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

2009-11-16 02:47林德超
活力 2009年11期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新教材情境

林德超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构成学习动机的最有实际意义的心理成分,它是推动学生去探索知识并带有热烈情绪的一种意向和动力,同时也是促进和发展学生思维的一种催化剂。中外教育家都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因此,教学中教师要采用多种手段最大限度地激发学习主体——学生的兴趣,使之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现结合教学实践,就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谈几点看法:

一、巧妙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创设问题情境,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非常重要,它是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独立探索、自行发现、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教师输出信息的重要途径,也是沟通师生思想认识的主要渠道。

新教材每个单元后面都有一个综合探究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判断和研究,提出独特的见解和看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拘泥于教材中的几个综合探究内容,事实上,贯穿于学生任何一个学习过程,都可以是一个探究的过程,只不过比起课题性的探究学习,它更微观一些。而问题式教学就是探究性学习的过程,教师在课堂上通过问题化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或探究问题的热情,使整个教学呈现为不同程度的学生同一个时空里形成再发明、再创造的心理场,教为学服务在这里体现为探究服务,为创新服务。

如新教材中的“读与思”、“大家谈”、“议一议”、“问题与思考”等,教师就可根据学生实际,把这些内容设计成探究的问题或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不断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教学各因素优化互动的过程,使学生的态度、情感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全面发展。新教材《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册第26页有三幅对话框,反映现实生活中学生选择角色出现的三种情形,我让学生根据对话框设计几个问题,再思考讨论。学生立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经过认真思考,设计了以下问题:如果个人的角色选择与父母的期望矛盾,应该如何处理?个人的角色选择与社会规定的角色怎样才能相互适应?当你有很多角色期望扮演,而又分身无术时,怎么办?怎样对待因为自我期望过高而带来的失望?……这些问题很快引发了学生的思维,他们立即展开了激烈的辩论,看见学生一个个争得面红耳赤,我适时点拨,让学生在遇到类似问题时,要注意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学会冷静处理生活中的问题,学会沟通与理解。通过问题情境教学,解决了学生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又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学生走出课堂后,又会自然而然地继续去思考此类生活中的问题。

二、运用教学语言与情感艺术,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意识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既是教学大舞台的“导演”,又是“演员”,与学生(演员)共演一台戏。教师的功夫在于教师的教学艺术,通过语言情感的表达而发散,并在课堂中制造出一种氛围,表达出一种情境,无形中润物细无声,使学生与教师的情感融汇,形成共鸣。可以说,新教材恰恰为教师提供了一个表达教学情境的良好空间。新教材的一大特点是语言优美、流畅、精练、准确、朗朗上口,在规范、简练、平实的前提下,力求生动、形象、通俗,避免成人化。如“家住平原”、“与山为邻”、“傍水而居”、“草原人家”、“干旱的宝地”、“文明的中心”,生动形象的课题,使新教材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尤其是每单元、每课的序语,有诗的意境,有散文的哲理,有知识的内涵。比如《历史与社会》七年级第七单元第二课的序言“九州方言,社会经纬,是我们拥有权利,履行义务,追求自由的舞台,也是我们规划人生的平台。在社会的舞台上,在人生的旅途中,如何充分地行使我们的权利,如何自觉地履行我们的义务和责任,如何尽情地追求自由的生活,始终是我们成长路途上的主题。”当教师充满真挚情感的声音回荡在课堂中时,学生都情不自禁地融入这种情感之中,提升了学生的情感品位和对历史与社会的理解,陶冶了情操。于是,教师就可以因势利导,让学生也积极参与表述,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参与能力和表达能力,而且是学生自我价值实现的一种良好方法。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新教材每一单元都图文并茂,图像资料占有很大比重,不再处于附属地位,而是与文字资料相辅相成。一些知识也不再是靠演绎、推理或归纳、总结等方式“给”出,而是通过情境或案例的描述,使学生逐步领悟出有关知识的学科意义。如第一单元的“等温线”、“降水量”等知识。

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理念,将多媒体引入课堂教学,是实现《历史与社会》情境教学的重要途径。多媒体的运用,彻底改变了传统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将历史与社会的画面生动鲜活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闻其声、观其形、临其境,触景生情,从而感知历史、陶冶性情、激发情趣、活跃思维。

四、采用开放式课堂,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开放性的教材,有利于教师多元智理论的运用,有利于为学生主动参与提供广阔的空间,让学生的特长、个性都得到发展和提高。开放性的课堂,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能力。在课堂内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如开展辩论赛、知识抢答赛,叙环境的污染,说家世的变化、城镇的建设等,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口语的感情色彩和思维的敏捷度;开展绘画比赛:画社区平面图和中国省区轮廓图,绘制历史大事年表,规划未来发展等。

如学过意大利的水上城市威尼斯的有关知识后,结合洞头半岛工程,要求学生构想一幅未来的洞头县的城市建设图。学习了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将学校农场的柑橘园和竹园与云南元阳梯田进行比较,要求学生说出异同点。在授课时尽量留给学生较多的时间,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鼓励学生大胆思考,从动口、动脑、动手各个方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同时,还要经常性地顺着学生的思维,循序渐进、因势利导地反复启发学生向思维的深度发展。开放性的课型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虽然容量不大,但知识既实用又有价值,使学生的学习兴趣盎然。

五、多变换课型,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告诉我们,教育必须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教育要由封闭走向开放,由课堂走向社会,由学校生活走向社会生活,使教育与生活联系在一起。《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中指出:“教学环境从课堂的狭窄范围扩展到社会的广阔空间,并提供多种教学选择,强调社会实践,使课程在更大程度上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生的需要”。提倡课内外结合,把课堂教学与社会实际统一起来,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素质无疑是有益的。

如“描述自己家乡的变化”和“来自家乡的报告”等课题,可以采取走出去的方式访问当地人,或请当地普通老百姓和当地有经验的人来给学生上课。学了《往来在区域之间》,布置学生课余到商场调查研究或向本地经商者了解商品的进出情况,同时也了解当地有什么土特产。学了“秦岭——淮河南北差异”,可结合植树节参加活动,组织学生到校园里观察花木的栽培或请花工介绍花木的栽培和管理等。

在上《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第七单元综合探究七《我是社会小主人》一课时,让学生在认真进行社会调查之后,自任塘下镇镇长,宣读调查报告,阐述自己的观点、看法以及对整治温瑞塘河准备采取哪些切实有效的措施。

实践说明,放手让学生发现问题比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做的效果要强得多。他们每当有问题,就会主动请教老师帮助,主动与同学合作,主动去搜集、查阅资料等。可见,培养学生自主探求精神,不在于教师牵着学生走,而在于教师的巧妙引导。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更新观念,改进教学方法,结合教材开展丰富多彩、行之有效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接触自然,接触社会,使学生在各项活动中达到知、情、行并进。

参考文献:

[1]李志厚.学习论与新课程学习理论指导[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2]黄济,王策三.现代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3]试教通讯( 《 历史与社会》 课程专版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4]傅道春.情境教育学 [M] .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5]李吉林.情境教学与情境教育 [M] .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6]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7]张民生.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与实践[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编辑/李舶)

猜你喜欢
历史与社会新教材情境
地理新教材封面图像解读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挺立于课本之中的“树”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如何通过初中《历史与社会》综合课提高学生大局意识
论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现状及改革措施
初中历史与社会的新课导入艺术探讨
提高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效率的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