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阅读,精彩展现

2009-11-17 09:04王胜利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09年13期
关键词:语文教育学生

王胜利

[摘 要]:语文教育不只是一个知识系统,它同时具备了塑造心灵、建立人格以及培养审美情趣的功能。因此,笔者主张,我们的语文教学从现在做起,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阅读、精彩展现。

[关键词]:自由阅读 学生 语文教育

认真研读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处处可见“自由”的精神。如“课程理念”提出:“……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的独特体验。”“……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又如,在“课程目标”中,提出:“……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自由”是一片沃土,是创新的摇篮,是思想智慧的催化剂。德国哲学家列奥斯特劳斯说过,“自由教育,作为与最伟大心灵们的不断交流,是一种在温顺而不只是谦卑的最高形式之中的试验。它同时是一次勇敢的冒险:它要求我们完全冲破智识者的浮华世界,它和他们的敌人的世界完全相同,冲破它的喧嚣、它的浮躁、它的无思考和它的廉价。它要求我们勇敢,并意味着决心将所接受的观点都仅仅当成意见,或者把普通意见当成至少与最陌生和最不流行的意见一样可能出错的极端意见。自由教育是从庸俗中的解放。”

当下的语文教学,尽管是处于新课程改革的平台之上,但笔者觉得仍然是处于“二月山城未见花”的状况。“依纲据本”、“考分至上”,使得同一内容、同一要求、同一步骤成为课堂不可逾越的模式。这种把学生当作流水线上同一型号产品的教学,根本谈不上真正的学语文。一个不能给学生起码的吸收与表达自由的教师,就是对学生人权的不尊重,甚至是一种剥夺,那我们还能对他手中的教材以及通过教材发挥功能抱有什么希望呢?一个语文教师应该是一个人道主义者,那就是给予学生学习语文一些自由。

一、个性抒发,言为心声

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据相当大的空间,师生不可谓不重视,可长期的命题作文,犹如把所有的孩子套在一辆马车上往一个方向驱赶,必然形成大同小异的所谓的“文章”,那是淹没人本价值的非理性行为。因此,作文应该是人性的、增智的存在,而不是一种完成任务的“先验复制”。“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所以,自由写作、自由表达应该成为我们的重要价值取向。

例如,提倡学生自主拟定题目,少写命题作文。我们苏教版教材初中版语文教材,每单元的写作都分为三大板块,其中第二板块是写作内容与要求,一般提出几个作文题目,让学生任选,同时题目也很开放,如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一是以“我的故事”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二是以“里的新鲜事”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我在训练当中,让学生围绕这两个内容,任选一个,其中题目还可以自拟,让学生的束缚更少。鼓励学生进行自由表达。例如,我有一次发现一个同学学习不在状态,原来是想辍学去打工,我和这个同学进行了几次长谈,让他回心转意,我就以这件事为话题,让大家为这位同学写封信,这样的作文可以写事,可以议论,可以夹叙夹议。学生习作拥有了很大的空间,同时也训练了多种语言表达方式的技能。

每学期完成一定的写作任务当然是必要的,但关键在于“质”,即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因此,自由舒畅地表达,让作文寓于每一天生活之中是最为可贵的。因此,我十分注重写日记,提倡学生自由日记。大千世界,自然万物,无不是写作的素材。“书写生活,过着生活”就是日记(作文),关心生活就是关心自然与人,关心生命,因而就会有爱、有美,这是一种高尚的品德。就这样,让学生在生活的浸润当中提升人文素养。

二、解放身心,舒畅表达

我们的语文课堂在求得知识的路上行走得太快太远,没有得到喘息的不仅是那疲惫的身躯,更有那倦怠的心灵。我们的语文课堂往往是老师“划好跑道,让孩子奔向终点”,往往是有先验的结果,慢慢把学生往一条单行线里头赶,最后一头扑到老师的怀里。因此,德性的语文课堂,应该解放孩子的大脑,让他们不要紧绷着神经,正襟危坐。解放他们的嘴,鼓励他们大胆地去说,解放他们的身体,让他随情而定,用体态去表现他们的情感。课堂上,学生的发言权必须得到我们的尊重,任何人都有参与讨论的权力。否则,一个只会“听老师说”的学生,长大了只能“听领导说”、“听权威说”。课堂要彻底废除那些禁锢我们已久的“礼仪”:坐直、举手、不能随便说、经允许才能下位……在这里,以文本为对话平台,议事、抒情、倾听、思辨,想读的就让他放声朗诵,想唱的就让他即兴放歌,想演的就让他淋漓尽致地表现,可以哭、可以笑、可以唱、可以跳,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仿佛是无话不说的朋友,生命相遇,心灵相约,彰显个性而又适度掌控,激起学生悦纳语文的激情。

我们要尊重孩子的生命本体:那原生的东西,诸如想象力、想表达欲等,尊重爱护这些至为宝贵的东西。不仅要“打开”,而是要在“诱导”中“开发”出生命本体中的“绿洲”。

三、自由阅读,大量吸收

阅读就是吸收。加速拓展阅读,就能迅速而有效地扩大学生的吸收量,使学生的人文底蕴加宽加厚。语文教师要解放思想,尤其是在小学高年级及初中阶段,是学生求知欲最旺盛时期,爱动手,爱探究,自主性最强的时期,应该是记忆最强吸收最快的时期,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这是最好的时期。课堂教学中,要大量缩减布置的作业量,更不要鼓励学生去做那些吃力而又无效的练习册,要鼓励学生大量地去读。不仅读好文本,更为重要的是读课外的文学作品;不仅读现代文,还要读文言文;不仅要了解作品的内容,还要了解这些作品的作者、生平事迹、主要作品、写作背景、社会环境、与作品相关的文化常识。要引导学生读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不仅要读书籍,还要读报纸、杂志、科普书籍、历史地理书籍等。

我们要引导学生,小学初中阶段要读20本以上的中外名著,要完成“课标”规定的“400万字以上”的目标。引导学生阅读,不是泛泛要求,老师要做有心人,要指导和培养学生形成好的阅读习惯,指导正确的阅读策略,要在班级中开展读书竞赛活动,读书能手评比、读书汇报会、读书研讨会等,以形成性的评价方式激励学生爱读书。学生的读书习惯一旦形成,那将会是一发而不可收,学生的语文素养将会是一番怎样的境界可想而知。

语文教育不只是一个知识系统,它同时具备了塑造心灵、建立人格以及培养审美情趣的功能。课堂是学生实现知识掌握、能力提升、情感熏染、人格气象提升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同时也是师生歌哭于斯的生命之所、自由之所、展现之所。因此,笔者主张,我们的语文教学从现在做起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阅读、精彩展现。

猜你喜欢
语文教育学生
快把我哥带走
《李学生》定档8月28日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语文教育教学方法创新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语文教育教学要做到“文道美统一”
穷其本然,化为践履
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