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旅游“大盘”演绎“生态财政”

2009-11-26 07:58莫治江
当代贵州 2009年18期
关键词:侗寨黔东南村寨

莫治江

在旅游发展的“大盘”上,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以其无与伦比的原生态民族文化和神奇灵秀的青山绿水,成为贵州旅游发展的黄金宝地。

2008年,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共接待游客1388万余人次,旅游总收入83亿余元,旅游收入成了黔东南财政收入的一大亮点。2009年,该州制定的旅游业发展的预期目标令人振奋:拟接待游客162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将达100亿元。

让人期待的美好愿景之上,无不昭示着享有“绿色之州”、“歌舞之州”、“神奇之州”、“百节之乡”之称的黔东南,正演绎着向“生态财政”转轨的动人序曲。

阵痛之后的毅然转身

“旧闻黔中山,半在黔中青。”“其山多木,木之有益于民不一,惟茶与杉最良。”唐诗和《贵州通志》中这些栩栩如生的赞美诗篇,描绘了黔东南不同时代壮丽的森林生态画卷……

但是,黔东南人清楚地记得,改革开放30年来,黔东南的林业与财政发展曾经走过了一段不寻常之路。上世纪80年代初,黔东南农业不发达,在林业上实行统购统销,大面积砍伐树木,以木换粮。到1985年,实行议购议销后,黔东南财政主要依靠森林提供,被称为“木头财政”。1998年,黔东南“木头财政”就占了

然而,大量的林木砍伐造成了水土流失,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资料显示,新中国成立初期,黔东南的森林覆盖率高达56%,活立木蓄積量达1亿立方米,均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至1985年,黔东南的森林覆盖率下降到25%。

1998年,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后,停止砍伐天然林,全州除从江县外,其余15个县市实施了天然林保护,中央加大对地方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木头财政”宣告结束。瞬间,黔东南的财政收入减少几个亿,但凡以林业为主的地区都陷入了极其艰难的地步,干部工资下发困难,老百姓的收入急剧减少。

国家的政策底线不能突破,政府财源和百姓的生计需要关注,黔东南被迫进入—个重大的战略调整时期。

时适东部沿海经济进入了一个技术提升的周期,大量生产技术落后、对环境造成重度污染的企业转移到了西部。首先迈进黔东南大门的是高能耗企业,这些在沿海发达地区已经逐步找不到发展空间的企业开始将目光放在了经济尚不发达,环保门槛比较低的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而当地正急于寻找新财源和新出路,于是上百家高能耗企业在黔东南落地生根,黔东南的秀美山川由此受到污染。

可是,这种饮鸩止渴的办法只维持了短短几年。在国家明文严控高能耗行业无序发展后,黔东南近百家高能耗企业全线告急,大型企业忙不迭地节能减排、优化技术,而更多的小企业则相继停产或倒闭。

如何发展经济,如何保护数千年的自然美景和民族历史文化?

2002年,黔东南提出了“生态立州,旅游活州”战略,着力把旅游作为第三产业的发展龙头来抓,力争建成原生态旅游大州。明确了“保住青山绿水也是政绩,以绿色GDP作为衡量区域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指标,把发展生态旅游作为立足点和突破口,全面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要找到一条既适合州情,又能够尽快解决老百姓收入问题的路子,那还是耍打原生态这张牌,打民族文化这张牌。这是我们的优势。”外游局局长王涛说。

方向清晰。黔东南加快了“生态文明”建设步伐,为“旅游活州”战略铺路。数据显示,2007年黔东南森林面积达2831万亩,活立木蓄积量10959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超过62%,居全省各市州地之首,被称为“森林之州”。

“四圈一区”经济激活旅游产业

作为世界十大“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旅游胜地之一、被世界保护乡土文化基金会列为全球十个少数民族文化保扩圈之一的旅游胜境,黔东南以其厚重的历史、古朴的民俗、神奇的山水、绚丽的文化展示在世人的面前,成为商家、旅游界抢滩开掘的旅游富矿。这里,有美丽的苗侗村寨、醇厚的米酒、动人的歌声;这里,有洒脱粗犷的苗侗小伙子吹起芦笙盛待嘉宾。走进这里,你会感到空间在转移,时光在倒流。身在其中,处处令人心醉神迷,黔东南被称为“—部活的民族艺术大词典”。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黔东南旅游业便已起步。一些民族村寨及当地风俗习惯、节庆活动从那时起便开始引起海内外游客的兴趣。经过近20年的发展,旅游业已成为黔东南经济发展的亮点。近年来,黔东南把旅游业作为经济增长的重点产业加以定位,并针对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作了全面规划与调整,形成了“四圈一区”区域经济,即以凯里为中心的城市经济圈,以湃阳河山水风光、名胜古迹为中心的旅游经济圈,以雷公山苗族文化为中心的原生态旅游经济圈,以侗族文化为中心的原生态旅游经济圈和黔东工业经济区。

