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豪斯教学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基础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2009-11-19 09:16田密蜜赵衡宇
新西部下半月 2009年10期
关键词:包豪斯基础课程环境艺术设计

田密蜜 陈 炜 赵衡宇

【摘 要】 本文通过对包豪斯教学理念和环境艺术设计理念的比较分析,从诠释基础课程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的重要性出发,研究如何在环境艺术基础课程中灵活运用包豪斯理念培养专业性设计人才问题,主张在课程设置上应重视理论与实践并举,在教学方法上应重视学生基础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内容上应体现技术与艺术的结合。

【关键词】 包豪斯;环境艺术设计;基础课程

近十几年来,随着社会对环境设计类专业人才需求量的日益增加,我国的环境艺术设计学科建设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环境艺术设计已成为设计艺术门类中的一个新型重点学科。但与发达国家的设计学科和设计教育体系相比,我国的环境艺术设计教育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尤其是如何借鉴世界先进国家艺术设计教学的思想模式,完善环境艺术设计的基础课程教学,加快环境艺术设计学科建设,一直是从事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工作者在思考和研讨的课题。

一、包豪斯的教学理念

包豪斯(Bauhaus)是20世纪初期一个重要的学术流派。包豪斯作为一种学派,具有一套相当完整的思想。包豪斯提倡建筑必须适应现代工业社会生产和生活需要,提出建筑师、艺术家和画家要“面向工艺”,建立了一套重视建筑功能、技术和经济的现代建筑创作观、创作方法和教学方法。

包豪斯实行不同于传统美院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包豪斯主张学生既要掌握手工艺,又要了解现代机器生产的特点;在教学安排上,强调手脑并用,操作训练与理论指导相结合。

包豪斯的设计教育理念对世界各国的设计教育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对我国的设计类教学影响也十分深远,特别是对环境艺术设计的基础课程教学,有着深刻的影响。

二、环境艺术设计的理念

1、环境艺术设计的概念

环境艺术设计(Environmental art design)是一个尚在发展的学科。中央美术学院张绮曼教授在概括环境艺术设计的概念时,提到“环境艺术设计是新兴学科,又是系统工程,它涵盖了城市及地区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园林、广场等公共空间设计、景观设计、雕塑、壁画等环境艺术作品设计以及室内设计、设施设计等。它是人类生存环境中从宏观到微观的整合设计,是人们生活方式的协调设计,又是社会和人行为的设计和引导。”

2、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的特点

从“环境艺术设计”概念的定位中不难看出,环境艺术设计不是单一专业,而是众多相关而又不同的专业组成的综合整体。因而,这决定了环境艺术设计教育也不是单一、单层次的教育培养,而是“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复合型”的培养方向。环境艺术设计教育不仅需要培养学生研究空间环境的视觉表现能力,而且需要学生研究环境对改善人们生存质量的价值作用;不仅需要学生研究环境美学,而且要学生掌握环境工程学的相关知识;不仅要学生研究城市景观的形态特征,而且要研究城市景观的生态价值。只有从系统的综合角度,建设环境艺术教育,才能使学生明确自身专业身份和未来发展方向,在掌握核心设计课程和扎实的专业技能训练基础上,在某一方向形成自己的爱好和特长,成为一专多能型的设计人才。

三、基础课程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的重要性

环境艺术设计教育重视“厚基础”的课程训练,特别强调基础课程的地位及意义,其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思维方法的建立

环境艺术设计不是针对某一视觉形象的研究,而是涵盖整个物质空间的整体设计。其研究范围的复杂性,决定了它在设计思考过程中,不是单一的二维平面思维,而是从二维到三维乃至四维空间的综合性运用。因为设计的对象不是单纯的某一固定形象,而是有变化的空间实体,而且这样的空间实体还要接受时间的考验,所以这样的思维方法训练在环境艺术设计的基础课程中显得尤为重要。设计本身就是一种头脑运动的创造性活动,没有准确的思维方法作为指导,后续的设计工作很难展开。像环境艺术设计基础课程中的建筑制图、建筑测绘、模型制作、建筑初步等课程的设置,正是从基础训练中有意识培养学生对空间的认知能力、强化空间意识。

2、有利于表达方法的建立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以美术专业作为学科背景,学生在进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习之前,都接受过至少2-3年的美术绘画的基础训练。因而,学生的绘画表达能力是有相当基础的。但是,掌握绘画语言并不等同于掌握设计语言,特别是环境艺术设计语言。以建筑制图课程为例,就是训练学生掌握规范、准确的建筑绘图方法,学会运用投影法去理解、表现建筑。建筑制图是一门要求精准的设计语言,它是设计师与业主、施工方以及同行间交流的工具。这种语言的训练极为锻炼人的意志和端正学风,因为丝毫的懈怠和疏忽,都会给以后的建设工作带来巨大损失。因此,环境艺术设计的表达方法训练是具有独特的专业特点的,也只有在一开始就接受这样的表达方法训练,才能养成良好的作图习惯和学习风气。与散漫、自由的绘画表达方法相比,环境艺术设计的表达方法更趋于严谨、规范。

