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克己”“内省”的现实意义

2009-09-29 03:27
大家 2009年11期
关键词:集体利益主导性克己

刘 波

摘要:中国传统道德礼仪文化教育精髓中,“克己”和“内省”是核心要义。它的统一不仅仅只是传统社会的道德规范的需要,在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的主流价值体系中仍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指导作用。

关键词:克己内省现实意义

“克己”“内省”是传统道德教育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和普遍的教育方式。

“克己”是指严格要求、约束和克制自己的言行,使之合乎一定的道德规范。凡事“求诸己”,遇事反躬自问,:“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这种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态度显然有利于处理人际关系。求诸己、克己的原则贯彻到日常生活中,“不怨天,不尤人”(《论语·宪问》),对任何事物多找自己的原因,努力使自己达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的境界。传统教育的“克己”是以“礼”约身,一切行为都遵从礼的准则。礼是调整个人与社会的基本准则、规范和仪节,“容貌、态度、进退、趋行,由礼则雅,不由礼则夷”(《荷子·修身》),在欲穷乎物、物屈于欲、人欲横流的社会,必须以礼定亲疏、诀嫌疑、别同异、明是非,礼是社会生活得以正常运转的最基本的绝对的前提。“故坏国丧家亡人,必先去其礼”(《礼记·礼运》)。所以“克己从礼”也就理所当然成为传统道德教育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教育中严格要求学生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言行,并“从基本一节节实行去”,为维护社会秩序和整个社会的和谐,无疑有着积极意义。但对“礼”的极端崇从,过分强调“克己”易压抑个性发展,导致逆来顺受,甚或道德功利主义。也就剥夺了人的自由意志和人格尊严,抹杀了个人通过教育自由发展的权利。

“内省”是指积极开展自觉的自我主观思维活动,使个体言行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成为内在的自觉要求。传统社会“内省”同样以礼为规范标准,并把这种规范通过“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成为个体自身的道德自觉。“内省不疚,夫何惧何忧”(《论语·颜渊》)?“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见善则从,见不善则改,这样自讼自查,才能在道德修养上见成效。“内省”其所要达到的目的是将对于宇宙、世界、人生的理性认识,凝聚为个体的意志,使感性行动成为一种由理性支配、主宰的自觉。这种自觉不仅充盈于个体胸臆之间,而且更弥漫于天地之间,成“浩然之气”,从而感到精神的极度充实。通过“内省”启迪内心的了悟达到道德理性自觉,这一方面对于培养自觉维护正义,讲求气节操守,忠于事业理想有积极理性作用,另一方面也易于导向脱离实际的唯心玄想。

“克己”“内省”统一,体现了道德外在强制与内心自觉的结合,突出了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的在自觉性要求,有益于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使道德教育落实到实处。传统社会“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非常重视道德教育“克己”“内省”的统一,是一种面向道德生活实际的优良传统。剥离其阶级性,赋予社会意义和现实内涵,无疑这对现代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启迪意义。

(一)强调主导性的社会规范。中国现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但这种成就也是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处于很不平衡,尤其是在精神文明建设大大滞后于物质文明建设的背景下取得的,这就决定了我们的社会在转型时期要为社会发展付出一定的代价:一是社会规范的失调。相当长一段时间,社会应该提倡什么、应该反对什么,人们并不清楚,社会在要求其成员应遵循什么、仿效什么时,也是混混沌沌、迷迷糊糊的,人们似乎生活在一种无序的状态,看不到明确的主流规范;二是价值取向的混乱。由于社会本身规范失范,转型时期的社会“义利”观的重新定位缺乏整合,整个社会的价值观是混乱的、失调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自我主义曾肆行就说明了这一点;三是冷漠心态的渗透。人与人之间“以仁安人,以义正我”、“忠恕”等似已逝去,呈现出的是极其可怕的“社会冷漠的心态”,见义不为,见死不救的“旁观冷漠现象“不时见诸新闻媒体;四是责任、义务感的淡薄。转型时期不少人不肯对国家的命运负责,不肯对社会的发展负责,不肯对自己的工作负责,不肯对他人负责,不肯对自己的家庭负责,不肯对自己的前途负责。造成这样状况的原因很多,但最关键的一点就是社会缺乏主导性的规范,人的道德精神世界里缺乏这种主导性规范的支持。

