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两城区广场的使用状况评价

2009-10-29 05:00高冬梅
当代旅游 2009年7期
关键词:贵阳市广场

高冬梅 侯 玉

摘要:运用使用状况评价(POE)方法对贵阳市两城区的广场进行调查研究。通过观察广场使用者的各类活动,采访广场的使用者以及发放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各个广场的使用状况,并选择出较好的广场与较差的广场,通过分析调查结果和相关数据,找出各自的利与弊,尝试性的为贵阳市各广场提供改善服务设施、提高管理水平的建议。

关键词: 使用状况;POE;广场;贵阳市

中图分类号:F59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671—7740(2009)07—0001—04

随着城市文明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拥挤和环境污染也越来越严重,直接威胁着市民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在此背景下,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自已的生存空间环境,渴望环境优美的城市公共空间。城市休闲广场是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公众互相交流、聚集、休闲的场所之一。然而,近年来随着“广场热”的出现,我国城市广场的建设出现了诸多问题。一些广场的设计只注重形式,过分追求平面构图美及俯瞰效果,忽略了城市休闲广场作为社会生活和市民日常活动的重要场所而应具备的基本功能,造成很多广场在建成之后利用率较低,或人们对广场的利用与规划设计师的意图相违背,既浪费了城市资源,也不能满足市民的需求。据此,本论文运用POE(使用状况评价)方法对贵阳市四个有代表性的广场进行调查,对其使用状况进行分析,以期为今后广场的建设或改建提供相关的建议。

一、研究方法

1.理论方法

POE(Post Occupancy Evaluation)方法,即使用状况评价法是20世纪60年代从环境心理学领域发展起来的一种针对建筑环境的研究,是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对经过设计并正被使用的设施进行系统评价的研究方法。POE方法的重点在于使用者及其需求,通过深入分析以往设计决策的影响、设施的运作情况来为将来的设计提供坚实的基础。这种研究方法将观察、记录、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法相结合,然后对于所得到的信息和数据进行整理,最后得到使用状况评价分析报告,是一种极为重要的研究户外空间的方法[1]。

本文运用POE方法,根据调查需求,参考有关文献,设计了调查问卷。对贵阳市两城区内四个广场进行系统的调查评价。

2.调查方法

从2008年1月1日至1月15日,选取贵阳市两城区四个有代表性的广场作为调查地点,使用POE方法对其进行调查,每个调查点发放60份问卷调查表,共发放问卷240份,以到广场活动的居民为主要调查对象,同时结合访谈、观察、照片记录等方法做辅助调查。

本文所调查的广场分别是人民广场、瑞花广场、大十字广场、甲秀广场。选取这四个广场的原因主要有:(1)知名度较高,分散于市内;(2)空间有大有小,游人来访目的及数量各不相同。

二、调查内容

调查内容主要包括:(1)调查对象的基本资料。1)人口年龄结构,了解参与调查人群的年龄构成;2)市民出游广场的频率、停留时间等;(2)市民在各个广场的活动状况;(3)市民对广场各类设施的满意与不满意状况;(4)市民对城市休闲广场的常规需求。

三、数据处理

运用Excel 2003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四、结果分析

1.广场服务范围

由表1可以得出,到达人民广场的人群中,青年占据近一半,其次是中年人群,老年和儿童到达的比例较少。主要是由于人民广场地下有沃尔玛超市,来此购物的人群中以中青年人群居多;而且由于人民广场的面积较大,在天气晴朗的时候,会有许多家长带孩子来广场玩耍、嬉戏,比如玩轮滑、放风筝等。

在人民广场南部,常会聚集一些中老年人在此开展跳舞、跳健身操、打牌、下棋等活动。瑞花广场靠近河滨公园,距客车站较近,有许多中青年的旅客在此路过或者等车、休息。而且瑞花广场附近有居民区,也常有老年人和儿童到广场来散步、休息。大十字广场位于市中心,来此的人群多为逛街路过或休息等人,因此青壮年人群所占比例较大,也有部分儿童在广场玩轮滑等游戏。甲秀广场临近甲秀楼,因此吸引了许多青年人来此观光。广场附近有较多的居民区,加之广场内建有较多的休息亭,既可遮阳又可避雨,因此常会聚集许多老年人在此下棋、打牌,所以四个广场中中老年人到达的比例以人民广场最高。总体而言,四个广场使用者的年龄段比例大致一样:到达广场的中青年人群较多,老年和儿童到达的比例相对较低。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对广场使用功能的使用状况不同所造成的:老年人来广场多为散步、健身、娱乐,而青年、中年来广场多以购物路过、约会、健身、散步等为主,而儿童多半是与家长来广场游玩。因此到达广场的人群中以中青年居多,鉴此,今后城市广场建设的各个元素应该较多地考虑青、中年人群的使用需求。

