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绘本 轻松写话——绘本写话教学的实践探索

2009-10-23 05:27罗剑英
新课程·中旬 2009年13期
关键词:写话训练阅读

罗剑英

摘 要:低年级学生已接触大量的绘本,并开始愉快阅读,穿越绘本,轻松写话,开发绘本的潜在功能,让绘本阅读和写话有机结合。并通过画写、仿写、补白、猜写、续编、创编等多种训练形式进行绘本写话教学,有效提高低年级学生的写话能力。

关键词:绘本 阅读 写话 训练 形式

绘本,顾名思义是一种以图画为主,文字为辅的书籍,我们称之为图画书。绘本表现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纪元前16世纪的古埃及文化。作为儿童文学一部分的儿童绘本,1658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所编写的《世界图解》被学者们公推为第一本儿童绘本。近两年,我国一些儿童文学作家与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专家认识到绘本阅读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开始致力于绘本的推荐与绘本阅读的推广,于是,绘本越来越多地走入学校和家庭。

新课标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为了训练学生书面表达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运用能力,并且能够和中年级语文写作相衔接,从低年级就要逐步开展一定的写话训练。而低年级学生在学习写话时害怕写话,一怕没内容,二怕不知怎样写。如何激发学生的写话兴趣?充实写话内容,教给写话方法,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学生的写话能力,成了很多老师思考关注的话题。

所幸,在带领孩子们开展课外阅读时,我们认识了绘本,当我们引领孩子们穿越绘本的丛林,并把绘本请进了写话教学中,绘本邂逅了写话,多少动人的故事将被演绎,多少鲜活的文字将会诞生?

一、认识绘本,开发绘本功能

有人说:“绘本是孩子在人生道路上最初见到的书,是在漫长的读书生涯中所读到最重要的书。一个孩子从绘本中体会到多少快乐,将决定他一生是否喜欢读书。”的确,对孩子而言,有一些书,童年时,读到了,喜欢上了,快乐了,也就永远读到了,喜欢着,快乐着;相反,童年时错过了,省略了,就终生失之交臂,成为永远的缺失和遗憾。

(一)绘本的特质

孩子们为什么喜爱阅读绘本?绘本具有怎样与众不同的魔力?绘本符合孩子思维特点,更能激发孩子阅读兴趣。在小学低段,孩子的思维是具体形象性的思维,是表象的思维,而绘本以画为主,字少但画面丰富,以画传达故事情节,比一般纯文本更能激发孩子的兴趣,也更符合儿童早期阅读的特点和习惯。绘本画面精美,色彩明丽,优美地表现着文字所无法表现的意蕴与感觉。绘本画面跳跃,富有内涵,唤醒学生与生俱来的诗意与浪漫。绘本人物动作诙谐有趣,个性张扬,给了孩子们在梦想与现实之间自由驰骋的乐趣。绘本语言凝练灵动,既高深,又轻浅。图文互为补充,互相交融,让孩子在阅读过程中,享受文学,感染美学,飞扬想象,令人赏心悦目,衍生出精神上的享受。

(二)绘本的阅读

绘本中图画不再是文字的附庸,而是图书的生命。绘本中的图画连细节都有故事——“绘本是一张到处隐藏着秘密的‘神秘地图,因为无论是扉页、封面还是环衬,都是绘本的有机组成部分。”只有指导孩子从头到尾阅读绘本,才能发现很多常常被读者忽视的小细节。读懂了这些细节,才会读出文字中没有的精彩。当然,“阅读只是给头脑提供认识的材料,思考才使我们阅读的东西成为我们自己的。”因此在引导儿童阅读绘本时,还应把看书、思考的空间留给儿童,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品味故事,填补空白,丰富内涵。让他们的体验和感受,经过时间沉淀,慢慢地转化为知识和智能。

(三)绘本的开发

当绘本走入课堂时,大多数老师对它的认识,还停留在“阅读”阶段,认为这只是适合孩子阅读的书籍。其实不然,绘本的功能远不止阅读。它是一座有待开发的“宝藏”,蕴藏着丰富的营养元素。培利·诺德曼在《阅读儿童文学的乐趣》里说:“一本绘本至少包含三种故事,文字讲的故事、图画暗示的故事,以及两者结合后所产生的故事。”不仅如此,绘本文字的排列,潜在的节奏、细节、留白、价值取向等都值得我们细细玩味。其中到处包含着“写”的元素。而低年级学生写话往往因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无情可表而无从下笔。这不仅因为该学段的学生尚未学会选择习作素材,更因为他们还不会细致地观察真实的生活世界,也不会像成人那样冷静地审视事物。他们主要是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来思维的。绘本或描绘孩子们熟悉的生活,或反映妙趣横生的动物世界,或细腻描摹孩子们的情感律动,或告诉孩子们一些有趣的知识等。绘本以其丰富的内容、鲜活的画面,将孩子们的种种生活情状定格于图画中,并辅之以简练的语言旁白,引发学生由此及彼地展开遐想,为学生搭建了爱读乐写的写话平台。学生徜徉在由丰富的画面和动人的叙述交织而成的美丽故事中。在这美丽而又快乐的图文旅行中,孩子的表达欲望喷薄而出。孩子们感到有话可写,有情想表。

