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市级电视台新闻精品的“突围”策略

2009-11-26 09:17宫京成
新闻爱好者 2009年15期
关键词:新闻奖获奖作品突围

宫京成

当前,我国电视媒体形成了央视、省级卫星频道、地市级电视台三足鼎立的格局。近年来,在有线电视迅速普及、观众收视资源不断增加的背景下。电视媒体的竞争也空前激烈。从表面上看。独播剧大战此起彼伏、娱乐节目风起云涌、情感谈话类节目和方言节目热度不减,但是,新闻节目依然是电视媒体的立台之本,是电视媒体构建核心竞争力、彰显社会影响力,进而通过吸引观众眼球获得更多广告资源的最重要的市场博弈要素。

提起电视新闻节目中的王牌节目以及对重大事件报道的成功范例。观众心目中往往想起的多是央视和一些省级卫星频道的作品。那么,作为与央视和省级电视台相比新闻报道资源不甚丰富、采编人力资源不甚强大的地市级电视台,如何才能多出新闻精品?本文在分析地市级电视台近十年来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总体情况的基础上。初步探究获奖作品特点及借鉴意义。以期对此类电视媒体实现新闻精品的“突围”有所启发。

十年来地市级电视台中国新闻奖获奖情况

根据中国新闻奖评奖主办机构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官方网站中华新闻传媒网(中国记协网)公布的第九届至第十八届(1999年-2008年)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名录,近十年来地市级电视台获奖作品基本情况如下:

从数量上看,十届中地市级电视台共有获奖作品72件。占全部电视媒体获奖作品(共406件)的17.7%。

从体裁上看,电视消息35件,占十届电视消息类作品获奖总数的24.0%;电视评论4件。占十届同类作品获奖总数的9.5%;电视专题19件,占十届同类作品获奖总数的18.8%;电视系列报道7件,占十届同类作品获奖总数的11.5%;电视访谈2件,占十届同类作品获奖总数的16.7%;电视直播3件。占十届同类作品获奖总数的13.0%;电视编排2件,占十届同类作品获奖总数的9.5%。

从各届获奖作品数量上看,平均每届7.2件,其中,最多的第18届(2008年)、第17届(2007年),每届共11件,分别占当年电视媒体类获奖作品总数的21.6%和21.2%,最少的第九届(1999年)共2件,占当年电视媒体类获奖作品总数的5.7%。

地市级电视台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的特点及借鉴意义。相比央视和省级电视台。地市级电视台打造新闻精品有“五难”:报道资源有限带来选题难、人力资源所限带来创新难、宣传任务繁重带来新闻报道突破难、宣传纪律所限带来舆论监督难、运营收入所限带来新闻节目制作资金保障难。在这“五难”困扰下,一些地市级电视台,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和非省会城市电视台的新闻报道成了领导调研和会议新闻的“大杂烩”,许多新闻节目只能应付保证播出,至于新闻精品就无从谈起了。必须承认。地市级电视台是在受到上述弱势束缚的前提下参与媒体竞争的,即使如此。它们中的新闻精品依然占据了十年来中国新闻奖电视类获奖节目17.7%的份额。这就使得我们分析这些获奖作品有了较为特殊的意义,具体地讲,它们的特点及借鉴意义有以下五个方面:

直击现场,对当地重大突发事件进行迅速及时的报道。电视媒介最核心的优势和魅力就在于它可以对现场进行纪实再现,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电视记者能否在第一时间走进现场,迅速及时地将现场信息在第一时间立体地、全方位地传递给观众,对电视媒体的影响力有着重要的决定性意义。地市级电视台获奖作品中,能够直击现场。对当地重大突发事件进行迅速及时的报道所占比例要大大超过地市级报纸。这正说明电视媒介在此类报道中具有其他媒体不可比拟的优势。分析这类作品,它们的特点有:

一是把握机遇,迅速出击,如江门电视台的消息《警民合力救民工》、牡丹江电视台的消息《沙兰镇突发泥石流山洪》、内江电视台的《内江警方围捕蒙面持枪歹徒》等,现场是转瞬即逝的,而事件发生的现场总是要存在于特定的地点,当这个地点存在于地市级媒体记者的报道区域时,就成为独家优势,地市级电视台必须把握好这个优势,用优势实现新闻精品的突破。

