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语文教学评价的认识

2009-10-23 05:27刘智瑜
新课程·中旬 2009年13期
关键词:思维评价语文

刘智瑜

新课标的出台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指明了方向,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成为了我们的追求目标。对于语文教学评价仍然是我们工作中需要不断的探索和总结的问题。

一、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存在的教学评价问题

1.赞扬的语言使用不恰当,误导学生的学习思维。有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论学生回答是否恰当,不论提出什么质疑都口诀似的赞扬:“你真棒!”、“真有见解!”、“读得真有感情!”……不当的评价不仅激发不了学生的思维,反而会误导学生的学习思维。时间长了,他们认为对老师的提问、对文本的理解,不需深入推敲思考,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哪怕是胡编乱造、东扯西拉的,都是值得表扬的。于是他们可能会错误地认为:这或许就是创新思维的表现。而那些有真知灼见的理解和回答,反被这些庸俗的赞语埋没了,无情抑制了发其散思维的培养。

2.误延评价界面,学生疲于应付。新课程的评价改革提倡发展性评价,讲究方式的多种多样。除了一般考试测验外,还有访谈、观察、文献研究、范例考查、个人经历记录等。然而有的教师误以为任何一种语文学习都需综合运用各种形式的评价。他们在实施过程中不顾学生实际,不顾学生的起点、身体和心理承受能力,无限扩大评价界面。如一篇作文写好后,先自改自评,再小组评、班级评,然后家长评,写评后反思、评后报告,再呈交老师评。这使学生作文在众多的评价中已面目全非,不仅加重学生学习负担,也致使学生丧失了写作激情,反而失去了评价效果。

3.简单求异,违背语文教学宗旨。课改的重要理念是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实际中有的教师在学习文章时让每个学生自选喜欢的段落学习或者为几个生字,也要让学生分组讨论,这样就能获得“有合作探究精神”“能自主学习”“学习热情高”等评价。其实,语文教学中许多问题仍需教师点拨,学生思考才可解决的。

二、在教学评价的探索中做到真实

社会和家长称呼老师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今天我们的学生随着时代的信息灵通,认辩能力有着天然的敏锐性。

1.真实的老师帮助学生认识真实的自我。语文即生活,语文即人文。语文教学评价可随时随地进行,情境中可使学生的感情丰富,可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也可指出学生存在的缺点。有个学生课下见到老师说:“老师,我想找您谈话”。老师一怔,随即说:“那我可要等着挨批评了”。学生觉察到用词的不妥,很不好意思。老师趁机给学生指出了“谈话”一词的微妙变化,如果换成“谈谈心”或“说件事”就妥了。率真的评价让该生明白了“谈话”一词的多义,也懂了口语交际中因对象不同而用语不同。在与学生亲切接触中用真心的语言启迪学生认识自己,热爱生活、热爱学习,使其快乐地成长。

2.以客观公正的评价,激发学生进取心。评价要从学生的起点出发,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严厉的训斥和一味的指责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降低了他们的志向水准。相反过度的表扬,活跃气氛的背后却冷却了学生的竞争冲动。如学习《孔乙己》时,要求学生展开想象,进行小说续写。有一位同学想象孔乙己被一恩人搭救,并在恩人救济下开了个酒店。老师评价:“想象丰富、情节曲折,富有戏剧性。在续写时多一些表现人物性格的描写,才能表现出小说要塑造人物形象这一主要要素。”评价中教师真正做到了客观公正,又不乏真情,让学生受到鼓励,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从而激发学生进取心。

3.于真情鼓励、赞赏中促进学生成长。教师在评价时积极营造情感交流的氛围,要注意学生的性别不同、个性差异,使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地位的教学充分体现。教学中,注重学生思想的变化,柔性教育与硬性教育相辅相成,刚柔相济,使其相得益彰。适当的批评惩罚能使学生增强责任感,磨炼学生坚强意志,铸就学生完善的人格。一个学生在学习朱自清的《背影》时,认为作者写的都是家常琐事,没什么意思。老师就让他回家按照文章的内容,多做家务,并观察感受父母的态度,再将这些记下来。这样在后来的日子里,他渐渐地读懂了《背影》是一种爱。

教师应欢迎和接受学生对自己的评价,鼓励学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真心的语言对老师的德、能、勤、绩等方面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这样就能在师生互动、知己知彼中达到教学相长。

教师评价不能仅仅停留在学生正误方面,应充分发挥评价的发现、引领、提升功能。教师在教学中都应该少一些表面的繁荣,多一份内在的智慧,使学生沿着正确的路径展开深入的思考,为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新疆阿拉尔市

猜你喜欢
思维评价语文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