬事而信”。 一诺千金、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的千古诚信准则,更为中国人深记并坚定地实践着。《论语·学而》说:“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孟子》云:“圣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敬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家庭内部的沟通同样要信:“天地合而后万物兴焉。夫昏礼,万世之始也。取于异性,所以附远厚别也。币必诚,辞无不腆。告之以直信。信,事人也。信,妇德也。”信也是治理国家的根本:“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

诚实守信是人们互相协作的一个基本条件。加强大学生诚实守信的思想道德观念,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竞争和协作意识,社会才会真正和谐。

(五)儒家文化主张贵公贱私

儒家文化提倡大公无私、先公后私,“必先公,公则天下平”。孔子提出义以为上的道德至上说,孟子提出良贵说,认为人人都具有先天赋予的固有价值。对公、私的褒贬,奠定了公为善、私为恶的基本理念。这种贵公贱私的理念是对社会、对国家的负责,从本质上说,它所导向的是对国家的忠诚和热爱。孟子的“待文王而后兴者,凡民也。若夫豪杰之士,虽无文王犹兴”,“凡天下未平治天下也,如欲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吾何不豫哉”是一种浩然开阔、敢于承担的精神,个体以天下为己任,人皆可以为尧舜的精神,这种精神洋溢着一种强烈的忧患意识。“君子有终身之忧”是孔孟的思想基调。孔子忧人格的颓废,“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忧道义的沉沦,所谓“君子忧道不忧贫”。孟子的忧患之情体现在《孟子》一书中,书中“忧”字出现了27次。孔子孟子的忧患意识对后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君子有终身之忧”成为一切有为之士的共同人格特征。强烈的忧患意识为爱国情感的滋生提供了土壤,成为中华文明不断进取的强大原动力。

儒家既有深深的忧患意识,就有强烈的使命意识。孔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孟子则向往“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的境界。孔孟的使命感和责任意识影响了众多爱国之士,培养了他们对国家命运的深厚关注之情,从“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从岳飞的“精忠报国”,到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无不显示了一种心忧天下的责任感和救世报国的爱国情。

对家庭负责、对族人负责、对国家和民族负责,这是古人肩上的几座大山。而今天,“我的地盘我做主”、“我喜欢,有什么不可以”等咄咄逼人的自由泛滥让责任感处处失守。《大学》开篇就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在今天成为镜花水月,“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在和平时期更像是一句空谈。有些大学生把物质利益作为衡量个人成败得失的尺度,对物质享受的过分追求诱发和刺激他们去进行偷盗、抢劫、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为此,用儒家爱国传统和使命意识来培养大学生高度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淡化个人的荣辱得失,将有利于他们自觉抵制外界的不良诱惑和刺激,从而不偏离正常轨道,走向犯罪。

当然,儒家文化中很多是精华与糟粕的共同体,要辩证地看待。它落后、消极的思想观念及社会心理根源于中国几千年封闭的小农经济、宗法制度、专制的官僚政治以及以血缘为纽带、以家庭为本位的生活方式。因此,对大学生进行教育的时候要注意和避免儒家文化的消极影响。

二、寓优秀儒家文化于教育中

将儒家文化寓于教育中主要包括两个方面:课程设置和校园文化建设。

(一)课程设置

既然儒家文化中的积极、消极因素并不是泾渭分明的,而且往往从一个方面看是精华,从另一方面看又是糟粕,那么,高校儒家文化教育就要尽可能地通过系统学习、了解和研究的方式进行有意识的渗透,以突出其目的性和倾向性,增强其积极影响的效应。然而,当今大学生对儒家文化了解状况却令人堪忧。《当代青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与态度》一文中说:对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的本科生进行的一项调查中关于“古代经史子集”的阅读情况为:79%的人“偶尔翻阅”,13%的人“敬而远之”,2% 的人“深恶痛绝”,只有6%的人说“爱不释手”。 (下转第303页)(上接第298页)因此,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确立儒家文化教育在课程体系中的基础地位,使其成为学校人文学科课程的一部分已经迫在眉睫。

