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报站

2009-11-25 03:16
大众DV 2009年10期
关键词:纪录片

观影汇

秀场:生活比艺术更重要

8月28日,青年艺术家郭晗带着《天津往事》等作品做客佳能交流空间,为“大众DV秀场沙龙”带来一场有趣的讲座。郭晗首先通过一张充满创意的名片向参与活动的观众介绍自己,令大家饶有趣味。之后的两个小时中,放映了郭晗近期的几部作品。在讲座中,郭晗强调“生活比艺术更重要”的理念。

除了向观众介绍纪录片的创作理念,郭晗还就“如何把家庭录影利用起来”等实际问题与现场观众进行讨论,各方都受益良多。

秀场沙龙活动于每月最后一个周五下午在佳能交流空间举行,9月和10月将与观众分享“手机电影的拍摄与欣赏”、“‘80后们眼中的北京生活”等内容,欢迎有兴趣的朋友到现场参加活动。

北京:第四届独立电影展

9月1日,为期一周的第四届北京独立电影展在宋庄美术馆开幕。本届影展包括:大中华区影片,分为剧情长片、纪录长片和短片单元,同时还有马来西亚大荒电影单元、由三部影片构成的“向小川绅介致敬”的小川绅介回顾单元,以及栗宪庭电影学校独立电影制作短期班第一期学员的优秀作品展映单元。

开幕影片是三部动画作品,分别为:张弓的《红姐》、陈学刚的《偶像》、张晓涛的《迷雾》。影展的前身是始自2006年的“北京独立电影论坛”,从今年起正式更名为“北京独立电影展”。据介绍,今年艺术家周春芽先生捐助了10万元作为影展预算,在今年全球经济一片低迷中,仍然能够保证有资助实属不易。

天津:《爸爸的秘密》专场放映会

由来自北京电影学院的潘龙导演,杨威、胡可瑜、陆思宇主演的2009年新作《爸爸的秘密》,8月在天津“天堂电影院”电影沙龙举行了专场放映会。本片主创到场与观众见面并进行了深入的交流。经过三个多月的拍摄制作,《爸爸的秘密》终于与大家见面并已在电影频道“爱拍电影”节目中播出。

活动场

昆明:影视人类学论坛

“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16届大会”7月在昆明召开,有来自国内外的学者三千多人参加。大会分为若干论坛,影视人类学是其中规模最大的论坛之一。影视人类学论坛收到360多部纪录片,大部分是DV拍摄的。DV的普及已经成为人类学田野考察的另外一支笔。经论坛组委会国际专家评选,推荐了24部优秀作品,王艺忠的纪录片《生活在金三角的人们》等6部杰出作品,在大会设专场放映。其他人类学纪录片,则在各分会场或专题组放映研讨。(邓启耀 编写)

草场地:9月“交叉2009”

纪录片工作坊在北京草场地工作站的“交叉2008”和“五月2009”活动中,分别举办过瑞士纪录片导演皮特·里克提和恩娜·波里蒂主持的纪录片工作坊。草场地工作站与瑞士电影中心的合作继续,在今年9月30日开始的“交叉2009”活动期间,继续举办由瑞士纪录片人费尔南多·麦尔加主持的纪录片工作坊,为期5天,举办期间,同时放映费尔南多·麦尔加的纪录片。

院线:真实中国·影院计划Ⅲ

继“世界纪录影像·典藏展”、“和大师一起晚餐”等主题之后,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SMG纪实频道的“真实中国·影院计划Ⅲ”,在10月精挑细选《石海之渴》、《瓦全》、《大师的背影》三部纪录片作品,以“仰望生命”为主题在上海万裕国际影城放映。《石海之渴》出自黑山共和国的导演维亚吉米尔·波罗维克(Viadimir Perovic)之手,该片曾获得2008半岛国际纪录片电影节评委会大奖和黑山国际电视节纪录片金奖。SMG力争将纪录片院线进行到底,“影院计划”在每隔一周的星期一晚上6:30放映,用真实的影像“开启城市里的纪录片旅行”。详见官网:www.docuchina.tv

渐入佳境:“正在消逝的文化”大赛

由法国电影学院、民间文艺家协会、新浪网共同主办的“正在消逝的文化”首届中国影像大赛,继6月于北京正式启动以来,已经成功完成了前两个月的赛程。大赛在面向“草根”作者的同时,对于参赛作品的选材、品质等均有一定的要求,以保障大赛的格调和水准。截止9月中旬,在大赛官网和新浪网参赛平台上,视频作品方面,总共有约120份的有效投稿。参赛者的投稿种类多样,内容包括传统民俗、随着社会发展逐渐淡出人们视野的古旧生活元素,而许多以中国传统建筑艺术为主题的影像作品,令观者大开眼界。

本届大赛为期半年,期间的每个月为一个月度评奖周期,来确定最终入围年底总决赛的名单,角逐总计金额接近200万元人民币的5个单元的大奖。目前大赛即将进入校园作品的火热征选阶段,必将为众多影像有志青年提供绝佳的平台。

