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我国民营企业出口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2009-11-06 09:17谢少安
对外经贸实务 2009年10期
关键词:民营企业出口经营

谢少安

我国民营企业开展出口业务,有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四个时期,1949-1956年为限制、改造时期,1956-1978年为空白时期,1979-1998年为货源供货时期,1999年至今是自营出口发展时期。为了迎接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加入WTO,1999年1月4日,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批准了首批20家民营企业获得了自营进出口权,同年2月5日,第二批41家民营企业获得了自营进出口权,两批共61家企业分布在全国16各省市,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涉及机电、建材、轻纺、食品、饮料、信息、生物工程等多种行业。这标志着从1956年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之后,民营生产企业重新获得直接从事对外贸易的合法权利,并逐渐成为我国发展对外贸易的一支重要力量。

一、 我国民营企业出口的现状

我国的民营企业沐浴改革开放的春风。在市场经济中茁壮成长,成为我国改革和发展的生力军,因此,放开民营企业出口经营权,是充分发挥我国宏观调控经济运行的优势,是进一步深化外贸体制改革,全方位多层次地扩大对外开放的客观需要和必然结果,是外贸领域市场准入制度的一个重要突破。

1. 出口企业数量和规模

我国的民营出口企业大多是中小型企业,他们利用其体制新、经营灵活的优点,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由小到大,成为驰骋在国际市场上的一只“黑马”,前面已经讲到1999年,有出口经营权的企业是61家,2009年4月,我国海关统计显示:我国出口记录的民营企业数量为9.9万家,较去年同期增加了0.7万家。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民营出口企业规模普遍偏小,据海关统计,年出口额100万美元以下的占1/3左右,100万至500万美元之间的1/3左右,500万至1000万美元之间的占13%左右,超出1000万美元的占18%左右。由于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民营企业出口经营更加困难,今年1-4月份出口值超过1000万美元的民营企业仅1174家,同比减少16.7%,出口值超过1亿美元的民营企业为29家,减少37%。

2. 出口贸易额、增速和比重

以前我国的民营企业不能自营出口,只能充当国有外贸企业的货源单位进行出口创汇。1999年以后,民营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直接打入国际市场,当年出口创汇是6.3亿美元,10年的来发展很快,2008年出口贸易额达到3807亿美元(详见表1),是1999年的604倍;占全国货物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由1999年的0.32%提高到26.6%;出口增速在2003年以前一直保持120%以上的高速年递增,2004下滑到99.3%,2004-2008年也保持在45%以上的快速增长,特别是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全国出口增长只有17.2%,比2007年同比增长25.7%,下降了8.5个百分点,而出口企业2008年的出口实绩增长达到53.8%,远高出全国同期的出口增幅,同比还高出2007年44.9%增幅的8.9个百分点。

就民营企业出口整体而言,出口贸易额、增速和比重十年来保持较快的增长,但由于美国次级债引发的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民营企业出口高速增长的背后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整体的增长主要是依赖于享有进出口经营权的民营企业数的增加,而非单一实体企业出口增长,大多数民营企业在第四季度出现冲高回落之势,因国际市场萎缩、订单减少,出口出现一定幅度的下滑,甚至出现负增长。二是出口贸易额与出口效益并未表现为正相关。增长由于国际市场的不利影响,民营企业出口因成本上升、价格又偏低,大多利润很薄,有的出现亏损或严重亏损,轻者由出口导向型向出口兼内销转变,重者停工停产,甚至倒闭破产。

3.贸易方式、产品和市场

我国民营企业出口贸易方式在市场准入之初,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加工贸易起步,现在一般贸易出口占据主导地位。中国海关统计显示,2009年前4个月,我国民营企业以一般贸易方式出口751.6亿美元,下降11.7%,占同期我国民营企业出口总值的80.2%。同期,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107.8亿美元,下降16.8%,占同期我国民营企业出口总值的11.5%。

民营企业能够不断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和经营发展需要,寻找新的市场空间。目前,民营企业出口市场主要是亚洲、欧洲、美国和东南亚。以2009年前4个月为例,欧盟、美国和东盟列居民营企业出口市场前3位,对其出口值分别为192.3亿美元、131.9亿美元和93.9亿美元,占同期我国民营企业出口总值的44.6%。

我国的民营企业大多分布在劳动密集型行业,出口产品结构劳动密集型产品占有重要地位。据统计,2009年前4个月,在我国民营企业出口前10大类产品中,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占据6席(详见表2),其中,服装及衣着附件和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分别出口136.5亿美元和88.4亿美元,下降0.7%和7.7%,分别占同期我国民营企业出口总值的14.6%和9.4%;鞋类、家具、箱包和塑料制品4类产品出口均保持逆势增长,合计出口109.7亿美元,增长12.3%。同时,钢材、汽车零件等附加值较高的产品出口依然低迷,分别出口21.8亿美元和12.3亿美元,分别下降39.7%和26.4%,降幅在前10类出口商品中位居前2位。

