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管理类本科院校应用写作课改革新思路

2009-11-19 09:16桂天寅
新西部下半月 2009年10期
关键词:应用写作课程改革

【摘 要】 财经管理类院校应用写作课教学效果不理想的根本原因是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缺乏社会针对性和专业针对性,体系性、应用性明显不足。该课的改革必须以加强社会针对性和专业针对性为目标,确定各专业写作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以信息流在事务处理环节中如何统辖文种的方式构建各自的文种体系,采用案例教学法,有针对性地开展写作教学。

【关键词】 财经管理专业;应用写作;课程改革

全国多数财经管理类院校都在本科教学中开设了应用写作课。但目前的应用写作教学很难引起学生的重视,也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效果不理想。实践表明,各种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虽有一定成效,但不明显。社会对大学生普遍欠缺写作能力的批评也日益加剧。因此,只有认真分析该课存在的问题,才能通过系统性改革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

一、应用写作课存在的主要问题

应用写作课存在的第一个问题是教学目标缺乏专业针对性。财经管理类各本科专业毕业生必须具备运用文书手段处理工作的能力。这种能力包含基础写作和专业写作两个方面,因此各高校都将应用写作课定位为素质教育的公共课,教学目标也锁定在“传授一般应用写作知识”、“提高一般应用写作素养”、“培养一般应用文文体写作技能”三个方面,以适应所有专业对写作能力的要求。为配合教学目标,课程内容一味追求所谓的综合性和普遍性,“没有根据专业特点选择教学内容,这是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的因素之一”[1]。由于“教与学、学与用脱节的现象相当突出”[2],致使大量学生认为该课与所学专业关系不大、对今后工作也没有实质帮助,因此很难引起他们对该课的重视,很难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写作能力的培养必须要有专业性,以回应社会对专业人才实际写作能力的要求。

应用写作课存在的第二个问题是教学内容缺乏应用性。我国绝大多数财经管理类院校应用写作课从教学大纲到教材再到课堂教学,无不围绕文体概念、文体作用、文体格式、文体要求等静态知识,把实践性、技能性很强的应用写作活动变成了高度抽象化、概念化、虚泛化的知识积累,未能切实体现“应用“特征。枯燥的写作理论和琐碎的写作知识不能有效指导学生的写作实践,因此对写作能力的提高没有太大帮助。这就是张亚权认为当前应用写作课课“教学观念落后,教学内容缺乏科学的教学体系和训练体系,教学途径和环境单一、封闭,教学效果差”的原因。[3]应用写作课教学内容以知识构建体系的做法和我国应用写作研究的方法有关。长期以来,我国应用写作研究基本以抽象、概括、提炼、总结为手段,这种方法“易从较高的层次来统摄具体的现象,但往往会缺乏对对象的具体准确把握”。[4]以公告这一文种为例,一般的做法是把它从各类相关事务中抽象出来,归纳总结出所谓的一般写作规律,然后再抽象地介绍它可以用来解决什么问题。但这样做就把写作变成了有关写作的知识,把应用变成了对这些知识的记忆,很难把文种的应用范围、使用对象、技术手段统一在一起,也就不能明确该文种具体应该在哪里应用、如何应用,应用性无从谈起。

为弥补以上弊端,不少教师都尝试使用案例教学法组织课堂教学,但在教材编撰体例及教学基本模式未改变的情况下,案例教学法反而非常有害,因为这种方法会占用大量课堂时间,使学生的眼界更加狭隘,知识更加零散。

二、改革应用写作教学的主要对策

解决问题的办法是从社会针对性和专业针对性出发,重新调整该课教学目标,并相应完成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改革。毕竟,具有一定职业指向的应用写作教学,其重要功能和任务就是“实现学习内容与职业工作需要的对接”。[5]企业运作的本质是在市场条件下对人、事、财、物等各种资源的获取、调配、使用和控制,各环节的工作可以划分为行政管理、市场调研、战略研究、财务管理、投资融资、人力资源管理、生产管理、市场推广、业务执行等诸多方面。由于信息流以文书形式渗透在企业经营管理行为之中,因此专业写作是企业对专业人才提出的无法回避的要求。规模越大、结构越复杂的企业,对文书的依赖也越高。因此,文书的使用水平将极大反映出从业者的从业水平和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所以,应用写作教学应以各专业预期职业目标为依据,针对不同专业的写作需要,以社会对本专业人才写作能力的要求为出发点,帮助学生理解其目标职业中的各种事务分别该用何种文书处理,并在职业环境和事务处理流程中,分析各种文书的写作目的、写作语境、使用对象,帮助其树立分析写作语境的意识,并从这种分析中洞悉文书使用环境将如何决定写作方法和写作要求,从而使其能够以恰当形式写作文书,并达到妥善处理事务的目的。这一新的教学目标,要求把普通应用写作课分解为面向不同专业开设的一系列专业写作课,如《常用文书写作》、《管理文书写作》、《商贸文书写作》、《人事文书写作》等。各专业可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就业领域,择其一门,有针对性地提高各专业本科生运用写作手段处理专业岗位工作的能力。在课程定位方面,可将其纳入专业课体系,也可保留在公共课体系内分别管理。

