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未来发展趋势之我见

2009-10-28 08:10
商情 2009年22期
关键词:文物博物馆发展

胡 晔

【摘 要】伴随经济的迅速发展,博物馆作为显示国家文明发展水平的重要场所,必然也会有突飞猛进的发展。本文从理论和实务两个层面展望了博物馆未来发展的趋势。理论上博物馆学的发展必将更加专业化。实务上未来博物馆将更多的应用高科技,采用先进的管理方式,更加注重人文关怀,更加国际化。

【关键词】博物馆 发展趋势

刚刚过去的二十世纪被视为是博物馆的世纪,因为在近代一百年左右的时间,国际间相继成立的各类博物馆,是十九世纪数量总和的十倍以上,有些地区甚至超过百倍以上。就在各地纷纷成立博物馆或美术馆之际,博物馆间的国际组织也相继成立,包括最庞大的世界博物馆联合会,以及各国间自行设立的相关组织,都全力为博物馆事业而努力。这种蓬勃的气象,现实博物馆工程之方兴未艾,有待有志之士继续开发。1995年,ICOM会议在挪威举行,揭示“以博物馆作为不同文化的媒介体”的宣誓,正是说明未来博物馆工作的任务与方向。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这说明,我们要是想看到一个事物的未来发展趋势,我们必须要看到现在社会或者过去社会所存在的问题。而博物馆的社会性,也要求我们先看到博物馆在过去发展中的问题,继而才能看清博物馆未来发展的趋势。哈德逊认为人类未来的发展会存在这样几个问题。“由于人类的占有欲和蠢行,造成自然环境的消殆;某些国家具有庞大,而不负责任的军事能力;脱离欧洲统治之殖民地地区的去殖民化失败。过去的殖民地国家除了例外的少数,多数都处于贫困,不安,政治不靖的状况之下;各学门的只是愈益特殊化,排除外行;具体的,亲近的,真实的事物,逐渐疏离名誉,实物,国家及国际之事。”

当然哈德逊的观点只是列出了未来存在的一些社会问题。这种想法未免过于悲观。尽管社会的发展存在很多问题,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社会的发展是不断向前进步的,未来的社会必然是一个科技更加发达,管理更加严谨,法治更加健全的社会。而作为“过去的明天”的博物馆,必然会反映出社会发展的趋势。所以未来的博物馆必定是既可以解决现有的社会问题,又可以反映社会发展趋势的。我将从理论层面和实务层面对博物馆未来的发展加以详细的叙述。

一、从理论角度上看,博物馆学的专业化发展将更加完善

当今的博物馆大多数工作人员并不具备博物馆科学的专业知识,很多工作人员并没有经过系统的训练。导致现在的博物馆在文物的保藏,文物的展示,行销的制定,博物馆的推广等许多方面存在不足。而随着专门化博物馆的兴起,观众鉴赏水平的提高,科技的发展,以及博物馆间竞争的加剧,博物馆从业人员的专业化趋势必然越来越明显。有人说:“将来的博物馆从业人员,必然要逐渐淘汰学科专家自学而成的半吊子博物馆人,而由实物理论兼备的博物馆学专家执行。”

二、从实务的角度看,将重点从技术,管理,社会,国际化发展四个层次加以详细的说明

1.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以文物为主的博物馆,虽然不像科学性博物馆那样,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以科技的方法保护文物,是国际间工作的重点。文物为主的博物馆也应该加大科技使用的含量。技术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文物的收藏与维护。

(1)收藏品需要有系统的实施专题收藏。比如将藏品进行分门别类,书画类、陶瓷类、金属器械类、文献类等等,然后依据各类藏品的特点设立各项维修室,以确保藏品的永久完好如初。我们要采用先进的技术来保护我们的文物。比如可以用放射性元素给书画消毒。

(2)可以应用新媒介传达新信息,以扩大博物馆功能。对于展品的展示,传统的方法是利用文字进行说明。而现在我们可以应用电讯系统,以制作录像带,幻灯片,出版专书作媒介体,当然这些手段现在仍然是处于初试阶段。今后除了加强这些工作外,更要进一步以多媒体CD制作,发行全国及至国际间友馆,这样既可以加强馆际间的合作又可以将博物馆进行推广,以增加博物馆的经济效益。