我国民营企业在金融危机中的出口的表现好于预期,也强于全国同期出口的整体表现,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存在的两大问题,一是出口前十大商品大多是低价值、低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产品。随着出口经营成本的递增,民营企业出口的比较竞争优势正在衰减。二是我国的民营企业为了应对金融危机,正在努力扩大一般贸易,减少加工贸易方式,但90%的民营企业主要依靠贴牌生产(OEM),在国际市场上缺失自主品牌(OBM),没有核心竞争力。

二、 我国民营企业出口的困境

我国的民营企业是一个庞大的群体,随着我国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进出口经营权由审批制向登记制转变,还会有更多的民营企业获得进出口经营权,直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和交换,因此,民营企业出口整体上依然呈现出较强的活力和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我们同时也认为,由于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特别是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民营企业的自营出口也面临着诸多的困难,陷入了经营难、创新难和转型难的“三难”境地。

1.民营企业出口经营难

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经济受到了巨大的创伤,各国目前尚未摆脱“萧条”的阴影,经济尚未复苏,因此,民营企业出口的国际经营环境仍在恶化,一方面金融危机的冲击尚未见底,国际市场需求萎缩、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民营企业处于相对的弱势地位,深感获得出口订单难、获得大订单、有利可图的订单就更难。另一方面由于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美元贬值、进口商压价等因素的影响,贸易战、技术战、价格战此起彼伏,民营企业出口的经营成本大幅攀升,出口业务处于“两难”的尴尬的局面,因成本高、价格低,做这种业务没效益甚至亏损,不做工人就要失业,不做就意味着退出了市场,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国际客户关系就中断了。有一民营企业出口经理坦言,今年上半年出口贸易额约800万美元,出口价格与成本是持平的,仅靠出口退税的几个百分点作为毛利。据了解,有不少的民营企业深感出口经营难,出口不如内销。

2.民营企业出口创新难

创新是国际市场竞争的法宝,是企业赢得出口竞争力的不懈动力。面对金融危机,民营企业自营出口要提升产品档次,改善产品质量,增加产品附加值及科技含量不高,发展出口自主品牌,赢得竞争唯有创新,不仅要进行出口战略创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还要进行出口市场创新、产品创新和管理创新,而创新的主体是人才。目前的民营出口企业缺乏足够的研发技术人员,缺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以至于企业缺少核心竞争力,职能从事贴牌生产,不能进行自护品牌国际营销。据上海市有关统计,目前民营企业的专职外贸人员仅为户均2.8人,另有5%的企业根本没有专业外贸人员。这些已取得自营出口经营权而缺乏专业外贸人才的企业,只能依赖外贸代理。此外,很多民营企业既不尊重别人的知识产权,也不懂得保护自己的技术专利,从而招致竞争对手的投诉或仿冒,很容易失去已占领的海外市场。这种人才现状和管理方式与国际重视人才及先进管理相差甚远,是制约民企外向型发展的致命弱点。

3.民营企业出口转型难

为了适应国际市场竞争,积极应对金融危机,民营企业出口亟待进行四个转型,即一是由家族企业向国际现代企业转型;二是由数量型增长向质量效益型增长的转型;三是由粗加工出口产品向精加工、深加工、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出口产品转型;四是由OEM出口经营向OBM出口经营转型。转型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是民营出口企业的“二次创业”革命。金融危机是转型的最佳时期,企业发展就会失去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但民营出口企业目前还很难摆脱家族的羁绊,组织结构也不太完善,加之家族式的集中管理模式,一定程度上存在战略缺失,管理不科学、不规范,制约了民营企业出口转型,同时,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资源有限,也导致民营企业出口转型难。

三、 我国民营企业出口的发展对策

金融危机给我国的出口企业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和严峻的挑战,民营企业出口也不例外。但机遇无处不在,金融危机应对有方就是机遇,化出口压力为发展动力也是机遇。因此,民营企业在参与国际化经营的过程中,应积极应对金融危机,通过“四个加强”渡过目前出口经营的难关,即加强转变出口增长方式,加强企业的资本运营,加强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加强专业人才培养,以加强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1.加强转变出口增长方式

