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村环境问题及其解决方法讨论

2009-11-17 09:04王建军郑跃鹏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09年13期
关键词:环境建设城中村问题

王建军 郑跃鹏

[摘 要]:城中村是我国城市建设的一个障碍,在建设“两型”社会的要求下,环境差,治安乱,管理难的城中村成为城市发展的毒瘤。因此,我们应当对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予以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关键词]:城中村 环境建设 问题

城中村是指城市化进程中,被城市建设用地包围或纳入城市建设用地范围的原有农村聚落,是乡村—城市转型不完全的、具有明显城乡一元结构的地域实体。简言之,城中村,是指城市建成区或发展用地范围内处于城乡转型中的农民社区,内涵是“市民城市社会中的农民村”。或者城市扩张过程中,被城市建设用地包围或纳入城市建设用地范围的原有农村被集中安置所形成的小区。随着经济飞速发展,我国城市的城市化没有实现均衡发展,落下了城中村的毒瘤,影响城市的形象,制约城市化的发展进程。本文以江苏溧阳唐家村为例进行讨论。

一、城中村环境问题现状

如今,无论大城市还是小县城,随着城市化发展,各式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但是走进城市会发现很多地方格格不如,感觉不协调。密密麻麻的矮楼错落地聚集在一小片土地上,与周围的环境形成鲜明的对比。严重影响城市形象,制约城市发展。城中村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1.建设布局。城中村在形成之前,本身就是村庄。当时,农民建房相当的随意,并没有经过科学的规划导致村中有的地方可能建筑很密集,有的地方建筑密度很稀。而形成城中村以后,当地农民看到有利可图后,争相在自己的宅基地拆迁建设,以图靠房屋赚钱。或者靠收取租金的村民,为了获取史多的房租,随意搭建私房、私自增加楼层,小断扩建、改建违章建,出现接吻楼、握手楼等。

2.道路交通。城中村交通条件一般较差,道路窄小,曲折不平,相对于城中村里密集的人流,这样的道路可以说是过于拥挤。

3.公共设施。城中村由于人口流动大,建筑密集,城中村的道路明显不能满足消防、急救、环卫等车辆运行,消防通道、地下管网、公厕、路灯等公共基础设施几乎没有,电力、邮电通讯等基础设施严重不足,老人活动、儿童游戏场地和公共绿地等更是无从谈起。

4.卫生条件。虽然各家各户都整理好自己的卫生,但由于聚集着许多外来打工人员,所以城中村内的餐饮业也比较发达。而这里的卫生情况却不如人意,垃圾往往露天堆放在水泥小屋得不到及时的清理,弥漫各种气味。

5.居住环境。在大量外来人口进驻城市找工作后,需要租赁房子。而城中村的出租房往往比较便宜。而城中村的村民为了追求利润,往往把房屋为了建造更多的出租屋而设置的很狭小。同时,房屋的建筑密集,光线由于附近楼房的遮挡而显得很暗。

6.安全隐患。“城中村”村民、市民和流动人口混合构成,由于租金低廉,符合市场需求,很容易吸引外来人口,出租房中聚居了大量缺乏有效管理且职业自由的复杂人员,是各种违法案件主要发生地,治安刑事案件时有发生使得居民的安全保障面临着很大压力,成为制约城市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

7.村民素质文化水平。村民在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后,由于文化水平低,没有一技之长,就业面狭窄,加之“种房”出租不仅能保证经济收入,而且有充足的闲暇时间,因而极易产生小思进取、安于现状的情绪此外,社会就业培训等社会服务性体制没有完全覆盖城中村,使得城中村村民无法像城市居民样获得平等的就业条件,引发新的社会危机。

二、城中村问题的解决办法

正因为城中村存在一系列问题,所以我们才想办法去解决问题。当然,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把村民安置出去,但这又涉及成本的问题。如何应用现有的资源解决城市的规划,在改造过程中可以考虑以下办法:

1.坚持规划先行。对于城中村形成以前就存在的建筑,我们不可能要求村民推倒了重建,但对于城中村形成以后,在城市管理过程中,可以控制宅基地的审批,甚至不批或者严格按照城市的发展规划要求建造建筑。

2.坚持完善的政策支持。政府应该出台政策鼓励城中村村委会加强对房屋租赁市场的统一管理,同时,政府应该要求相关部门配合村委会的工作,加大建造一批低价出租屋以满足中低等收入人群的需要。

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地区的发展需要基础设施,同样城中村的发展也离不开公共设施。扩宽村中道路,清除随意占据道路的简易房、棚房等,以满足消防、急救、环卫车辆的通行,对于扩宽之后还不能满足车辆通行要求,可以效仿苏州消防部分的做法,设计便捷消防、急救、环卫车辆。加强电力、邮电通讯基础设施建设;在村中添置路灯、公厕满足流动人口需要;建立统一的垃圾堆放地点,由村委会安排人员按时清理或与环保部门协商处理;可以效仿城市社区建立村老年活动室和青少年活动场地。

4.改善村民生活居住环境。根据农民的承受能力与实际需要,以村庄整治为主,改善人居环境,优先配套急需的道路、供水、排水设施,尽量保留原有房屋、原有风格、原有绿化,不砍树、不填塘,不随意拆房开路,重点治乱、治脏、治路、治水。村民负担不多,却得到实在的利益。政府、村委会依法拆除不合格建筑。

5.改善村民就业环境,帮助就业。城中村的村民,往往没有耕地或只有少量土地,但是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在城市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为此,政府可以出台相关的政策引导,对村民进行技术指导,帮助村民解决就业问题。

6.改善城中村商业氛围。在城中村沿街住宅出租往往自发形成商业街,沿村主要交通呈带状分布,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自组织功能。

7.丰富村民生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把思想道德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中心环节,落实到具体工作中,以“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农户”的评选活动为契机,开展以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树新风的活动,倡导文明、卫生、科学、健康向上的道德新风尚,向村民广泛宣传。

8.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针对经常发生的“双抢”案件,协调警力在多发地段实施公开巡逻、便衣伏击等防控措施,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除警察巡逻外,村委会可以组织村民戴袖标徒步巡逻。

9.综合开发村中资源。目前,农村旅游发展迅速,城中村虽然不能和真正农村相比较,但可以发挥其地域优势,结合本村的实际情况,把城中村改造与旅游结合,开发农村的传统文化,带动城中村生活环境、商业氛围等各方面的提高。

三、结语

城中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程,改造城中村必须以解决环境污染为前提,兼顾村民利益,重视各项环境保护工作,根据我国城中村实际情况,综合开发现有的资源,让城中村的村民和谐地融入到城市生活中,建立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为城市建设、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梁燕平.农民工居住问题现状及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

[2]谭薇.城市化进程中城中村的就业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2008.

[3]王映雪.城中村生态环境管理对策研究[J].云南环境科学,2006.

[4]陈瑞莲.广东解决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问题的探索与实践[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5.

猜你喜欢
环境建设城中村问题
“城中村”改造与规划的思考
发达地区城中村改造困境与出路
特色城中村景观设计初探——以建荣村为例
存续与发展:我国城中村治理的路径探讨
基于生活需要的新农村环境建设思考
基于生活需要的新农村环境建设思考
基于生活需要的新农村环境建设思考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