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矿石谈判:没有结果的拉锯战

2009-11-24 07:54徐正辉
南风窗 2009年23期
关键词:钢协铁矿石钢铁企业

徐正辉

按照惯例,每年10月,国际铁矿石供需双方开始接触,为新一年的谈判做准备。2009年的淡判依然在各自宣称的胜利中搁置,2010年将如何谈?国内众多中小钢铁企业在这场漫长的拉锯战中又能得到什么?

没有比铁矿石谈判更能体现出商场中的狡诈、智慧和勇气了。

许多钢铁观察家都预测到这样一个官方至今不愿公布的结果——2009年轰动全球的铁矿石谈判,以中国钢铁企业与澳大利亚一个铁矿石新秀FMG达成较“首发价”更高的降幅而收场;而与传统的三大矿山之间,则形成了一个没有结果的结果。

10月9日,里昂证券发布了一份钢铁业研究报告称,由日本钢铁厂设计的铁矿石基准价谈判体系,现在看来已过时,并趋于消亡——2009年,中国扮演了一个特殊的角色。一直拒绝接受由日本钢铁企业谈出来的“首发价”,让铁矿石谈判体系名存实亡。

中国不接受“首发价”的理由很简单——日本每年1000多万吨的需求,没有理由决定中国5亿吨的需求价格。“2009年谈判前进一小步,2010年的谈判就要前进一大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下称“中钢协”)秘书长单尚华说,“应该有‘中国价格,而2009年谈判的最大进步,就是出现了‘中国价格。”

虽然中钢协一直没有对2009年铁矿石谈判的结果进行全面公布,可是他们已经开始准备2010年度铁矿石谈判了。

没有结果的结果

2009年僵持已久的铁矿石谈判,在日本新日铁与力拓之间率先达成。5月26日,力拓与新日铁就2009年4月1日起、新一财年的铁矿石价格达成一致:在2008年的基础上,粉矿(占中国进口量的80%、块矿(占中国进口量的20%%)分别降价32.95%和44.47%。

而中钢协一直对外强调,今年的价格是澳矿降幅要达40%以上,巴西矿要达45%以上。

面对距离中钢协要求的降幅甚远的“首发价”,5月31日,中钢协正式发出“不予跟进”的声明。单尚华的理由是,中方进口量最多,影响面最大,损失也最大,所以,中国对这一协议价格没有办法接受。

随后,全球大多数钢铁企业都接受了“首发价”,而中国依然给出了拒绝的回答。

6月10日,全球最大的铁矿石生产商淡水河谷宣布,与日本新日铁和韩国浦项制铁达成协议:2009财年粉矿、块矿的合同价格在2008财年基础上下调28.2%-44.47%。考虑到海运费因素,淡水河谷和力拓的降幅相当。

直至6月30日这一历年谈判的大限过后,中国依然没有接受“首发价”。可是钢铁企业已经等不到中钢协的谈判结果了,钢厂时刻都需要矿石。于是,国内各大钢厂要么按照“首发价”先执行再多退少补,要么按照现货价从三大矿山处进货。

钢铁企业需要中钢协尽快与矿山之间达成结果。僵持在8月17日被打破,那天早上8点,中钢协将各大媒体记者早早召集到协会的办公楼里。紧张的氛围凝聚,单尚华宣布中国钢铁企业与FMG达成2009年进口铁矿石价格协议,价格降幅35.02%~50.42%,合同期限从2009年7月1日到12月31日。这被中钢协认为是“中国价格”。

消息公布以后,淡水河谷保持了沉默,必和必拓拒绝评论。力拓则称与己方定价无关。就像中国拒绝“首发价”一样,三大矿山拒绝接受“中国价格”。力拓称,要么中国钢铁企业接受“首发价”,要么从现货市场购买。

虽然与FMG达成了更高的降幅。可是中国钢铁企业离最终的“成功”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毕竟三大矿山公司目前仍控制着中国进口铁矿石量的大部分,FMG的5000万吨在中国5亿吨铁矿石进口量中仅占10%左右。

知情人士向记者表示,在宝钢与FMG达成协议价之后,中钢协不会再宣布与三大矿山公司是否达成了首发价,“当前的既成事实,将导致宝钢直接与三大矿山公司谈明年的价格。”

即便是与FMG达成的价格,也只是7月1日到12月31日的半年。对于今年4月1日到6月30日的价格将如何处理,单尚华告诉记者,不能再提4月1日或者3月31日,矿山公司如果与中国签协议,应按照中国的财年来执行。

这相当于中钢协默认了FMG在4月1日到6月30日的国际铁矿石谈判的缓冲器期间,以当时的现货价出口到中国市场的事实。

此外,并非所有的中国钢铁企业都可以分享到与FMG达成的优惠的价格,此前已与FMG签约的中国钢铁企业数量屈指可数,绝大多数中国钢铁企业不得不以更高的价格购买矿石。

“马上就要到年底,现在再与三大矿山公司谈上半年的价格已经没有意义。”上述人士说。

单尚华表示,目前已经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当前取得的一个重要突破,即建立中国模式,统一了在中国市场的价格。

对于一些钢铁企业以“首发价”的价格或现货价从矿山那里进口矿山,上述知情人士告诉记者,“这是钢铁企业自己的事情,不是中钢协让他们以这种价格进口的,2009年的谈判就是以与FMG达成的价格收场,不会再宣布与三大矿山之间的结果,也没有结果。”