无数事实证明,出口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方面看,低价竞销的市场空间越来越窄,从出口产品的升级换代方面看,创新成为热点,粗放型商品客户越来越少,从出口产品的外贸环境方面看,低附加值的商品几乎没有了空间,因此,出口企业主动转型,产品走创新、品牌发展之路是必然趋势。因此,国家商务部早在20世纪末就提出,出口产品要实现由主要出口粗加工产品向深加工、精加工转变;出口增长方式要实现主要数量型增长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因此,民营出口企业要加强产学研的联盟,注重产品升级换代,重点发展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利用产品的优势来开发新市场,走出低价竞销的误区,避免价格战。同时还要注重培育自主品牌的国际竞争力,要正确对待OEM,在目前民营企业不能不做OEM,但不能满足于OEM,要通过OEM积累资本和经验,为OBM奠定基础,最后在保持成本优势时增加产品优势,建立品牌优势。

2.加强企业的资本运作

资本运作包括资本筹集、资本流动和资本合理运用等内容。通过对资本进行科学的配置和运用,达到价值增值的目的。民营出口企业要通过资本运作,努力提升出口经营效益。一是要通过资本运作进行产权改革。目前,在民营企业组织结构中,有限责任公司的比重在增多并占主导地位,民营股份公司的数量也在增多,这一资本运作的过程也是企业改制的过程,公司制已成为中国民营企业的主要选择。优化民营企业产权结构,不仅给民营企业带来更多的投资主体、丰裕的资金,同时也提高民营企业管理的科学性和管理效率。二是通过资本运作提高经营效益。民营出口企业要努力通过改善“银企关系”、争取创业板上市、加强“造血功能”等措施,积极利用国家的“中小开基金”、出口品牌扶植基金政策,有效解决出口资金难、效益低的问题。三是民营出口企业利用国家政策积极“引进来”与“走出去”。民营企业通过兼并、收购等方式进行企业重组,优化配置国际化资源,使出口经营产业链向上游、向下游延伸,或横向整合,形成有国际竞争力的价值链、产业链和供应链。

3.加强改善出口经营管理

民营企业要按照国际化的要求改善和加强出口经营管理,通过科学、规范经营管理把企业各方面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把人员、设备、资金、材料、信息、时间等有限资源进行整合,最大地发挥其作用,以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企业经营管理从职能上看,包括企业的战略管理、市场管理、生产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就出口环节而言,包括出口市场管理、出口产品管理、出口风险管理、出口供应链管理、出口成本管理等内容。加强和改善出口企业经营管理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要尽快实现“两个转变”,即变“人治”为法治,变“经验管理”为科学管理,重点要做到四点,一是要以国际市场为导向,二是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客户、尊重员工;三是要加强出口的品牌创新、市场创新和产品创新;四是要提高出口的执行力和核心竞争力。

4.加强培养外贸专业人才

人才是民营出口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宝贵资源。加强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他包含有外贸专业人才、生产技术人才、财务管理人才等方方面面的专业技术人才。就外贸出口而言,需要高素质的外销员、跟单员、报关员、报检员等。在解决人才缺乏的问题上,民营企业要把解决眼前实际需要与满足企业长远发展相结合,一是利用金融危机引进人才的有利时机,广招专业人才;二是从本企业内部选拔一部分精干人员,送到国内外高校学习、培训;三是每年有计划地从高校招聘一批国际贸易、市场营销、国际经贸法律以及外语等优秀毕业生。四是鼓励员工在“学中干”,在“干中学”,开展岗位练兵,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员工培训,提高业务素质。

我国的允许、鼓励民营企业自营出口是我国外贸体制改革的产物,自1999年开始,民营企业出口连年保持较快的发展态势,成为我国外贸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世界金融危机,整体表现依然强于全国的出口平均水平。但我们也清楚认识到,很多民营企业出口规模偏小、竞争力偏弱,金融危机无疑是雪上加霜,目前仍处于出口经营难、出口创新难、出口转型难的境地,亟待进行“四个加强”走出困境,即加强转变出口增长方式,加强企业的资本运营,加强改善出口的经营管理,加强外贸专业人才培养,把比较优势转化为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林剑,梁树新.民营企业出口竞争力现状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5(11),45-49.

[2]纪明慧,吴培.当前民营出口企业经营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2008(9),81-82.

[3]王利平.人民币升值背景下中小民营企业出口竞争力调查[J].浙江金融,2008(11),7,14.

[4]农晓丹,李浩妍.基于SWOT模型的浙江民营出口企业国际竞争力探析[J].经济论坛,2008(19),31-33.

[5]曾海燕.湖南民营企业出口竞争力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9(4),33-34.

猜你喜欢
民营企业出口经营
上半年我国农产品出口3031亿元,同比增长21.7%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一只鹰,卡在春天的出口
变争夺战为经营战
寻租、抽租与民营企业研发投入
“特许经营”将走向何方?
米弯弯的梦里有什么
2014上海民营企业100强
我省加强烟花爆竹经营安全监管放宽经营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