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的能力

2009-10-23 05:27任红梅
新课程·中旬 2009年13期
关键词:少数民族学生学习能力汉语

任红梅

摘 要:培养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的能力是汉语学科教学的主要目的。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的根本目的在于运用,汉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全面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交际能力。因此培养和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能力是汉语教学中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培养 少数民族学生 汉语 学习能力

汉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的能力,要通过汉语教学使学生掌握汉语并具有进行语言实践的能力,逐步形成适应社会所需要的进行终身学习的能力。

一、培养少数民族学生运用汉语的能力是汉语教学的目的

语言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使用语言的能力,能力包括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汉语教学则是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汉语的能力。汉语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帮助学生获得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能使学生终身受益。现代教育不但要求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去学习,由“学会”变为“会学”。因为获得一种学习能力比学习知识本身更重要。

二、教师如何培养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的能力

对于少数民族学生来说,他们的母语是本族语,是第一语言,汉语是第二语言。我们对少数民族进行的汉语教学属于第二语言教学。在汉语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教学生汉语基础知识;更重要的一方面教学生如何掌握学习汉语的方法。

在汉语教学中存在着许多教师容易忽视的问题,许多汉语教师只是向学生讲授汉语的基础知识,忽视了培养学生运用汉语的技能,忽视了在教学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智力,忽视了培养学生健康思想和高尚品德。因此,需从以下几方面改进:

1.爱因斯坦说过:“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学生真正懂得学习汉语的重要性,才能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兴趣”。“兴趣”越浓,求知欲望越强,学习也就越加积极主动。因此,我们必须使少数民族学生知道学好汉语与加速我国经济建设的密切关系,帮助他们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动机,从而产生稳固的学习积极性。

2.讲究教法,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严密组织课堂教学,使整堂课一环紧扣一环,让学生始终保持轻松愉快、积极主动的学习劲头,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凡是能激发学生喜爱汉语的,都是教汉语的好方法。每位教师应该有自己的特点,使其发展成为自己的风格。

3.遵循规律,注重学习过程。先预习——后自问——再学习——再练习——后归纳,这个学习过程实际上就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思维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过程。其中练习要精选,保持一定难度,让学生不断有所追求,注重新知识,尤其是交际技能操练,不仅影响课堂教学的成效,也为学生课堂学习与课下联系有机结合起了桥梁作用。

4.要促进教学内容的交流,教师必须把学生的情感因素放在与教学内容同等重要的位置来考虑,创造出一种轻松、活泼的“对话关系”,使学习者从中获得交流愉悦、表现欲和自我肯定的满足。

5.选择恰当的、合适的教师话语,教师的语言决定着学习者对其话语的接受或排斥程度。一是要提高教师自身的语言能力和交际技巧,同时要注重话语内容的信息效度;二是要全面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时刻留心和关注学习对象存在的潜在制约,要注意掌握热情、体谅、礼貌等对话原则。

6.掌握恰当的提问技巧和互动方式。问——答是一种积极的交流方式,为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熟练掌握提问技巧,充分发挥话语的作用。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抓“中间”顾“两极”,提出相应的等于或略高于学生实际知识水平的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和回答,从而使学生在参与中巩固知识,获取信息,共同进步。

7.了解学生,及时表扬批评,建立情感互动。对于学习上确有困难的学生应耐心指导,多给他们参加实践的机会,使他们点滴的进步都能得到及时的肯定。表扬学生的进步,鼓励他们的成功,会使他们更加愉快、积极地去学习。然而恰如其分的批评也同样能起到强化的作用,使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需要老师去发现、调动、爱护和维护。

8.学习和掌握技能。技能包括日常应用的能力和运用技巧应试的能力。只关注所谓的应试技巧,运用能力不一定会有质的提高,而如果具备了较高的、独立学习语言的能力,同时能运用应试技巧,肯定使学生在学习中既见“木”又见“林”。

三、对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教师的素质要求

作为一名汉语教师,在知识、能力、素质上的要求是全面的,那种认为“只要汉语水平好就能当汉语老师,就能教好汉语”的思想是错误的。

首先,要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素质。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具有肩负起建设祖国的使命。其次,要有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汉语功底。汉语教师应有较高的汉语水平和理论知识,对汉语言文化有深刻的认识并具备较高的修养。最后,具有较强的汉语教学能力。汉语教师应掌握语言教学基础的理论、汉语教学的技能和艺术,为学生通过学习汉语掌握更多的现代科学知识和技术打下可靠的基础。

四、结语

汉语教学是一项艰苦的劳动,培养和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水平和技能,汉语教师只有不懈努力并乐此不疲才能实现。汉语教师要在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教会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自主驾驭整个学习过程。“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样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这也是当今社会所提倡的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

作者单位:新疆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汉语言系

猜你喜欢
少数民族学生学习能力汉语
学汉语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学业导师制对本科生学习能力和素质教育造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