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教学之我见

2009-10-23 05:27李希宁
新课程·中旬 2009年13期
关键词:授课范唱

李希宁

关键词:听觉能力 范唱 授课 教学规律

歌唱以它的无穷魅力与抽象性使得声乐教学充满了神秘的气息。声乐教学不像器乐教学那样直观,学生只能通过聆听教师的范唱和从教师的教学语言中去理解发声的原理和琢磨歌唱的技法,去领会音乐作品的内涵,创造美好的声乐艺术形象。作为一名声乐教师,对如何促进声乐教学水平、教学效果的提高结合教学实践谈点自己的体会。

一、掌握科学的声乐训练方法,具有良好的听觉能力,并不断探索积累,提高教学水平

首先,声乐教师要有正确的歌唱艺术观念,掌握正确的唱法。只有老师明白了,学生才可能明白。我们知道,器乐所用的乐器是“身外之物”,而声乐所用的乐器是我们的身体,每一次歌唱都是由声带、喉部、口腔、鼻窦、肺部、横膈膜等众多器官的共同协作来完成的,离开这些物质基础是谈不上歌唱的。只有熟悉这些器官的各种机能,懂得这些器官才能更好地协作,才能结合科学的训练方法进行教学。其次,要有个好耳朵。声乐这门艺术主要通过听觉来进行,对声乐中的绝大多数问题只能说一个梗概和一般原则,更具体的就要靠听觉去把关了。声乐教师必须借助敏锐和有经验的听觉去准确地判断学生发声和演唱时的音准、节奏、音质、音色、共鸣、气息、读字等情况,并及时对学生的发声和演唱做出调整。

二、具有较强的舞台演唱能力和“对症下药”的能力,也要掌握生动活泼、富有针对性的授课方法与授课形式

声乐毕竟是门声音艺术、听觉艺术,任何科学理论的说教都不能替代活生生的优美的声音的启发与感染。我们常听说有的人无师自通,通过聆听唱片而学会了歌唱。其实,这也是有老师在教他,正是唱片中那些看不见的老师的演唱而启发诱导了他,使他模仿学会了唱歌。所以,一个具有较高舞台演唱能力的声乐教师必定同时具有很好的范唱能力。而好的范唱不仅是激发学生兴趣最有力的手段,还能使教学更具魅力、更令人信服。再者,学生通过聆听范唱,不仅可以直接模仿教师正确的歌唱方法,还可以体会教师对歌曲的理解和艺术表现,达到对作品的深层次的理解与认识。

在声乐教学中每位学生在声乐学习中或多或少都存在着歌唱发声技巧和歌唱艺术表现上的问题。声乐教学实质上就是师生合作。声乐教师好比医生,学生就像患者,教师用听觉去判断学生的歌唱发声,就相当于望闻问切和运用先进仪器检测设备为患者诊断出病因;及时发现并运用有效的训练手段解决学生的问题,则相当于对症下药。通过实践教学,我总结出了一些解决发声问题的经验办法。比如喉音:在发音时感觉喉音很重,紧迫、生硬、沉重、吃力,这样的声音容易使嗓子疲劳或嘶哑,影响自然的发音素质发展。喉音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失去气息支点,喉头肌肉过于紧张,舌根用力向下压或过于上提。纠正方法是指导学生学习和运用胸腹式呼吸方法,找到气息支持点,加强气息控制能力练习发音,使声音集中靠前些,下颚和舌根自然放松,减少咽喉器官负担。又比如常见的毛病鼻音:这种声音给人一种闭塞、晦暗的感觉,听起来令人不悦耳。产生的原因是软腭和小舌放得太往下,大舌后部抬得高,使气流不能自然流畅地通过口腔流出,大部分气流进入鼻腔而产生重鼻音。纠正方法是放松大舌根部,稍抬高软腭和提高小舌,使气流通畅,从口腔直冲硬腭便可避免和减少鼻音。先要求有毛病的学生练习闭口哼唱各种母音练习,使共鸣位置尽量靠前些。通过有针对性的这些练习,就可以顺利跨过一些技术障碍而达到演唱效果。

声乐教学从理论上有其相对固定的一套,学生的学习状况有共性表现的一面。声乐教学不是死板的技术操作课,它是一门音乐课、艺术课,应让它更生动、活泼、灵活、富有针对性。千篇一律、单一授课的方式是不会培养出好的学生的。如果把声乐课分为个别课、小组课与大课三种形式,在个别课(一对一)当中,我们针对每个学生不同的嗓音特点、不同音乐素质与文化修养因材施教,从练习曲到歌曲的安排上都有各自不同的要求,从中强调每个学生的个性与特点;在小组课中,从共同练习发声到互相聆听,在一种群体参与的气氛中听辨自己的声音与别的同学的异同,从而更好地理解老师的讲解与要求。在这种小组课中学生与老师可以互相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声乐大课中,主要是讲解一些声乐基本原理,使学生增强声乐理论修养,并通过对个别同学的现场指导,使聆听的学生加深印象,提高学生辨别声音好坏的能力。当然,声乐教师也要从实际出发,为提高声乐教学质量努力。

三、遵循教学规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所谓教学不是教师教、学生学,而应是教师正确地、恰当地组织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学过程就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自己的智能活动去探索获得知识技能,并在探索获取中进一步发展智能的过程。教学过程的本质决定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则体现在把学生自主的学习活动有效地组织起来,把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一方面,声乐教师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示之以范,培养学生歌唱的正确动机、浓厚的兴趣、真挚的情感、顽强的毅力,真正把学生吸引到歌唱中来,全身心地投入声乐学习。另一方面,教师必须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心理特点选择适应学生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学习,使学生学会学习,保护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引导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自主学习或与同学结成学习伙伴,进行合作式的声乐学习,鼓励和指导学生在课堂内外探索式地进行声乐学习和研究,热情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学生的前途,当好他们的参谋。教与学的关系就是教师帮助学生唱,而不是代替学生唱,教师要把自己放在学生的位置上,设身处地地去考虑他们的问题,要替学生考虑呼吸深浅、声音运用、理解作品、声乐处理等,学生怎么唱舒服就怎么办,有些感觉绝不能用教师自己的感觉和语言去让学生接受,要让学生自己有所体会后,用他的语言说出自己的感受。

对声乐教学的探索是永无止境的。作为一名声乐教师,要注重个人素质的加强,除了纯技术性的熟练与提高之外,个人的艺术、文化、道德修养的提高以及阅历的丰富等等都对声乐教学水平的提高有着很大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使教学效果、教学质量得到完善,提高学生的声乐水平。

参考文献:

1.中国音乐教育

2.中等学校音乐教学法

作者单位:河北省昌黎县汇文二中

猜你喜欢
授课范唱
新课改下小学音乐范唱教学策略初探
应当怎样“像老师备课授课一样学习”?
辨析判断“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标准应是教学质量
范唱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
谈谈如何做好一名小学数学教师
为什么最薄弱最缺少的环节是范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