“四圈一区”发展战略各有侧重,但旅游产业占大头。由此,黔东南将城市规划、交通规划、扶贫规划、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等融入旅游规划,力求协调发展。

按照统一规划,黔东南从全州1000多个民族村寨中,精挑33个村寨作为打造民族文化的精品示范点,通过精品村寨带动,扩大辐射区域,形成巴拉河旅游区、仰阿莎文化中心、黎平旅游等区域旅游圈。如今,凯里的南花苗寨,雷山郎德、西江苗寨,从江的岜沙苗寨、小黄和银坛侗寨,黎平肇兴、地扪侗寨,榕江车江,丹寨的石桥等已蜚声海内外,成为黔东南民族文化旅游精品村寨。

黔东南是历史上的“滇黔锁钥”。古道必经的镇远,如今两条铁路横贯全境,国家级公路主干线320国道及321出海国道南北贯通,加上省道环绕,黔东南州全境交通便利,特别是贵新高等级公路和凯麻高速公路的通车,拉近了时空,随着黎平机场的通航及“两高”的建设,黔东南的交通将为旅游业的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旅游产业的打造提升了黔东南的知名度。近年来,大批的境外考察团,如韩国旅行商媒体考察团、欧美旅行商推介团、日本参观团等也都把推介目标锁定黔东南。每年的黄金周,黔东南的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一直居全省九个市州地前三名,旅游接待人数占全省总人数的1/4。

为旅游烙上“苗乡侗寨”的印记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黔东南的原生态民族文化,是发展旅游业之根本,是打造黔东南‘原生态民族文化世界旅游目的地依托所在。因此,黔东南旅游的发展就是要叫响‘苗乡侗寨的原生态品牌。”州委书记廖少华一语中的。

时间追溯到2004年,世界旅游组织专家组四次考察黔东南后界定:黔东南是旅游资源品位最高、质量最好且最集中的地区,是不同类型且最具多样性的旅游资源富集地,是对境外游客最具吸引力的地区,是民族文化旅游的旗舰,是为高素质人群准备的丰富筵席。

黔东南旅游,将真山真水的田园风光与古朴淳厚的民族文化组合在一起,蕴含着乡间大自然的野趣和民间文化本真的深度文化体验旅游方式,拓展了旅游的发展空间,同时也极大地拓宽了旅游富民的覆盖面。

目前,黔东南已有100多个民族村寨开展了以原生态民族文化为载体的民族村寨游,形成了深度文化体验型乡村旅游、民族文化观光、歌舞表演、农业观光、城郊“农家乐”、民族节庆、民俗寻踪、古镇探秘等形式多样的乡村旅游产品。

1995年,被誉为“天下第一侗寨”的黎平肇兴,最早开始发展乡村游,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绝伦的侗族大歌、浓郁的民族风情、独特的建筑艺术、精湛的民族服饰、完好的生态环境、令世人叫绝的侗族风情,吸引了大量的游客纷至沓来。2008年,肇兴的旅游总人数已达8万余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00多万元,带动旅游工艺品生产、加工、销售等间接从业人员近1000人。

坐落在巴拉河畔的南花村,属于“歌舞展示型”的旅游村寨。过去的南花村,是一个不通桥、不通车、不通路、不通电,人均收入不到500元,生产生活条件较差的穷寨子。1996年,在政府的扶持下,南花村依托浓郁民风民俗和秀丽的自然风光等旅游资源,走上了乡村旅游开发的路子,当年便接待了十多个海外旅游团队300余人,旅游收入3000多元。从此,南花村人开始尝到乡村旅游带来的甜头。到2008年,仅凭每场收费500元的接待表演,收入近50万元,加上“农家乐”、工艺品、土特产等其他收入150万元,使得全村170余户户均收入万余元。

原生的民族文化、原始的自然生态、原貌的历史遗存,彰显了黔东南旅游资源的丰富与独一无二。“一切条件都很成熟,我们所要做的,就是紧握方向盘,加速马达,全力向旅游大州这一目的地前进。”王涛说。

现在,“苗乡侗寨”品牌催生出黔东南新兴的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其发展呈快速增长势头。2008年,全州实现生产总值216.4亿元,第三产业的比重约占43%,其贡献率达到92.8亿元,而第三产业的大部分都与旅游业的拉动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旅游业已成为黔东南的主要支柱产业和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猜你喜欢
侗寨黔东南村寨
民族村寨的旅游发展路径
侗乡端午粽飘香
遇见黔东南
诗书画苑
锅巴粥
《侗寨春晓》创作浅谈
黔东南:2016年计划搬迁10万人
苗乡侗寨乒乓情