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艺术形式在旅游地理教学中运用的心理学效应

2009-10-23 05:27王雪莲
新课程·中旬 2009年13期
关键词:心理效应旅游地理艺术形式

王雪莲

摘 要:增强教学的生动性、趣味性是上好旅游地理课的关键所在。本文从心理学的角度,建议将学生感兴趣的其他艺术形式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使教学与其他学科艺术形式嫁接、融合,这将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课堂教学的生动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产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心理效应,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旅游地理 课堂教学 艺术形式 心理效应

课堂教学是师生双向互动的一个积极的心理过程。笔者曾听过一位老师讲授旅游地理课,平铺直叙,学生听得昏昏欲睡、气氛沉闷,当然没什么积极效果可言。旅游地理内容丰富,涉及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建筑、宗教、艺术等多方面的学科知识。要上好这门课,从心理学的角度讲,笔者提一点建议,即增强教学的生动性、趣味性是上好旅游地理课的关键所在。建议将学生感兴趣的其他艺术形式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使教学与其他学科艺术形式嫁接、融合,这将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课堂教学的生动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产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心理效应,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同时,还能通过这样的教学,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技能并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陶冶学生的情操,形成健康的艺术观、审美观。

一、运用歌曲、民间歌谣,可使学生在艺术欣赏中理解学习内容,加深印象

歌曲、民谣是学生们喜爱的艺术形式,若在教学中把它们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可使学生在艺术的欣赏中理解内容,加深印象,学起来轻松有趣。例如学习各个旅游地的气候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但运用歌曲学习,就能极大地降低知识难度。如在学习我国东部、东南部地区时,其气候是典型的季风气候,单凭讲解,学生对于季风气候较难理解,而若选用《白毛女》中的歌曲“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和《北国之春》“亭亭白桦,悠悠碧空,微微南来风”等,学生从歌曲中就能较轻松地理解季风气候风向的变化;在学习海南岛时,一句“请到天涯海角来,这里四季春常在”,可使学生很快明白海南的气候特点,并知道“天涯海角”这一著名景观。还有,在学习云南的风景名胜和物产时,可让学生欣赏云南花灯《逛新城》,从有趣的猜唱中,就了解了西山龙门、石林、安宁温泉、大理蝴蝶泉、东川铜矿乃至云南的小锅米线等等。

二、运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可帮助学生理解旅游资源特色,增强学习兴趣

旅游地理介绍大量我国著名的名山大川和文物古迹,而我国古典文学中有很多以名山大川、文物古迹为题材的散文、诗词。因此,在学习这些旅游资源时,可选取典型的古典文学作品,帮助学生理解旅游资源的特色,增强学习的兴趣,还能从中受到文学艺术美的陶冶,增强人文素养。如学习江南三大名楼时,可分别选取唐代诗人崔灏的《黄鹤楼》、王勃的《滕王阁序》和宋代文学家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的名句,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这三座名楼的文化内涵。又如学习庐山风景区时,可选取唐代大诗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使学生更深地认识庐山的奇秀风光;学习泰山时,选用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和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等名句,可使学生很快在欣赏名诗名句的同时掌握泰山最突出的特色。优美的诗词,秀丽迷人的景色,雄伟的古建筑……使学生在美的享受中学到了知识,感受到了祖国的历史文化与自然景观的灿烂辉煌。

三、运用中国神话故事、历史故事,可使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我们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孕育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在我国的建筑、遗址中都有体现。结合教材内容,师生可共同收集相关的神话故事、历史故事,并将之运用于教学中,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如在学习我国第一座佛教寺庙白马寺时,可由传说汉明帝做梦到派人请佛并用白马驮回的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故事中记忆白马寺的历史和地位;在学习武当山风景区时,可从学生感兴趣的武当山武术入手,并加入张三丰的相关传说故事,使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自然地认识到武当山是我国第一道教名山;在学习秦始皇陵和兵马俑博物馆时,选用秦始皇统一六国和为自己修建陵墓及二世胡亥埋葬秦始皇的历史故事,使学生很快从历史中认识到秦始皇陵和兵马俑博物馆的历史文化及布局特色。

四、运用导游艺术,能锻炼提高学生的多种能力和综合素质

许多学生对导游有强烈的兴趣,在教学中利用学科特点和学科优势,适当地加入导游艺术的教学,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还能使学生的多种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锻炼。教师可在每节课前和授课过程中、课后的作业中,布置以教学内容为主的导游练习。通过教师的模拟示范、指导,学生的模拟导游练习、表演、比赛等教学形式,使学生既能熟记学习内容,又可提高语言组织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心理素质及相关的旅游职业素质。例如结合教学内容,可于课前设立“今天我是导游员”“我带大家游石林”等导游练习;课后作业可偏重布置编写导游词的练习;章节复习时可采用全班以小组为单位的模拟导游训练等,这样,可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实效性。

五、运用广告艺术,可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广告作为一种宣传手段,有其独特的魅力。而今天的学生对于广告更是情有独钟,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选取熟悉的旅游宣传广告或让学生们依据旅游资源的景观特色编写广告,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调动课堂学习气氛,提高学习积极性和教学效果。当前,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各个旅游企业、旅游地都在加大宣传力度,各种媒介上的旅游广告也越来越多。平时若老师和学生注意留心收集,可以在上新课时运用,以丰富教学内容,优化课堂教学;也可在复习旧课时进行旅游广告词、广告画、广告图片的展览、解说活动。此外,开展能激发学生创造力的旅游广告设计和创意比赛也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形式。

总之,课堂教学并不只是单纯的教师讲,学生听的过程。教师应根据自己所教学科的实际情况,善于学习,善于收集有关资料,灵活地运用多种教学形式,以收到良好的教学心理效应,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达到教学要求。

参考文献:

1.郑辽吉,张娜.中国旅游地理.中国科学出版社,2008.8.

2.都大明,金守郡.中国旅游文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1.

3.闫立杰.旅游景观鉴赏.旅游教育出版社,2007.8.

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教育与艺术学院

猜你喜欢
心理效应旅游地理艺术形式
探究新时代有效开展旅游地理教学的途径
旅游地理
童话改编动画电影的模式演进
浅析形式美在装饰画中的重要性
心理效应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应用策略
潮汕民间美术文化艺术形式举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