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点亮“心灵之眼”之解读

2009-10-21 06:37孔庆坚张馨月
时代文学·上半月 2009年10期
关键词:点亮雕塑符号

孔庆坚 张馨月

摘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而雕塑是环境艺术品,在环境艺术设计中起着“画龙点睛”的重要作用。雕塑承载着环境的文化内涵,传递环境的艺术信息,是环境之“魂”,是环境之“眼”,读懂了这个“眼”,就等于读懂了环境。

关键词:环境;雕塑;符号;点亮;心灵之眼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保护环境、美化环境是现代社会十分重视的问题。人们不仅从生态角度考虑,也从心理上精神上致力于创造一个能满足物质和精神需求的美好环境。这就是环境艺术所要解决的问题。环境艺术设计致力于美化环境,而雕塑在环境艺术设计中起着“画龙点睛”的重要作用。雕塑承载着环境精神内涵。古文《易·贲卦·彖传》言:“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天下”,那么本文要说的是:“观其塑,以明其境”。雕塑是一个时代精神文化发展水平的标志,也是时代变迁、社会面貌和人们的生活方式的缩影。它传递环境的精神信息而成为环境的“灵魂”。故从个体来说,雕塑是环境的“心灵之眼”。

而解读这个“心灵之眼”不是那么轻而易举的,越是有内涵的环境艺术品越是难以解读。何况,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见仁见智本是常有的事,一千个人的心中就会有一千个林妹妹。但是,当人们面对那些令人震撼的环境雕塑时总是那么情不自禁地发出感叹,并试图走进环境,走进雕塑;试图寻觅创作者的创作动机和创作情感历程;试图与环境雕塑对话,以求与原创产生的审美共鸣。那么这么多的不断试图,将引领人们走进那“心灵之眼”,揭开那神秘面纱,那么那些“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的难以言说的意境将通俗易懂了。

一、 “我是谁?”

1、环境

“环境”一词在英文中是“environment”,它是由动词“environ”延伸而来。英文中的“environ”源于法语中的“environner”和“environ”。法语中的这两个词源于拉丁语中的“in(en)”加“circle(viron)”。这些词的含义都是“包围”、“环绕”的意思。《袖珍牛津英语词典》对环境一词的解释是“环绕任何事物的物体或区域”。《韦氏新大学词典》(第9版)中“环境”一词的含义是“环绕的情况、物体和条件。”可见“环境”一词是个相对的概念,一般是指围绕某个中心事物的外部世界。中心事物的不同,环境的概念也就随之不同。作为环境艺术设计的对象,本文所强调的环境是指与人们生活、生产、工作相关的自然与人文景观环境的综合体,是人类生活其中的空间和坏境。

2、雕塑

用一个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在石头上做减法,用泥巴做加法,这就是雕塑”。几块石头,一堆泥巴,在刀劈斧削、搓揉捏塑之间便有了生命的跃动,神秘的灵性,富赡的情思和深邃的意境。这就使雕塑的魅力。它用石实有的体积、可感的形象说法,在三维空间里叙说着历史的永恒、生命的不朽。雕塑是一种符号,一种记载人类过去、表达希望与理想,赖以认同和寄托的语言和精神空间。

二、“我从哪里来?”

雕塑被称为公共艺术,公共环境是雕塑的策源地,雕塑所处的环境是构思和设计雕塑时的第一要素。单单把雕塑作品作为独立主体来考虑是不够的,如果把雕塑做好后再来考虑环境,那是个严重的错误。我们必须把它放到所处环境区域中来考虑,尽量把它与所处环境区域的自然景观、园林景观、建筑景观及文化景观等作科学的统筹来设计。环境的人、时间、建筑、景观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和制约着雕塑的成型。同时,雕塑的选点布局在定形、定态、定势上都要为追求整体环境的艺术价值而确定用地大小、形状、材质、视点距离和空间背景等,这些产生雕塑的能动因素都受环境的制约。所以从本质上讲,雕塑是从环境中来的。

雕塑从环境中来,并不是说环境决定雕塑的形式和内容,而是说雕塑的存在意义和雕塑环境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两者相互制约,互相影响,不同的环境就会有不同的雕塑。一个城区环境中有各色各样的人,他们在工作活动时间、闲暇时间、上下班途中时间里对雕塑的要求都不一样,加上建筑环境因素,对雕塑的类型的样式要求也不一样。比如在闹市区,上下班熙熙攘攘,人流较多,建筑式样较为杂乱,设置一些小型的低矮的装饰性雕塑,显然不会引起人们注意,而且在这种环境里,雕塑的细部不能太多,否则不能给人以完整的感觉。这是由于时间并不允许人们停下来慢慢欣赏的缘故。在建筑环境中,比如在疗养院或公园、以及在风景区的雕塑,就可以设计些较甜静的、细节可以相对多一些、规模较小的装饰性雕塑,因为在这里活动的人们,时间一般地说较充裕,能慢慢地观赏。苏联斯大林格勒纪念碑性质的雕像,由于周围没多少建筑,一片旷野,就可以设计宏大的纪念碑式雕塑。有的环境就不一定要求纪念性雕塑,这时候就可能尽量使雕塑去迎合环境的需要,使雕塑表现环境、完美环境而成雕。

