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伴我在路上

2009-10-09 09:56果乃玉
黑龙江教育·小学 2009年9期
关键词:读书人生

果乃玉

从功利的角度上看,读书一点儿用也没有,尤其是走上了工作岗位,并且成家立业之后。因为既不能靠读书去升官发财,也不能靠读书捞取功名,还不能靠读书去养家糊口。正是因为读书就是读书,目的性单一,所以我喜欢读书,并且读书成了我的嗜好:心里空虚的时候,读书;寂寞孤独的时候,读书;辛苦疲劳的时候,读书;心浮气躁的时候,读书。读书成了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一直伴我到如今。

启蒙时代的读书

我成长在一个知识分子的家庭,用时髦的话说是书香门第,父母都是教师,从孩提时代,父母就给我们订阅了一些杂志,比如《小朋友》《儿童时代》《儿童文学》《少年时代》《解放军文艺》,和同龄的孩子们相比,有着得天独厚的读书条件。但是父母并没有对我们有什么硬性的要求,既没有要求我们必须读什么书,也没有引导我们怎样读书,但是每一期刊物拿回来,我们都是争来抢去地去读。不但我们自己读,邻居家的孩子也来读,直到书零碎了为止。

学生时代的读书

初中阶段是我读书最集中的时光,这是我人生读书的第一个高峰期。那时读书没有什么选择,碰到什么书就读什么书,如果一名同学弄到一本书,只要你愿意读,差不多就能轮到。全班五六十人,好不容易排到了,下一家还急等着读,所以得到书,基本上日夜兼程地读,通宵达旦地读。有时候在一些科任的课上,老师要是不厉害,也偶尔在下边搞点副业,偷偷地读。

那时候读的书基本上是当时流行的长篇小说:《红岩》《红日》《红旗谱》《平原枪声》《烈火金刚》《铁道游击队》《草原烽火》《保卫延安》《欧阳海之歌》《暴风骤雨》《迎春花》《清江壮歌》《林海雪原》《晋阳秋》《苦菜花》《高粱红了》《当乌云密布的时候》《野火春风斗古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创业史》《青春之歌》……

这一时期读的书大约有三十多部,基本上是走马观花,没有留下多少印迹。喜欢《烈火金刚》中的肖飞,机智神勇,无所不能,至今还记得第一回的标题是“史更新一命突围,赵连荣舍身成仁”。读柳青的《创业史》时,还把其中的一句话抄录了下来:“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只有几步,特别是人年轻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业上的岔道口,个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当时是作为豪言壮语抄录了下来,根本没有什么感觉,而在以后人生的旅途中,对这至理名言虽然刻骨铭心,却也无可奈何,因为自己的人生也是由不得自己去选择的。想一

想当时抄录的这段话也是很幼稚的。

文化大革命中的读书

文化大革命中的小说基本上绝迹了,因为前16年的小说除了“大毒草”就是“大毒草”,能读到的书只有浩然的《艳阳天》《金光大道》等。庆幸的是我有一位书友,认识当时的公安局长,所以我也源源不断地看到一些书:《三家巷》《苦斗》《上海的早晨》《子夜》《工作着是美丽的》……还接触到一些外国文学作品:《基督山伯爵》《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玛丽白登》《巴黎圣母院》《海上劳工》《悲惨世界》《茶花女》《三个火枪手》《斯巴达克斯》等。

这是我读书的第二个高峰期,因为文化大革命后期,同学们有的上了高中,有的分配进了工厂,而我却闲待在家,所以只能靠读书打发时光。也许是因为家庭变故的因素,自己的命运发生很大的转变,看问题的角度也随之发生了转变;也许是因为年龄稍稍大了一些,那时大约有十七八岁的样子吧,读书也有了一些自己的思考和感悟。向往着基督山伯爵那样恩仇快意的人生;关注着《玛丽白登》《海上劳工》中人物的命运,敬佩斯巴达克那样的英雄。其中《工作着是美丽的》一书中李珊裳的一段话,让我至今难忘:“好人活得艰难,坏人活得容易。一个人越是战战兢兢,害怕别人骂你是个坏人,就越会受到人们的挑剔,人们的诽谤。你索性去做坏事,去做个坏人,人们至多不过说这是个坏人,人们倒是满意了,倒是再没有一句挑剔的话了。”在以后的人生体验中,渐渐觉得虽然她的话有些偏激,但多少还是有点道理的。

文学繁荣时期的读书

粉碎“四人帮”后,中国文坛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文学作品,这是我人生读书的第三个高峰期。当时我虽然已经结婚,有了两个孩子,并且教两个班的语文课,还做班主任工作,这些都没有影响我的阅读兴趣。这一时期主要读了《曹雪芹》《四世同堂》《骆驼祥子》《简爱》《复活》《穆斯林的葬礼》《人到中年》《平凡的世界》《白鹿原》《人生》《妻妾成群》《神鞭》《锅碗瓢盆交响曲》《三寸金莲》《美食家》《那五》《西线轶事》《从森林里走出的孩子》《赤橙黄绿青蓝紫》《陈奂生进城记》《蒋厂长上任记》《山中那十九座坟茔》《高山下的花环》《哥德巴赫猜想》《生命之树常绿》《南京—1936》等。也读过十几本琼瑶的小说以及《射雕英雄传》《玉娇龙》等一些武打小说。

记得十分清楚《高山下的花环》一书是在做完家务,备完课,孩子们都入睡后,一口气读到天亮的,读书的过程十分投入,把我感动得鼻涕一把泪一把的。这期间读过的许多书都是我的最爱,只是那时候工作那么繁忙,家务事那样繁重,能够挤出时间读书就已经很不容易了,哪还有时间进行咀嚼和玩味,读了(liao)读了(liao),读完就了(liao)了(le)。

后来的读书

后来就没有这样时间和机会集中地读书了,但也零零散散地读过一些书。印象比较深的,对自己影响比较大的书有《乔家大院》《京华烟云》《一个女人的一生》等;还跟风读了《大长今》《鬼吹灯》等;以及描写官场的小说《位置》《驻京办主任》《官运》《县领导》等。这个时期最喜欢读的书就是名人传记。

我的先天条件不能和任何人相提并论。应该在学校读书的时候,我遭遇到了文化大革命;别人被推荐上大学的时候,我只能够在农村老老实实地蹲着;恢复高考的时候,我正在休产假。别人的人生有无数的好风景,可这些好风景却没有一处是容我停留的地方。但是我的好风景都在书中,是只属于我一个人独自享受的。人生走过六十年,我并不感觉到孤独,因为书一直是我可以依托的朋友;人生走过的六十年,我并没有空空地走过,因为读书让我活得充实。一位哲人说:世界上所有的一切都在书中,世界上没有的一切也都在书中,读书吧。

(作者单位:哈尔滨市教育研究院)

猜你喜欢
读书人生
我爱读书
人生中的某一天
我们一起读书吧
读书为了什么
黑白人生
斜倚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