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现代林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2009-10-29 05:00王现波宋新卫管振波
绿色科技 2009年7期
关键词:经济林林业发展

王现波 宋新卫 管振波

摘 要:根据肥城市林业发展的现状,指出肥城市林业发展存在:树种结构不够优化;经济林发展与土地调整存在矛盾;林业投入机制有待完善;林业产业化水平有待提升;林权制度改革还不深入这些问题。提了抓点带面,科技只林,加快工地流转,改善生产条件,推进林权制度改革这些对策。

关键词:肥城市;林业发展;经济林;林权制度

中图分类号: S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5-569X(2009)07-0048-02

1 引言

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充分挖掘林业这一资源潜力,不但能拓宽农村经济的发展空间,而且能够借助森林具有调节气候、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等功能,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提高新农村建设水平。如何发展现代林业、促进新农村建设是摆在肥城市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2 现代林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肥城市各地都把加快林业建设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项战略措施摆上议事日程。在防护林建设上,采取雨季植苗造林和封山育林相结合的形式,加快了雨季造林进度。在用材林建设上,冲路界方,植树造网,基本农田已实现了“网格规范、树种优良、林相整齐、效益显著”的高标准林网。特别是绿色通道,坚持路修到哪里,树就栽到哪里,高标准规划、高起点植树绿化,根据公路级别每侧栽植2~8行树木不等。在经济林开发上,本着“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增加效益”的原则,大力发展经济林,形成了很多具有区域特色的经济林开发片。

3 存在的问题

林业具有生态、经济、社会多重效益,发展林业不但能够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而且通过实施山区林果开发,大力发展名、特、优、稀干鲜果品,可以更好地丰富人们的果盘子、钱袋子,拉动农民收入的增长。从目前的林业发展现状、林业发展趋势和林地资源看,主要存在以下5个方面的问题。

3.1树种结构不够优化

近年来,杨树等用材林树木的价格持续看好,农村干部群众发展以速生杨为主的用材林的积极性较高,农田林网、绿色通道、速生丰产林、村镇四旁,以速生杨树为主的用材林资源规模较大,而南北部及中部山区名特优稀干鲜果品经济林的发展相对滞后,总体上看肥城市现有经济林资源存在着多乱杂、质量不高、缺乏市场竞争力的问题,中部山区的传统肥城桃树龄老化,主导优势不够明显,以名、优、干、鲜果品为主的山区经济林开发有待加强,特别是在品种上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

3.2经济林发展与土地调整矛盾突出

目前,适宜发展经济林的绝大部分丘陵土地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有的农户对发展经济林的积极性较高,但单户承包的宜林土地面积较小;有的农户对发展经济林的认识不到位或没有条件经营经济林,再加上近年来发展经济林投入较大、见效周期相对较长等不利因素,给集中连片发展经济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3.3林业投入机制,有待完善

近年来特别是2003年以来,各地林业建设投入不断增加,促进了林业建设的快速发展。但是相对于上级政府部门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科学发展的总体要求,特别是在山区公益林建设方面的投入仍显不足,林业基础设施建设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尤其是山区护林房、界牌界桩、瞭望哨及水电路等设施建设较为薄弱,多元化投入机制还没有完全形成。

3.4林业产业化水平,有待提升

近年来,林业产业渐成规模,林业产值占本市生产总值的比重逐年增加,林业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但是由于林业具有发展周期长、见效慢、区域布局难集中等特点,林业产业发展的总体水平还不高。主要原因是缺少辐射带动能力强、科技含量高的林产品加工企业和林业专业合作组织、经营大户,林产品经营主体对林业资源实行产业化经营、组织化管理的程度还不够,对林产品进行精深加工、增值增效的能力还不强;市场体系还不健全,市场在林业生产要素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林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经营的水平还不高,林业产业链条还不够稳固,市场竞争力和附加值还比较低,与当前肥城市林业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社会的需求不相适应。