二是拍好现场、突出现场,注重多用同期声、长镜头等技术手段和以静制动、动静结合、以动为主的画面来表现现场的紧迫感、动感,增强新闻报道的真实感。应当讲,突发事件的现场报道每个地市级电视台都有:为何上述报道能够脱颖而出,夺得全国奖项?是因为它们精准地把握了电视的媒介特点。“不仅以多种传播符号直接进入观众的视听,而且以强烈的现场同期声笼罩观众,进一步强化现场感”。而一般化的现场报道多是“单以播音员播讲解说词,或是记者采访而没有同期声,观众收听解说词与观看画面,是一种直线式的进入,没有立体空间感,现场感较小”。

攻坚克难、介入直播。现场直播是当前国际电视新闻业的潮流之一,它是电视媒体新闻报道综合能力和水平的体现,需要投入较大的人力物力财力,给人的感觉是“大台的专利”,与地市级电视台无缘,但是,在2008年度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中,地市级电视台却拿走了电视直播类节目3/4的份额,其中杭州电视台的《大雨袭杭州——抗击“罗莎”特别直播》获得仅有的一等奖,沈阳电视台的《历史罕见暴风雪突降沈城》、荆州电视台的《谢家桥一号墓考古发掘直播》分获三等奖,而中央电视台的《嫦娥奔月直播》仅获得二等奖。

当代电视新闻直播节目表现元素渐趋完备,主要包括事件现场、演播室(包括总主持人、嘉宾、专家)、现场记者、背景资料(包括文字、镜头资料片段、专题、人物采访等)、节目包装(包括总片头、小片头、宣传片等)。上述节目已经具备了这些基本表现元素。是较为成熟的电视新闻直播报道精品节目,也给其他地市台同行带来了启示:

首先,必须要认识到直播报道是电视新闻媒体成熟的标志,是电视台新闻报道的“成人礼”,在技术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地市台要攻坚克难、尽量提早介入直播。在新媒介时代,手机3G技术渐趋普及。草根现场视频传播风起云涌,众多视频分享网站也在不断瓜分受众的注意力资源,地市台如果在点播类节目中无所作为,必将失去收视份额。

其次,电视直播节目是提升媒体社会影响力的利器,是电视媒体独有的竞争性资源,在重大题材中介人直播,可以以独家新闻与同城媒体拉开距离。迅速聚拢观众注意力,提升媒介影响力。例如。2007年农历正月十五,沈阳突然遭到暴风雪袭击。沈阳电视台为应对这次突发自然灾害紧急启动了大型直播《历史罕见暴风雪突降沈城》,采用随时插播、现场直播、不设时间长度限制等动态编播方式。保证了市民能在家里及时收看暴雪的情况。这次现场直播起到了在危机时刻稳定人心、传播信息、指导抗灾、倡导互助等重要作用,并一度成为当地市委、市政府指导救灾的最新消息来源和决策依据,为沈阳市抗击暴

风雪作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受到了沈阳市委、市政府和广大市民的高度赞扬和热情鼓励。

再次,通过直播报道“练兵”,提升电视台的新闻报道水平。较之大台,地市台的弱势之一便是新闻制作应急能力不强、综合能力弱,记者编辑普遍缺乏大型新闻节目的采编经验,而直播节目最能在较短的时间里采用多工种配合、大兵团协调作战的方式通过实战锻炼队伍。例如,杭州电视台在《大雨袭杭州——抗击“罗莎”特别直播》节目中,调用了卫星直播车、全向微波直播车、城市交通监控探头、光缆、电话、网络、可拍摄手机等10多种技术手段,共300多个直播信号通道。综合运用卫星连线、光缆连线、微波连线、电话连线、现场报道、最新消息、口播新闻、观众互动等报道形式,对抗洪救灾进行了多层面、主体式的展示。同时,检验并提升了新闻制作团队的能力,为今后的直播报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准确把握电视新闻的话语形态,摈弃宣传腔,增强新闻味。著名电视人孙玉胜先生在《十年;从改变电视语态开始》一书中指出,新时期以来中国大陆电视新闻传播理念变迁的核心就是新闻话语形态的变化。中国传媒大学电视新闻专业博士生导师叶风英将其总结为“电视新闻开始重在对事件的过程、现场、细节进行展示”,笔者认为,这种话语形态的转变从总体上使电视新闻开始摈弃宣传腔。通过增强新闻味让电视新闻回归新闻本位。而这个转变是地市级电视媒体报道语态正在经历的一种转型,由单纯的画面+解说到注重同期声、过程描绘、细节展示、故事性讲述综合运用的转变。研读获奖作品,我们会发现这种话语形态早在10年前就已经运用了。如第九届(1999年)成都电视台的消息《泄漏罐车大抢险》、潍坊电视台的消息《李鸿儒:互联网上开花店》就是在此方面成功运用的范例。