三、“要到哪里去”

“到环境中去”。

雕塑是为了实现环境的艺术价值而产生,是为环境服务的,而最终又成为环境中的一部分。任何雕塑的设计都应包括“内部”和“外部”的最优设计。把一个雕塑放在一个空间时间环境来考虑,我们可以把雕塑本身及其周围建筑环境的实物作为结构来描述,即内部描述;而把其所产生的影响和外部空间对它的制约当成外部描述,并侧重于其外部功能。内部结构和外部功能的统一就是雕塑空间环境的最优化设计。也许雕塑是最优设计,但在整体空间里它只是次优的,只有两者之间关系最优化才是雕塑设计所追求的目标。

雕塑与环境的最终目的是雕塑与所处环境的人文氛围相和谐,在给人以美的视觉享受的同时,还要传达给人们一定的文化信息,这种文化信息的传达可以穿越时空的限制被后人所感知,但不能与当地的人文环境相背离,必须与之协调一致。雕塑与环境相互依存,互为主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两者密不可分,实现雕塑与环境和谐统一,这正所谓“从环境中来,到环境中去”的道理。

四、点亮“心灵之眼”

正如前面所说,雕塑是“从环境中来,到环境中去”。在雕塑创作的历程里,这一来一去的曾让雕塑家们一度迷茫于是雕塑与环境来来往往的困惑中。用抽象主义来说就是:把整体打碎,取出特点,就是抽象;用极简主义来说就是:把整体打碎,归零,就是整;用海德格尔的话来说就是:“表象”与“本质”;用老子的话来说就是:“道是道,无常道”。在挣扎和冲击中蓦然回首,发现那符号(雕塑是一种艺术符号)在历史长河中依然闪闪发光时,雕塑家们的心怦然起潮:雕塑与环境在窃窃私语,他们互相隐藏些什么又互相展示些什么,是那么执着那么美丽和那么神秘!在雕塑创作的历程上,为了让环境雕塑的“心灵之眼”亮起来,雕塑与环境一直都在抗衡与取舍中较量着,融合着,其含义也丰富着。作为环境的“心灵之眼”的雕塑其所承担的意义在更多的时候会远大于环境:没有雕塑,环境的艺术意义荡然无存,而没有环境的雕塑其精神犹在。因为作为“符号”的雕塑是经雕塑家深思熟虑和精雕细琢的,其人类的智慧含量高,能不管何时何地地不辱使命:传递人类信息。比如:沙漠中的金字塔,没有了金字塔的沙漠便没有了任何历史的艺术意义,没有了库夫头像雕塑的金字塔也就没有了任何历史人物的神秘感。这样的沙漠、金字塔都不存在可研究的艺术价值;但是库夫头像雕塑就如雅典女神一样保存着历史神秘感,不管是什么年代的人们看到他们时都会对他们产生无限的好奇和试图了解欲望。正因为他们身上的艺术神秘感吸引了人们好奇的心,激发和点亮了人们的“心灵之旅”。

在现代城市雕塑中,环境雕塑是浓缩了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反映着城市的文化品位,也是城市的象征。突出地域文化特色是一个城市的魅力及活力所在,也是雕塑建造的核心要领。

《西安市景观雕塑体系规划》出台确定了西安市城市雕塑规划目的是完善现代城市氛围,提高市民文化素质,反映悠久灿烂的西安文化;雕塑的创作应在符合西安千年古都这一特性的前提下,在适当依据、结合唐代的人文风俗基础上,使之具有西安特有的本土文化特征,无论是具体的还是抽象的雕塑,都应以这一文化背景为依托;雕塑布局、立意题材、表现形式等都应具有西安地方特色,创作一个由雕塑组成的城市新“诗篇”。

总之,环境雕塑,是一门充满挑战性的学科,如何点亮环境的“心灵之眼”,重在如何体现文化内涵、历史积淀、城市特色、人文风情等,令各方面融会贯通,力求用“神来之笔”“画龙点睛”。

参考文献

[1]陈健.浅谈雕塑与环境的关系[D]. 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硕士),2006,(02)。

[2]陈龙海.名雕塑解读.[M]岳麓 书社出版社.长沙.2005。

[3]唐尧.形而上下. [M].华夏出版社.北京.2008。

猜你喜欢
点亮雕塑符号
巨型雕塑
学符号,比多少
我的破烂雕塑
“+”“-”符号的由来
变符号
图的有效符号边控制数
自然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