3.5林权制度改革还不够深入

2008年6月,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指出我国集体林权制度虽经数次变革,但产权不明晰、经营主体不落实、经营机制不灵活、利益分配不合理等问题仍普遍存在,制约了林业的发展。这几年来,肥城市各地的林权制度改革不断深入,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林业内部活力得到有效激发,但目前在确权、勘界、发证以及保障林农利益、培育市场主体、调处林权争议或纠纷等方面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急需出台切合群众需求的现代林业生产经营制度。

4 加快现代林业发展对策

针对存在的问题,着力构建林业生态、林业产业和林业文化3大体系,全面提高林业建设水平。做好绿化计划,以雨季造林为主,大力推广雨季直播造林和封山育林,力争在“十一五”末高标准高质量地全部完成绿化荒山任务。开拓市场,鼓励兴办村级林业生产合作社,提高林农的组织化程度,保护品牌,发展品牌,规范林产品流通,拓宽林产品销售领域,培育林业发展龙头。具体措施如下:

4.1培植典型抓点带面

坚持把培植推广典型做为抓点带面,全面推进经济林产业发展的关键措施来抓。重点抓好果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对示范园实行“政、技、物”结合,在源头环境的治理保护、生产投入品的控制管理、配套技术措施的研究开发、加工与流通环节的监督管理等方面抓好落实,搞好试点、示范,不断总结经验,带动面上的标准化生产。同时,对示范园的科技人员实行包保责任制,实行奖励机制。

4.2加大培训科技兴林

现代林业是以科学技术为支撑的林业,要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发展理念贯穿林业建设的全过程,针对制约林业发展的苗木品种更新、管理技术推广等问题,不断优化林业资源结构,提高林业产业化水平。要继续深入实施“农业实用技术推广”活动,充分结合科技下乡、技能培训、种植结构调整等工作,进一步加大林业科研成果和先进技术的推广力度,提高林业科技的转化率和覆盖面,把先进的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要加强基层林业科研队伍和乡镇科技推广队伍的建设,做好林业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工作;要加大乡土人才的培养力度,织密林业科技服务的“网底”,为林业科技的推广和转化提供人才保障。建立健全市乡村三级技术推广网络,确保技术推广“ 网不破、线不断、人不散”,形成上下贯通的技术推广体系。督促落实好乡镇林果站技术人员“三定”政策,稳定充实乡镇技术推广队伍。加强标准化生产技术的培训,提高广大果农的科技素质。加快测土配方施肥、科学修剪、疏花疏果、果实套袋、节水灌溉、覆膜覆草、病虫综防等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标准化培优水平。同时,大力培训果树更新改接技术,加快新品种的推广步伐。指导乡镇村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园,把好新建果园的苗木关、定植关、抚育关,确保发展一片、成活一片、见效一片。

4.3落实政策加快土地流转

能否调整出土地是加快发展的关键。在稳定土地承包政策和明确权属的基础上,鼓励采用返租倒包、土地互换、土地入股、土地联合等多种形式,实行土地规范流转,为区域化种植、集中连片发展提供土地保障。鼓励各种社会团体和承包大户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形式承包经营经济林。并依法签订好合同,明确权利和义务,处理好集体和个人各方的利益关系。

4.4加大扶持力度改善生产条件

适应市场经济的新形势,逐步建立起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以企业和种植承包户投入为主体、以招商引资投入为补充,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在龙头企业建设、标准化生产、新建果园、开拓市场、建设产地批发市场等方面增加投入,重点扶持解决一家一户、一村一镇解决不了的问题。

4.5深化推进林权制度改革

充分借鉴先进地区的林权制度改革经验,紧密联系实际,深入搞好调查研究,充分发动和依靠基层干部群众,保护和发挥好各级各方面的积极性,巩固扩大肥城市多年来积累的林权制度改革实践成果,使新一轮改革成为惠及百姓、利于发展的德政工程;坚持“明晰产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的原则,依法搞好勘界、登记和核发林权证等各项工作,探索建立规范的林地林木流转机制。

猜你喜欢
经济林林业发展
试析经济林种植技术
浅谈生态环境建设中经济林发展现状和趋势
山西开全国先河 将立法促经济林发展
辽宁省经济林资源的现状及其发展对策
宁夏林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生态理念的经济林建设研究
浅议森林生态旅游与林业发展的关系
浅析经济林中生物灾害的防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