至于课程内容,可以现代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为依据,以现代化自动控制模型为结构框架,以企业经营管理为参照系,以信息为写作基础,将应用文视为信息的载体,在专业工作领域的各个环节中,以信息收集、信息组合、信息传输和信息使用来讲述应用写作的问题。充分考虑不同专业本科生学科特点、就业领域及工作性质的差异,考虑到其在工作中使用文书种类和写作要求的不同。各门相互独立的应用写作课,都可依据信息流在事务处理环节中如何统辖文种的方式编排,以工作环节、工作流程、信息流性质及特征统辖文种。如在企业管理文书写作中,可按信息流特征,把事务类型划分为信息收集、信息处理、决策控制、业务执行、信息反馈等环节。然后以事务处理为核心,分别讲授事务处理对各文种写作提出的要求。这就会使不同的文种都汇聚到同一类事务中来,信息流的环境要素及流动特点清晰、生动,便于理解和记忆,也便于开展案例教学法。如,某商贸公司拟将主营业务拓展到节能产品销售方面,以此设计案例情境,可融汇市场信息收集、市场信息处理、决策与控制、业务实施、信息反馈等各个环节的各种文书,然后再从各文种的特定功能及使用方法推广到其他相似的工作环境中去。

由此,课堂教学方法也必然从知识传授变成事务处理,便于以系统的形式实施案例教学法,甚至可以用分组角色扮演的方式组织课堂教学,充分发挥案例教学法的优点。通过案例教学法,各文种及其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这一事务所属的部门、该事物在整个事务处理流程中的位置及作用,都非常清晰地展现出来,能让学生把写作放在具体工作的环节中和流程中,系统地把握实际工作与文书写作的对应关系,形成文种系统的观念。而且,把写作放在事务处理的环节中考察,其应用范围、使用对象、文种功能、写作要求等问题就变得非常直观,学生自己就能通过分析得出结论,而无须作为抽象的理论知识去记忆,从而恢复了应用写作的应用性,能让学生以全局的眼光认识某一具体文种在事务处理中的位置和作用,洞悉事务处理的目的以及关系体系中的制约因素对写作提出的各种策略性要求,教学效果将极大提高。另外,学生在学习运用某一文种处理具体工作流程中的具体事务时,锻炼了事务分析能力、文书写作能力和事务处理能力。这些能力的形成能引导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把对特定文种的特定功用推演到其他相关事务的处理中。

三、结语

综上所述,财经管理类院校应用写作课必须坚持系统化改革的思路。以专业写作教学为目标,以提高课程的社会针对性和专业针对性为出发点,区别不同专业对写作提出的实际要求,将该课分解为针对不同专业开设的不同课程,然后有针对性地制定各门子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并确定相应的教学方法。实际操作中,应以专业事务处理的动态信息流为线索统辖各相关文种,以案例教学法的方式把事务处理、事务分析、写作分析、写作实践等教学环节统一起来。只有如此,才能凸显课程内容的针对性、体系性、应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提高教学效果。

【注释】

[1] 刘倞.应用写作教学的改革尝试[J].河南教育,2003(9):35.

[2] 周彤.应用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探讨[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7):57.

[3] 张亚权.应用写作教学概观与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4(6):71.

[4] 陈文高.中西方写作教学理论比较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03(8):115.

[5] 孟建伟.从现用现查看大学应用写作教学内容的调整[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4):69.

【作者简介】

桂天寅(1972-)男,山东兖州人,文学硕士,副教授,北京物资学院外语系文化传播教研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写作学.

猜你喜欢
应用写作课程改革
基于交互式网络教学系统的应用写作教学探讨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应用写作课程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教学思考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基于工学结合模式的《应用写作》教学策略探究
写作教学的新视角
浅析中职应用写作教学中思维导图的绘制与应用
理工科“应用写作”课程教学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