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解决,让中小学校心理咨询更有效

2009-10-16 06:26洪琴娜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09年9期
关键词:中小学有效性

洪琴娜

〔关键词〕中小学;焦点短期心理咨询(SFBC);有效性

一、 中小学校心理咨询矛盾迭出——使用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的必要性

在新时代发展的大背景下,在素质教育的呼唤下,心理辅导(主要包括心理活动课和个别心理咨询)已逐步进入各个中小学,并且在释放学生心灵,挽救学生心理危机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尤其是个案心理咨询。但是,个案心理咨询在实践过程中,以下几对矛盾越来越突出:长期性和快速性的矛盾、单一性和群体性的矛盾、咨询模式和咨询效果的矛盾。

(一)长期性和快速性的矛盾。在咨询治疗过程中,如果使用传统的心理咨询技术(精神分析、认知疗法及行为主义等)都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短则半年,长则几年。一个学生在校的时间是有限的,因此,咨询往往半途而废,效果大打折扣。

(二)单一性和群体性的矛盾。这对矛盾一方面是指随着中小学生心理问题越来越多,一对一的长时间的心理咨询往往不能顾及大多数学生的需求。同时,在缺少专业心理咨询员和辅导机构的现状下,还会给咨询员带来巨大的压力。另一方面是指,现在学校心理咨询工作只注重学生单一个体,而忽视了学生所处的外在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对学生的作用。

(三)咨询模式和咨询效果的矛盾。以往中小学校心理咨询中一般参照这样的流程:建立咨询关系—收集资料—了解存在的心理问题—诊断心理问题原因—制订咨询目标—选择咨询方案—实施指导与帮助。这一过程被称为“问题—解决”模式,大多数心理教师认为发现问题的原因和修正原因是个别咨询的关键。但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来咨询的学生的问题大多并不严重,但却要花很多的时间去探索原因(精神分析的技术),中小学生又不像成人那样具有很强的逻辑分析能力,因此,有时候教师再怎么引导提示,他们还是找不出原因,陷入学生急教师也急的尴尬局面。即使用“认知治疗”加以辅助,千辛万苦找出了原因,那也仅仅只是原因,还得花大量的精力时间和学生一起去重塑(实施行为主义疗法)。在这样一个漫长繁杂的过程中,很多学生(尤其是高三学生)就会放弃。因为一来他们学习忙;二来当他们发现咨询没有显著改变和收获时,就会失去兴趣和信心;三来有些实施方法不是他们经历体验过的或者打心底接受的,就会产生抗拒心理。

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寻找一种短期、有效的咨询方法和技术来提高学校心理咨询员解决心理问题的能力和效率。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Solution-focused Brief Counseling,简称SFBC)就是这样一种新型有效的咨询方法。

二、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的基本特点

(一)重视“问题症状”的正向功能。一个问题的存在,并不只是呈现出病态或弱点,有时也存在正向功能。例如:有个学生一个礼拜起码三次生病请假,看起来真是个问题学生。但在了解其家庭背景后,我们也许会发现该生的父母对他学习要求很严格,只有他在生病时,父母才会放松对他的要求,所以他通过生病这种扭曲的方法来完成他逃避压力的心愿。在这个咨询案例中,假装生病虽然是个问题症状,但是隐藏在背后的却是一个正向的期待,有它的功能存在。协助学生寻求更好的方法取代假装生病,而又能保有其正向的期待,是问题解决的关键。焦点解决短期咨询的精神在于不仅看到问题症状,更能看到其背后的正向功能。

(二)认为事情总有例外。学生往往会不自觉地陷于问题发生时的愤怒或无助里,很少去思索问题何时会不发生,也常常忽略自己已经做到的、曾经做过的或开始在做的行动。如:某女生老抱怨自己学不进英语,但是她忽略了自己好几次在课堂上听得津津有味的例外。了解这样的“例外”何以发生,学生就会看到自己的潜能,降低负面情绪,增加信心和可控感。

(三)心理咨询员把学生视为专家。学生特别了解自己的情况,以及该如何解决自己的问题,只是他们自己还没有发现。我们要向来访学生学习,并将学得的经验反馈给学生,从而使来访学生能更好运用他们自己拥有的能力和技巧来解决自身的问题。