(3)科技将应用于馆务运作中。对于本馆的整理存证,将以电子媒体管理,诸如摄影,分类,保管,展示等,都需要一套完备的科技应用,以确保展品的安全。防火,防盗,防灾的新设备,也要采取最先进的科学方法。“根据国际间联盟以及各项馆际合作,将增设各类连线同步机体,以互通有无,共享资源,都是未来博物馆要积极筹设的工作,甚至前述的文物保护,也可利用科技管道,实施合作支援。科技的应用,除了馆内自行设置外,亦可和国内外相关机构合作,以确保博物馆旺盛的机体活力,促进人类共有的宝贵文物,得以发挥其光彩。”

2.科学的管理方式。“大博物馆将逐渐消失,成为中小型的博物馆和有弹性的单位;博物馆将从单一的中央制转变为联合制;博物馆从国家的金援和监督,转变为自主的或混合财经模式的基金会,社团或企业的博物馆,其基本的社会功能则由公部门保证。”中国大陆的博物馆一般是国家或地方文物局直属的事业单位。属于“国有企业”。当然随着近年来旅游行业的兴起,在地方也出现了民营性质的博物馆。但是由于大多数“国营”性质的博物馆存在,使大陆的博物馆工作效率极低,并且几乎没有什么经济效益可言。随着大陆经济体质改革的深化发展,博物馆也必然面临着体制改革。未来发展中,博物馆的民营化趋势将更加明显。而伴随着“民营”而来的,则是管理效率的提高。民营就意味着激烈的竞争,意味着博物馆不仅要着眼于文化传播,还要着眼于自身经济效益的增长。这样博物馆必然会聘请先进的管理人才,采取先进的管理技术。这些改进,也无疑会给“古老”的博物馆注入新的血液,让它展示出“年轻”的一面。

3.社会角度。在今后的发展中,博物馆的社会服务性将加强。Jan Jelinek(人类学家。是伯蓝诺的摩拉维亚博物馆馆长,伯蓝诺大学博物馆学系主任,也服务于国际博物馆协会执行委员会与地区博物馆国际委员会之主席)说:“对于观众而言,看博物馆时第一眼呈现的只是博物馆全力发展其潜力运作出来的,当她们涉及到现今社会的问题时,博物馆就是这个立意要服务社会的机构,而且也只有如此,她们才能继续存在发挥功能。”

每一个有影响力的博物馆,都有其很强的社会服务性。“史坎森被创造出来而且成功运作,是因为新的工业社会发展时,产生对现在与过去连接之桥梁断层的恐怖;南肯辛顿博物馆激励起一群不安的群众,再确定工业制度可以组织对美与创作天赋的压力;厄门(Emmen)的北方动物公园(Nothern Animal Park)提供给那些人鼓励与防御,是因为她们对要控制与破坏野生世界可以更有感觉,更有丰富成果的共存于同一个星球上;纽约的大都会博物馆在提供美国与世界公民认识她们如何使用钱来买尽欧洲的艺术品,对国家道德有惊人的助力。”

社会服务性,最主要就是表现在社会教育性上。昨天与今天的主要不同就是教育观念的转变。教育主要就是实际讯息的获得。根据学者杜威的理论,认为“教育有自由性质与民主性质的内涵力,作为博物馆在没有课程制度的学习环境下,任何一项展出或活动,必然是在彰显教育的功能与意义上”。所以博物馆教育性质的其一表现就是是馆内设置的自由性。因为任何一项展览或活动,必须兼顾到大众各个阶层的需要,由硬体设施到软体设施,均应采多样性的情境,以适应不同需要的大众。尽管到博物馆的年龄层大致以高中生与大学生为多,其次是初为人父母者,但是,不管是什么样的观众,都在博物馆服务范围之内,因此如何营造自由选择的环境布置,是极其重要的。未来的博物馆设置应该是更自由的,能让人们自由选择的。以便我们更好的接受知识文化。博物馆教育性的其二表现是民主性。民主和自由是密不可分的。随着民主制度的普及,博物馆必然也会反映这一社会发展的趋势。未来博物馆中,观众也是博物馆的成员之一,观众进入博物馆后能在平等民主的环境下,她们可以尊重展览设计或服务人员,甚至自己也是工作者之一。观众可以在如此轻松的氛围之中,达到自我研修,使博物馆真正的成为“属于所有人的机构”。