2010年谈判迷局

9月中旬,必和必拓营销部总裁Tom Schutte在澳大利亚表示,2010年度铁矿石价格谈判将于10月份正式启动。而单尚华则表示,今年12月份宝钢将与国外矿山公司谈明年的价格。

来自钢铁业界的消息称,中国的大型钢铁企业已默然接受了“首发价”以及现货价的结果,基本放弃了今年铁矿石价格大幅下调的尝试,并将目光瞄向了明年的协议价谈判。而按照中钢协的说法,今年已经前进了一小步。

按照惯例,每年10月,国际铁矿石供需双方开始接触,为新一年的谈判做准备,而实质性的谈判将在第二年的1月份开始,在3月31日前结束。

但从今年开始,作为全球铁矿石市场最大的买家,中国并不想与国际市场保持一致,而是希望单独为中国寻求一个价格,且价格区间也要符合中国的财年,即从每年的1月1日到12月31日,不再是过往的4月1日到来年的3月31日。

单尚华说,中国是全球最大的买家,如果矿山要来中国市场销售,就必须按照中国的游戏规则来办。

“明年,我们将严格执行统一价格和代理制,同时,积极推进进口铁矿石备案等级制度,以掌握进口铁矿石的数量和流向。”单尚华表示。

对于明年铁矿石价格走势,从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铁矿石现货市场已呈现下降趋势。但高盛、瑞银、摩根大通等投行预测,2010年全球铁矿石长期协议供货价格可能出现10%至20%的上涨。

不过国际投行每年都在协助三大矿山,发表一些价格即将上涨的消息,以带动舆论炒作。西南证券宏观分析师张刚认为,投行的预测是有炒作成分的,且近几年铁矿石价

格居高不下,与金融炒作密切相关。许多投行的一些观点,只不过是相关利益集团的声音。

就在矿山鼓吹中国需求的时候。一场持续至今的、比2008年那场行情更为恐怖的暴跌行情,在钢铁行业蔓延。8月份,中国钢材市场经历大幅下跌,一个月内累计跌幅达到15%,中国股市暴跌后引领钢材期货市场同样暴跌不止,使市场信心受到重挫,导致8月中国钢铁企业采购原料态度普遍异常消极,观望气氛浓厚。进口铁矿石市场成交下降明显。

国产铁矿石价格也同步回落,这对进口铁矿石价格形成打压,国产矿和进口矿在20天的时间里,下跌幅度在16%~18%,并且进入10月份的第一周,这种下跌的趋势仍然没有停止。

削减进口企业?

无法否认中国是全球铁矿石最大的买家,可这又是一个自相矛盾的事实———方面,作为一个整体,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铁矿石买家;另一方面,从单体企业来看,中国任何一家钢厂的需求量都不是全球最大的,由于进口企业众多,需求量过度分散。

从具有进口企业资质数量上看,中国很难拧成一股绳,并非企业不愿意。而是当前的竞争过于激烈,钢铁企业都不想在激烈竞争中被淘汰。

在商务部出台规范铁矿石进口资质前,中国拥有523家铁矿石进口公司。2005年,经过商务部审核,最终具有铁矿石进口资质的企业数量由此前的523家一下子减至118家,其中包括70家钢厂和48家贸易商。

但此次政策出台,没有起到什么作用,炒作愈演愈烈。2007年,商务部再次提高门槛,如企业注册资本应达到2000万元人民币以上、2005年度企业按海关统计进口铁矿石总量必须达到70万吨以上等。

经过最终审核,国家只进行了微调,从118家调至112家。此轮调整虽在标准上有所提高,但所带来的影响与第一次并没有本质的区别。这项政策自始至终,并没有从根本上遏制住炒作进口指标,因为政策目的就不够科学。山东一家国有钢铁企业的人士告诉记者,第一次资质审查的目的,是希望借此淘汰小钢厂,因为当时认为通过资质认证门槛,那些不符合钢铁产业政策的小钢厂无法轻易买到铁矿石,即便买到进口矿,也必须出高价,这样承受不了就会被市场淘汰。

今年,中钢协即对这样的目的进行矫正。单尚华说,无论是国有钢铁企业,还是民营钢铁企业,无论是大型钢铁企业还是中小型钢铁企业,都应该享受到同一个价格,都应该享受到“国民待遇”。

“既然今后进口矿都是同一价格,为什么还让那么多企业去进口,去竞争呢?为什么不组建两到三个具有竞争资质的企业或者更少的企业,然后每年的谈判,都由这2-3家贸易商组团,在钢铁厂共同参与的情况下去谈判,贸易商拥有全国几亿吨的需求筹码,这样不是更好谈吗?在进口市场,只要多一家公司竞争,就多一个炒作的因素。堵是没有用的。”张刚并不看好中钢协能统一铁矿石价格。

记者了解到,目前中钢协已减少了10家左右具有铁矿石进口资质的企业。但这与日本、欧洲等市场上拥有少数几个铁矿石贸易商相比,仍然存在很大差距。

明年,中国钢铁企业能前进一大步吗?这或许取决于具有进口矿资质的企业数量,而与谈判技巧关系不大。

猜你喜欢
钢协铁矿石钢铁企业
长流程钢铁企业废水零排放实践与探讨
6.58亿吨
铁矿石中全铁测定的探讨
钢铁企业设备环保发展趋势探讨
1~5月我国大中型钢铁企业实现扭亏为盈
钢协:5月上旬粗钢产量环比增长1.6%
关于钢铁企业转型的思考
攀枝花市领导到钢协进行交流
钢协举办2013青年主题英语演讲比赛
中国铁矿石需求增长潜力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