从表2的结果我们可以发现,人民广场中选择“很少来”广场的比例较大, 选择“一个星期一两次”和“一个月一两次”来广场所占的比例近50%,选择“几乎天天来”的人群的比例为20%。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人民广场的地理位置没有位于市中心和人口密集区,所以“很少来”的市民占据百分比数值较大,而“一个星期一两次”、“一个月一两次”的使用者多数是因为天气好来玩或者到沃尔玛购物,“几乎天天来”的使用者则多为附近居民,每天到人民广场来进行晨练及其他文艺活动。在瑞花广场到达的人群中,“一个月一两次”的人群达到33.3%,“很少来”和“一个星期一两次”的人群所占比例均为26.7%,“几乎天天来”的比例为13.3%。瑞花广场靠近河滨公园,因此多数是到河滨公园游玩的人群,由于每次到河滨公园会有一定的间隔,所以也决定了到广场的使用频率会有一定的间隔。瑞花广场中选择“几乎天天来”的人群要少于人民广场,据调查,“几乎天天来”的人群几乎都是广场附近的居民,据他们反应,瑞花广场环境较差,他们的休闲活动更愿意到较远一点的人民广场。大十字广场位于市中心,购物、路过的人流量较大,因此“一个星期一两次”到达广场的人群占了近一半。甲秀广场有一半的人“很少来”,是因为其地理位置的原因,“一个月一两次”、“一个星期一两次”的人多为天气晴朗、凉爽的日子到甲秀楼的市民,甲秀广场 “几乎天天来”的比例较瑞花、大十字广场的比例较高的原因也在于它比较靠近居民区。

总体来看,在人民广场、瑞花广场、大十字广场中,“一个星期到达一两次”和“一个月到达一两次”的人群占一半或一半以上,甲秀广场中“很少来”的人群比例达一半,主要是由于中青年和儿童是广场使用者的绝大部分,而这部分人群多数仅在周末或放假期间才有时间到达广场,所以“一个星期到达一两次”和“一个月到达一两次”的这两部人群占据比例较大;而几乎天天来的多为老年人,是广场使用者的一小部分人群,占据的比例较小。

由表3可以看出,人民广场使用者中在停留“一小时左右”的人占绝大多数,其次是停留达“半小时左右”和“两三小时左右”的人群达23.3%,停留时间“更长”或只停留“几分钟”的人群仅占10%。由此可见,在人民广场停留人群的停留时间集中在半个小时至两三个小时之间,主要由于人民广场紧接“沃尔玛”购物中心,大量的人流购物后会在此休息或等候,以及附近居民在此休闲、娱乐。瑞花广场人群停留时间在“一小时左右”的人占绝大多数,“半小时左右”和“两三小时左右”均等,但是瑞花广场“几分钟”的人明显高于其他几个广场,说明瑞花广场有1/5的人只是路过此广场,并没有在广场进行停留活动。大十字广场同样也是“一小时左右”的使用者比例最大,依次是“半小时左右”、“两三小时左右”、“几分钟”。甲秀广场近一半的使用者其停留时间为“半小时左右”,停留时间在“一小时左右”的近40%,由于甲秀广场紧靠贵阳市的古迹甲秀楼,因此到达甲秀广场的人群以游览甲秀楼的市民为主。由表可以得出,人们在广场的停留时间多为半小时至三小时,据笔者调查了解,停留半小时至三小时左右的人群多为在广场休闲、健身、娱乐的人群;而只停留的“几分钟”多为路人。

2.广场性质、功能与人们的活动内容

表4充分体现出广场使用者对广场的具体使用情况。各广场上人们选择的活动差别不大,以“休息”、“散步”为主,其次是“聊天”、“娱乐”、“和朋友聚会”等活动。人民广场的面积较大,除以“休息”、“聊天”为主的活动之外,使用者中有较多人群在此“锻炼身体” 。除此之外,“路过”广场去沃尔玛购物的人们和在广场“和朋友聚会”的人们,以及“娱乐”、“聊天”、“等人”的这些人群所占的比例较为接近。瑞花广场的面积小于人民广场,锻炼身体的人群很少,除节日之外也很少有表演或是商业活动,所以在瑞花广场中 “休息”、“散步”的人群较多。

此外,瑞花广场靠近客车站及河滨公园,附近也有不少小吃店,在广场等人、等车、吃饭的人也较多,因此进行“聊天”、“看报”、“娱乐”、“等人”或“路过”等活动的人群也分别占有一定的比例。大十字广场中人们进行的活动排名依次为:“休息”、“娱乐”、“散步”、“聊天”、“路过”、“和朋友聚会”、“等人”、“静坐”。甲秀广场靠近著名的甲秀楼,景观及绿化均较好,欣赏风景的人也不在少数。除此之外,甲秀广场中人群的其它活动与其余三个广场大体相同。从总体上来看,大十字广场和甲秀广场中人们进行的所有活动的百分比均高于人民广场和瑞花广场,这也就说明了大十字广场和甲秀广场为使用者提供的使用设施要多于人民广场和瑞花广场。

