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视传媒的责任与文化品格

2009-11-16 02:47张国栋
活力 2009年11期
关键词:品格文化

张国栋

21世纪是传媒革命的飞跃时期,前所未有的传媒巨变,几千年书籍文字传媒的前景,正被不断翻新的电子传媒遮蔽,传统的信息世界基础猛烈动摇,显得急促疾速,但发展遮蔽下的急功近利的表现形态和浮躁模仿的心态也不可忽视,要建立面向21世纪健康的电视传媒,就应当倡导在文化品格、创造意识、沟通形态上建立明确的认识。

一、现今传媒的变化特点

1.感官享受愈发明显。传统文化教育的功能被现实实际所远远抛弃,感官享受的潮流不可阻挡。眼花缭乱的MTV随处可见,综艺晚会闹腾得百姓已多少显示出倦态的时候,感官享受总会走到末路。

2.书籍阅读的静态消费被声画一体的动态消费所冲击,在几千年积累承传下来的文字阅读的背景下,书籍文化的传统将在很大程度上被视听文化的新潮所逐渐代替。

3.联想的阅读性质被直观的视听文化所影响改变。文字的联想对人类思维的发育起了重要作用。但是现在的人类似乎用几千年的阅读智慧换来了益发简明了当的直观阅读。

4.集体愉悦的人类精神活动受到个体享受的冲击。本世纪标志性艺术从电影的集体性到电视的家庭性再到网络的个体性,也许思维的许多方面将要受到影响。电视传媒愈来愈看重收视率,它在很大程度上也就决定节目的重要与否。为了收视率,以至某一时段20余家同时播出一个电视剧的奇观现象。但实际上这样浪费了时间资源,也暴露了传媒共同的缺陷。抓取观众肯定是对的,但没有个性的创造,永远不会创造出自己的品牌与天地。电视人的主见淹没在投机取巧中,比如综艺节目的千篇一律与现在的分化,满足于嚼人之馍的快感,只能证明自己内涵的缺乏。虽然至今任何模仿节目都还没有超过原版《实话实说》、《快乐大本营》,但新一轮的模仿还在继续。浮躁肤浅的心态导致一些台电视节目毫无特点。

真正要做的是树立自己的独特风格和独有品牌,中央台的新闻栏目《东方时空》,《实话实说》,北京台的谈话节目《荧屏连着我和你》,中央台的文化节目《文化视点》,《电视诗歌散文》,中央台经济节目《生活》、妇女节目《半边天》,北京台的评论节目《今日话题》,以及浙江台、湖南台等许多地方台的节目显示的清新风格等,都有自己的文化追求,自然被观众另眼相待,具有难以替代的优势。

二、商业化主宰统辖、影响着传媒的健康发展

原本连接精神世界的传媒愈来愈赤裸裸地显露商业气息,随着艺术成分的巨大失落,商业追求的影子浓重而可

怕。要建立面向21世纪健康的传媒,就应当倡导传媒在文化品格、创造品格、沟通形态上建立明确的意识。

1.文化品格

电视是传播媒体,大众的需求是它的命脉,赢得观众的青睐、但电视存在的目的是什么?有多少传媒人真正想到过在21世纪的激烈竞争中,文化品格对于电视长远发展的意义!单纯形式的探求难免造就为了新奇标新立异,甚至引向虚张声势、炫耀技巧的死胡同中去。急功近利、浮躁骚动终究难以造就动人的精品、光有形式之奇不会留住观众。当娱乐成了全部目的后,电视就开始失去它的价值。我们一定能从《和平年代》的军威里读懂了精神的巨大吸引力。好的电视作品是既能吸引观众,又包含人类崇高的精神因素,即便朴直无华也会流露出摄人心魄的内在诱惑力。电视自己要树立起文化的品格,真实的表现、真挚的情感、真纯的人物,足以抵消花哨的形式卖弄甚至巨资营造的荧屏奇观。

2.创造意识

过去的几年,电视仿佛进入了竞相模仿的魔洞中,在试图改版的良善动机下,曾经创造过中国电视辉煌的电视人在收视率的杆杠面前,忽然变得莫名所以手足无措。电视曾经没有对手,但从无线到有线,网络到卫星,独领风骚的一统天下被竞争打破。比如曾独领风骚的许多电视文艺王牌节目,都遇到或多或少的观众热度下降的问题,思想贫乏,缺少内涵,文化意味的淡漠等缺憾已不在少数,就形式而言,老套的样式已经激不起人们的热情,只有触及实质改观,才能再现往日辉煌。要首先解决一味被动屈就的弊端。

电视必须改变的更主要因素是增强创造力。在21世纪更为激烈的竞争条件下,强制功能必然减弱,主动寻求益发增强。创造首先就是要打破常规,积极寻求视听热点,譬如在各地电视台还沉溺晚会的铺天盖地热情中时,湖南台及早看到了退潮的前景,把千篇一律的综艺节目变化为参与感强、游戏成分浓厚的新型节目《快乐大本营》,造就了视听奇迹。又如中央台的《电视诗歌散文》栏目,把文学用电视艺术的手段加以编排,在极其静谧、诗意的画面中,演绎出动人心脾的艺术境界,是产生出人意料的欣赏效果。创造其次还要突出电视优势,形成自己的风格特征,譬如中央台的《东方时空》、《实话实说》的横空出世,把人们期待已旧的心中期望通过电视传媒疏通出来,造就了独特的风格,至今为人称道。

3.沟通形态。

事实上无论观众还是电视媒体都同样重要,需要完善的则是二者的沟通形态。电视理当把大众需求作为自己的节目标尺,如果失却百姓兴趣、引不起社会关注,电视的节目生命力就自然丧失。把眼光投注在百姓的喜怒哀乐上、迎合他们的爱好关心,是电视工作者理当具备的素质。要生存只能以符合百姓口味为目标,但电视台没有自已的明确定位,一味俯就时潮,也就会失去生存条件。沟通形态包括强化栏目意识,建立约会习惯,明了雅俗分流,贴近参与本质等内容。

电视栏目化已经成为共识,栏目实质是沟通的无形契约,它首先把观众与电视放在平等的位置,尊重观赏的主动选择权。造成观赏的定式和固定观赏群,这种沟通是有生命力的关系。强调这一点是提醒电视人必须把建立更多稳定的约会习惯作为自己有目的的创作目标。

比如娱乐节目参与性强,加强活跃色彩,试图老少咸宜;而戏曲节目和一般歌舞节目“分庭抗礼”,满足传统老年观众需要;MTV则把青年观众笼在自己的天地中,而电视诗歌散文节目则满足高雅观众的心理需求。如体育节目近年火爆,以足球为中心的观赏热,夺走了巨大的收视人流,无论是残酷的拳击、优雅的台球、动感的NBA联赛,“静态”状的象棋、围棋对弈,都有可观的收看群。

在不短的时间内,21世纪的传媒依然会以电视为代表,对于迈向新世纪的人们而言,对电视提出更高更为迫切的要求,不是苛求,实际上,在新世纪的电视,自然也需要为人类的健康文明生活作出更积极的作用。□

(编辑/李舶)

猜你喜欢
品格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品格提升在小学语文亲子阅读中的渗透
MID-LIFE CRISIS
基于开放性历史教学的学生独立探究品格之培养
谁远谁近?
冬季暖男必备
传承 民族 文化
什么是文化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