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统社火脸谱的造型艺术看中国“和”之精神

2009-11-10 07:33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09年3期
关键词:玄武社火脸谱

李 琰

摘 要:社火是中国传统的民间祭祀形式,社火脸谱本来是社火表演的道具,后来发展成为民间的一种传统装饰和文化,本文探讨了社火脸谱的起源和发展,对社火脸谱的色彩构成和造型艺术以及图腾文化进行了一系列的解构和分析,从社火脸谱的造型艺术上挖掘出了其中的中国传统的“和”之精神的体现。

关键词:社火 脸谱 “和”

一、社火脸谱的起源和发展

(一)社火的含义

“社火”二字的含义不难理解,:“一社人火腾”,这是民间老艺人最形象的说法。“社”是村社,即自然村;“火腾”即红火欢腾。社火是我国西北地区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是指在祭祀或节日里迎神赛会上的各种杂戏、杂耍的表演。《管子•乘马》曰:“方六里,为社。”即方圆 6 里为一社。以社为单位“击器而歌,围火而舞”,故称社火。由此可知,从古到今,社火都有祭祀、祝福之意。

(二)社火脸谱的由来

社火脸谱顾名思义,就是社火活动时候表演者戴的面具。原始社会时,人们喜欢在石壁或者木柱上刻上本氏族的图腾标志,有的人还刺在身上,到了祭祀的时候,人们就戴着这些刻有图腾纹样的面具载歌载舞,祈望所崇拜的图腾能给予他们勇气和力量。到了商周时期,宫廷里就有了逐鬼的祭祀仪式,是一种带有巫术性的舞蹈,周代称之为“大傩”。《论语疏》称傩为逐疫鬼也。《乐府杂录》记:驱傩用方相氏,四人戴冠及面具,黄金为四目,衣熊裘,执戈扬盾,口唱巫术咒语,在室内到处乱打,以使鬼惧怕而逃遁。渐渐地,随着朝代的更新和时间的流逝,这种驱傩开始由宫廷传入民间,逐渐形成巨大的民俗礼仪活动,演变为乡村祭神、娱神、迎神的赛会,并加进杂戏、歌舞等表演。这种古老的习俗一直沿袭至今,直到现在每年的正月初一至十五,陕西等地都在延续着热闹的社火活动。而社火面具也逐渐流入民间,被民间艺人丰富和发展,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民族符号和装饰品,也成为了我们民族文化的一块瑰宝。

二、社火脸谱的造型艺术

(一)社火脸谱的色彩构成

社火脸谱强调色彩对比,感情豪放,具有强烈的象征性,这点和京剧脸谱具有一定的相似之处,比如:红色忠勇白为奸,黑为钢直灰勇敢,黄色猛烈草莽蓝等等。

民间有一套口诀,专门来形容社火脸谱的色彩构成:红色忠义白为奸,黑为刚直青勇敢,黄色猛烈草莽蓝,绿是豪侠粉老年,金银二色色泽亮,专画妖魔鬼神判(官)。社火脸谱的色彩大多是鲜明的原色,画脸谱的主色常用红色(银朱)、黄色(石黄)、白色(铅粉)、绿色(石绿)、黑色(油烟炱)、金色(大红金)、蓝色、粉红色等颜料,此外还用青、紫、赭石、褐色、银色作为衬色。这些颜色大多是矿物颜料,再用40%的蜂蜜、30%0的鸡蛋清和冰糖水进行调配而成。按不同的人物形象进行绘制用色,社火脸谱的构图也相当的讲究,图案、线条的间隔和穿插把这些色彩巧妙地组合、分布,构成一张张既色彩对比强烈又和谐统一、既简洁稳重而又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社火脸谱形象。可以看出,每一张社火脸谱都是一件中国民族风味浓厚秀色可餐的精致艺术品。

(二)社火脸谱的图腾文化体现

中国人自古就在一张脸的整体结构中,赋予了“天庭”、“地阁”、“四方”、“五位”等天地和无边无际的观念①, 艺术也由此很自然地获得了更为广阔的表现空间。人们在绘制脸谱时会将天地万物巧妙地安插于一张脸上,将一出戏和多篇故事呈现于一张脸上,所以说社火脸谱艺术并非是对一张脸的装扮,而是对万物的抽象陈述,也是民间时间和空间观念的一种集中体现。

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传说中是中国古代法力无边的斩妖除魔的四大神兽,也是镇守天宫的四大神,民间百姓喜欢在面具上画上这四位神兽,寓意永葆和谐平安。

