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谋划 狠抓落实 推进江苏省教育信息化又好又快发展

2009-09-29 08:16
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 2009年9期
关键词:信息化建设发展

沈 健

编者按:江苏省作为全国经济、教育较发达的省份之一,多年来一直十分重视教育信息化建设,在基础设施建设、资源研发、人才培养、应用推广等方面都取得了比较突出的成果。

2009年,江苏省教育厅又启动了一项重大战略举措——基础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此项工作对于促进江苏省基础教育高位、均衡、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本期我刊通过江苏省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中国教育信息化杂志社驻江苏省工作站特邀江苏省教育厅、扬州市教育局、常州市电化教育馆、淮安市电化教育馆、南京市沿江工业开发区社会事业处为我们介绍了江苏省基础教育信息化的一些成功经验和发展思路。

一、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做好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性

教育信息化是国民经济和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是缩小教育差距、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的重大举措。多年来,江苏省教育厅高度重视全省教育信息化建设。随着近年来“校校通”和“送优质教学资源下乡”两大工程的全面实施,我省在教育信息化的基础条件建设、资源研发、人才培养、应用研究和推广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对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扩大优质资源辐射面、更新教育理念等产生了明显的作用。

当前,我省教育事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各项重点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呈现出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局面。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我省教育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对教育信息化工作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要科学分析形势,深入研究规律,更新发展理念,确立新的发展目标,切实推动教育信息化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为教育加快发展、率先发展提供持续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1.加强教育信息化工作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的需要

教育信息化必须主动适应农村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充分认识现代信息技术在办好农村教育中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从“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要求出发,提出要“大力办好农村教育事业”,实现“农村人人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加强远程教育,及时把优质教育资源送到农村”。我省教育在南北之间、城乡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农村教育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点,加强农村教育信息化是整个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大力发展教育信息化,是通过技术手段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深入实施教育信息化,促进优质资源在城乡间的充分共享、全面提高农村教师的信息素养、建设广覆盖低成本高效能的网络化教师培训体系,是加速提高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大规模提升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教育均衡发展对教育信息化提出的必然要求。教育信息化也要在促进城区间学校发展的高位均衡、缓解“择校热”矛盾、实现“学有所教”目标等方面,进一步发挥自身的明显优势和不可取代的价值,为教育均衡和公平发展贡献力量。

2.加强教育信息化工作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

高水平实施素质教育,是事关教育发展方向的根本问题。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要求多方面的有力支持,这其中教育信息化的大力支持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作为不断发展中的教育教学手段,教育信息化有着传统手段所不可比拟的技术优势和应用前景,必将对优化传统教学的资源组织方式、知识传播方式、考核评价方式等产生越来越积极的作用。在基础教育方面,加强信息化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和运用,是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教育信息化必须以此为突破口,在有限的在校时间和教学计划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文化知识,促进学生更好地养成思想品德、民族精神、人文修养、社会责任、心理素质等综合素养,在变革教学方式、更新教育观念、减轻学生负担、培养创新人才等方面发挥引领性、前瞻性作用,为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不断提供有效的技术途径。

3.加强教育信息化工作是深入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我省在全国较早部署实施教育现代化建设工作。2005年省委省政府做出了加快建设教育强省、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决定,要求到2010年全省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这是“十一五”时期全省教育工作的中心任务。目前,以县域教育现代化建设为重点,全省县级以上政府不断完善区域教育整体发展规划,促进各类教育全面发展和城乡教育协调发展。在坚持整体推进的同时,强调持续推进,注重加强教育现代化的过程性建设。区域教育现代化共有16项建设指标,其中第12项指标对教育信息化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教育信息化建设全面达标。教育城域网与辖区内大部分学校实现光纤连通,网上资源丰富、利用率高,中心小学、初级和高级中学校校建有校园网络、教学组织系统和教学管理系统,”对网上资源类型、技术装备标准、生机师机比例、校园网络应用平台等提出了具体的建设标准。教育信息化是整个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基础,以信息化带动现代化、促进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举措。教育信息化在区域教育现代化的建设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从苏州、无锡、南京等30多个已通过区域教育现代化评估区县(市、区)的经验看,每个县(市、区)信息化建设都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区域教育现代化建设中的亮点工程。

随着区域教育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我省教育信息化在获得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弱点和不足。比如,目前各级各类学校和区县的基础设施比较健全,但在市和省一级层面,对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基础教育网络建设缺乏宏观规划和统筹;总体而言,信息化设施设备的使用效率还不高,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水平也有待提高。我们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拓宽思路,在加强宏观统筹的同时加强实践指导,促进教育信息化加快发展,使其与江苏的区位优势及事业发展水平相适应,不断增创领先优势,继续保持在全国的先进地位。

二、科学谋划,努力完成全省教育信息化重点工作

今后一段时期,全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是: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坚持教育的“三个面向”,以网络等设施建设为基础,以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应用为重点,以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建设为支撑,统筹规划,科学实施,高标准建设江苏基础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

当前,全省教育信息化建设要重点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1.科学谋划,制定高质量的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