(四)重视鼓励小的改变,以达到大的改变,也就是所谓的“滚雪球”。来访学生自信心的建立十分重要,但是他们自己往往注意不到。这时候,咨询员就要留意他们思想言行的变化,并及时加以赞赏和鼓励,让他们的思想行为固定并累积,带动整个情况的改善。

(五)强调合作和沟通。心理咨询员提供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提供自己的经历经验,两者互动,互相合作,就可能使问题迎刃而解。

三、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的基本过程

不同于传统中小学心理咨询中的“问题—解决”模式,它采取的是一种“解决—建构”模式:一开始先评估可能的解决方案,也就是先呈现来访学生期待和渴望的解决方案。在评估阶段里,咨询员学习许多来访学生的才能和技巧,以及每个人是如何发展自己的。通过学习就能了解如何运用当事人的能力。接下来,咨询员开始协助来访学生重复过去与现在的成功经验,一直到满意为止。其基本过程分成三个阶段:

(一)建构解决的对话阶段(40分钟),包括对话阶段、目标架构(正向开场与设定目标)、例外架构和假设目标架构四个环节。

(二)休息阶段(10分钟)。

(三)正向回馈阶段(10分钟),包括赞美、信息提供和家庭作业三个环节。

在三个阶段中,第一阶段是整个咨询过程的重点所在,它又大致可分为三个区块:设定目标会谈区块、寻找例外会谈区块、发展未来想象区块。(具体可用上图表示)

四、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的策略和技巧

在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的三个阶段当中,具体又可以分为五个步骤,现以实际咨询案例来说明。

案例:王某,我校高一学生,因为讨厌数学老师的势利眼和自负而对其所教的数学也失去兴趣,但是他又认识到数学在高考中非常重要,必须要学好。因此,他陷入痛苦中,前来求助。具体咨询步骤和技巧如下:

(一)开始

回避探讨问题的原因,我向他说明了SFBC的步骤和程序,便开始正向提问。

咨询员:你今天来,主要是希望我在哪方面给予帮助?

生:我希望能提高自己的数学成绩,不要因为对老师的讨厌而影响学习,听不进数学课。

然后该生就向我诉说了他对数学老师的具体偏见,以及希望我帮助他恢复学习数学的兴趣的愿望。

(二)设定会谈目标

在听取抱怨后,通过例外问句、循环问句和奇迹询问,将学生的抱怨转为具体的合理的可达到的会谈目标。

1.例外问句。架构例外是焦点解决心理咨询法中最具特色的咨询技术之一,主要的任务是,引导学生探讨目前期待的目标过去是否曾经出现过,即探索在例外情境中发生了什么、是如何发生的,以及其中的解决方法。

咨询员:老师有不同的个性,有些老师很优秀也很谦虚,但是有些就比较自负。你就仅仅因为老师的个人作风而不喜欢他的课?

生:是的。我以前挺喜欢数学的,现在一看他就打心底反感。

咨询员:那有没有这样的例外,就是他讲课,你有听进去的时候?(例外问句咨询技巧,让他看到被自己忽略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看到自己的资源和能力)

生:好像有。(思考后回答)

2.循环问句。使用这个技术,使得来访学生进一步明确自己的愿望,层层靠近会谈目标。

咨询员:那是什么样的状况呢?

生:那节课内容很精彩。

咨询员:那节课你忘记了自己对他的偏见而沉浸在快乐的学习中?

生:好像是的。

咨询员:很好。那你再想想,那节课他上得怎么样?(循环问句咨询技巧,层层靠近会谈目标)

生:客观地说,他上得不错。不过我就是讨厌他这副样子。他平时还总教育我们学海无涯呢,自己却那么自负。还势利眼,看哪些同学家有钱就会关照他们。

3.奇迹问句。这个技巧是焦点短期心理咨询最为著名的技巧。假设一个奇迹发生了,他(她)的问题解决了,使用足够充分的提问出现时,奇迹式询问将有助于学生对所期望的问题解决方案产生一个清晰、具体、可具操作性的描述(即对所期望的解决方案的清楚呈现或建构)。临床经验表明:当问题已经加以解决时,学生经常会构建出一个崭新的有关事件将如何变化的图景,而这个图景是他们以前并不清晰或认为是不可能发生的。较之直接提问,学生对于奇迹式问题的反应会觉得更为现实与可行。

咨询员:现在我们来个假设:如果老师变得谦虚了,变得公平公正了,你会怎么样?