当前,以《南京零距离》为代表的电视民生新闻大行其道,许多地市台开办了克隆版的类似节目。如果单从报道方式考量,准确把握并运用新闻本位的话语形态是它们广受好评的重要原因。同样,近几年中国新闻奖的获奖电视新闻,也无不在话语形态上顺应着这样的新要求。因此,摆脱旧的思维模式,摈弃宣传腔,在新闻报道语态上回归新闻本位,对于地市级电视台实现新闻精品的突围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性意义。

单条新闻信息量大,思辨性强。如今的电视观众早已不是“沙发上的土豆”。节目资源的丰富使他们频繁地使用遥控器转换频道,娱乐节目和电视剧如此。电视新闻节目也不会“幸免”。电视新闻能否抓住观众的眼球,一靠选题中事实蕴涵的新闻价值;二靠信息量,所谓信息量,是一条新闻中提供给观众的应知、未知而欲知事实的总和。中国新闻奖电视新闻获奖作品,时间不长却信息量丰富,多是既传递了最新变动的事实又能引人深思、令人网味、使人感慨的佳作,而这正是许多地市台一般新闻节目所欠缺的,具体说。它有三个特点:一是注重电视画面语言的运用,多用镜头说话,少用或不用空镜头,大胆使用长镜头,如吴忠电视台的消息《马老汉十年捡麦七万多公斤》、湘潭电视台的消息《我是导游先救游客》;二是在宣传性题材中敢于突破,使用对比、新闻背景、连线采访、图表图片辅助展示、同期声等手段增加单条新闯的信息量,使新闻不干瘪、不枯燥,富有思想性;三是通过知识性内容、情趣性内容增强信息量、人文性,如黔南电视台的消息《水书:世界上依然存活的象形文字》、大连电视台的消息《张妈妈的清贫与富贵》等。

精心选题,精耕细作,做精做好深度报道。与纸媒相比,深度报道是电视媒体的弱项。在中国新闻奖评奖体系中,电视新闻深度报道主要是电视专题和电视系列,在近十年地市级电视台的获奖作品中,电视专题19件,占同类作品获奖总数的18.8%;电视系列报道7件,占同类作品获奖总数的11.5%,它们的特点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精心选题、跳出事件展现深度。在地市台所有深度报道获奖作品中,并没有当年所在地区重大突发事件的追踪性、分析性报道。这些报道大多被央视和省级电视台所“独占”。笔者分析,出现此种局面的原因在于宣传纪律的约束(如地市媒体不能批评同级党委、政府)。而非事件性新闻题材由于其独家性优势、思辨性强成为地市台深度报道的重要选题。也就是说,地市台的深度报道用守株待兔的办法等待“事件”是难以突破的,要善于从社会现象、社会思潮、社会流变中寻找由头,如铜陵电视台的电视系列《铜陵:义务教育无须择校》、深圳电视台的专题《解读“民工荒”》、牡丹江电视台的专题《童谣荡漾乌苏里》等。

二是精耕细作,从地域性特点较强的题材中实现突破。虽然在本地重大事件特别是舆论监督类报道中地市台的深度报道难以拔得头筹,但是对于地域色彩浓厚的题材,地市台要抢抓优势、精耕细作,依然可以制作出优秀的深度新闻作品,如厦门电视台在“台海”题材上以专题《金门日记》、《在闽金胞返乡记》两获大奖,武汉电视台的系列专题《与时俱进看武钢》、青岛电视台的专题《青岛名牌战略》也都是对本土特有宣传性题材成功的思辨性深度报道。

猜你喜欢
新闻奖获奖作品突围
2018年书画临摹获奖作品选登
堵车“突围”记
河南10件作品获第27届中国人大新闻奖
“稀有气体”刘成城的少年突围
获奖作品选登
河北省第二十五届人大新闻奖获奖篇目
上微突围战
饿了么突围
“7匹狼”征联大赛获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