3.不满意因素

表5是各个广场在投入使用后,使用者的一些不满意因素调查表。由表中可以看出,人民广场中有63.3%的使用者认为广场提供的“休息的地方少”,人民广场虽然面积大、人流量大,但其提供的休息设施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在调查中,有近乎一半的使用者认为人民广场的“设施不齐全”,主要体现在缺乏相应的健身设施,不能够满足期望在此锻炼身体的人们的需要;40%的人们认为人民广场的“可观赏性差”,多数人觉得人民广场以大面积的草坪为主,基本上无景可赏;近1/3的人认为人民广场的“管理不善”,而且广场的设计“缺乏主题和文化内涵”;除此之外,对于人民广场的“绿化差”、“环境差”、“噪音大”、“安全性差”等方面的不满意度均较低。

瑞花广场同样存在“休息设施少”的问题,而且因为靠近客车站、河滨公园、城市主要街道,整个环境比较嘈杂,来往的人流较大,因此瑞花广场的噪音问题特别突出,也有较多地使用者认为这里的“设施不齐全”、“可观赏性差”、“空间小”等几个方面需要进一步改进。大十字广场令人最不满意的方面也是“休息设施”、“少”、“服务设施不齐全”,因为位于市中心,同时也是城市交通干线的十字路口,所以噪音影响也相对较为严重。甲秀广场中的多数人群认为这个广场的空间较小,其次是“休息设施少”、“噪音大”、“缺乏主题和文化内涵”、“绿化差”等方面的不满度均较高。

总体来看,多数广场使用者对广场中“缺少休息、健身设施”、“噪音严重”、“环境差”、“可观赏性差”几方面的不满意度较高。其中,大十字广场和甲秀广场的诸多不满意因素较人民广场和瑞花广场低,可以看出使用者对人民广场和瑞花广场的许多方面不满意的呼声要大。就广场空间而言,人民广场的面积远远大于大十字广场,然而从数据可以看出,多数使用者认为人民广场的活动空间较大十字广场小,人民广场虽然面积大于大十字广场,但是其大面积的草坪却限制和减小了可使用的活动空间。广场的可观赏性方面,大十字广场植物配置品种繁多,四季皆有景可赏,对使用者而言具有较高地观赏性,而甲秀广场这方面的优势则体现在甲秀楼的风光上。四个广场的附近都有公交车站,因此使用者都能较容易地到达广场,可达性较高。

五、结论

此次问卷调查主要以各广场中的停留者为主,除了问卷调查之外,本文笔者还通过大量的访谈及现场观察,来共同分析使用者对广场的使用状况。根据调查分析,笔者发现目前贵阳市两城区内各广场中存在如下问题:

1.广场中对休息设施的强烈需求

休息和坐息是开敞空间最主要的停留活动,所以对座位的强烈需要是开敞空间的主要特征[2]。笔者在与广场使用者的交流中发现:在广场所有设施的需求量上,最突出的就是座椅。各广场的情况如下:(1)瑞花广场分为楼上广场和楼下广场,笔者发现楼下广场可见的座椅十分少,只有寥寥数个,大部分的人们都是坐在花坛的边沿,只有楼上广场,有几个金属的方型座椅,而且有部分还存在损坏情况。(2)人民广场面积大,但是座椅却很少,广场内有水泥梯形台,可供人休息,但是周围没有任何能遮荫避雨的设施,坐着休息的人寥寥无几,大多数的人选择自带板凳或坐在花坛边沿及道牙上。(3)大十字广场的座椅基本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如大树下有环形座凳,既可遮荫又可休息,但也有许多座凳没有遮荫设备。(4)甲秀广场的座椅是几个广场中最多的,而且其造型各异,独具特色,深得人们的喜爱。

2.广场空间中的各类设施不齐全。停留性活动与开敞空间中的设施有关,特别是与休息设施和其他运动设施有关。笔者在与广场使用者的交流中发现:他们希望广场应多设置美观耐用的固定长凳,设置必要数目的电话亭,设置一些健身、挡雨及公共厕所等基础设施,这样才能满足广场使用者休闲娱乐的需求。

3.广场设计缺乏主题及文化内涵。广场的主题和个性塑造非常重要,它或以丰厚的历史沉积为依托,使人在闲暇中了解城市的历史文脉;或以特定的民俗活动充实之,加强人们的参与性和归属感。所调查的四个广场中,均缺乏能反映地方特色或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设计,使得广场缺乏地方特色,缺乏亲和性和参与性。

4.广场的噪音问题较为严重。根据调查,四个广场的使用者均反应广场的噪音较大,由于城市广场多处于城市中较为繁华的区域,车流量、人流量均较多,造成广场环境较为嘈杂,噪音较大。因此,在广场的设计中需要更多地考虑噪音的阻隔问题。

参考文献:

[1]石金莲,王兵,李俊清.城市公园使用状况评价(POE)应用案例研究——以北京玉渊潭公园为例[J].旅游学刊,2006,(2):67-70.

[2]徐磊青.城市开敞空间中使用者活动与期望研究——以上海城市中心区的广场与步行街为例[J].城市规划汇刊,2004,(4): 78-83.

猜你喜欢
贵阳市广场
夕阳下的鸟影
山西老年大学到贵阳市开展校际交流
The Role of Teacher , Learner and Material i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广场
新华广场记忆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English teaching situation
鱼跃清江 广场舞
圣诞暖心逛店之屯门市广场篇
广场办公
贵阳市世界语协会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