传统道德教育注重“克己内省”就是因为“克己”“内省”有“礼”—社会普遍遵从的准则,“克己从礼”“以礼约身”,因“礼”内省。有“礼”规范,克己内省才有依据,才有标准,“礼”因“克己内省”而融入个体的道德人格。同时,“礼”作为传统社会全体成员都自觉自愿受其制约的行为规范,其可接受性的基础还在于“礼”并非完全是社会强加给人的外在规约法则,它也是切合人的本质、人的本性的内在的情感满足方式,“礼者,人之情而为之节文,以为民坊者也”(《礼记·坊記》)。现代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政治机构、经济体制、文化模式、价值选择等都是呈现显多元,但没有主导的多元势必导致混乱,转型时期社会相当长一段时期的无序已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因此,现在道德理应强调主导性的社会规范,并因人之性情而使个体自觉、志愿维护、克己内省。

(二)强调他律和自律相结合。传统道德教育“克己内省”以“礼”为价值规范,尽管存在其历史的缺陷,但所反映的价值观,也有合理的内涵。现代社会不时表现出的价值取向问题和因利益呈现的社会问题也说明需要合理的、科学的主导价值。目前,这种主导价值规范要面对的一个突出的现象就是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问题。应当看到,没有个体利益就没有集体利益,同样,没有集体利益也没有个体利益,二者是统一的,集体利益是为了更好地保证个体利益。转型社会强调主导性的规范,实际上还是一个认识问题,也就是如何对待集体与个人关系的问题。现代德育应充分正视现代社会主导道德价值取向,尊重个体利益,强调集体利益,正确对待“大我”(集体)与“小我”(个人)的关系,“以义取利”并“因利促利”。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加强外在规范的制约和个体内心的自愿、自觉,即强调他律和自律的结合。

一个人道德上的发展与成熟,有一个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传统道德教育“克己内省”似乎暗合了这种发展规律的客观性,“克己内省”的统一亦是一个道德从外在规范到内在自觉的过程。现在教育强调克己内省也就是要求个体遵从主导性社会规范,加强他律和自律的结合,经过经常的正义积累(而不指望偶然的正义冲动)和刻苦的修炼,“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可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从而达到道德的完善境界:“从心所欲,不逾矩”。只有培养(也必须培养)学生个体按照主导性社会规范他律与自律相结合,才能使学生成为道德生活主体,从而实现德育的效果。

(三)强调个体主体性。完善的道德教育必须要训练人约束自己的欲望,并不是想做的一切都可以去做的,要:“克己”。现代社会尽管已不再如马克思考察资本主义社会时所言称的那样充斥着“庸俗的贪欲、粗暴的情欲、卑下的物欲和对公有财产的自私自利”,但转型时期的“社会失范”现象仍触目惊心,加强主导性社会规范“克己”刻不容缓。而这要取得效果,还必须加强吧主导性规范内化为个体自身的自觉需要,提高个体的道德自觉,亦要“内省”。道德的发展从他律到自律反映到现代德育也要求启发人的道德自觉、注重道德实践,从而提升个人的品质,亦即要表征出人的道德主体性。“克己内省”本身所反映的就是以“道德主体”为教育基础,只有道德主体才能依主导性的社会规范克己内省,而克己内省最终所培养的是具有自我抉择、自我规范、自我能动的道德主体。

所以现代德育必须注重人的主体性培养,在教育与人发生积极的对象性关系活动中,培养价值自觉、道德自觉的能力,把外在的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为自身的需要,在必然的社会存在在形式中,在文明社会应遵循的最基本的人我关系的道德原则指导下,寻求个体的小己与群体的大己的和谐,通过个体道德自觉的修持,达到理想的道德境界。

作者:

刘波 咸宁学院

猜你喜欢
集体利益主导性克己
凸显学生主体地位的政治课堂教学探讨
克己与主敬:朱子晚年的工夫抉择
船山“克己复礼”义析及其时代关切
拒绝“伪引导” 正视主导性
《大鱼海棠》个人与集体利益的价值冲突
集体主义话语权的重构
为马克思的集体主义辩护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性地位
孔子道德论与教师职业道德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