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高等技职教育的历史沿革

2009-09-30 06:18黄鸿鸿
世界教育信息 2009年9期
关键词:专科学院大学

黄鸿鸿

台湾技术与职业教育(以下简称技职教育)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注重与社会经济的互动和适应,有力推动了台湾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技术的更新,一度促进了台湾的经济腾飞。近三四十年来,随着科技和产业升级对从业人员提出的更高要求,台湾技职教育的层次和水平也在迅速提升,高等技职教育蓬勃发展。在台湾,高等技职教育被称为第二条教育高速公路或通道(共有三条教育通道,第一条为普通高等教育,第三条为推广教育)。台湾高等技职教育发展的历程可依其发展的突出标志分为如下三阶段。

一、专科学校阶段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中期是台湾专科学校大发展阶段。1955年台湾仅有5所专科学校,到1965年已达35所,1972年增至76所,学生人数达136 236人。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70年代中期是台湾经济迅速发展的时期,经济结构开始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调整。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台湾实现了经济的第一次转型,70年代则实现了第二次结构转型,技术密集和资本密集的产业形态基本形成。技职教育与之相配合,在发展高级中学阶段技职教育的同时,大量举办专科学校,提升技职教育层次,这是台湾高等技职教育发展的第一步。

在这一时期,台湾注重加强技职教育的管理和协调。1968年5月,台湾“教育部”设立“专科职业教育司”,专门负责专科教育、职业教育、职业训练、建教合作及其他专科技术职业教育事项。1970年,台湾召开第五次教育会议,在教育革新案中提出“技术教育应有更多弹性,并建立系统,直至与大学平行”的革新原则。1976年7月,台湾修正公布《专科学校法》,明确规定专科学校“以教授应用科学与技术,养成实用专业人才为宗旨”。专科学校以分类设立为原则,以专业课程的教学和实习为教学重点。由于这一时期得到了有力推动,专科教育十分发达,同时专科学校从普通高等教育体系中分离出来。

二、技术学院阶段

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后期,台湾技术学院得到较大发展。这一时期台湾高等技职教育发展的基本特征是,在继续发展专科学校的同时,通过专科学校升格等方式创办技术学院,进一步提升高等技职教育的层次与规格。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为配合台湾工业发展,建立完整的技术职业教育体系,将技术职业教育由专科水平提升至大学水平开始显现其必要性。台湾“教育部”于1972年开始筹设工业技术学院,该学院于1974年正式成立,成为这一时期最高层次的技术职业教育院校。实际上,直至1990年,本科层次的技术职业教育院校也仅此一所,1991年才再设2所,1994年又创办了私立朝阳技术学院,同时2所专科学校改制为技术学院。

1995年之后的几年,台湾技术学院得到大发展。1995年台湾“教育部”发布教育报告书,其中提出了高等技职教育的发展规划,随之技职教育发展与改革势头强劲,主要有两方面。(1)大幅增设技术学院。主要表现为辅导办学成绩优良的专科学校改制,并保留附设专科部。1996年台湾“行政院”修正并通过《专科改制技术学院附设专科部设置要点》,当年下半年即有3所专科改制,1997年又有高雄工商专科学校等5所学校改制,同年还新筹办树德技术学院和联亚技术学院等私立技术学院。台湾教育当局原计划在法令公布后的三年内,每年挑选6所办学成绩优良的专科学校升格为技术学院,而实际步伐迈得更大,仅1999年就有28所专科学校通过改制审查。2000年,台湾共有35所技术学院。(2)在大学院校设置二年制技术系或附设技术学院,利用大学资源扩充在职进修渠道。1996年,台湾教育当局颁布大学院校申请设置二年制技术院系审查要点。1995年,大学附设二年制技术院系的仅海洋大学及实践设计管理学院,而1996年、1997年核准附设的院校就达16所,1999年共附设了23所大学。大学院校附设的二年制技术院系,日间部开放所有专科毕业生直接报考升学,进修部则面向具有一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的专科毕业在职人员报考进修。至此,台湾技职教育相互衔接的一贯体制初步确立,技职教育兼具了升学与就业的功能。这期间,“专科职业教育司”也改称为“技术及职业教育司”,负责职校、专科及技术学院事务。

随着技术学院的大幅扩增,高等技职教育重点转向大学层次发展。学术地位的提升逐步缩小了技职教育和普通教育之间的差别,为技职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教育选择和向上升学的机会,这也符合台湾产业升级对实用高级技术人才的需求。

三、科技大学阶段

20世纪90年代后期,台湾教育当局在大幅增设技术学院的同时,开始选择具有一定规模的技术学院改制为科技大学,进一步提升技职教育层次,以满足技职教育学生升学和接受更高水平科技教育的愿望。这也是技职教育应对经济发展对高科技人才需求的策略。

高科技人才的培育、职前研究与开发经验的获得、在职高科技人才研发经验的累积与提升、专业能力的确认等,是新的背景下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台湾适时改革技职教育,改制并创建科技大学,走科技教育的发展方向,正是基于这些考虑。科技大学的设置依据1996年颁布的《大学及分部设置标准》,要求至少有12个学系,且具有3个以上不同性质的学术领域,其目标是建设具有实务特色的综合性大学,1997年有6所技术学院改制为科技大学,到2007年,科技大学已发展到37所。

2007年,台湾共有科技大学37所、技术学院41所、专科学校15所(参见表1),另有大学附设技术院系31所。

从以上历史沿革看,从专科学校到技术学院,再到科技大学,这显示台湾高等技职教育从以技术职业训练为主的职教体制向重视科技教育的方向发展。台湾高科技产业发展迅速,一度导致相关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严重不足,尤其是普通高校培育出来的人才,并不一定完全适应高科技产业所需。高等技职教育的升格体现了这种客观要求。台湾高等技职院校不只培养本科层次的技职人才,也培养硕士、博士层次的高级技术人才,已形成了以专科学校、技术学院、科技大学为主体的完整而独立、多层次的高等技职教育体系。

(作者系闽江学院成人教育学院院长)

责任编辑 邓明茜

注:

① 资料来源:杨莹.台湾高等教育政策改革与发展,研习资讯,25(6),2008年12月。

猜你喜欢
专科学院大学
2020年全国成人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时间表
至善
山东省首个专科医联体成立 55家联盟医院正式挂牌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
论国内本科和专科的异同
同时患多种病最好看老年科
西行学院
中国最美的十所大学
门槛最高的大学(前1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