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科学技术与两个主义关系的探讨

2009-11-19 09:16滕兴光
新西部下半月 2009年10期
关键词: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科学技术

【摘 要】 科学技术是社会文明的主导,其本身具有博大精深的内涵,对于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具有重要作用,科技进步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斗争的关键所在,科学技术关系到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

【关键词】 科学技术;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关系

科学,是一个动态的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关于自然界、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是知识生产活动,也是社会发展的实践力量,被人们掌握、利用而发展着,起到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作用。技术是人类在为自身生存和社会发展所进行的实践活动中,为了达到预期目的而根据客观规律对自然、社会进行调节、控制、改造的知识、技能、手段、规则、方法的集合,其根本任务是解决人类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而科学是回答“为什么”的问题。二者既有原则性的区别,又相互依存、相互转化,互为前提、互为基础,科学中有技术、技术中有科学,科学离不开技术,技术也离不开科学,是一个辨证统一的整体。19世纪以来,由于生产力的提高和经济制度的演变,也由于二者自身发展的逻辑,它们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形成了以科学为先导的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现代的科学更加技术化,现代的技术更加科学化,科学与技术逐渐一体化。在构成历史的动力系统中,科学技术已经成为一种伟大的社会动力,无论从正面还是从负面,它都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

一、科技进步导致生产方式的变革

科技进步促进了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人类社会的生产劳动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在劳动过程中,劳动者既要支出体力,也要支出智力,并且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体力和智力支出的比例不同。一般来说,劳动者的科学技术水平越高,在生产中发挥的作用就越大。所以,通过科技教育,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技术水平和劳动技能,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途径。值得注意,科技进步将促进劳动力、生产资料、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在社会生产各部门的优化、合理配置。劳动生产率提高的速度越快,劳动力在各产业部门间流动的速度也就越快。二战后经济发达国家和一些新兴国家第三产业的迅速兴起和快速发展充分证明了这一点。科技进步使得“蓝领”工人减少,“白领”工人增多。今天,在一些发达国家,劳动力开支下降,仅占整个生产力成本的10%左右。科技进步促进了生产工具的革新。生产工具既是生产力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又是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显示器。生产工具的重大变革,常常带来社会生产力的飞跃。蒸汽机和电力机的出现,放大了人的体能,带来了经济的飞速发展;电子计算机的出现,部分取代并增强了人脑的功能,使人们得以摆脱大量繁重的重复的脑力劳动,有更多的时间从事创造性工作。科技进步促进了劳动对象的变革。科学技术不仅使人们不断开发和利用新的自然资源,扩大劳动对象的范围,而且还能开发已有资源的新用途,并能把一些废料重新投回到物质循环中去加以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不仅使人们对天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更加充分有效,而且还能研制创造自然界未曾有过的新物质品种,如新型的人造材料、合成材料和复合材料,形成新的劳动对象。科学技术扩大了人类劳动的对象范围,扩大了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进而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科技进步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也推动了生产关系的变革。在产业革命时期,由于机器代替了手工工具,大工厂代替了手工工厂,从而改变了生产体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导致了社会财富的重新分配,并引起社会阶级结构的大变动,出现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阶级。而新科技革命又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结构的重组。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出现了一个以知识和能力为“资本”的经理阶层,以及一个构成社会基本力量的中间阶级,他们使阶级斗争的形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二、科技进步促进了人类社会形态的转换,是两个主义斗争的关键所在

马克思指出,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历史前进的有力杠杆。马克思在19世纪创立了唯物史观,将人类社会的发展划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以及必将到来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五大阶段,并指出最终决定这一历史进程的是生产力的变革,而近代以来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关键。

在18世纪60年代,英国开始了产业革命,同时出现了近代以来的以蒸汽机的广泛使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一次技术革命即蒸汽技术革命。这使“资产阶级在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使得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得以牢固确立并且初步实现了工业化,工业社会来临。科技进步促进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大发展,却加剧了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至19世纪70年代,以电能的开发和应用以及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二次技术革命即电力技术革命进一步引起了资本主义社会整个生产体系的组织结构和经济结构的变革,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进一步提高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其社会内部固有的基本矛盾进一步激化,经济危机频繁发生。资本主义国家为重新划分势力范围及转嫁经济危机,先后引发了两次世界大战,资本主义名声扫地,臭名昭著。而以前苏联为首的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在帝国主义链条中的薄弱环节,在生产力极其落后的国家和地区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建立,在极短的时期内,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提高了各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初步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历史证明,可以超出生产力的发展阶段,以政治革命的方式获得社会制度的变革。

