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官突围

2009-11-24 07:54
南风窗 2009年23期
关键词:依法行政官员

赵 义

治国之道,首在治官。这是有着2000多年官僚制度历史的中国的政治经验之一。当今中国,治官有多难,看看围绕官员的刑事罪名就知道了。从10月16日开始,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其近亲属以及其他与其关系密切的人,利用国家工作人员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受贿的,司法机关将使用“利用影响力受贿罪”定罪处罚。而两年前,特定关系人,即“与国家工作人员有近亲属、情妇(夫)以及其他共同利益关系的人也正式成为法律术语。

一个官员利用手中的权力所犯的罪名越来越多,这印证了执政党的一个基本判断“在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条件下,国际国内环境的相互影响不断加深,市场经济法则与行政权力法则交织在一起,干部在工作中接触的资源越来越多,面临的诱惑和考验越来越大。”治官为什么难?这应该是一个基本背景。现在官员经常讲,要慎交友。管好身边人,培养高雅情趣,多花点时间读书,等等,总之就是怕被人钻了空子,一朝湿鞋,万劫不复。

但实际上,要求官员近似于圣人般活着,太难了。儒学最后都快变成宗教了,也没有实现这一点。比如海瑞,大家都是拿来供着的,但即使是真实干家也不愿意与之合作。更何况,我们眼下所谓“市场经济法则与行政权力法则交织在一起”带来治官难,恐怕不是市场规则腐蚀官场越来越厉害,而是权力对市场支配越来越厉害,官民矛盾越来越尖锐。

真正的治官难,是高层想做正确的事,推不动。以前说下面的官员是坏和尚念歪了好经,如今是根本不念或者乱念一通作罢。念歪了,有时候是不得已,不念或者乱念一通,常是因为有了独立的利益。正如列宁说的,几何公理要是触犯了人们的利益,那也一定会遭到反驳的。

于是,治官最厉害的途径就是反腐败。比如说依法行政,国务院法制办副主任袁曙宏曾经说,依法治国、依法行政,关键是依法治官治权。而普遍存在的现状是他们希望上、下级都依法行政,但他自己不依法行政。因为治官治权,是对既得利益的剥夺,缺乏这种自发的动力。实际情况也是如此,打官司打倒的官员有几个?反腐败才能收拾那些早已是国家和人民的敌人的官员。对这个路径是越来越依赖。

关键还是看乌纱帽捏在谁手里,谁能在平日决定官员的言行。10月28日《人民日报》发表仲祖文文章《从严治党要体现在干部管理上》。文章说,要坚持民主评议干部制度,满意率达不到2/3的,要进行调整。目的是把那些工作不力、作风不好、群众不满意的干部坚决调整下来。

不过,笔者看了很多地方的报道却发现,调来调去,除了提拔和平调的,所谓下来的并不多见。

胡锦涛:把扩大居民消费需求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中共中央10月28日上午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胡锦涛说,当前我国面临的国际经济环境相当严峻。我们一定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措施准备得更周密一些,坚定必胜信心,扎实做好工作。

温家宝:三个会议进行好,才有可能建立东亚共同体

第四届东亚峰会10月25日在泰国华欣举行。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东亚各国社会经济制度不完全一样,发展水平也不一样,要形成一个共同体。不可能一蹴而就,这需要一个过程。

中国是最早和东盟建立合作的国家,目前10+1会议、10+3会议和东亚峰会有合作基础,中国与东盟也有合作的具体规划和措施。这三个会议为东亚共同体的建立创造了条件。

李克强:中国有能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

10月26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出席第三届国际税收对话机制全球大会开幕式并讲话。李克强说,目前,中国经济回升向好的趋势得到巩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好于年初的预期。经济增速逐季加快,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77%,其中第三季度增长89%。

近几个月,财税收入增长由负转正。1~9月财政收入和税收同比分别增长5.3%和2.2%,其中9月份分别增长33%和30.1%。

石秀诗:重大公共投资。地方配套难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10月28日听取了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主任委员石秀诗所作的部分重大公共投资项目实施情况的调研报告。在谈到公共投资建设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时,石秀诗指出,由于今年地方财政收入增幅下滑较多,各地普遍反映财政收支矛盾突出,落实配套资金困难。

比如,今年国家下达的保障性住房建设计划,全国共需投入1676亿元,其中,中央投入493亿元,占29.4%;地方配套1183亿元,占70.6%,落实困难。截至8月底,地方保障性住房建设完成投资的394.9亿元,国家计划完成率仅为23.6%。

猜你喜欢
依法行政官员
泰兴市依法行政 规范行政行为
依法行政 推进外汇领域“放管服”改革
依法行政 执法为民
——湖南省工局2016年工作掠影
官员在线
官员在线
官员在线
官员在线
官员在线
依法行政为质量兴市提供法治保障
深入推进依法行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