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境书境

2009-11-25 06:41
中国铁路文艺 2009年1期
关键词:形质情味学养

范 硕

记不清是什么时候认识李瑞恒先生的。算起来也有十几年了吧,我们同住石家庄,相距不远,又有共同爱好,见面的机会自然就很多了。相互间可谓熟悉和了解。他长我十几岁,因此我有时称他老师,有时称他老兄,不管怎样称呼他都乐意接受。他给我的感觉是为人宽厚、和善,为艺执著、真诚。

瑞恒先生是书法圈中公认的好人。他乐于助人。烟瘾挺重,不善言谈。我想,这尼古丁莫不也给他某种创作灵感?求他办事,他只说行或不行,说行则肯定是说到做到。朋友相聚在一起聊天,他很少说话,只是坐在一旁静静地听,会心的笑。他现系河北省书法家协会理事,石家庄铁路文联副秘书长,书协主席。为了培养更多的书法新人,他上下活动,几经周折,终于在铁路俱乐部找到了两间房子,使一批学书法青年得以在此集会、学习。他还经常为这些青年人提供笔墨纸砚,帮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在艺术上对他们言传身教。近些年,这批青年人在全国书法展中频频人选或获奖,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这与他的培养和支持是分不开的。

在艺术上,瑞恒先生属于“苦学派”。当代绘画大师李可染有句名言:“我不依靠什么天才,我是困而知之,我是一个苦学派”。瑞恒先生当属聪明之人,可他不慕虚名,不急功近利,在艺术的道路上缓缓前行,身后的脚印却是异常坚定。每次见到他大量的新作品问世后,我都有这种强烈的感觉。“苦学”是瑞恒先生的聪明之处,也是他的过人之处。

书法创作难在“气韵”“意趣”四字。孟子说:“吾善养浩然之气”。“养气”便是“修心”。唐代大书法家柳公权有句名言:“心正则笔正”。修得一颗纯正明净之心,笔下自然气韵畅达。再一个就是“意趣”,古人云:“静则意远,气轻则情浓”。意趣情味以学养为核心,以含蓄中和为尚,外师造化,内融修养,即具雄强开张之形质,有不失醇和古雅之情味,能如此意趣自生。在这几个方面,我觉得瑞恒先生的作品是成功的。他习书数十载,始终以自己的理解方式来学习,重传统、重学养、重修身。对不同风格,不同流派,有海纳百川之胸怀,向无门户之囿见,遇有神会处,不论古今,即兴临之,得意便止。对二王、米芾、黄山谷、王铎等先贤用功尤深,因此,他的字笔法丰富有内涵,极有表现力,从中可以感觉到他传统功力的深厚。他又是一位很全面的书家,不同书体,大字小字都写得很好。但我以为他的行草书最具特色,也最成熟。他喜作大字行草条幅,体势奔放,笔致飘逸,一任自然。几天前,我有机会再次欣赏他上百幅精心之作,细细欣赏品味,在奔放开张的形质里内藏平和静穆之气,在畅快飞动的点画间流露着动人的情味意趣。在这些作品中,纷繁的嘈杂和浮躁已经悄然而息,心境和书境融为一体,似一泓清水平和、静逸、恬淡。这是书法创作的高境界,是作者的心灵在笔墨间的自然流淌。

猜你喜欢
形质情味学养
押题作文
论《牡丹亭》的情味
——并与《罗密欧与朱丽叶》比较
雨季的云
诗的“别材”与学养
《红楼梦》里学养颜
现代笔法·古典情味·场上艺术——专访中国戏曲学院戏文系教授、编剧颜全毅
高尚的人格,深邃的学养*——钱中文先生20 世纪80年代的学术通信
立足学科价值,考查学科学养——评2015年山东文综历史试题
细读出情味 想象得真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