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卖中的文化底蕴

2009-10-28 07:01胡西林
收藏·拍卖 2009年9期
关键词:篆书吴昌硕行书

胡西林

在次整理拍品的时候,遇见了吴昌硕对联中的个字。

这是副行书长题的十言篆书对联,篆书入方出圆,笔力刚健,行书恣意挥洒,道劲活泼。篆书的严谨与行书的活泼互寓动静,是一件吴昌硕书法佳作。但是识文时我们遇到了问题,上联第七字作何解?起初我们识成“攀”,从字面看,“攀”为动词似也可以,但是从语意上讲,“攀楼头秋色”总觉欠妥。吴昌硕学问渊博,吟诗撰联对动词的使用极为讲究,该不会如此遣字。

番推敲之后,终于找到了答案:就是“拱”字。“拱”作动词,是拱手迎接、致敬的意思,比如京杭大运河最南端的那座著名的拱宸桥,当年就是为了表示对帝王南巡的敬意而建成如此巍峨壮观的拱桥,有象征意义。“拱”字用在这副对联里,仍作动词,迎接的意思,迎接谁?楼头秋色。用词绝妙,意境也好。对联云亭似鸥波,仓弁拱楼头秋色;画真龙友,桃花割扇底春风。

艺术品不是其他商品,除了自身价值以外,还应该含有更多文化附加值。艺术品拍卖公司也不是般意义上的商业机构,他们不仅应该善于发现宝贝,还应该擅长诠释宝贝,用文化,用修养,文化底蕴折射着拍卖的影响力。

猜你喜欢
篆书吴昌硕行书
饶宗颐老照片一组
张晓东《篆书国有岁以团扇》
柳佳玮作品
鲁大东篆书苏轼“人生十六乐事”
潘池勇行书作品
自撰联(行书)
书画名人汇
用劲刻
吴昌硕真迹换“真迹”
吴昌硕真迹换“真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