风云榜

威尼斯电影节:地平线单元大奖

第66届威尼斯电影节缓缓落幕。中国影片《1428》斩获“地平线单元”最佳纪录片奖。这是导演杜海滨继2007年带《伞》参加威尼斯电影节之后的再度参选。今年威尼斯电影节评审团由李安导演担任主席。本次“地平线单元”有4部中国电影入围,分别为《斗牛》、《透析》、《曾经的无产者》与《1428》。《1428》以“真诚而不煽情”给评委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影片并非简单地描述自然灾难的发生,而是关注灾后人们的重建生活。

展览秀

北大:首届实验影展

由艺术家沈朝方策划,北京电影学院新媒体艺术实验室,中央美术学院多媒体实验室,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导演系多家艺术机构参与的“首届实验短片展暨中国 青年影像艺术家实验电影(影像)作品展将于10月2日北京大学艺术学院举行。沈朝方、吴秋龑、卓凡、陈卓、黄可一、丁昕、卜桦、马秋莎、陈飞、炭叹等70、80一代年轻的媒体艺术家的代表性作品将在此次与大众见面,本次展览主要涉及新媒体实验电影、Video、剧情实验短片等内容,相信会给观者不同反响的感受。

“展望中国”:科隆中国电影节

9月10日至16日,德国科隆电影学院第三次主办科隆中国电影节。28部不同风格流派的中国电影新作在电影院陆续放映。

本届电影节展映影片包括各种艺术流派的电影、故事片、纪录片和短片。科隆电影学院首次评选最佳影片,由国际评委会选出最佳电影、最佳纪录片和最佳短片。路学长等中国著名导演亲临开幕式现场。有近2000人光临科隆电影节,作为德国唯一的一个中国电影节,“展望中国”为展示中国电影制作提供了一个良好平台,也为来自德国和中国的电影爱好者提供了彼此交流的机会。电影节将成为中国电影在亚洲以外的一个重要的活动。

青海湖:牧民用DV记录家乡

由保护国际、青海省林业局和山水自然保护中心主办,青海刚察县森林公安局承办的青海湖牧民影像培训八月开班。参加这次培训的学员共有11名,其中有7名来自青海乡村社区的牧民,有4名来自于培训主办方正在共同实施的“青海与四川社区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 项目区域——青海湖周边各县林业局、自然保护区等单位的基层工作者。

培训结束后,学员们带着摄像机返回到各自社区和工作岗位开始他们的拍摄实践。12月,他们将参加第二次培训,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后期剪辑和制作,完成第一部自导、自拍、自编的纪录片、用他们的乡土视角展现他们眼中青海湖的自然环境、野生动植物、传统文化以及他们自己的生活。

山水:自然生态的视界之作

《山水——综合艺术视界中的自然生态》于9月19日至10月18日在天安时间当代艺术中心举办,由一汽大众奥迪品牌独家赞助,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协力。展览以严肃、多元的视角、丰富的呈现方式,集合了林璎、马林·于戈尼耶、汪建伟、周伟等艺术家、建筑师根据天安时间空间的最新力作,以及国际著名影星列奥纳多·迪卡普里奥制片的纪录片《第十一个小时》和法国著名摄影师扬恩·亚瑟-伯特拉德导演、国际著名导演吕克·贝松监制的影片《家园》,以大型视觉艺术展、纪录片放映、外围环保计划、环保主题论坛、出版等多种形式,在邀请观众全方位体验当代艺术作品的同时,积极参与自然生态问题的思考与讨论,进而投身到科学、公益的“绿色运动”中去。

征稿单

德国:雷根斯堡短片电影周征片

雷根斯堡(Regensburg),位于多瑙河边美丽的古城,距离慕尼黑以北140公里。自1994年开始,每年3月这里都要举办一场短片盛宴——雷根斯堡短片电影周(The REGENSBURG SHORT FILM WEEK)。为了筹备明年3月17日至24日的电影周,国际竞赛单元开始征片工作,奖项包括巴伐利亚电视台短片奖(奖金为5000欧元)、雷根斯堡城市短片奖(奖金为1000欧元)等。短片类型不限,所有30分钟以内,完成于2008年之后的作品均可参选。选片截至:10月30日。详见www.kurzfilmwoche.de

广州:2009GZDOC预热

定于今年12月7至11日在广州举行的2009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简称2009GZDOC)评优展播征片报名近日完成,目前大会已收到55个国家报名参展的中外纪录片353部,大会组委会已组织业界专家评审团以及社会各阶层公众代表组成的评审组,为大会11月29日至12月13日在广州公众影院以及11月中旬至12月中旬在广州电视台举行的公众展播进行选片。大会纪录片方案预售活动邀请国内外买家及国际制作人共40人参加。新西兰电视台等30多个国际纪录片播放、制作及发行机构将出席今年大会活动。详情请至大会官网:www.gzdoc.com

猜你喜欢
纪录片
纪录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48部作品入选2021年第四季度优秀国产纪录片
纪录片《闽宁纪事2022》在闽开机
Rough Cut
等待
纪录片要有精气神
超级蚁穴
私藏家:它们真的很好看
马莉 独立纪录片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