儒家文化进入高校课程的关键是克服我国高校现有的学科专业限制,把儒家文化作为通识课,面向所有学生开设,提高大学生对儒家文化的理解。比如,可以开设《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中国儒学史》、《中国古代人生哲学》、《中华伦理》、《修身与中华传统文化》等必修课或选修课。

教材编写要注意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真正选择儒家文化的精髓,古为今用。在教学中要把握好思想品德教育与单纯传授知识的界线,教学要适合大学生特点,做到在传授知识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传授儒家文化知识,寓思想教育于文化传授中,做到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有机结合。教材要有针对性,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使用的教材要有所不同。这样可以培养学生从学科专业入手研究儒家文化,从儒家文化角度研究学科专业,真正发挥儒家优秀文化的教育功能。

(二)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是一个以提供主流文化意识为主的社会场所,其文化环境充满了对大学生的思想、意志以及健全人格形成的导向性和教育性。校园文化是在学校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全体人员所创造的,浓郁丰厚的校园文化所渗透弥漫的精神氛围需要高校师生员工的整体努力,从而多方面将儒家文化糅合于校园文化建设中。

首先,校训是办学宗旨的具体体现,是校园文化和学校传统的灵魂。许多院校的校训皆从儒家文化中汲取养分,如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香港中文大学的“博文约礼”、台湾师范大学的“止于至善”。

其次,作为物化了的校园文化,学校建筑也同样可以被赋予人文内涵,使其成为永久性的、潜移默化的教科书。现在很多高校都是用阿拉伯数字给学校楼房排序,而厦门大学的兼爱楼、敬贤楼、省身斋、囊萤楼、同安楼、群贤楼无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运用儒家思想创造培养学生所需要的人文教育环境的实例。同样的例子还可以在台湾新竹清华大学的宿舍楼看到。那里的每座楼的楼名都有鲜明的儒家文化蕴意,如仁斋、义斋、信斋、诚斋、明斋、实斋、文斋、慧斋、静斋、庄敬楼、自强楼等,让人真切地置身于儒家文化的熏染中。

另外,校园文化活动是儒家文化宣传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举办有关儒家文化的学术讲座、书评会、辩论会,开设儒家文化宣传栏、开展知识竞赛、名著欣赏等活动可以引导学生接触儒家经典,逐渐加深对儒家文化的理解。高校还可以充分利用校内、校外资源,设立学生实践基地,组织义工活动、志愿者活动、参观、社会调查等,用儒家文化精神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体会儒家文化的内涵,使学生做到知行合一,促进知行转化。例如,中国农业大学的社团峰云社,发扬登山精神、奥运精神和抗震救灾精神,展现了当代大学生顽强拼搏、自强不息、努力奋斗、不怕吃苦的精神面貌;华南理工大学“清明义工”21年来参加义工活动累计已达11981人次,服务时数5万多小时;南昌大学“十大魅力人物评选”则有利于学生学习和发扬儒家仁爱、自强不息的精神。这些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同时可以丰富他们的人文知识,提高人文素质,陶冶情操,提升道德品位,使儒家文化精髓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思想道德教育作用。

总之,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巨大的影响。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展示优秀儒家文化的途径和方法应体现多样性、开放性、时代性和民族性。

当然,预防大学生犯罪不能仅靠儒家文化的宣传和渗透,它需要社会、家庭、学校的共同努力,如加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自我防范意识、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素质、 加强校园内部管理、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充分发挥司法机关的职能,注重打击犯罪与预防犯罪相结合等。简言之,只有社会各界共同创造一个有利于大学生发展的环境,预防才能取得明显效果。

注释:

吴殿朝.大学生犯罪研究述要.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7(3).

米丰.关于传统文化与当代青少年的现状.http://www.61.gov.cn. 2007-08-09.

猜你喜欢
儒家文化犯罪大学生
儒家文化、信用治理与盈余管理
游览中华大地,体会儒家文化(二)
儒家文化影响下的汉服形制研究
Televisions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什么是犯罪?
中国儒家文化视角下的跆拳道运动
重新检视犯罪中止
“犯罪”种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