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桑巨变铸丰碑

2009-11-24 07:54祝卫国高利辉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9年26期
关键词:邢台邢台市全市

祝卫国 高利辉

教育是与每个人的命运息息相关的最大的民生问题,更是关乎国家振兴与民族未来的千秋大业。建国60年来,我市教育规模持续扩大,教育质量显著提升,办学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为我市人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和全市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从曾经的“黑屋子,土台子,里面坐着泥孩子”,到今天门类齐全、布局合理的现代化校园,邢台教育走过了一条不同寻常的跨越式发展之路。

教育发展驶入快车道

“上课的教室是当年日军留下的兵营,教室里只有一块黑板,几张课桌。住宿是一个宿舍20人,两排大通铺。冬天睡觉太冷,就在被褥下面铺野草。”这是20世纪50年代初邢台一中上课的场景,75岁的特级教师陈臣仲如今回忆起来,还历历在目。

60年春华秋实,60年沧桑巨变。时至今日,全市已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各学校都配备了微机室、语音室、自然仪器室、音乐室等专用教室,农村中小学还实施了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教师素质也大幅提高。

邢台市委教育工委书记、邢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军说,新中国成立以来,邢台教育的大发展是在历届邢台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几代教育人共同努力换来的。

进入新世纪,邢台教育的发展驶入快车道。尤其是“十五”以来,是全市教育发展最快的时期。据不完全统计,1993年至2001年,全市共投入资金19.42亿元,用于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到2000年,全市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宏伟目标。通过改革和优化教育结构,全市初步建成了一个以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普通中高等教育和成人中高等教育为主体,包括学前教育、各类培训等非学历教育在内的比较完整的地方教育体系框架。

这时期,高中学校和规范化幼儿园得到了大发展。从2000年至今,各县市开展了以高中建设为龙头的布局调整,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规划建设了一批规模大、办学条件好、教育质量高的优质高中,并由此带动了县域内整个基础教育的发展。全市规范化幼儿园由351所增加到1 100多所,其中省级示范园14所,市级一类园107所。到2007年,全市21个县市区已基本普及了学前3年教育。全市特教学校由5所增加到16所,普及特殊教育县达到16个,位居全省第二。

“十五”时期,也是邢台市基础教育学校硬件建设大发展时期。2001至2005年,仅市区内的中学占地就由117万平方米增加到18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由40万平方米增 加 到76万平方米。5年间,邢台市区中学的发展速度,相当于每年在市区增建一所占地200亩、建筑面积7万多平方米、可容纳5 000人以上在校生的省级示范性高中。全市普通高中学校由2000年的76所增加到目前的85所,其中省级示范性高中由2所增加到24所。普通高中在校生人数由7.1万人增加到14.7万人。高中段毛入学率在2008年达到76.8%,到2010年全市将实现普及高中段教育的目标。

义务教育阶段告别学杂费

从2007年春季开始,邢台市全面落实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81万余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杂费得到全部免除,15万余名贫困家庭学生享受到免费教科书,有16 917名贫困寄宿生得到生活费补助。2007年秋季,免除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教科书费。2008年春季,免杂费的范围由农村扩展到城市。为扎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近年来,邢台市相继采取了市一中和二中公助生指标按比例分配到市直初中的中考改革、“千人支教”等有力举措,使城乡间、学校间在生源、师资上的差距进一步缩小,义务教育阶段办学规模和效益得到进一步提高。目前,全市小学、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分别达到99.89%和99.16%。

职业教育异军突起

邢台市第三高级职业中学向北京“奔驰”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定期输送优秀毕业生;邢台市工业学校抓住本地大型优势钢铁企业扩展机会,主动出击签订一次性订单培养850人的协议,使该校当年招生达到1 650名;邢台市经贸学校先后与青岛、上海、昆山等地企业合作实现向上述地区安置毕业生9 600多人。

职业教育成为近年来邢台市教育事业上的“奇兵”,并实现了招生与就业两旺的大好局面。这与曾经大多数县的职教中心存在普教成分,一些县的职教中心甚至被挪作他用的低迷状态形成鲜明对比。

为了把职业教育做大做强,邢台市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办学思路,狠抓了农村劳动力异地转移、职普牵手、职企结合、订单教育、定向培养等项工作,立足与沿海经济互动共生,使全日制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由2000年的35 000人增加到目前的136 216人。近3年,邢台市中职招生量年年都在4万人以上,按人口比例高于全省的平均数。

截至目前,在河北省组建的15家省级职业教育集团中,邢台市占了3家。全市省级和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数量分别达到13所和12所,各类职业教育培训机构达到136所,年培训农村剩余劳动力近12万人次,邢台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成为全省的典型。

为进一步做大做强职业教育,邢台市提出“构建立体化、全覆盖的职业教育新体系,打造冀南蓝领工人基地,创建‘渤三角职业教育名城”的奋斗目标。为此,邢台市在市区和黄寺新区筹建总占地近万亩的两大职业教育园区,真正树立起邢台的职教品牌。

家门口就可读本科

近年来,邢台市高等教育发展迅速,本科院校从无到有,全市高等教育发展取得历史性突破。为了能够培养出邢台本土用得上、留得住的人才,邢台市委、市政府于2003年5月出台了《中共邢台市委、邢台市人民政府批转市教育局〈关于我市高等学校布局结构调整的意见〉》。邢台学院于2002年由邢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升为本科院校,结束了邢台市没有本科院校的历史,之后又于2006年全票通过省教育厅专家组评估,被评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于2002年由邢台市卫生学校(中专)升为专科学校,2008年,邢台医专被省教育厅评为省高职高专示范性学校,邢台医专附属医院投入使用,邢台市第一医院归属邢台医专,使邢台医专拥有两个附属医院,大大提升了学校的整体办学实力;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于2003年由河北机电学校(中专)升为专科院校,目前正在为新校区建设做准备;邢台职业技术学院2006年12月被确立为全国首批28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院校之一;邢台市广播电视大学于2006年4月通过了教育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评估验收。

目前,邢台市已形成“一本四专一电大”的高教格局,在校生由“十五”初的1.38万人增加到5.27万人,增长282%。全市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9.5%提高到21.5%。■

(作者单位:1 河北省邢台市教育技术装备站;2 河北省邢台市教育局办公室)

猜你喜欢
邢台邢台市全市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邢台分行
中国人民银行邢台市中心支行
邢台市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邢台分行
中国人民银行邢台市中心支行
邢台市
游邢台动物园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