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生活”的语文

2009-10-23 05:27蒋慧昳
新课程·中旬 2009年13期
关键词:西西小树课件

蒋慧昳

一、与朗读同行——活化语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阅读中学生要感受到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所反映的生活,体现出的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等,都离不开读。不读课文,学生的体验和感受就成了无米之炊,不充分地读,学生就不能与文本对话并感受文本所表达的情感。

(出示第一节诗句)

师:请听,呼呼的风声,让我们一起去看看风中的小树,寒冷的冬天到了,小树会怎样?

生1:小树会缩着身子。

生2:小树会冷得发抖,冷得打哆嗦。

师:小朋友的想象力真丰富,我们看看谁演得棒,站起来演一演。

师:我听到了。小树,红红的太阳升起来了,现在,你觉得怎样?小树来告诉我吧。

(课件出示图画:红红的太阳)

生1:我感到很舒服。

生2:我感到很暖和。

生3:我感到很温暖。

师:我们难过着小树的难过,快乐着小树的快乐。心中的愿望就来越越强烈,许下我们的愿望吧。

(生齐读)

读,作为读法,也是学法,贯穿了整堂课始终。不仅要读得层次分明、循序渐进,更重要的是加强读的指导,使学生读得入境,读得动情。在读中目视其词,口发其声,耳闻其言,心通其情,这样字字入目,句句入心的朗读,把体验到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二、让生活飞扬——体验语文

“新大纲”强调语文教学要“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因此,在语文教学中,面向生活,联系生活,理解生活,使语文教学返朴归真、回归生活,同时,生活又是学生学习的源泉,是培养感悟能力、体验文本情感的一块沃土。让生活走向课堂,使课堂成为生活的舞台;让课堂走向生活,使生活成为课堂体验的读点。

(课件出示图画:望着窗外的西西)

师:最牵挂我的心的是朋友西西,他坐在家里,他不能干什么?

生1:他不能到外面玩。

生2:他不能到操场上奔跑。

生3:他不能到草地上玩耍。

师:不能和朋友们在一起,他很想朋友,看到小鸟在飞,想到自己只能在家。他心里会觉得怎样?

生1:他心里会觉得寂寞。

生2:他心里会觉得伤心。

生3:他心里会觉得孤单。

师:同学们看到西西的生活只有孤独、寂寞,痛苦,她多么希望自己有一双好腿,告诉西西你的美好愿望吧。

(分组读)

(课件出示图画:奔向学校的西西)

师:同学们,我们的愿望实现了,看啊!西西有了一双健康的好腿,拥有了健康,她就拥有了快乐。

在教学中,教师创设生活化情境,让语文与生活这一泓水相通,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放飞学生的心灵,无拘无束,尽情体验,激情满怀。此时,生活体验与语文学习融成一体,课堂上洋溢着浓浓的语文气息,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学生在自由地绽放生命的活力,享受语文。

三、使课堂拓展——深化语文

课文给我们留下很多想象的空间,让读者的思想、想象得以充实,与作者的情感谐振、生发共鸣。课堂中,当学生带着自己的独特感受和体验朗读全文,他们情感的巨浪再度掀起,此时此刻,他们百感交集,意犹未尽,他们的情感需要宣泄。

学生所表达的一切都是从心灵深处流溢出来的真实之感,没有娇柔造作,没有“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无奈,而是“情动而辞发”,是生命的表白。

总之,教师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生活资源、阅读资源等,引领学生体验语文,积淀语文、超越语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更重要的是每个学生都能在活动中快乐地学习语文,幸福地享受语文。

作者单位:浙江省乐清市乐成镇第三小学

猜你喜欢
西西小树课件
种子西西的烦恼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提高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质量的几点思考
误会了怎么办
我们的小树屋
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取与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