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学”——现代教学的核心

2009-10-23 05:27
新课程·中旬 2009年13期
关键词:创新能力动作音乐

梁 冰

21世纪我国的核心问题是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民族创新能力。提高全民族素质,不仅指较高的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过硬的心理素质,还包括身体素质。身体素质虽有先天的因素,但后天的培养也是很重要的。

一、教师课堂教学的创新

1.教学形式的创新

美是一切人的向往目标,而体育恰恰是健与美有机结合的整体,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的时期,有如一株稚嫩的小树,他们正确的姿态,协调的动作,美的形体,都是体育课要解决的,但我们又不能去生硬的练习站、立、走,因此,我根据一年级学生喜欢新奇、爱模仿的特点,通过愉快教学来完成教学任务。

在课堂一开始,我没像以前一样先站队,而是先播放了几段音乐,让学生随着音乐模仿小鸭、小鸡、小兔,学生非常开心,之后随着一声军号的响起播放出了一段解放军进行曲,并问学生,是谁在走路?人们走路是什么样的?精神吗?然后,我指出学生模仿的不足,并进行站、立、走规范演示及讲解其重要性。让学生明白,站、立、走虽很简单,但对一个人来讲很重要,这是靠长期坚持正确的练习而形成的。最后让学生随着铿锵有力的音乐自己练、小组练、全体练习、小组比赛。

2.教学内容的创新

兴趣是学习的源泉,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各种信息不断发展,全民健身运动的大力发展,传统的教材内容已不能满足孩子们不断增长的求知欲望。因此,我在正常的教学之外,把一些新奇的、现代的、孩子们喜爱的内容也融入到体育课教学中,使传统与现代成为一体。

武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也深受着学生们的喜爱,但小学体育武术教学中的大多数套路没有音乐,只能靠教师喊口令,练习枯燥乏味。因此,我把时尚健身活动——有氧搏击健身操加入教学之中。这种健美操把武术运动的基本动作与拳击、跆拳道组合在一起,动作刚柔相济,音乐动感十足,不仅锻炼了学生身体的柔韧性、协调性、力量性、灵活性,也激发了学生锻炼的热情,释放出了学生的青春活力与激情。

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教师教学上的创新给学生的心理也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使他们也发挥出自己的创新能力,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

1.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可以说一个人的想象力决定着他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

一年级齐步走中步伐一致、动作整齐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脚步与左右手臂的配合容易发生混淆。所以我就问同学们,怎样办才能很快、很正确地掌握。于是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出了好多主意。有的说让一个做得好的同学领着走;有的说听音乐走;其中一个同学提出一种敲鼓的办法解决这个难题。敲鼓面声大时,抬左脚,敲鼓边声小时,抬右脚。每一种方法我都给予同学们鼓励,也一一试过,最后同学们选择了敲鼓的方法。练习时不仅我敲同学练,也让同学敲我来练,使师生互动气氛融洽。学生很快地掌握了齐步走,解决了难点。

就这样,一个难题在孩子的大胆创新下解决了,同时,孩子的创新欲望与热情也被激发起来,有效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2.一个人具有很强的创造力,不仅仅表现在他的思维的变通性、流畅性、独创性,而且在个性特征上也会有突出的表现,如好奇心、冒险性、挑战性。其表现方式在体育教学中尤为突出。

如《前滚翻》一课中,首先,我先拿一些足球、篮球、铁圈让学生活动,并提出问题:“(1)你在玩中发现了什么?(2)这与本课教学有什么联系吗?”这样,学生不仅在玩中学,而且还激发了学生探索知识的莫大兴趣。学生回答之后,我讲解了前滚翻的规范动作及安全事项,并进行示范。

在孩子们掌握规范动作之后,我又问:“除了这种前滚翻之外,你还能想到哪些呢?”并鼓励学生只要想到了,做不到说出来也可以。同学们畅所欲言,有单腿前滚翻,单手前滚翻,鱼跃前滚翻等,大胆的同学还在我的保护下进行了演示。虽然动作各种各样,洋相百出,引来同学们的阵阵笑声,但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同学们都报以热烈的掌声,给予鼓励,使课堂气氛达到高潮。最后同学们自由选择前滚翻动作方式进行练习。

这样的教学培养了学生个性发展,也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更培养了孩子们勇敢及富于挑战的意志品质。

所有的教学活动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这需要教师不断地学习创新,也需要教师培养学生不断创新,更需要的是师生互动下的创新。以此使体育教学不仅是提高学生素质、强身健体的一门学科,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一个途径,使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健康之人、有用之人!

作者单位:辽宁省朝阳市双塔区八宝小学

猜你喜欢
创新能力动作音乐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动作描写要具体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