二、走进绘本,丰富写话形式

当绘本和写话亲密接触,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发生了,写话教学的新途径被开辟出来,提高学生写话能力的新增长点也被找到。如何利用绘本和写话的链接点,充实孩子们的写话内容,提供孩子们写话的典范?以下几种训练形式值得尝试,效果显著。

(一)画写

秦牧曾经说过:“绘画可以说是用线条和颜色来表现的文学,文学也可以说是用文字来表现的绘画。”由此可见,画的创作和文的写作本来就是共通的。而绘本是文学与绘画的完美融合,教师可以借鉴绘本的表现形式,用“图文结合”的形式启蒙孩子写话。老师可以让孩子们模仿绘本的样子,会写的字就用字写,不会写的字或意思用图画来表示。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孩子们画画、写写,乐在其中。这样不仅充分尊重了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满足了他们的心理需要,又能降低写话书写表达的难度,更快地促进低年级孩子口头和书面语言的发展。如老师范画一只可爱的鼠小弟,接着述说:有一天,鼠小弟到森林里玩,看到一棵树上结满了果子。它馋得口水直流。可是怎么爬也爬不上去。怎么办呢?后面的故事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让他们说说、画画、写写,最大限度地训练学生的想象、思维和表达能力。

(二)仿写

汪潮教授在《中国语文读写结合研究》一文中指出,由读到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读,有现成的文章;写,却是从无到有,靠自己组织文章。怎样简化复杂的过程,降低难度,使初学者易学乐学呢?仿写无疑是最基本的方式了。绘本的语言往往非常简练,但是却蕴含着一定的语言规律,是孩子们仿写的好材料。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在执教绘本写话课《我爸爸》中,先出示单幅图单句话:爸爸像大猩猩一样健壮。爸爸像整天笑眯眯的河马一样快乐。然后把两幅图连起来,出示:爸爸像大猩猩一样健壮,也像整天笑眯眯的河马一样快乐。引导学生发现其中起到桥梁作用的“也”字。同时提取句式“……像……一样……”,鼓励学生进行仿写。在这个片断中,窦老师充分挖掘了绘本中的语言规律,找准写话训练点。教学由扶到放,激发了学生的写话兴趣,降低了写话难度,学生乐于提笔。

(三)补白

图画是绘本的重要组成部分。绘本中的图画,是延展的、跳跃的、活动的,它能引领孩子们走进故事情境,蕴含了文字无法表达的语意,这就是绘本图画的空白。这种“空白”给孩子们预留了想象的空间,可以引发孩子产生丰富的联想。在绘本写话中,如果我们引导学生仔细读图,展开想象,给画面补白,可能会收获别样的精彩。如江苏陆锦华老师在执教《母鸡螺丝去散步》绘本写话课时,他充分挖掘图画中藏着的故事,引导学生用顺口溜的形式把文字中没有提到的狐狸的遭遇描述出来。孩子们想象的阀门一旦打开,有趣的文字就从他们的笔下奔涌而出。将绘本原先的文字和孩子们的创作稍加整合,就成了一首妙趣横生的小诗。同样,绘本的文字简洁明了,也给孩子留下了无尽的想象空间。在教学时,让学生给文本补白,给这些言简意浓处进行扩充和丰盈。

(四)猜写

孩子的好奇心总是非常强的。他们总是想探究未知的事物,寻找未知的答案。塞缪尔·约翰逊曾说:好奇心是智慧富有活力的最持久、最可靠的特征之一。绘本故事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教师在引导孩子阅读绘本时,引导孩子猜想各种可能性。孩子们兴致高涨,乐此不疲。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能猜中绘本的描述,他们拼想象、搏表达,写话热情和表达智慧竞相绽放。

《小猪变形记》是一本优美的绘本故事,作家将一种哲学思想通过生动而又幽默的图画来告诉小读者:做自己,最快乐!

故事中的小猪突然感到百无聊赖,却又精力充沛,有着满脑子的奇异思想,因此就想体验一下别的动物的生活。这只小猪想变成什么呢?为什么要变形呢?……当小猪踩着高跷出去散步碰到了斑马时,小猪会对斑马怎么说呢?请你猜猜写写。

三、总结

孩子的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写话教学也应该是灵活多样的。而绘本是训练低段学生写话的极佳载体,绘本课堂会让我们的孩子爱上阅读,爱上写作,爱上语文。感谢绘本带给我们的这份润泽,让我们引领着孩子们穿越绘本,轻松写话,走出作文教学的柳暗花明!

作者单位:浙江省台州市玉环县清港小学

猜你喜欢
写话训练阅读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让文言文教学迸发思维的火花
日媒:日自卫队将以“训练”为名“出兵”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