生:说变就变啊,他会吗?

咨询员:我们现在是假设。你会怎么样?(奇迹询问咨询技巧,开始假设建构)

生:我会认真听课。

咨询员:还有吗?

生:我会向他请教问题,毕竟他教数学还真的挺厉害的。

咨询员:还有呢?

生:我想想。还有,我会认真做作业。

咨询员:很好!如果你都这样做了,结果会是什么?

生:结果是我的数学成绩会提高。(通过各种问句咨询技巧,将他的抱怨引向具体的会谈目标)

(三)靠近目标

通过咨询对话,帮助学生发现并挖掘学生自身的可控力量和潜能来实现咨询目标。

咨询员:是啊,这样数学成绩就能提高。

生:但是老师还是不会变啊,那只是设想。

咨询员:老师是不会变,但是通过这个假设想象,我们可以发现,我们只要通过自己的改变,不是也能达到你想提高数学成绩的目标吗?(发挥可控力量来实现目标)

生:好像是的。

咨询员:老师的性格我们难以去掌控,但是我们可以掌控自己。

生:嗯。

咨询员:现在你来思考总结一下,你能做什么?将会怎么去做?

(四)中断休息

设置一个空白时段,让他思考前一阶段的整个谈话过程,促进自我积极探索。

(五)正向回馈和作业

以赞美和鼓励为主,肯定他在自己身上寻找到的正面特质和力量及资源,特别是求助者自己的一些“例外”和个人成长中的成功经验,使他坚定信心,同时建议他在今后的生活中朝着自己已经设定的目标有意地多做一些“例外”的行为,把大部分的时间放在这上面,并对为什么这么做作了解释。

生:我不能去改变他,但是能改变自己。为了一个自己讨厌的人而不去学习的想法似乎比较愚蠢,我是来学知识的,而不是来喜欢或讨厌某个人的。

咨询员:你能这样认识,很好。那你准备怎么做?(鼓励和赞赏)

生:除了课前复习、上课认真听、课后复习和求教外,我要弥补一些以前落下的基础知识,成绩才能提高。

咨询员:你的想法和措施很周到,很符合你现在的实际情况。希望你能行动起来。

生:嗯。我试试。

一个星期以后,该生再次来到咨询室,诉说上次咨询以后自己的改变:对数学老师的成见没以前那么深了,学习态度变好,上课也能听进去。我肯定和赞扬了这个改变过程,并倾听他进一步的计划,鼓励其继续实施。在这一次咨询中,我发现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效果确实不错。

很多实践也证明,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迎合了中小学生具有较大可塑性的心理发展特点,用正向的、系统的和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积极建构解决问题的历程,帮助来访学生想象他的生活会有怎样的改变,以及如何促使这些改变的发生,使咨询成为一种学习和成长的过程。同时,它也缓解了中小学校心理咨询中存在的矛盾,特别是在解决学生的考试焦虑问题、学习适应问题、人际交往问题、不良行为问题时,SFBC就更能显示它的有效性。当然它也有自己的局限性,例如对于长期受不良情绪困扰的来访学生,SFBG就不能使其较好地宣泄。因此,在实际运用中还需要和其他咨询流派的理论技术相整合,取长补短,这样效果才能更上一层楼。(稿件编号:090413004)

参考文献:

[1]刘宣文.学校发展性辅导[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4.

[2]王玲.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法的评价. [J] .中国心理卫生,2002,16(10):675 ~676

[3]刘宣文,何伟强.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原理与技术述评[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4.(2).

[4]琚晓燕,刘宣文.焦点解决短期咨询在学校辅导中的应用[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4,(1).

[5]张莉莉.焦点集中解决治疗模式在青少年咨商中的应用[J].咨商与辅导(台湾),1998(150):17.

(作者单位:浙江台州黄岩灵石中学,318024,电邮:jjjj_515@163.com)

编辑/于 洪 终校/何 妍

猜你喜欢
中小学有效性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提高幼儿美术活动有效性的支持策略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高三数学复习课堂有效性初探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论多媒体技术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略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视频的应用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