但是,接着的历史实践证明,即使政治革命能暂时地超前于一个社会的生产力与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最终仍是后者起决定作用。资本主义国家为了避免由于制度危机而导致灭顶之灾,不得不在坚持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以缓和阶级矛盾,进一步发展生产力,以求得在同社会主义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甚至能够使现有的社会主义国家演变回归资本主义。这样,在40年代后,在军备竞赛和战后其它社会需要的刺激下,在现代科学革命浪潮的推动下,一大批新兴技术不断出现,形成了现代技术革命的新高潮,出现了微电子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基因工程、核技术、航天技术等许多高新技术。这次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第三次技术革命至今仍在高速发展中,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这“第三次浪潮”中独占鳌头,使各种新技术成为提高生产力的主要动力,改造传统工业部门,迅速发展新兴产业以增强经济活力,变革产业结构,提高管理水平,改善市民生活,提高国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也由产品生产经济转变为服务性经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后工业社会”。信息技术革命的浪潮也冲击着各个社会主义国家,但是各个社会主义国家由于对社会主义的本质认识不清,错过了利用现代科技革命大力发展生产力以赶超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大好契机,没有充分发挥“后发优势”,致使国内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人民的生活水平严重滞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二十世纪末,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纷纷“改旗易帜”,回归资本主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弹冠相庆,资产阶级学者福山等也大论“人类历史的终结”,“资本主义必然胜利”,一些糊涂的甚至别有用心的人也宣称要补“资本主义”这一课。在这种情况下,重新认识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关系,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关系,就有其客观必然性和必要性。

西方学者曾以生产力或简单地说以社会技术形态为社会发展阶段的分类标准,把人类划分为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或信息社会)三个阶段,历史证明这有一定的科学性。这与五阶段论以社会经济形态为标准一样,都是从一个特定的侧面反映了历史发展规律,它们互相补充。按照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基本原理,社会技术形态是比社会经济形态更为基本的概念,三阶段论揭示了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五阶段论是这种普遍规律的具体表现,它揭示了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某些国家在不同发展阶段上可以超越某一社会经济形态而进入更高一级的社会经济形态,但不能认为它们一切方面都可以同时超越。

实际上,现实的社会主义大多数并不是建立在高度发达的、具有完全的工业社会这种社会技术形态的资本主义的“废墟”之上的,因而它并不是马克思所说的那种生产力高度发展的、作为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社会主义,它必须“补”许多课,采用恰当的形式和手段,把生产力提高到相应的水平。但是,它补的决不是资本主义社会形态这一课。

由此应知,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斗争的关键是生产力,而科学技术是这一斗争中最关键的生产力。马克思认为,在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进程中,革命是“助产士”,科技是“大杠杆”。革命所起的作用将是帮助在资本主义母体中成熟起来的社会主义胚胎分娩出来,而科学和技术则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有力的杠杆。马克思提出的关于科学技术是促使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有力杠杆,并不会因苏东剧变而失去其真理性。现实社会主义之所以发生变异,客观上在于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国家,都是比较落后的东欧、东亚等国家,这些国家并不具备马克思所设想的生产力高度发展、具有完备形态的资本主义这样的条件。因此,现实中的社会主义在一定意义上是超越资本主义阶段,而不是在资本主义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它们也就不可能很典型地把马克思对于科学社会主义的设想付诸实践。主观上在于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共产党在先天不足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时,虽然取得了不可磨灭的成绩,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问题没有搞清楚,对自己的国情缺乏清醒的认识,把自己的一些经验教条化、神圣化、绝对化,以为自己实现的是标准的社会主义,并且把在特殊条件下形成的体制模式化,上升为普遍真理,强加于人。而现代科技革命的实质是生产力革命,在现代科技革命浪潮的冲击下,与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高度集中的体制的弊端逐渐地暴露出来。然而,主观上把特殊当作一般的片面认识,极大地妨碍了不断根据变化了的形式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体制的迫切任务,最后导致全面崩溃。而中国的改革开放能够在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遭受巨大挫折的国际背景下,一支独秀,繁荣发展,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中国深刻懂得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以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懂得了“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三、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伟大的意义