3、有利于眼手脑能力的结合

环境艺术设计的基础教学过程是培养学生感性表达和理性思辨综合能力的过程。感性的表达需要通过仔细的观察,收集第一手资料,然后运用徒手绘画等形式将收集资料展现出来。这样的感性表达过程是主观的,是充满各种可能性和随机性发挥的过程。同时,大脑的理性思辨对前期的感性表达内容进行分析和筛选,在收集的素材中比较、分析,整理出与设计主题相关的内容,为进一步深入的设计工作做准备。基础训练课程中通过建筑测绘考察、专业绘画等课程训练强调眼手脑能力的综合运用,让学生学会主动思考,学会作为设计主体如何参与到设计活动中,做到有的放矢。眼手脑能力的训练是环境艺术设计的重要基础,也是设计师一生用之不绝的设计灵感源泉。

四、包豪斯理念在基础课程教学安排中的运用

1、课程设置重视理论与实践并举

包豪斯在教学安排上,十分强调手脑并用,操作训练与理论指导的相结合。在包豪斯三年半的学习期间,学生除了进行基础知识的训练外,还接受“学徒制”的教育,将观察课、绘画课、构成课上所学的知识,用于工作室、实验室及车间的手工艺实践。

环境艺术设计基础课程的设置实际上是基础课程群的设置。由建筑史、设计史、设计概论等理论性强的课程和建筑制图、建筑初步、模型制作、专业绘画等实践性强的课程结合起来。即使是以理论性为主或以实践性为主的某一课程,也是理论讲授和动手练习相结合的教学安排。改变单一的教学格局,讲究多层次的灵活安排。使学生对知识的了解掌握,从形而上之的“乌托邦”结合到学以致用的“庖丁解牛”。

2、教学方法重视学生基础能力的培养

中国古人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的培养犹重于学习知识本身。根据包豪斯的教学安排不难看出,培养学生的基础能力是教学中的重点。环境艺术基础教学中,对学生思维方法、表达方法和眼手脑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也极为关键。在基础教学中,教师在教学方法的研究上以开启学生学习热情和兴趣为课堂教学魅力,教学目标与内容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和学习方法养成上,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加强对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鼓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变传统生涩、单调的基础课程教学方法,让学生沉浸在乐于思考,善于表达和敢于参与的能力培养的角色之中。

3、教学内容体现技术与艺术的结合

包豪斯很早就提出技术与艺术结合的观点,在对待艺术和技术方面,提倡技术与艺术的交流。环境艺术设计也是如此。著名环境艺术理论家多伯(RichadP.Dober)在论及环境艺术时说,环境艺术“作为一种艺术,它比建筑艺术更巨大,比规划更广泛,比工程更富有感情。这是一种重实效的艺术,早已被传统所瞩目的艺术。”环境艺术设计教育也不应单纯围绕“艺术之圈”、“美术之圈”,还应该结合自然与社会科学中的人文学、哲学、仿生学、生态学、物理学等相关知识。特别是在基础课程教学中,适当引入建筑力学、声学、光学,了解人体工程学,环境心理学等知识,对开阔学生的知识面,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培养多元性的思维是大有裨益的。因此,在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在培养学生对艺术、美的感知同时,也注意培养学生的“构筑”和“营造”能力,以更好的适应工程实践的需要。

环境艺术设计作为跨专业、跨学科的综合性设计学科,对专业设计教育提出较高的要求。基础课程教学更是重中之重。“万丈高楼平地起”。只有在基础课程教学中多研究、多思考、多学习,借鉴成功的设计教学理念,“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才能培养出适合社会要求的复合型设计人才。

【参考文献】

[1] 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2] 陈易、董娟.演绎包豪斯理念——同济大学室内设计教学思考[C].为中国而设计——首届全国环境艺术设计大展论文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6:P164-167.

[3] 吴昊.可持续的绿色生态与可持续的环境艺术教育[C],为中国而设计——首届全国环境艺术设计大展论文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6:P150-153.

【作者简介】

田密蜜(1979-),湖北人,硕士研究生学历,浙江工业大学屏峰校区艺术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包豪斯基础课程环境艺术设计
百年包豪斯
包豪斯在德国生根发芽百年
自动控制类基础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
影响中职数学教学效果的因素与对策研究
传统民居装饰在现代环境艺术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交叉学科发展趋势
浅谈环境艺术设计中数字技术的运用
抓住基础课程五要素,构建数学高效课堂
狂野包豪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