去年,中央正式启动了教育改革和发展中长期规划的研究和制定工作。我省作为先行制定分省规划的九个省区市之一,目前已基本完成《规划纲要》和分规划初稿。省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要以国家及省教育改革和发展中长期规划的制定为契机,认真研究新时期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方针和战略目标、发展思路和重大措施、总体思路和重点工作、政策环境和保障机制等方面,对未来全省教育信息化发展做出全面规划和部署。

全面制定我省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是要立足省情。江苏省人口密度大,经济南北差距较明显,具有崇文重教的良好传统。规划的制定要符合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实现“两个率先”对社会信息化的总体要求,要与江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一致,与江苏教育发展水平相一致。二是要领先发展。规划的制定要有国际视野、江苏特色,要关注和研究世界最新技术和应用,要根据使用水平适度超前,要在全国具有明显的领先优势,保持走在全国的前列。三是要改革创新。 规划的制定要在解决目前制约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关键问题等方面有突破性进展,特别是要创新并完善建设的机制体制等制度设计,保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四是要分类指导。规划的制定要根据各地发展的实际,分指标、分时段、分步骤提出建设要求,要考虑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使用要求,要与教育现代化进程相一致。五是要讲求实效。规划的制定要注重发挥设施设备的使用效益,注重在教育教学的实际作用,切忌贪大求全。

规划的制定是一个深入研究、广纳群言的过程,也是一个统一思想、推动发展的过程。我们要对长期困扰发展的几大问题进行更深入的分析、更科学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更有效的解决办法。一是普及应用问题。提高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和水平,是实施教育信息化的关键所在。要切实加强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课程资源建设、各类学习及教学平台建设,为教师提高课程实施水平提供技术和环境支持。二是使用效益问题。与巨大的投入相比,教育信息化效益相对低下是发展面临的瓶颈。我们需要一个新的、开放的思路,借助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等稳定成熟的网络设施,运行推广教育的专业化资源,促进教师在会用的同时能常用、用好、用出效益。

2.全力以赴,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2009 年全省教育工作会议指出,要“构建基础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充分共享”,这是省教育厅从全省教育改革和发展大局出发,首次对教育信息化建设提出的长期性、战略性部署和要求。基础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是今后一段时期内我省教育信息化建设重点项目,也已列入国家发改委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平台试点工程项目,这充分体现了国家对此项工作的重视和肯定。

所谓基础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就是一个借助现代网络技术建设而成的、包含多个子系统在内的、面向基础教育全体教师和学生、为基础教育服务的开放体系。构建基础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的必然要求,是保证教育信息化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当前,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进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攻坚时期,一个整合提高的关键时期。如何突破以往局限在一校、一地区内部的信息化建设,如何在更广阔的时空内发挥优质资源的辐射功能,如何更有效地组织人才为基础设施和资源建设提供服务,是我们在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相关职能部门必须以体系建设为龙头,认真落实各项重点工作,促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新的、更大的突破。

基础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按照以下原则扎实推进:一是要坚持统筹规划。要在深入调研全面掌握情况的基础上制定建设总体方案,方案既要切合实际又要具有前瞻性,要能体现江苏的特色和水平。二是要坚持分步实施,重点突破。方案的实施必须稳步推进,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要首先抓住几个重点项目,以此带动全面工作。要打破行政区域的限制,采用集约化的方式,加强中心城市的建设。三是要坚持分类指导。根据全省各地不同情况,以及不同学校、不同机构特点,因地制宜,科学指导。

目前,基础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处于启动阶段,有关方面一定要坚持高标准、高要求、高起点,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建成一个方便快捷的网络平台。这就是要建成基础教育计算机骨干网。要在完成《基础教育计算机网络建设实施方案》的基础上,今年年内沟通省、市骨干网信号通道,实现各地教育信息(管理)中心、教育局与省教育厅、江苏省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网络的高速连接,建成基础教育计算机网骨干网。

(2)建成一个内容丰富的动态资源库。要初步建成共享程度较高、内容较为丰富的义务教育资源库,在扩充完善“省基础教育资源中心”平台的基础上,建成实时高效的省及各市资源共享通道,形成省市县校四级基础教育动态资源库。整合全省力量,有计划地开发义务教育全学科主题教学资源及精品示范资源。在长江三角洲联动发展总体框架下,建设完成长三角资源建设合作网站,共享苏、浙、沪公益性优质教学资源库。

(3)建立一个高度共享的机制。要不断推进基础教育优质资源共建共享。在减少资源重复建设、加强集中管理的基础上,依据国家标准探索符合江苏实际的教育信息数据体系规范。建立政府主导、市场参与的运营服务模式,建立规范有效的资源采购和使用制度。

三、强化责任,不断提高我省教育信息化工作水平

教育信息化建设是一项事关教育全局的基础性工程,涉及各级各类学校和教育的方方面面,因此,教育厅各相关处室和单位都是建设的主体。领导小组及其各个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都要建立健全相应职责,统筹规划、形成合力。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切实履行领导小组所赋予的职责,切实担负起协调沟通职能,主动加强教育信息化研究,省电化教育馆、省教育管理信息中心要加强队伍建设,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

当前,我省的教育信息化工作正面临着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我们要抓住机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开拓进取,勇于创新,进一步做好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不断提升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水平和公共服务能力,为江苏教育在新时期的更大发展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本文根据2009年6月16日沈健同志在全省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的讲话录音整理)

猜你喜欢
信息化建设发展
月“睹”教育信息化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