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009-09-28 07:30
新西部下半月 2009年5期
关键词:大学计算机基础创新能力兴趣

田 祎

[摘要]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面临的两个突出问题一是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二是学生综合利用计算机知识能力不强。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改进教学方法,加强个别辅导;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重视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关键词]大学计算机基础;兴趣;创新能力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面临的两个突出问题是:①由于地区差异、学校差异和学生基础差异,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一部分常用计算机上网和玩游戏的学生认为自己已经会用计算机了,觉得没必要学习该课程或者学习不够投入;而另一部分从未接触或很少接触过计算机的学生却感觉这门课深奥难懂,他们甚至连开机、关机都不会!此外,由于本课程的教学对象是大学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刚从中学升入大学,习惯了中学的灌输式教育,对大学的教学方法还不能适应,学习兴趣大大降低。②课程的特点是知识点多、操作性强,且许多知识点之间存在某种内在的联系,加大了学习难度,导致学生综合应用有关的计算机知识、开发本领域计算机应用系统的能力不强。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利于学生迅速掌握抽象的概念,并使学生形成和保持对信息技术的强烈求知欲和创新欲,无疑在本课中占有很重的位置。

一、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计算机教学本来就是一个寓教于乐、上机实践的活动过程,所以培养学生的兴趣只是一个起点。如何保持学生的兴趣,是个漫长的过程。应该针对教材的特点,精心设计各个教学环节,把知识性和趣味性融合在一起,从而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上好每一节课

第一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系列集团或首因效应。计算机教师与学生第一次接触要重视计算机课的深入教学,在课程的绪论部分,要深入生动讲述计算机学科的产生、发展、应用及由此产生的影响。第一印象要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诱导学生探索计算机课奥秘的欲望。教学中要给学生惊喜、新奇、实际之感,理论要和实践相结合,多联系生产生活。

2、变换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

倡导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性学习,在课堂教学中,避免照本宣科,对书上已有的、学生自学即能掌握的知识尽量少讲,布置学生自学完成;而对书上没有的、又非常实用的知识或技巧则通过实例演示说明,因此在讲授计算机课程时最好将要讲授的内容制作成具有图像、文字、声音、动画效果的多媒体课件,这样不但增加了课时容量,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教师在课堂采用案例式教学方法,当讲授新的知识时,大多采用实际的案例进行演示说明,并在演示过程中逐步引出各个相关知识点和概念。生动形象的案例中融合了多个概念和知识点,既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利于学生迅速掌握抽象的概念,并使学生形成和保持对信息技术的强烈求知欲。课后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复习,可以将“大学计算机基础”的课件在网上共享、开通网络答疑室、课外定期辅导答疑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掌握大学计算机基础的重点内容,突破难点。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浏览教材及课件的内容,可以复习巩固所学的知识,加深对重点和难点的理解及掌握。

3、特别注意零起点学生课前和课后的个别辅导

要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引导他们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教师在教学上要分层次,分层设计课堂提问和阶段性检测试题,让他们都有展示自己,获得成功的机会。要善于发现和充分利用他们的长处和闪光点,让学生体验到自己的能力和潜力,有助于他们获得学习的信心和勇气。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不是凭空臆造,它是建立在知识的传播、转化和应用基础之上的,而这一切又深深扎根于教育基础之上,无论是知识创新还是技术创新,均离不开教育对它的支撑。因此,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首先应从教育创新入手,大力提倡和实施创新教育,突出当代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真正培养出与时代潮流相适应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进而提高整个民族的创新程度。在这当中,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创新教育的核心,以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以及创新的个性为主要目标的教育理论和方法,使学生一方面牢固、系统地掌握学科知识,同时又发展创新能力。

1、激发学习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HT]

大量的事实证明,如果学生根本就没有对事物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即使他们掌握了一定的创新方法和技术,也很难有实际的有价值的创新行为。在讲课中,应正确引导学生对本学科社会效应而引发的学习兴趣。通过范例、竞技游戏穿插教学活动、在这些过程中,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又培养了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2、重视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

创新思维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基础。在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产生大量观念、疑问、不受固定模式约束能力的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学会大胆猜想、判断,并将其猜想作为逻辑推理的一种形式和发展学生创造力的一种重要手段,帮助学生克服思维定式,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比如,在讲授完“操作系统及Windows xp”后,提出了一些典型问题,如:“我想让Windows启动时播放一段好听的音乐怎么办?”,“我想给我的计算机加个屏幕保护,在我离开的时候不让别人动怎么办?”,“我的机器很慢,我怎么看到有哪些程序正在运行呢?”,“我忘了一个文件放在哪儿了,怎么找?”这些富有挑战性和实用性的实验题,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很好地培养了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既能节约上课时间,又有利于调动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激发积极的思维,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有所发现,有所提高。

3、提倡理论教学的精讲多练

以前那种赶鸭子上架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早已成为教学改革的对象。尤其是对于实践性特强的计算机课而言更是如此。理论课并不代表一定要讲满一节课的理论知识。因为现在的计算机教材大都简明、通俗且还图文并茂,大部分学生都能看得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的贯通、点拨的作用,故我们提倡教师在这节课结束前对下节课应该掌握的知识提出具体的要求,让学生回去自己思考,在新授课时对易懂部分作简单介绍,对一些难懂的、易错的地方以及一些更快更有效的学习方法作重点讲解,这样可以更全面地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自学能力。上机课只是在一些难懂的地方演示一遍给学生看,其他时间留给学生去摸索创造,这样的学习效果往往比学生从头到尾在教师安排、监视下好得多。

4、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主体作用

教师的教学设计不应只是单纯设计自己的教案,而是既设计自己的“教”,又要考虑到学生参与的“学”。而且“教”与“学”的根本目的不再是单纯灌输知识而应该能促进学生的知识、能力与人格的全面发展。边教学边总结,边总结边改进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方法,计算机教学还需我们的进一步摸索。“实践出真知”,站在一定的理论高度和在理论科学的指导下,我们认真去实践。

实践证明,计算机教学灵活多变,目的明确,而且教学内容活泼多样,美观实用。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注重学生的创造力,给他们设计一些较感兴趣的作业后,他们必定会专心致志,乐此不疲,就是在较长的一些课间或活动课的时间出乐于上机完成他们的作业。

在长期的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当然创造力的培养,并不是一两节课就能解决的问题,而是教师们长远的任务,是贯穿于每节课,贯穿于每个教学环节中的。

[参考文献]

[1]曹洪波.论计算机基础与专业相结合的教学模式[J].计算机时代,2007.09.

[2]杨丽坤,韩军强.略谈计算机网络教育的发展和实施途径[J].计算机与信息技术,2007.08.

[3]董晨,李继芳.“分组竞赛式教学法”在网页设计课程中的探索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7.10.

[4]刘书华,安建龙.新形式下高校信息技术基础教学改革与实践[J].衡水学院学报,2007.01.

[5]吴俊杰.计算机专业基础教育改革探讨[J].今日科苑,2007.12.

[作者简介]

田祎,陕西商洛人,助教,毕业于昆明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现在陕西商洛学院计算机科学系任教.

猜你喜欢
大学计算机基础创新能力兴趣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大学计算机教学改革探讨
基于SPOC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
新形势下“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与实践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