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日全食能否催生我们的2061计划

2009-10-21 06:37石敬涛
初中生世界·八年级 2009年9期
关键词:日全食日食天文学家

石敬涛

7月22日8时左右,我国将迎来500年一遇的日全食,很多国民将“天涯共此时”,亲历这5个世纪一遇的天文奇观。“看不到日全食,你还会爽吗?”我们看到,对于这一天文奇观,公众的热情已经越来越高,看日全食,已经成为一句问候语和时尚。网络、电视等媒体使出浑身解数进行“现场直播”,平面媒体也图文并茂,专家解读形成原因,善意提醒慎走高速路、开车灯、不宜戴墨镜等。而公共管理部门更是下发了妥善做好应对日全食工作的通知,从加强科普宣传、维护公共安全等角度来为观看日全食护航。日全食已经从一个自然天文现象,变为一起公共事件。

通过日全食这样一个自然景观和现象,带动全民谈科学,激发国民对自然现象的科学探索和兴趣,这是一件好事,也是社会进步的体现。曾几何时,日全食作为一种罕见的天象,被赋予了许多神秘色彩,在民间有许多关于日食的传说和迷信。从“天狗蚀日”到今天坊间的“科学解读”,再到“看不到日全食,你还会爽吗?”的时尚和潮流,说明国民的科学素质在一步步提高。这着实令人欣慰。

不是故意拔高,也不是胡乱联系,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是,无论时下还是未来的竞争,都已经是以科技实力和经济实力为主的综合国力的竞争。而这种竞争,最终又必然体现为国民科学素质的竞争。虽然从“天狗蚀日”的迷信到今天凡有井水处皆争看日全食,我们的国民科学素养已经有了一个质的提高,但是从横向和总体上看,当前我国国民的科学素质仍然不容乐观。据有关部门的一份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公众达到基本科学素养水平的比例尚不到2%。《2008中国科普报告》则显示,我国人均科普经费仅为1元。要尽快提高国民的科学素质,一个最重要的途径就是在更大的范围内建立公众热爱科学、理解科学、接受科学的现代科普理念,培养和启蒙国民科学精神的因子。

而要培养和启蒙国民整体的科学精神,对国民进行科学普及,应该是让公众理解并参与到科学活动中来,而不是仅仅向公众宣讲枯燥的科学知识和理念。

1985年,地球的老朋友哈雷彗星如期而至,美国人在那年认认真真地许下了一个愿:76年后,也就是在2061年哈雷彗星下一次光临地球时,所有能看见这颗彗星的美国人,都能够适应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1985年,那些能于2061年再次看到哈雷彗星临近地球的孩子们正准备开始他们的学习生涯,因此,美国需要立即着手进行科学、数学和技术教育的改革——这就是著名的美国2061计划的由来。而美国在2000年时,公众达到基本科学素养水平的比例已经为17%。

500年一遇的日全食转瞬即逝。这次世纪日全食能否也让我们认认真真许下一个愿,能否也催生我们的“2061计划”呢?因此,如何把国民的这份科学热情保留下去,如何提升国民的科学素质,培养国民的科学精神,是这次“世纪日全食”“复圆”之后我们不得不面对和思考的命题。

(摘自《中国青年报》2009年7月22日)

最完整日食记载在中国

中国人对日食现象的记载有将近4000年的历史。仅从春秋时代算起到清代乾隆年问。我国史书记录的日食就约有近千次,这是世界上最完整的日食记录。

最早有关日食的记载见于《尚书·胤征》,文字记录了日食发生期间,乐官击鼓、啬夫急跑取币、百姓奔走匆忙举行日食救护仪式,而当时的天文官羲和因沉湎酒色,重大天象发生仍无所知,后被砍首以警示玩忽职守者这样一件事。据天文学家和史学家考证,这次日食大约发生于夏代仲康时期,为公元前2137年10月22日。虽然没有出现“日食”二字,但这则记录被普遍认为是一次日食记录,而且是世界上最早的日食记录。这就是著名的“书经日食”,也称“仲康日食”。

在出土的商代甲骨卜辞中,被认定的日食记载有五次,记录了发生在公元前14世纪至公元前12世纪之间的日食。

到了汉代,人们不仅简单地记载泪食发生的时间,而且对日食发生时太阳的位置、起讫时刻和全部见食时间、日食的食分(即日面被食部分占整个日面的比例)等,都进行了明确的记录。同时,当时的人们已经开始用油盆代替了水盆对日食进行观测。

在元朝,郭守敬已经能够利用小孔成像法准确测量食分。到了明朝末年,天文学家徐光启开始用望远镜观察日食。

世界天文学家普遍承认中国古代日食记录的可信程度最高,为世人留下了珍贵的科学文化遗产。现代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们正在利用这些珍贵的史料探讨地球自转的不均性等重大课题。

(摘自《新闻晚报》2009年7月20日)

猜你喜欢
日全食日食天文学家
发现脉冲星的女天文学家——贝尔
天文学家发现迄今最近黑洞
日全食
改变世界的三次日全食
天文学家叶叔华——星路漫漫 上下求索
一日食,四季过
壮美的日食
EasyNight日食小题板
日全食
日全食令亚洲很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