“青龙”,古人认为龙是水中之物,属阴性,虎为百兽之长,为阳物。龙与虎一阴一阳,阴阳交合,吉祥如意。有得青龙脸谱设计成白眉上挑,白鼻居中,白须翻卷,红口獠牙。中间白色蛇状的卷曲图案的鼻子看起来像一个“V”字,寓意为龙。主色相为响亮而不失之沉稳、冷暖适中的钴蓝色,最适合描绘这副青龙图腾,加之副色中红色的云雷纹点缀两腮,蓝红相呼应,沉着大气、鲜艳华丽。白色的鼻花两边的红色云雷纹呼应着虎口,让我们联想到古人口中的:云随龙吟而出,风随虎啸而来。

社火脸谱的标识往往揭示脸谱的文化身份,其花纹、图案、格调、色彩都很固定。在白虎的面饰中,眉为云雷纹构成,鼻饰由深红、大红、粉红渐变的红色系列构成立体感极强的佛手纹构成,上面一点玉坠装饰眉心,卷曲的凤尾萦绕在鼻翼两侧,看似凶猛的獠牙巨嘴掩饰不掉秀丽的蝶形状,使得明朗俊秀的虎象中透露出一股柔美柔和之气,无处不在昭示着虎发展为祥瑞之兽的文化历程。

汉代以前称朱雀为凤鸟。《梦溪笔谈》卷七:鸟即凤也。朱雀,亦称“朱鸟”,古代神话中的南方之神。又可说是凤凰或玄鸟。《春秋孔演图》曰:“凤为火精在天为朱雀。”唐代欧阳荀《艺文类聚篇》的《抱朴子》文,将“凤象”中的“戴德、负仁,抱忠、挟义”附会五行中的金木水火土,演绎出了凤鸟身体不同部位的颜色,制造出一个儒家思想的祥瑞符号。朱雀脸谱中多以红绿两色互为补色,对比鲜明。在中国古代,红绿相配是喜庆热闹的含义,红和绿都是鲜艳而富有动感的颜色,红绿两色在古代也是宫廷里流行的配色,如唐代永泰公主墓壁画中手捧寿桃的绿裳红衣的宫女。朱雀的白色挑眉和白色微张的蝶形口,互相呼应,颇具动感。面部两腮处分别是粉红色、粉绿色的舒卷的云雷纹,秀丽俊美。如苏轼所云:“云鬓风前绿卷,玉颜醉里红潮。”

玄武是龟蛇交合的形象,《楚辞•远游》中说:玄武,北方神名。中国古代素将伟大的神力和阴阳交感演化万物的现象相类比,崇拜生殖的神力。蛇本身就是生殖和繁衍的象征,玄武以龟蛇合体的形状出现,更被古人看作雌雄交配、生殖繁衍的标志。东汉魏伯阳《参同契》曰:“雄不独处,雌不孤居,玄武龟蛇,蟠虬相扶。”雌龟雄蛇相互纠缠,曰玄武。

玄武脸谱的主色相是黑色,红色的佛手纹相配黑色再好不过,既对黑色底色起到了绝妙的装饰作用,又有吉祥如意的寓意。额上是标志性的图案,绿色的龟蛇交合图——玄武。玄武的标志图案处理成了象征着生命的绿色,绿色是一切生命生机勃勃的象征,也代表着万物的和谐共处。

三、和之精神

(一)“和”之含义

“和”的理念源远流长,且不同于其现代的意义,比其现代的意义更为宽广、深刻。在《辞源》里“和”就有“调”、“顺”、“谐”、“合”等多重释义,可见“和”在传统思维中却是一个十分重要但又常为人所忽视的范畴。

中华民族是一个信仰“和”之精神的民族。早在我国古代,很多思想家们就提出了自己对“和”之概念的见解。老子指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庄子指出:“夫明白与天地之德者,此之谓大本大宗,与天和者也;所以均调天下,与人和者也。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而孟子则认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切都体现了我国古代思想家们对于“和”之精神的看重和崇拜。“和”是中国人传统的信仰和永恒的追求,中国人信和、求和,和谐乃万物生存之根本,是人类社会存在的最基本也最重要的条件。

(二)“和”之精神在社火脸谱上的体现

从社火脸谱上,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中国人对于“和”之精神的信仰和崇拜。

伏羲是中华民族人文始祖。所处时代约为新石器时代早期,相传为中国医药鼻祖之一。在社火脸谱艺术中,金色脸象征威武庄严,表现神仙一类角色。所以大部分伏羲氏脸谱就采用了金色作为底色,额头的太极图鲜亮夺目,整个脸谱看起来有一股神的威严。

猜你喜欢
玄武社火脸谱
画脸谱
夜·玄武
陇 州 社 火
陇州社火
厮人玄武
陇州社火
社火,耍起来
BOW
脸谱网如何改变了世界
社交网络巨头“脸谱网”:我们如何浪费了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