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上的纤检人

2009-11-17 03:59武林原
中国纤检 2009年10期
关键词:锡盟山羊绒纤检

武林原

锡林郭勒盟(以下简称锡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面积20.3万平方公里,因草原辽阔,水草丰美而享誉中外,有着“天堂草原”的美誉,对发展畜牧业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全盟年产绵羊毛1万多吨,山羊绒近800吨,是内蒙古自治区毛绒主产区。

锡盟纤检工作始于1981年,当时称“锡盟纤维检验工作站”,工作职能是配合内蒙古自治区纤维检验局对本地区主渠道流通的绵羊毛进行质量检验。至1992年,由锡盟编委下文正式批准成立“锡盟纤维监督检验所”,核定编制8人,正式列入全国专业纤维检验机构序列。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毛绒纤维的流通渠道逐步放开,锡盟纤维检验所在中纤局和自治区纤检局业务领导下,紧紧围绕服务草原畜牧业经济发展,为保护毛绒资源,规范毛绒纤维交易行为,构建新的毛绒流通体制,增强纤维质量监督工作有效性,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1996年被中纤局列为绵羊毛净毛计价和公证检验工作全国26个试点之一。1997年,配合全国绵羊毛净毛计价试点工作,全盟举办《绵羊毛国家标准》宣贯培训班10期,共培训毛绒收购技术人员1000多人。1998年,又被列为山羊绒国家检验试点单位之一。

其后三年间,累计完成山羊绒国家检验任务1000多吨。2004年,被中纤局批准成为山羊绒公证检验试点单位以来,每年完成的山羊绒公证检验任务量呈逐年上升趋势,截至2008年共累计完成山羊绒公证检验量 2084吨。同时,根据中纤局关于深入开展非棉纤维质量监督检查工作的要求,在自治区纤维检验局统一安排下,连续几年对本盟毛绒加工环节毛绒纤维质量开展了执法检查。为贯彻落实《毛绒纤维质量监督管理办法》,打击毛绒收购加工活动中的严重质量违法行为,推动“以质论价”为核心的毛绒市场流通秩序建设,保护牧民和毛绒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保护和提高毛绒纤维质量,充分发挥了专业纤检机构的职能和作用。

作为一个地市级专业纤检机构,在17年的时间内,队伍建设、检验能力、技术装备、办公条件等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进步,在做好毛绒纤维质量监督工作的基础上,坚持全面履行职能,逐步开展了对纺织品及絮用纤维制品的监督检验工作,在保护广大牧民群众纤维制品消费安全方面发挥了“草原卫士”的作用。17年来,锡盟的纤检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社会认知度不断提高,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显现。

(作者单位:锡林郭勒盟纤维检验所)

猜你喜欢
锡盟山羊绒纤检
回用山羊绒纤维特征参数测定
欢迎订阅2023年《中国纤检》
《山羊绒针织品》新旧标准对比
低密度山羊绒纤维集合体的压缩性能
How to improve the ability of English reading
太阳能提水设备在锡盟地区的推广应用
锡盟牧区饮水安全工程“十三五”提质增效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