在当代中国,由于“左”的错误思想的影响,对科学技术、对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总的来说是模糊不清、估计不足的。尤其在“文革”期间,几乎把知识分子和他们拥有的知识全部推到对立面上去了。1975年,邓小平重新出来主持工作,对科技工作拨乱反正,恢复了“科学是生产力”的马克思主义观点,但不久被当作“右倾翻案风”批判。十年动乱结束后,他深刻指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没有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也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邓小平在《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着重阐述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和科技人员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这两个关键问题,为我国新时期制定发展科学技术的方针政策,在社会上确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风气,奠定了有力的理论基础。1988年,邓小平指出:“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江泽民于2001年在“七一”讲话中进一步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先进的社会生产力就是智能化、社会化、市场化的生产力,发展先进的社会生产力,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推动。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是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是与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联系在一起的,重视并振兴科技以实现我国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是我们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必须履行的重要职责。

我们党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迎接世界新科技革命的需要。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给世界生产力和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推动。未来的科技发展还将产生新的重大飞跃。如果我们仍不能敏锐地把握这一客观趋势,不重视发展科技,就会错过时机,生产力就得不到飞速发展,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就难以体现。

因此,这也是充分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需要。试想,在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比较竞争中,如果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不能得到迅速的发展,人民的物质、精神和政治生活水平不能得到逐步的提高,怎么能够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怎么能够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怎么能够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怎么能够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这就要求始终把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同掌握、运用和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紧密结合起来,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不断用先进科技和提高国民经济,努力实现我国生产力发展的跨越。

这是我国经济发展实现“三步走”战略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而发展经济的关键就在于发展科技,发展教育。要想实现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以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就必须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在现代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已经进入“后工业社会”,正在实现信息化,而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任务。要想缩短差距,必须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这又离不开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以改善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没有强大的科技实力,就没有小康社会,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

四、科学技术关系到两个主义的前途和命运

不仅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从苏东剧变中吸取教训,把主要精力放在经济建设和知识积累上,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从他们“和平演变”的成功中感受到经济与科技实力对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在国内加大了对科技创新的投入与普及的程度,在国际上也加强了对知识控制权争夺的力度。在现代科技革命所创造的巨大生产力及其巧妙运用的条件下,现代资本主义同过去相比已经面目全非,成为所谓的“新资本主义”或“社会资本主义”。在国内,资产阶级采用实行社会福利、社会改良、扩大中产阶级队伍等措施来缓和国内阶级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在国际上,通过经济贸易战、科技战等形式来解决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利用经济和高科技优势,采用新殖民主义方式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的控制和掠夺,导致北南之间贫富差距拉大,发展中国家共同面临被边缘化的危险。

无论资本主义社会如何变化,其本质依旧。不断增长的生产力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不可克服的基本矛盾,在资本主义体系内部不可能得到解决。要彻底解放生产力,就必须用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科学分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基础上提出的“两个必然”的论断,是就资本主义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而言的。马克思于1859年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提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下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这是对“两个必然”论断的补充、深化和发展,指明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长期性、艰巨性、曲折性、复杂性和反复性。当代资本主义利用科技革命社会改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不断出现的资本主义制度危机、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仅容纳了现实的生产力,而且促进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这也正如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的,“资产阶级除非对生产工具,从而对生产关系,从而对全部社会关系不断进行革命,否则就不能生存下去”。而科技革命的实质就是生产力革命,资产阶级在现代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社会关系不断进行“革命”,得以暂时存在,暂时赢得同社会主义的“比较优势”。然而,资产阶级却没有注意到,在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却孕育着社会主义因素,如工人阶级整体素质的提高、具有生产资料社会占有性质的股份制的采用等,为“两个必然”转化为现实作了最充分的物质准备。列宁指出,“社会主义无非是从国家资本主义垄断再向前跨进一步”,而科学技术就是推动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跨进的最为有力的杠杆。

【注释】

[1] 《邓小平文选》.第2版.第二卷.4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275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7.38.

[4]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7.98.

【作者简介】

滕兴光(1972-)男,江苏邳州人,江苏教育学院运河分院讲师.

猜你喜欢
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科学技术
教育部科学技术司更名为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
科学技术部令第19号 科学技术活动违规行为处理暂行规定
科学技术活动违规行为处理暂行规定
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建新时期高中思想政治课堂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学生社团建设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论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问题
历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也谈资本主义一词的使用
不要给资本主义过多的“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