“大部分人到博物馆去不是为了准备一门学科的考试而去的。但是直到最近大多数的博物馆都是这样的对待参观者的……让一般的参观者一无所知或者是得到自卑感……观众不愿再接近这个侮辱人的地方。”博物馆未来发展的基本“问题”是给观众信心。所以这就涉及到博物馆设计的合理性。尽管未来的博物馆所应用的科技将更加复杂,所展示的展品也更加丰富,但是在博物馆的设计上要充分体现其“人文关怀”。所以在设计上,首先,体现在空间的适度性。就像是前文所提到的那样,大博物馆将逐渐消失,成为中小型博物馆和有弹性的单位。因为太大的博物馆的无所不知与学术的态度,只能做发电厂的功能;而太少的博物馆虽然有这种愿景,但可能会因为缺少资源而无法执行。其次,如果想让观众在参观博物馆时并不感到自卑,那么未来的博物馆,应该更加重视与观众的互动。“博物馆的目的已经不能只是把画挂在墙上就可以满足观众,或馆里充满由各地掠夺来的机械,或把自然史以人类掠夺的方式来呈现,而没有明显的保护环境迹象来做模拟实景的展示,或展览由希腊多来的Elgin大理石雕而枉顾周遭政治的争议,或把动物园在博物馆名单上除名,或成为呈现地方史而不包括技术史的博物馆。”正因如此,我们未来的博物馆,可以在其成形的地方设有一些原始功能性的背景。比如教堂,寺庙,私人住宅,工会建筑。或者增加一些小的互动游戏环节来吸引那些有小孩的家庭。让人们感觉到,挂上绘画或摆上雕像是为了增加轻松的气氛,或者可以让她们在那里沉思片刻。而与之相反的是,一旦博物馆发展成艺术的长廊,就产生出一种不自然的气氛,变成一种艺术的竞技场,而使观众感到自卑。

综上所述,博物馆的社会性主要体现在其人文关怀方面。博物馆要让观众感到轻松,要让观众们在轻松中得到她想要的艺术的美感以及知识。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的社会步伐会越来越快,人们将承受着以往的人无法承受的压力。在都市生活中,每天的生活印象仅仅是程式化的挤地铁或是在地铁上匆忙的早餐。而博物馆,可以为人们提供心灵的栖息地。当周末到来,人们带着家人前来,在这里可以享受到意想不到的乐趣。在国际博物馆协会专题讨论中,波特馆长提出:“我们有责任来规划与经营符合现代人要求的博物馆。”

4.博物馆国际化的发展。由于交通运输事业的发达,国际间俨然就是地球村,博物馆的经营理念,也趋向企业化与科技化的运用。基于这一点,博物馆的国际性格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中最符合实际需要的当属加强国际文物交流这件事。博物馆事业绝非单一工作,或限定于某一地区之内,博物馆的文物是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理应让全人类去享用,而不是让文物单纯的放在一个固定的地方,只能让文物所出土的国家人民所享用。文化是没有国界的。所以未来的博物馆要通过文物的交流以促进文化的交流。正如一句话所说“博物馆如同一面镜子,它反映了社会的过去,和现在的进步与发展,并与其他社会发展相结合,进而影响了整个世界。”

参考文献:

[1]Kenneth Hudson .有影响力的博物馆.国立海洋生物博物馆,2003.204-209.

[2]莊锡昌.世界的博物馆.复旦大学,1993.

[3]雪伦•狄肯曼.如何行销博物馆:推广博物馆,美术馆和展览的概念与方法.五观艺术管理,2002.

[4]大卫•迪恩.展览复合体:博物馆展览的理论与实务.艺术家,2006.

[5]孙建华.漫步博物馆.中国社会科学,2008.

[6]美国博物馆学会.经营公民权的参与:博物馆的挑战.2005.

[7]约翰•福克 琳•迪尔金.博物馆经验.五观艺术管理, 2001.

[8]乔治•艾里斯•博寇.博物馆这一行.五观艺术管理,2000.

[9]黄光男.博物馆行销策略:新世纪、新方向.艺术家, 1997.

[10]弗德利希•瓦达荷西.博物馆学理论.295-341.

[11]黄光男.博物馆营销策.62-129.

猜你喜欢
文物博物馆发展
博物馆
老祖宗手一滑,造就了这些文物界的泥石流
让文物讲述天路文化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露天博物馆
教师发展
文物失窃
文物掉包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